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设计理论

陈晓华 2009年5月

一、 压簧设计 1、压簧的结构分类

图1 压缩弹簧的结构

压缩弹簧特点:

弹簧节距p 在自由状态下,各圈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以便弹簧受到压缩时,有产生相应变形的可能。

为了使弹簧在压缩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弹性,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在最大载荷作用下,各圈之间仍能保留一定的弹性,各圈之间仍能保留一定的间隙1δ,其推荐值为:mm d 2.01.01≥=δ,其中d 为弹簧直径。

压簧的两个端面圈应与邻圈并紧(无间隙),只起支撑作用,不参与变形,故称为死圈。当弹簧的工作圈数7≤n 时,弹簧每端的死圈约为0.75圈;当弹簧的工作圈数n >7时,弹簧每端的死圈约为1~1.75圈。

压簧端部结构的形式最常用的形式有两种:1)两端并紧磨平;2)两端并紧不磨平。在重要场合采用第一种,以保证两端支撑端面与弹簧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弹簧受力时不致歪斜。弹簧丝直径d ≤0.5mm 时,弹簧的两端面可不需磨平。弹簧丝直径d >0.5mm 时,弹簧的两端面则需要磨平,磨平部分应不少于圆周长的3/4。端头厚度一般不小于d /8,端面的粗糙度不能低于Ra 3.2μm 。

2、压弹簧特性

图2压缩弹簧的载荷——变形图

其中 d ——弹簧丝直径(mm )

D 、D 1、D 2——弹簧的中径、内径、大径(mm )

P j ——试验载荷,为测定时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N )

F 1、F 2、…、F n ——在P 1、P 2、…、P n 的作用下,弹簧的变形

量(mm )

H 1、H 2、…、H n ——在P 1、P 2、…、P n 的作用下,弹簧的高度(长度)mm H 0——弹簧的自由高度(即自由长度)

为了保证载荷与变形的可靠性,要求弹性变形量应在试验载荷下变形量的20%~80%之间,即要求:

0.2 P j ≤P 1、2、…、n ≤0.8 P j

在特殊需要保证弹簧刚度时,工作载荷应在试验载荷下变形量的30%~70%之间。

3、计算公式

(1)弹簧螺旋升角(见图4)

D

t

arctg

πα= 压缩弹簧螺旋升角一般应在5°~9°范围内选取。

图3圆柱螺旋弹簧的几何尺寸参数

(2)最大工作负荷

(3)旋绕比(弹簧指数)C

C ——旋绕比 d

D

C =,即中径与钢丝直径之比。

(4)曲度系数

K ——曲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C

C C K 615

.04414+

−−= K 值查表(见图4):

图4 曲度系数

(5)弹簧钢丝直径d

[]

τn

KCP d 6

.1=(mm )

[τ]——许用切应力,可查表确定公称值(MPa )

(6)计算弹簧有效圈数

k

C GD

P D f Gd n n 43488==

式中 G ——切变模量(MPa )查GB/T1239.6

f ——工作载荷下的变形量(mm ) n P ——最大工作载荷(N ) k ——弹簧刚度(N/mm ) 总圈数n 1按下表计算:

(7)工作极限负荷P j

(8)最小工作负荷P1

(9)节距t

间隙δ1

(7)工作载荷下的变形量

Gd P nC Gd P nD f n

n 34

388==(mm ) (8)弹簧刚度k

4

3488nC

GD

nD Gd f P k n === (kg/mm ) (9)弹簧变形能

222

kf f P U n ==(N ·mm ) (10)压缩弹簧稳定性验算

计算高径比b=H 0/D

两端固定 b ≤5.3 一端固定 一端回转 b ≤3.7 两端回转 b ≤2.5

例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系列 原始数据:

式中:d ——弹簧钢丝直径

D ——弹簧中经 t —— 节距

n f ——最大工作载荷下单圈变形 'd P ——单圈刚度(kg/mm ) l ——单圈展开长度

Q ——单圈重量(×10-4kg ) 计算项目:

1、拉簧的结构分类

拉伸弹簧端部挂钩常用形式有四种LⅠ型、LⅡ型、LⅤⅡ型、LⅤⅢ型。其中LⅠ型和LⅡ型制造方便,应用广泛。缺点是挂钩过渡处产生很大的弯曲应力,故只适用于弹簧丝直径d≤10mm的弹簧中。LⅤⅡ、LⅤⅢ型挂钩不与弹簧丝联成一体,而是另外装上去的,且可以转到任意方向。在受力较大的场合最好采用LⅤⅡ型挂钩,但后两种价格较贵。

2、拉伸弹簧特点

拉伸弹簧空载时各圈应相互并紧。为了保证在空载时各圈相互压紧,常在卷绕的过程中,同时使弹簧丝绕其本身的轴线产生扭转,可使制成的弹簧各圈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弹簧丝中也产生一定的预应力,称为有预应力的拉伸弹簧。这种弹簧一定要在外加的拉力大于初拉力P0后,各圈之间才开始分离,故可较无预应力的拉伸弹簧节省轴向的空间尺寸。

3、拉伸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

图2拉伸弹簧的载荷——变形图

(1) 拉伸弹簧的初拉力

P 0——拉伸弹簧的初拉力(N ),当弹簧加载超过初拉力后,弹簧才开始变形,进行工作。需要淬火的弹簧没有初拉力。

初拉力计算式:03

08πD

d P =

0τ——初切应力,按图3查取 C ——旋绕比为D/d

0τ初应力值在阴影区域内选取。

图3 初切应力0τ

(2)最大工作载荷

Pn=

[]τπKD

d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