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先进示范校创建工作集体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XX县中学民族团结关系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不会有经济的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校学生除汉族外,还有藏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布依族、满族、壮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是多民族共同学习的全日制高级完全中学。全校在职教职工193人(少数民族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行政人员3人(少数民族1人),教辅人员5人,工勤人员6人;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54人,二级教师75人。全校学生3101人(初中1554人,高中1547人),共有教学班63个(初中30个、高中33个),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为此在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县教科局、县民族团结中心、县创建办、县精神文明办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

一、加强宣传,提高师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我校开展民族团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校在主要路道和校园内悬挂了横幅,制作宣传材料并展示在宣传栏中,全校各年级出办了主题黑板报;我校编印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个学生,并通过“小手牵

大手”映射到每个学生家庭,提高了中学生和家庭成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利用初一、高一军训,加强对新入学学生的民族团结重要性教育,让他们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就知道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学校和谐、班级团结的重要性;我校每学期开学时和其中都会召开家长会,德育处都会对家长详细阐述民族团结在我县、我校的重要性,切实向家长宣传有关知识,带动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影响。

三、创新方式,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

1、我校由支部成员和德育处成员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年级会议、年级学生大会对全校学生开展了涉藏维稳、反自焚、反暴恐宣讲活动。利用主题活动时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讲座。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知识讲座等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乡师生对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知晓度,民族团结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工作,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纳入德育管理,充实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和无神论及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充分利用板报、课堂、团队活动等手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工作。还在各年级开展

了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评选活动。

3、着眼涉藏维稳和民族团结示范校创建工作大局,针对我校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民族团结办公室组建宣讲团,深入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宣讲活动,涉藏维稳宣讲活动,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宣传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有理有据地回应学生的思想疑惑,教育引导全体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坚定、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4、通过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演讲、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每周国旗下讲话、各班主题班会、德育课、座谈会、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征文、书法摄影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明确我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正处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号召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立志成才、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团结统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勇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坚定理想勇担责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

于青春的光辉业绩。

三、脱贫攻坚,爱心帮扶,共建民族团结示范村

我校组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深入到棉布村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调研活动。工作小组经过精心准备,在木里中学黄河校长、第一书记李挖合同志的亲自带领下,通过走访农户、教师家访、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和“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向广大村民宣传了我县开展的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和党的民族政策、“两免一补”政策和教育补助政策等惠民政策。通过宣传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口帮扶村村干部和广大村民对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活动及党的民族政策、涉教惠民政策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村民所想所盼,掌握了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今后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促进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关爱帮扶,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

我校为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方法,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得去”。

1、学校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重点关照、重点扶助、重点培养、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权。例如我校杨伍几同学,家庭贫困,所以迟迟没有到校上课,面临辍学。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亲自到该生家中劝学,并组织党员向该生等贫困学生资助学具费用,在解除了该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后,该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走进了学校的课堂。

2、坚持民族团结政策,尊重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优化育人环境,让民族学生既“进得来”,更“留得住”。学校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对民族同学加大帮助的力度,校团委通过联系爱心捐助机构、公益组织、网络平台等,为我校近1000人争取了多种捐赠,如:索玛花公益资助、作业本公益计划、自由天空、达祖公益、滋蕙计划等组织,将关爱民族学生之心体现在爱心行动上,鼓励民族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坚决做到“一个不能少”。

3、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学生“学得好”。为了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4、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民族学生“上得去”。对民族学生进行“低起点、慢语速、反复讲、多练习、重订正、细讲评、促创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出一条“低分进、高分出”的路子。

五、多办实事,帮助民族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我县村镇分散,学生上学路途远,给农牧民群众子女入学带来困难,为此我校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后顾之忧。我校开展了免费寄宿制工作,周末、节假日将家庭较远的学生集中在统一教室进行托管,进行作业辅导、励志影像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