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2019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进入5月份,猪肉价格反常地在淡季暴涨。

一些地区农贸市场猪后腿精肉价格最高已卖到26元/公斤,比5月初每公斤18元上涨了四成多,比上年同期整整涨了一倍。

猪肉的涨价可能带动整个食品链价格上扬。

在这一波及全国的“涨”声中,结合去年粮油价格上涨的情况,可以想见,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民生问题不能小觑。

最近我们在江苏盐城进行的生猪产业现状快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猪饲养正在复苏,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近两年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情况打开近两年生猪价格走势图,犹如坐过山车般心颤,是近十年来市场波动最频繁、振幅最大的一次。

20**年农历新年刚过,生猪价格便直线下滑,6月中旬跌至谷底并开始有所反弹,6月平均收购价仅为4.63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

在9月上旬生猪市场逐渐高出利润盈亏点,其后几个月的价格走势更是一路飞涨,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111nmousewheel="return img_zoom(event,this)">生猪生产现状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下半年天热又发生疫情,导致生猪大批死亡的影响,一些农户生猪饲养大为减少。

9月份以后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

一是生猪饲养户骤减,养猪格局发生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饲养户数均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散养户减少了35%以上,规模养殖户减少了25%以上。

原先1-2头的生猪散养户大为减少,空栏户增多;但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全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明显增加,呈现出“少养不如不养,养猪就要养多”的新格局。

造成生猪饲养户大撤退的原因有二:一是疫病、市场风险,农户信心受挫。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根据您关于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要求,我们对当前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内容如下:一、生猪养殖规模扩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生猪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5.6亿头,同比增加了4.8%。

其中,规模化养殖占比达到85%以上,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猪肉产量稳步增长:在扩大养殖规模的推动下,猪肉产量也在稳步增长。

2019年,全国猪肉产量达到了54.04万吨,同比增长了3.4%。

尽管受到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产量增速有所放缓,但产能逐渐恢复,猪肉供应逐渐稳定。

三、科技创新助力发展:为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和抗病能力,我们加强了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引进新养殖技术、创新养殖模式以及强化疫病防控措施,提高了猪只的饲养效率和疫病防控水平。

同时,加强了养殖环境的改善,提高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进一步推动了生猪产业的发展。

四、市场需求旺盛:伴随生猪产业发展,猪肉市场需求也呈现出旺盛态势。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猪肉作为重要的肉类食品,消费需求十分旺盛。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需求在6000万吨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市场需求旺盛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机会。

综上所述,当前生猪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

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如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环保压力的持续加大等。

因此,为了确保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8月目录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商业模式和关键指标 (5)1、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链 (5)(1)生猪养殖产业链 (5)①饲料、防疫环节 (5)②育种环节 (5)③养殖环节 (6)④屠宰加工及流通环节 (6)⑤消费环节 (6)(2)生猪养殖繁育体系 (7)2、生猪养殖的商业模式 (8)(1)根据生产组织模式划分 (8)(2)根据养殖阶段专业分工 (10)3、生猪养殖的关键指标 (11)(1)猪粮比 (11)(2)猪料比 (12)(3)PSY (13)二、生猪养殖行业供需情况及趋势 (14)1、需求端:消费量短期相对稳定,预计长期缓慢下降 (14)(1)人口增长逐渐放缓,未来可能进入负增长,对猪肉消费有消极影响 (14)(2)青壮年是猪肉消费主力军,人口老龄化,将影响人均猪肉消费量 (15)(3)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加推动猪肉需求,但边际影响逐渐减弱 (16)(4)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猪肉消费占比下降 (16)2、供给端:短期小幅波动,长期呈现规模化养殖趋势 (17)(1)我国猪肉产量小幅波动 (17)(2)我国猪肉以自给为主,进口猪肉占比只有2.7% (17)(3)我国为猪肉进口第一大国,进口量变动对市场供需影响有限 (18)(4)我国生猪养殖地区分布 (19)(5)行业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日益加大 (19)(6)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很低 (20)(7)生猪出栏场数减少,散养户逐渐退出 (21)(8)散养户与规模企业每头成本近年来逐渐拉大,养殖规模化加速 (21)三、供求关系失衡下的猪周期 (22)1、供给端是影响猪周期的主要因素 (22)(1)生猪生产繁育周期 (24)(2)生猪养殖竞争格局 (25)(3)疫病等偶发因素 (25)2、猪周期3-5年一轮,牛短熊长 (25)(1)我国的猪周期一般是3-5年一轮 (25)(2)疫情和环保是前三轮周期的主要推动因素 (25)(3)我国猪周期牛短熊长 (26)3、非洲猪瘟可能导致“超级猪周期” (27)四、主要风险 (28)1、生猪上涨价格不及预期风险 (28)2、龙头企业生猪出栏数量不及预期风险 (29)3、养猪成本上升风险 (29)由于非洲猪瘟的超强破坏性,预计本轮猪周期将成为波动幅度和延续时间都超过以往的“超级猪周期”,猪周期的上涨阶段只走完了上半场,预计生猪价格上涨还将延续14-21个月,且生猪价格即将突破历史最高点,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生猪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畜牧业中最大的分支,其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生猪产业的市场规模、供给结构、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生猪产量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生猪产量约为5.43亿头,同比增长2.8%。

