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ppt课件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 PPT
1.提高自我法律意识,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规 范自身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法治的实现;
2.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பைடு நூலகம்边的同学, 起先锋模仿带头作用;
3.正确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心中有 德行中有法”。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两高报告中指出现在的社会 强调法治使大家有一些误解:
①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到法院解决,如此造成片面的过度司 法化。比如有一些小额财产纠纷或者当事人彼此之间因合 同信用未履行、未兑现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本应是行 业协会可以出面解决的。这些协会现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 作用,这牵扯到社会的发育,怎么分担矛盾解决的渠道问 题。
我国因从以下三个层面上促进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1.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必须从源头和过程入手。要在立法环节 开始就真正体现社会 普遍的道德要求,同时要在司法实践环节中紧紧依靠社会成员的 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2.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现途径在在于提高公众法治精神,促进 道德的秩序化。
3.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关键在于“治党”和“治政”。国家公职人 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此有重要作用。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的辩证关系
“法治”是他律之治 “法治”是惩恶之治 “法治”是事后之治
“德治”则是自律之治 “德治”是 扬善之治 “德治”是事前之治
“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1.二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德治是通过道德规范治理国家,而社会 主义法治是在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产生的 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德治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 而法治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来约束公民,法人的行为, 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二者实现的方式不同。德治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公民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依靠非强制力的手段 去实现,而法治最主要的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 为,通过国家强制力,通过对违法者予以应有的法律制裁来保证法治 的实现。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1)(共26张PPT)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拓展延伸】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要用道德滋养法 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使道德和法治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德治 和法治是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 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 更高的要求。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属于不同范畴。前者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 后者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
部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七课 全面依法治国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的正确性;相信 依法治国下的中国能够实现公平正义。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明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底层设计,理解依法治国方 略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持久性。理解该目标和原则符合我国国情。 【法治意识】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树立法治观念,将 法治与生活结合起来。 【公共参与】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国家立法中去,同时个人要学法、懂法、 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法治中国的氛围。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加快形成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有法律260多部、行政法
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9000多部、行
宪
政规章110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法
律体系已经形成,但还需适应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
宪法相关法部门 民商法部门
行政法部门
七
个
经济法部门
法 律
部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原因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ppt课件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 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 含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义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 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 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法律的遵守需要道 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法律
支持、保障 体现、维护、规范
道德
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 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 • 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觉维护 法律的尊严。 • 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维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修订]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一《决定》作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对法治和德治关系的深刻把握。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树立信仰,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制约,需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坚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此脱离不了关系。
分开来看,一方面,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的关系PPT课件
但是,它毕竟不如公众权力的行为,如刑事判决那 样在有关人员的身上打上烙印。”
二、法治和德治的差别
(二)治心or治为——德治与法治区别的具体表现
德治强调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而法治则是强调公民意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法律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公民个人 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 遭受损失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国家赔偿。
我国目前社会面临的状况和带来的问题首先是信用 危机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在宏观方面,政府管理 者一方以“三乱”来增加财政收入,甚至建立小金库 ,乱发奖金;社会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社团) 一方以各种偷逃税方式来转移和隐瞒利润。在社会 组织(特别是企业)之间利用“双轨制”长期存在的 条件,大规模地、非法地侵占和转移权益,“三角债 ”是最突出的表现。
我们应使传统美德和新型规范相互渗透,法律和道 德相辅相成,把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使以德治国深 入人心。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人心思进的良好社会 环境。
提示语: 感谢聆听本节课,本课件可任 意编辑,请下载后调整使用
Thank you for reading this courseware. This courseware can be edited at any time. Please download it and adjust it.
执法机关要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依法 行政,从严治政,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同时通过 各种具体的执法活动,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 各项具体政策中,融于社会的各项管理中,不断推
结论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律 制度的同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道德。
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内容要求我们要发扬和继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构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框 架,把当前我们已经提倡的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设抓好。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2001-10-09 16:55:4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日臻成熟与完善的具体体现,对我们从事各项工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前,实施“结合”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法律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层面不同,法律规定属于“实然”范畴,它需要对象“必须”做到,不做到就受到制裁;道德准则属于“应然”范畴,它告诫调整对象“应当”做到,不做到就受到社会舆论或良心的谴责。
我们在从事立法工作的同时,对道德建设也应作通盘的考虑,应根据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结合法律和道德的不同调整功能,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比如,根据客观实际,对那些条件具备的,可以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对那些目前还不适宜采用强制性形式要求全社会都必须做到的,可采用道德规范的形式加以倡导。
再比如,可以根据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对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作不同的要求。
对需要全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可适用法律标准;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则可以在适用法律标准的同时,适用更高境界的道德标准。
领导先行、做出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期以来之所以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假话成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屡禁不止,和我们对干部的评价只注重法律标准,缺少道德标准有一定关系。
对于一些虽然不至于受到法律制裁的不良行为,如果有着明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尤其是如果能将道德操守作为领导干部行为评价和职务升降的基本内容之一,则局面无疑会有大的改观。
古人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
”说的是,道德水准是为官者的一个基本条件,不道德之人为官,会影响和败坏一方的风气。
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等腐败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
成克杰、胡长清等极少数腐败分子已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2024版依法治国(共43张PPT)pptx
03
依法治国核心要素
科学立法
立法先行
立法与改革相衔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 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 推动作用。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 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提高立法质量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 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 到人民拥护。
问题
当前法律体系存在空白、模糊和矛盾 之处,导致法律适用困难。
对策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及时修 订和废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
执法不严问题及对策
问题
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等现象,影响法律权威和公信力。
对策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强化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执 法公正、严格、文明。
司法不公问题及对策
问题
司法领域存在腐败、不公、效率低下 等问题,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
对策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人员职 业保障和教育培训,完善司法公开和 监督机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全民守法意识不强问题及对策
问题
部分公民缺乏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遵守法律法规,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严格执法
01 02
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 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 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 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0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党内法规的 立、改、废、释工作,形成完善的党 内法规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 度保障。
强化党内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 全党内法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党 内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党内法规 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 形式加强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 党员干部的法规意识,营造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法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 为,提高执法效率和公信力,保
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弘扬法治精神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 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不得有超越 宪法法律的特权。
权力制约和监督
国家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防止权 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障公民 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严格依法 行政,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提高法治专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其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完善诉讼制度
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明确各自职 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确保侦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 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 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 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 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 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
《全面依法治国》PPT统编版课件(2024)
探索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法治宣传 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2024/1/30
14
04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2024/1/30
15
司法公正的含义与意义
2024/1/30
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必须严格、公正 、不偏不倚地依法裁判,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平正义的 维护。
2024/1/30
含义
政府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在行 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据法律法 规的规定,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 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意义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12
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合法行政原则
政府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 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法治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法治经验,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
THANK YOU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2024/1/30
宪法的监督制度包括违宪审查制度、宪 法解释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等,旨在保
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各级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
。
10
03
政府依法行政
2024/1/30
11
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与意义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和 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个字: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新当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时间: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2.1 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的构成及内容?
