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旁观者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观者效应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在小悦悦事件中,最让人心寒的莫过于那18位路人的见死不救。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了?在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说,不得不提到“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最早起源于美国《纽约时报》1964年的一篇报道:1964年3月的一个深夜,一位叫凯瑟琳·吉诺维斯的女性在下班回家路上遭持刀歹徒的袭击。她一面反抗,一面沿着大街呼喊求救,与歹徒搏斗半个小时后,被歹徒刺杀身亡。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38个人听到了呼救声或透过窗户看到了这一场面,但没有一个人出手相救。凯瑟琳事件在当时美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像去年我国的小悦悦事件,为什么大家袖手旁观?除了道德和品质方面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197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内和达利对旁观者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包括房间充烟、女士遭难、罪行作证、癫痫发作等。这些实验都无一印证了所谓的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的人数越多,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少,提供帮助前犹豫的时间就越长。

在“房间充烟”的实验中,当被试在“等待室”等待实验的时候,实验者通过等待室墙上的通风口向室内释放无害但是非常恐怖的白色烟雾。在整个六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实验有三种条件:①等待室只有一个被试;②等待室有三个被试,三人互不认识;③等待室有三个被试,其中两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并且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结果发现,三种情况下被试出室报告的人数比例依次是:75%、38%、10%;在时间上,第一种条件下报告最快,第三种条件下报告最慢。

在“癫痫发作”的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自己将通过麦克风与隔壁房间的人讨论,实验有三种条件:①让被试觉得自己在同一个人讨论;②让被试觉得自己在同两个人讨论;③让被试觉得自己在同另外五个人讨论。真正参加的只有被试者一人,其他声音都是通过录音带模拟。实验开始后,隔壁的录音带中有人假装

癫痫发作、请求帮助。结果发现,三种情况下,被试打开房门提供帮助的比例依次是:85%、62%、31%;被试者给予帮助的延迟时间依次是:52秒、93秒、166秒。

拉塔内和达利得到结论:“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疏远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为的决定因素。”显然,这并不能成为替冷漠旁观者推卸责任的理由,但这让人们看到了这种现象的复杂性,人们仅从道德、品质和素质方面寻找原因是不够的,心理因素也不可等闲视之。然而对于早期儿童的助人行为,斯淘布在1971年的试验中发现,单独在场时,只有31.8%的儿童表现出助人行为,而两人在场时,上升到了61.8%。这说明儿童是具有“善良”的天性,那么成人了?

在小悦悦事件中,那18位都是成人,那么应该怎样解释当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了?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又是怎样形成的了?

一、首先是责任分散;在某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在场能提供帮助,他会很明确地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如果见死不救,就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需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如果当时,很多人在场,那么在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提供帮助,分散到个人的责任就减少了,所承担的心理代价也会相应减少。那么个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利他行为也越受到抑制。小悦悦事件是发生在马路上,周围路过的人是相当多的,因此他们都会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如果我不帮忙,一定会有其他人帮忙”这种想法就导致了18个人的无视,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因此,责任分散到最后就出现了“零责任”,随着旁观者的增多,每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慢慢会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二、情景的模糊性;在一个紧急事件中,他人也成为旁观者信息的来源。每个人都观察他人来寻找如何行动的线索,但是这种观察非常迅速而且微妙,常常是不经意的一瞥,以至于看起来不会表现出慌乱和惊吓。因此,每个人都注意到他人都很平静且没有行动,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实际上没有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情。这个现象被拉塔内和达利称为“多数忽略”,指群体中的成员因为其他人不关心则认定没有什么危险。这种情况在表面上导致了现代社会旁观者“冷漠”的低羞耻水平。

小悦悦事件中的路人正是看见其他路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或者说是毫无反应,然后自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事情没有紧急到自己现在不得不施手援助的地步”,然后自我安慰地成为其中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三、社会评价的恐惧;有他人在场时,个人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注视而觉得不安,害怕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傻瓜。因此他会把自己准备要做出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加以比较,以防作出不适当的行为,让人笑话。最后因为评价恐

惧,大家都不想成为一地个示范者,而是等待另一个示范者出来,然后决定自己的行为。于是,大家相互观望、相互等待,结果造成行为的抑制和集体的冷漠。

马路上,有第一个人的漠视,第二个人的漠视,第三个人就会认为自己的“漠视”才是最正常的,如果自己作出其他的行为,就会明显地跟其他人不同,自己在别人眼中就可能“不正常”,于是,大家的连环反应造成了集体的袖手旁观。

四、角色期望;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个人会觉得自己缺乏救助的能力而犹豫不前,往往期待最符合角色的帮助者。皮亚利文在1972年的试验中验证了这一点,在他人突发疾病倒地时,如果有一个医生打扮的人在场,那么其他人会减少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成人在遇到突发事件后,考虑的事情远远要多于儿童,因此,在提供帮助上会显得犹豫不决和淡漠无视等消极反应。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情景下,都会产生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只是亲社会行为中一个反面的制约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旁观者的在场能会更能激起群众的正义感从而起到社会促进作用。如何才能减少旁观者效应的产生了?我们不得不加强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对于帮助者来说,不得不加强他们亲社会行为的意识。从小就给与相关的培养和宣传,形成一种不自觉的助人习惯。从儿童开始,要给予他们助人的榜样,将榜样所代表的道德和规则上升到一个信仰的高度。在儿童表现出利他行为后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来有助于他们利他行为的保持。同时,对于助人者来说,并不是愿意就能够真的帮助到别人,因此,要培养助人者的技能,提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对于受助人来说,要规范自己求助的技巧,不要让旁观者产生模糊和犹豫的空间。对于一对正在拉扯的男女来说,很多路人会认为他们是一对情侣或夫妻,自己干涉别人的家事是不礼貌的。这时,女人需要明确表明自己和这个人的关系,而且指出你所需要帮助的特定类型。比如:我不认识这个男人,那位穿灰色格子衬衫的先生请帮我报一下警!这样自己得到帮助的概率要高很多。

参考文献: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郑雪《社会心理学》道格拉斯·肯里克,史蒂文·纽伯格,罗伯特·西奥迪尼《自我·群体·社会

—进入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