其中,大中型养殖场生产的生猪占比逐年增加,已达到70%以上。

生猪肉产量方面,约为54.7万吨,同比下降1%。

市场需求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生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食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肉需求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二、供给结构近年来,我国生猪供给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养殖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传统的散养、小规模养殖逐渐退出市场。

大型养殖场以其规模优势成为供给主体,而养殖户则转向规模化养殖。

大中型养殖场与农户间的养殖合作模式也逐渐增多,农户可以获得收入分红,大型养殖场则能够控制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企业对于品种选育、饲料研发等技术创新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链条生猪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种猪繁育、仔猪育肥、屠宰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五个环节。

目前,我国种猪繁育大致由政府推动的良种猪场和自建的种猪场两种形式共同发展。

仔猪育肥环节中,大型养殖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具备规模化养殖条件和专业化技术优势。

屠宰加工环节中,我国屠宰企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具备出口加工设备和技术条件。

保鲜储运环节中,生鲜肉品已经成为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的主导产品。

销售环节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逐渐增多,但线下销售仍然是主要销售方式。

四、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其次,疫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疫病对于生猪产业的影响巨大,需要加强相关技术支持,提高防控水平。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4月目录一、行业基本情况 (4)1、繁殖周期的规律性 (6)2、价格周期的变化性 (8)二、行业研究框架 (10)1、生猪价格是研究的核心 (10)2、养殖成本是产能扩张的基础 (11)3、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产能扩张的核心 (13)养殖行业基本面梳理。

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商品猪的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行业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并且养殖户退出比例较大,从而导致未来行业供给短缺幅度和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我们预计:(1)生猪价格将出现涨幅创历史新高并且持续较长时间的上涨;(2)行业格局重塑,巨头崛起。

行业基本情况。

猪周期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四大环节。

从遗传体系来看,外三元商品猪主要涉及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三大品种。

一般而言,长白公猪和大白母猪进行杂交后形成长白二元母猪,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后形成三元的商品猪。

从繁殖周期来看,从新生二元母猪到所产商品猪出栏需要18个月左右,而二元母猪从怀孕到所产商品猪出栏所需时间在10个月左右。

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是两大核心周期,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而商品猪的价格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行业研究框架。

生猪价格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要素。

从生猪的供给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msy以及生猪出栏体重共同决定了生猪的供给;从生猪的需求来看,主要由家庭消费、餐饮消费、团膳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共同构成,影响家庭和餐饮消费的因素主要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相关,而影响团膳和食品加工的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增速密切相关。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18y)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18y)

【2019年生猪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月目录1、非洲猪瘟国际形势 (2)1.1、简介:传播途径广,致死率高 (2)1.2、现状:加速蔓延,全球肆虐 (4)1.3、特点:难根除,易复发 (6)2、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7)2.1、疫情发展:呈扩散和蔓延趋势 (7)2.2、生猪产量:政府扶持农业,未受疫情影响 (8)2.3、生猪消费:未受疫情影响 (11)2.4、养殖户结构:猪瘟加速散养退出,规模场市占率快速提升122.5、猪价:物价上涨叠加供给不足,猪价飞涨 (12)3、巴西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14)3.1 、疫情基本情况 (14)3.2 、疫情导致产量短期下滑,需求端未受明显影响 (14)4、西班牙非洲猪瘟疫情复盘 (16)4.1、疫情:特定区域迅速传播,35 年根除 (16)4.2、猪群高密度移动,疫情导致产量短期急剧下降,随后恢复175、投资建议 (18)6、风险提示 (18)1、非洲猪瘟国际形势1.1、简介:传播途径广,致死率高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

