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技术讲义.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1 .2 微型机的分类
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对微型机进行分类,最通常的做法 是把微处理器的字长作为微型机的分类标准。
一. 4位微处理器 二. 8位微处理器 三. 16位微处理器 四. 32位微处理器 五. 64位微处理器 六.分层的存储系统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机系统 §1.4 微型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和编码(略) §1.5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1.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Fra Baidu bibliotek发展
一 、分类
电子计算机通常按体积、性能和价格分类为:
●巨型机 ●大型机 ●中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从系统结构和 基本工作上说,微型 机和其他几类计算 机并没有本质上的 区别.所不同的是微 型机广泛采用了集 成度相当高的器件 和部件 。
CACHE通常使系统加速,因为它开拓了程序的一般特性:①空间局部性.②时间 局部性。
片内CACHE称为第一级CACHE,片外CACHE称为第二级CACHE。 2层: 2层是主存储器.通常是由动态RAM(DRAM)组成. 3层:3层是大容量的虚拟存储器,普遍使用的是磁盘存储器。 4层:4层存储器用来存储一个时期内用不着的数据或者因其重要而需要保
留的数据。这种归档(数据库)寄存往往采用磁带或可更换的磁盘和光盘。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1 .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 微型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雷P12)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雷P12)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2、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雷P13)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3. 第三代(1978年开始)
这是16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8年,Intel 8086;1979年,Zilogo的Z8000;1979年,Motorola 的MC68000,其集成度为68000管子/片,它采用了H-MOS工艺,3μm光 刻技术,时钟频率为4~8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0.5μs.
4.第四代(1981年开始)
这是32位μp时期,典型产品为: 1983年,Zilogo的Z80000;1984年7月,Motorola的MC68020,集成 度为7万管子/片,采用CHMOS工艺,2μm光刻技术。1985年夏,Intel 80386,集成度为27.5万管子/片,采用CHMOS工艺,1.2μm光刻技术,时刻 频率为16~20M HZ左右,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0.1μs. 1989-1995年,Intel又相继推出了80486和Pentium,其中Pentium 的集成度已高达3100000管子/片,时钟频率高达150MHZ.
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Barry.B.broy 陈 谊 译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三、课程要求
先修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汇编语言。
四、学习方法
熟悉器件,掌握一门设计语言,熟悉一种设计工 具,理论联系实际。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1.1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 §1 .2 微型机的分类 §1 .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二、微型机的特点
1. 体积小,质量轻。 2. 价格低廉 3. 可靠性高,结构灵活 4. 应用面广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三、 微型机的发展
从1971年至今仅30 余年时间,微处理器经历了四代的发展.
1. 第一代(1971年开始)
这是4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1年10月,Intel4004(4位),1972年3月,Intel 8008(8位),其集成度 为2000管子/片,采用P-MOS工艺,10μm光刻技术.
时钟频率为1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20μs
2. 第二代(1973年开始)
这是8位μp的时期,典型产品为: 1973年,Intel8080;1974年3月,Motorola的MC6800.这两种是中档 的8位μp。 1975年至1976年,ZILOG的Z80 ;1976年Intel 8085,这两档是高档的 8位μp. 其中Intel 8080的集成度为5400管子/片,它采用了N-MOS工 艺,6μm光刻技术。时钟频率为2~4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约为1~2μs。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以Intel 8048/8748、 MC6801、Z80为代表,用于工业控制和智能仪表.
六.分层的存储系统(雷P1~P2)
迄今为止,微机在体系结构上仍然基于冯.诺依曼建立的存储程序概念, 仿存活动占了CPU时间的70﹪左右,所以存储组织和存储管理的好坏对整个微 机效率影响很大。在当前高档微机中采用了分层的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分为5 层,从0层到4层.
0层: 0层通常是CPU内部寄存器,离CPU最近,存储速度最快,但数量有限。 1层: 在0层和2层之间增加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即1层存储存储器。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一、本课程讲述的主要内容介绍
⑴ 绪论 ⑵ 16位32位微处理器 ⑶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 ⑷ 中断控制器8259A ⑸ DMA控制器8237 ⑹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 ⑺ 串并行通信接口电路8255A、8251 ⑻ 半导体存贮器 ⑼ 数模/模数转换 ⑽ 人机接口技术及总线
《微机接口技术》 第1章 绪论
二、 本门课程的主要参考资料
(1) 雷丽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王承发 “微型机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陈启美 “微机原理·外设·接口”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仇玉章 “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 社 (5) 李继灿 “新编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 社 (6) 裘雪红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7) 戴梅萼 “微机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8) 周明德 “微机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9) 微型计算机硬件与维护手册 科学出版社 龙门书局 (10) Intel系列微处理器结构、编程和接口技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