2、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关卡一: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知多少
以上内容都是《宪法》的规定,那么你对宪法了解多少?
民主政治依法治国PPT课件
法治与德治
• 法治与德治的区别 • 内涵不同;手段不同:法治是以其权威性
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是 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 认识和道德觉悟;范畴不同:法制属政治 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 • 法制和德治的联系 •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 共产党总结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 学结论。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 证。
• 四个方面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必须全面贯彻实 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 辩证统一、紧密联系的。 •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 提,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 •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以德治国的含义。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 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 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 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 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 青年学生要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珍惜民 主权利,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努力培养民 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观念。
• 从人治到法治,是我国政治文明进步的重 要标志
《依法治国》PPT课件(2024)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 权和检察权。
2024/1/26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5
保障公民权利
完善人权保障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机制,为公民提 供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 制,提高政府公信力,营 造良好政商关系。
24
06
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
2024/1/26
25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2024/1/26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群众参与 社会治理的权利。
推进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24/1/26
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职责,把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18
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
完善党领导立法的 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 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 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提高立法 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 空间执法力度,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治理工作,打击网 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维护网络信息 安全和清朗网络空间。
2024/1/26
28
07
依法治国的挑战与前景
2024/1/26
29
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
坚持依法治国学习课件PPT
•
• • •
常务委员会) 有法必依 :是指守法。是对全体公民、一切国家 机关、一切团体和组织的要求。 执法必严 :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 违法必究 :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 (在我国,执法机关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的原则
修 改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有法可依( 前提)
有法必依 ( 中心环节) • 执法必严 (关键) • 违法必究 (保障)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有法可依 :是指立法。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 • (在我国,立法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阅读73面图画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 • • • • • 上学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就业 劳动法 结婚登记 婚姻法 驾驶车辆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上饭店 摸彩票中奖 民法、税法 继承法等 立遗嘱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人治与法治是相背离的。 • 依法治国就要从根本上反 对和杜绝人治。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二、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以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二、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中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 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 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 的基础。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因为: •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
2.1 坚持依法治国 课件(34张PPT)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 基本法律、 普通法律 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 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和条例 效力。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宪法
P22 探究与分享 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民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 逮捕的条件。 刑法规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 债权。 刑法规定了侵犯 受侵犯 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识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4.明确宪法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 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习难点: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与其他 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 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 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 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 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 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 康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第六十四条 规定:宪法的修改,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 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 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024版依法治国PPT模板
依法治国PPT模板•依法治国概述•法治国家建设现状•依法行政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民生领域法治保障举措•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01依法治国概述依法治国定义与背景依法治国定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依法治国基本原则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正当方式。
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依法治国有利于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政治文明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权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人权自由依法治国意义与价值02法治国家建设现状立法工作进展及成果完善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形成完备、科学、规范的法律体系。
提高立法质量注重立法调研和论证,确保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加强法律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1 2 3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严格执法程序完善司法监督制度,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威。
加强司法监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效率和公信力。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执法规范化与司法公正性提升03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01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素养。
02创新普法方式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普法宣传教育形式。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03依法行政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行政原则及实践举措依法行政的核心原则明确政府权力来源,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民的内心信念、传 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7
三、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 径
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
法治 德治
主要依靠制定和 实施法规的形式 来推进和实施
主要依靠培育和 弘扬道德等途径
来推进和实施
规则之 治
内心的 法律
法治是人的他律,德治是人的自律
3
一、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 略,法治具有根本 性、决定性和统一 性,它强调对任何 人都是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法律。
以德治国就是通过 在全社会培育、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社会主义道 德,对不同人群提 出有针对性的道德 要求。
4
法治与德治地位的比较
都非常重 要且不可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相结合
1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法
治共同发挥作用,
律和社会主义道 由新中国成立以 才能使法律与道
德在性质、作用 来60多年的实践 德相辅相成,法
和目标上的一致
证明
治与德治相得益
性决定。
彰,做到法安天
下,德润人心。
2
一、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二、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三、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或缺
法治是治国理 政的基本方式
德治是治国理 政的重要方式
5
二、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 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 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 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 违反两种规范以后的承担的后果也 不相同。
6
法治与德治作用的比较
法治
• 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 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 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 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8
小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
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只有让法治和德治
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
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