图1、非洲猪瘟病猪症状图2、非洲猪瘟病毒环境耐受力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广泛,对生猪致死率高达100%,且无有效疫苗。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速度快且传播范围广,发病过程短,不受猪品种或年龄限制,对生猪致病率死亡率高达100%。

非洲猪瘟虽然致死率极高,但是猪是ASFV 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

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非洲猪瘟病毒可灭活。

虽然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但非洲猪瘟病毒在猪肉烹煮处理过程中较易失活,非洲猪瘟病毒在55℃30 分或60℃10 分钟环境下将被破坏,70℃加热30 分钟以上,病毒就会被杀灭。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5月目录一、回顾历史:2006-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背景下温氏的崛起. 41、2006-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得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大幅去化 (5)(1)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大规模爆发 (5)(2)蓝耳病爆发使得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减少 (7)(3)疫病爆发开启猪价上涨通道 (8)2、2006-2010年温氏生猪养殖业务迎来发展黄金期 (8)(1)化危为机,猪蓝耳病背景下温氏养猪业务快速崛起 (9)(2)管理输出,以散养户大量退出为契机温氏迅速进行模式复制 (11)①温氏防疫体系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1)②疫情使得散养户大幅退出,为公司管理输出形成良好契机 (13)二、展望未来:格局重塑,巨头崛起 (15)1、非洲猪瘟背景下,防疫能力是第一竞争力 (16)2、养猪业壁垒显著提升,迎接高ROE时代 (17)3、格局重塑,龙头迈向巨头 (22)(1)国外经验:规模化进程加速,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22)(2)国内现状:头部企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平 (24)①头部企业防疫体系完善 (24)②头部企业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效果良好 (26)非洲猪瘟使得生猪养殖行业壁垒显著提升,行业格局重塑,巨头崛起,高ROE时代开启,中长期利好大企业。

2006-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背景下温氏的崛起。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背景下温氏凭借管理输出实现生猪养殖规模的快速扩张。

以温氏为例,探索历史上在重大疫情背景下,龙头企业如何崛起。

2006-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得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大幅去化,但温氏却逆势增长,5年间出栏量增长431%。

温氏之所以能在高致病性蓝耳病爆发后的几年间快速崛起,主要原因为:1、公司防疫实力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这是保障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能够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2、公司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借助高致病性蓝耳病导致散养户大量退出的契机,将其优秀的管理经验进行输出,实现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和规模的快速扩张。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

2019生猪产业趋势分析2019年是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一年。

本文将从生猪产能、生猪价格及市场需求、政策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2019年生猪产业的趋势。

一、生猪产能趋势分析生猪产能是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开始下滑,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7月至12月,中国生猪存栏量从4.96亿头减少到4.04亿头,降幅达到18.6%。

2019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降幅一度扩大到20%以上。

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封锁、清理、消毒、封控等,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技术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养殖户养猪。

这些措施逐渐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9年下半年,生猪存栏量开始逐渐恢复。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10月末,中国生猪存栏量为3.80亿头,比1月底增加了971.4万头,增幅为2.6%。

尽管存栏量有所回升,但仍然比往年低。

因此,可以预测到2019年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可能会较慢,对生猪产业的供应仍然存在一定的压力。

二、生猪价格及市场需求趋势分析生猪价格是决定养殖户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生猪存栏量减少,供应不足,导致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月份,全国生猪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9.1%。

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生猪价格一度持续攀升,甚至出现断崖式上涨。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10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较年初上涨了31.1%。

尽管生猪价格上涨,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以及供给不足的情况,养殖户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产风险。

一方面,疫情尚未完全控制,养殖户每天都面临着生猪因非洲猪瘟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生猪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养殖户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行情。

因此,在2019年,生猪养殖户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生猪产业相关情况汇报

生猪产业相关情况汇报

生猪产业相关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就生猪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汇报。

首先,就生猪产业的现状而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庞大,生猪存栏量居世界前列。

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3亿头,占全球总存栏量的一半以上。

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猪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生猪产业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进程。

另外,生猪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近年来,非洲猪瘟的疫情对生猪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同时,环保压力也日益加大,生猪养殖业的规模扩张和环境治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户的盈利能力不断受到挑战。

