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导读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评述题
1、《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美德生成机制
2、休谟的不可知论
休谟接受了贝克莱“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经验为来源,而经验是没有客观内容的.因此,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觉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的观点.不过,休谟认为贝克莱的观点不够彻底,因为贝克莱一方面断言事物不过是感觉和感觉的集合,感觉之外无事物;但在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了精神实体(例如自我——感觉者)的存在,而精神实体是在感觉以外的.休谟指出,贝克莱在这里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休谟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感觉,那么,感觉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是不能肯定它是否存在的.因为要肯定它的存在,就必须越过感觉、知觉的范围之外.而人是不能越过这个范围的.由此,休谟得出这样结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休谟的这种观点,我们叫做“不可知论”.
休谟认为神的本质、特征、能力、作用等,都是我们所不能证明的,我们的心根本就做不到这件事情。休谟的不可知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3、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康德的哲学可以称为先验唯心论,也可以称为经验实在论.
首先,先验的意思是指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比如我们认识某一个事物,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形式”存在,事物无法对我们呈现出来.因此时间空间等,就是康德说的先验形式.有了这些先验形式,我们的感知经验才能构成.
而康德认为,这些先验形式就好像是人眼睛上戴的一副摘不掉的有色眼镜,事物的本来颜色我们是看不见的,只能看见眼睛的颜色(也就是我们人所感知的世界,只能在时间和空间的形式下呈现).因此这些先验形式是依赖于认识主体的.所以是唯心的.
但是,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是从认识主体的角度出发谈的.如果从被认识的事物来看,这些被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经验),是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因此也是实在的.所以又称为经验实在论.
二、评析题
1、《理想国》中的正义
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两部分, 把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连接起来。他认为废除统治阶层的财产和家庭、对公民的教育则是实现正义的主要途径。正义观是柏拉图早期哲学思想中统摄一切的原则。
(1)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信念:知识即美德
(2)柏拉图的城邦正义观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更具有特殊的超出伦理道德的意义。他认为正义是建立城邦的总的
原则,它是指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做最适合他的天性的工作, 也即做自己份内的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3)柏拉图的个人正义观
柏拉图把个人分为两个部分:即肉体和灵魂。柏拉图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灵魂决定的。个体的正义就是灵魂的和谐。他又将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 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
按柏拉图的思想,城邦的政治权力为统治者和护卫者所垄断, 即身为金和银的阶级垄断国家的统治和运行,而身处铜阶层的人们或许才智卓越、技艺精湛,这些人也可能上升到统治阶层中,但因为其是“铜”的身份,这个人是没有资格参加政治活动的,只有服从命令的义务。所以,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是建立在“人性天注定, 阶层天注定”上的正义。
柏拉图的正义论或多或少为封建统治和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把国家的命运同统治阶级的命运联合在一起, 认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就是国家的整体利益。统治阶级垄断了军权,经纪商也被统治阶级垄断, 而广大非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不是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当二者相矛盾的时候,起义、战争、革命是不会少的, 唯有各方的利益可以相互制衡或者趋同了, 动荡才可能相对减少下来。在此,如果说柏拉图的正义论会导致国家动荡混乱,肯定是武断的,这份对于政治的伟大设想必然产生这样的结果,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如统治阶级不能再满足非统治阶级的要求, 或非统治阶级在思想上觉醒等,但其思想也为不合理的垄断统治者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柏拉图看来,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互为条件。他认为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归纳可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国家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正义的国家中,普遍的个人正义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个人正义是国家正义的基础,若无普遍的个人正义,国家正义就无法建立。在这两个方面中,前者更具有根本性。国家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个人正义需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以不断克制自身的欲望,强化自身的理性。但仅有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依赖正义的外在环境。在影响个人正义的外在诸因素中,制度又是最重要的。制度体现为一系列规则,在各种规则中,法律规则又是最重要的, 法律规则不但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义务分配,还规定了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在一个正义的国家中,正义的法律限制着不合正义的行为,即使不正义者不愿遵守,但考虑到违反它的后果, 权衡轻重,也不得不遵守之。这样, 正义的制度通过压制个人不合法的欲望,为实现个人正义创造了前提。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不正义, 那么不正义的行为就会受到较少的限制,人们的欲望便摆脱理性的控制放荡不羁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正义就成了泡影。正基于此, 柏拉图指出, 由于现实国家都是不正义的,所以很难产生代表正义的哲学家。
2、《政治学》中的政治
3、帕斯卡尔的“两种精神”
几何精神和敏感性精神,即数学的心智与直观的心智。生活是混沌的、不透明的,不能用逻辑来证明,只能直观。直观者在人类生活中看到的不是明晰的逻辑概念。人类本身是个矛盾,充满悖论。纯粹的逻辑无法认识它。
近代法国人在美好情趣和优雅举止上,曾经是世界的榜样。法国人接受了帕斯卡尔的划分:几何精神和直观精神----后者指的是直觉,这一点使法国人成为写作心理小说和心理戏剧的艺术大师。法国文明试图在沉思的生活和行动的生活之间达到平衡----二者的均势与恰当平衡对于现代世界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