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构建精彩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教学细节构建精彩课堂
[摘要]所谓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一个细小的片段。
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与把握。
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资源共享的互动课堂、营造真实有用的生活课堂,才能创造精彩课堂。
[关键词]教学细节精彩课堂
所谓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一个细小的片段。
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展现,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
细节决定成败。
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与把握。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教学细节。
一节好课是由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教学细节组成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地发现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有意识地优化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否则,良好的教学契机,就会在教师的经意和不经意中流失。
下面就如何从教学细节入手改进政治课课堂教学与诸位同行交流。
一、走近学生,细心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是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心理学实践可知,在见面的第一时间准确叫出对方名
字,能很快的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效果也极其明显。
教师在课内外能准确、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被尊重,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增强自信,为师生顺畅的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备好”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掌握学生的特点、个性,在上课前,做好每个学生的座位表,随时可以看到。
在上课中若能在不经意中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会突然感到惊讶感动,顿时感悟其实老师有在关注他,从而促其主动学习。
还可通过学生各自特有的体征、音容笑貌记住学生,课后多与之交流谈心,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尊敬感,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入上课状态。
每节课课前有两分钟预备时间。
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让一些学生在上课铃响后,才停止嬉闹。
这样达到上课状态往往需要一小段时间,也直接影响课堂氛围。
因此,在上课前,教师至少提前2分钟进入教室,一方面可以作好课前准备,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更快进入上课状态,客观上能督促学生自觉做好课前准备,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对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3.老师在授课时充满激情,可以“投射”给学生,达到感染学生效果。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情绪有很强的“投射”作用,即个体在社会认知中的心情是愉快的,则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判断将趋向是肯定性质的,反之,是趋向否定性质的。
因此,教师切忌带着
情绪上课,在上课中用轻松、亲切、平和、愉快的心情、语气、语调,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极为重要。
如果教师讲课平淡、无视学生,必将直接导致教学不佳,比如平淡单调的声音使人发困,缺少吸引力;太快的语速,会导致学生会听不清,产生厌倦心理。
4.上课中必须注意自身的教态,适当使用身体语言,“走近”学生。
身体语言是在授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情景随时调整自己,不能“踞守”在讲台。
比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了解学情,及时答疑解惑;在观看视频、布置问题思考,也可以走到学生周围。
只有走近他们,才能近距离判断学生的观点、立场、态度,从而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走近学生,重要意义不仅在空间距离上,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做到这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使教师更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从而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二、开发图文,因势利导,营造资源共享的互动课堂
1.将关键的图文安排在关键的节点,直观快捷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材中的图文时刻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为里面所呈现的都是他们的同伴。
这些图片对教学活动起着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但它并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
内容,在运用图片的同时又灵活地选择时机。
如在教学七年级“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我将图中的人物与教室里的学生进行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其中有一幅遵守交通规则图,我问学生:“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有的学生说:“太危险了,万一发生不幸,爸妈会伤心的。
”有的说:“我们应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危险”、“不幸”、“伤心”、“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这样的引导,下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他们就会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怎么去规劝别人了。
2.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提高分析能力。
如在教学九年级“科教兴国”这一内容时,可播放有关“神八的成功发射及神八和天宫的成功对接”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国在科学技术尤其是航天科技的辉煌成就,体会到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时事政治离自己很近,就会有一种积极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态,而不是被动的认识。
又如在讲“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消防安全教育”的录相和“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实况录相等相关的教育资料,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投入,自然而然也从中学到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紧扣主题,精心预设,营造真实有用的生活课堂
1.别开生面地导入新课、由浅入深的科学提问、承上启下的过渡、画龙点睛的小结、举一反三的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的电教手段、标新立异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注意的细节,是教学中的“闪光镜头”,是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如在讲授八年级“维护消费权”这一内容时,可在上课前准备两瓶不同的矿泉水。
当教师把这两瓶水放在讲台上时,初中生的好奇心便马上油然而生,就会开始思考老师今天为什么带两瓶水进课堂。
刚才还有点闹哄哄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大胆点的学生会问:“老师今天怎么带水来了,是请我们喝水吗?”有的说:“老师大概自己喝的,她今天可能嗓子不好。
”也有学生说:“老师今天的水肯定要奖励给我们中表现好的同学的。
”一下子,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这两瓶矿泉水。
这时,教师就因势利导,笑着对大家说:“平时我们都很喜欢买水,所以请大家来分辨一下,这两瓶水有什么差别?你平时买水时会注意些什么?作为消费者,当你买到伪劣产品时,你一般是怎么样处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维护消费权,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学生在这节课中,兴趣特别高涨,教学效果不错。
实际上在这课教学中,导入很朴实、很纯真,切入点很小。
简简单单的两瓶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种事半功倍的做法,体现了教学的细节,激发
了学生的兴趣,绽放了别样的精彩。
2.采自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可以给予学生真实、可信、亲切的感受,从而使教学“贴近”现实,让课程更具有感染力。
在授课中,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或者感受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克服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的倾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上课中,所举的案例、事例,最好是学生感同身受的,甚至可以让师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使学生从亲身体验、生活经历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使之成为理性认识,也有助于沟通师生的情感与认识。
如在讲授九年级“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内容时,我先跟学生交流介绍我上班必经之路(同集路、集美海堤、厦门大桥、集美大桥、brt建设)十年来的交通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分析,抛出几个问题:这路的变化还有哪些?我们从这当中得到什么好处?它在我们发展经济中有什么启发?当我“抛出”这几个问题后,学生眼睛一亮,联系身边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思维逐渐开阔,交谈越来越热烈,并最后得到共识,达到了教学目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建设是基础,但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gdp),否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最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受到破坏,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
经过这样的教学,能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产生共鸣,使相对枯燥的知
识更容易认可和接受,并能较好培养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兴趣。
实际上,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学细节,科学地处理教学细节上。
教学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
细节是无数的,难得的是那一份精彩!有了一连串精彩的细节,才能构建精彩的课堂!让我们关注细节,创造精彩!
[参考文献]
[1]撒元花.把握教学细节成就有效课堂.《教育科学》周刊,2011(10)
[2]李万岭.再谈教学细节设计.《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2)
[3]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厦门市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