在面对这些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生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政府加大了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养殖户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生猪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作用日益凸显,为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看,生猪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猪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科研力量,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疫病防控和环境治理,确保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展望分析报告一、当下是投资者布局的重要窗口期 (4)二、去产能力度与猪价高度跨度 (5)1、行业产能去化远超预期 (5)2、能繁母猪降幅持续创新高,猪价或一路上涨至2021年春节前后 (5)3、猪价、ROE和产能去化的关系及未来演化 (7)三、关于出栏量:聚焦确定性 (10)1、何种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10)2、龙头企业能繁母猪触底回升,未来有望加速增长 (12)四、关于长期格局:投资基础愈发坚实 (13)1、后非瘟时代产业格局特点 (13)2、成本为先,周期本质是利润率周期 (13)3、以牧原股份为例,生物安全防控为何可以带来350元/头的成本领先? (14)五、关于非瘟疫苗:安全性难以评估,短期推出疫苗的可能性较小 (16)1、国内疫苗研究并未显著领先于国外 (16)2、基因缺失苗安全性问题难以评估 (16)3、推行疫苗会面临国内外巨大的压力,并且生产成本或大幅提高 (17)六、关于近期政策:鼓励生产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18)1、近期出台政策举例 (18)2、鼓励生产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18)七、股价的多重逻辑重叠 (19)风险提示 (20)图1:不同口径能繁母猪环比去化情况 (6)图2:不同口径能繁母猪同比去化情况 (6)图3:香港活猪拍卖价与供应量关系 (6)图4:本轮周期猪价至少一路震荡上涨至2021年春节前后再缓慢下行 (7)图5: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幅度和猪价同比变化图 (8)图6: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幅度和仔猪价同比变化图 (8)图7:能繁母猪价格弹性 (8)图8:仔猪价格弹性 (8)图9:根据1:8和1:7.4推算未来10个月的肉猪价格和未来6个月的仔猪价格 (8)图10:猪价、ROE预测 (9)图11:牧原A猪场俯瞰图(两点式分布) (10)图12:牧原B猪场俯瞰图(两点式分布) (10)图13:牧原猪场分布图 (11)图14:牧原股份2017年各区域产能占比 (11)图15:牧原股份未来各区域产能占比 (11)图16:由于市场几乎是完全竞争的,利润率周期才是猪周期的本质 (13)图17:猪价与行业平均成本的关系 (13)图18: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养殖成本对比 (14)图19:各主体成本变化情况 (15)图20:畜禽养殖行业历史PEBand (19)图21:畜禽养殖行业历史PBBand (19)一、当下是投资者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我们认为,投资者总体分为几类:1.投的主要是万亿的猪肉消费市场里,龙头企业高ROE高成长且不容易颠覆的持续成本优势,非洲猪瘟只是把长期趋势的集中演绎,本类投资者最为坚定,不论猪价涨跌、疫苗传闻,都不影响行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的巨大供给缺口。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供需情况分析,预计未来中国猪肉需求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供需情况分析,预计未来中国猪肉需求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供需情况分析,预计未来中国猪肉需求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9年6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25560.92万头,环比降低5.1%,同比下降25.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5.0%,同比减少26.7%。

生猪存栏数量下降幅度已经远高于2015年行业下降幅度。

一、生猪养殖行业需求端分析:消费量短期相对稳定,预计长期缓慢下降我国是猪肉消费第一大国,近年来猪肉消费量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猪肉消费量在5500万吨上下小幅波动,相对稳定,其中2018年猪肉消费量5595万吨。

从长期来看,预计我国猪肉需求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影响猪肉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居民收入、居民肉类消费结构。

1.人口增长逐渐放缓,未来可能进入负增长,对猪肉消费有消极影响。

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却在逐步下滑,2018年已经下滑至3.81%,IMF预测到2023年我国人口将开始负增长,人口增长的减缓乃至负增长对未来的猪肉消费有消极影响。

2.青壮年是猪肉消费主力军,人口老龄化,将影响人均猪肉消费量。

青壮年劳动力是猪肉消费的主力军,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等群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下降,青壮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进一步下滑。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将减少人均猪肉的消费量。

3.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加推动猪肉需求,但边际影响逐渐减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化率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是随着收入的提升边际效应减弱。

4.我国居民肉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猪肉消费占比下降。

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肉类主要包括猪肉、鸡肉、牛肉、羊肉,其中猪肉是最主要消费品种。

2018年我国居民猪肉、鸡肉、牛肉、羊肉消费量占比分别为69%、14%、11%、6%,猪肉占据绝大部分肉类消费。

由于猪肉、鸡肉价格接近,因此两者具备短期替代效应,猪肉消费和鸡肉消费占比短期波动呈现一定的反向关系。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需求及投资的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需求及投资的分析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需求及投资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一)所属行业——畜牧业中文名称:畜牧业英文名称:Animal husbandry定义:从事经济动物的饲养和繁殖,包括动物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领域。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

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

1、概述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

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①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⑥增加农民收入。

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依据畜牧业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指标,在充分考虑饲料资源、自然环境、饲养技术和社会需要以及民族习惯与生产特点等的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中国畜牧业划分为七个畜牧业地域类型区,即青藏高原区,蒙新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区,东北区,黄淮海区,东海区;并分区概述畜牧业资源、畜牧业发展条件和主要问题,提出各区畜牧业发展方向及其主要措施。

2、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自1949年的33.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09.3亿元;1990年,畜牧业产值进一步增加到1967亿元,是1949年的58倍多,1978年的9倍多;至2010年,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20000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为30.04%,可见随着中国畜牧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其在农业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目前畜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特色突出,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特征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1月
目录
一、猪周期历史回顾 (4)
1、历史上一般3~4年形成一次完整猪周期 (5)
(1)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 (5)
(2)二元母猪价格和一年以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6)
(3)养殖利润决定当期母猪补栏积极性 (6)
2、2006年至2010年猪周期:疫病影响产能供给 (7)
3、2010年至2015年猪周期:供给减少叠加需求回升 (9)
4、2015至今猪周期:环保去产能叠加非洲猪瘟 (11)
5、生猪养殖区域逐渐向东北和华中集中 (14)
二、非洲猪瘟下的养殖新格局 (15)
1、非洲猪瘟疫情超预期 (15)
2、行业产能加速出清 (19)
3、“南猪北养”放缓,发展分区防控 (21)
4、2019年猪价或将反转 (22)
2006年至今共经历了三轮猪周期。

(1)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持续时间46个月。

本轮周期主要受到猪蓝耳、猪瘟等疫病影响。

(2)2010年5月份到2015年3月份,持续时间59个月。

本轮周期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减少叠加需求回升。

(3)2015年4月至今,受到环保政策趋严以及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本轮周期被继续拉长。

纵观三轮猪周期,有以下特点:(1)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是判断猪价的重要先行指标。

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变化值与一年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

(2)二元母猪价格和一年以后生猪价格呈负相关。

(3)养殖利润决定当期母猪补栏积极性。

当养殖利润由正转负时,母猪开始出现淘汰;养殖利润由负转正时,母猪补栏增加,两者变化几乎同步。

过去十年生猪养殖区域逐渐向东北和华中集中。

受土地和环境的制约,南方和东部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限养和禁养生猪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东北和华中地区肉猪出栏量分别增长了37%和35%,而华南和华东地区仅分别增长了19%和17%。

中国生猪养殖逐渐向土地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南猪北养”逐渐成为近几年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

非洲猪瘟疫情超预期,点状爆发或成常态。

截止2019年1月6日,全国累计发生96起非洲猪瘟疫情,64个疫区解除封锁。

目前辽宁、安徽、云南、湖南、上海、河南、江苏、浙江已经全部解封。

我国的养殖环境散户偏多,防控难度大,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薄弱,预计短期内非洲猪瘟很难彻底消除,疫情点状爆发或将成为行业常态。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行业产能加速出清。

(1)疫区扑杀而减
少生猪存栏量。

(2)主产区猪价持续下跌,多地跌破成本线,持续亏损严重。

(3)仔猪补栏意愿低,仔猪价格已跌至上轮周期低点。

(4)二元母猪价格降至6年来新低,能繁母猪存栏量加速下滑。

“南猪北养”放缓,发展分区防控。

疫情给东北地区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冲击,之前“南猪北养”的发展思路可能将放缓。

提倡分区防控,实现区域内的生猪供需平衡,在大城市周边布局现代化养殖产能,可缓解目前地区间生猪价差过大的局面。

目前区域联防的具体政策尚未发布,但部分省份已开始“点对点”生猪产销合作,改善生猪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预计2019年猪价将呈现V型反转。

具体来看,2019年1月至2月,春节消费旺季将带动猪价上涨。

2019年3月以后,消费淡季,猪价将季节性回调。

2019年8月开始猪价逐渐回升,或将迎来反转,至年末达到高点,全年均价13.7元/公斤左右。

一、猪周期历史回顾
猪周期,简单来讲是指猪肉价格和供需的周期性变化。

从能繁母猪配种到商品猪出栏大约一年左右,生猪养殖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造成生猪养殖呈现周期性规律。

其中上涨周期的路径为:猪价上涨,养殖出现利润,母猪补栏增加,供应增加,价格开始回落。

下跌周期依次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