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育论文一、加强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许多高中化学教师会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得不到显示。
在化学课堂中,许多学生在进行被动学习,没有化学学习的热情,大大影响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转变,解放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法,用实际行动去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才能让高中化学教育局势得到逆转。
首先,教师要学会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其次,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转变,不能将自己作为课堂中的权威,而要与学生共同学习。
比如在讲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与学生讨论有关于甲烷的问题,讨论甲烷在生活中的存在、其存在的积极意义等。
教师通过抛砖引玉式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会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动者,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化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自我表现欲望也很强烈。
教师要通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去自然地关注学生的变化,肯定学生的优势。
高中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
在教学中,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也会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得到建立。
一位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依赖。
化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给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轻松和谐。
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跟着自己进行化学学习。
当学生勇于表达观点时,哪怕存在错误,也要从其他角度进行肯定,激励学生与自己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中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其中,化学学科的新课改是重要的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必要性、目标和实施方法,并对新课改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新课改能够使化学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目标。
新课改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化学素养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熟练应用、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等。
而科学素养则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科学伦理的培养等。
通过新课改,我们可以促使学生对化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实施高中化学新课改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材的更新和优化来实施新课改。
新课改应该倡导学科的跨学科融合,促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机会。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然而,高中化学新课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学资源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新课改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但是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挑战。
新课改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高。
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分析论文
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分析进入新课改课程以后,高中化学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为一线教师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以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发表一下简单的小议: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及特点分析这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带来了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化学,而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化学。
所有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发展,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长、潜质在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获得不同的发展。
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课程理念,高中课程在化学学科方面设置了这样一种课程结构,从整体上看它实际上是八大学习领域当中的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
跟其他学科一样化学课程也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因而体现出它的层次性。
另外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还体现出了多样性,其表现为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八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必修1、必修2,这是两个必修模块,然后六个选修模块分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
怎样看待这一课程结构,我想请大家关注这样几点:1、首先,两个层次——必修和选修层次,必修是全体学生都要学的,两个模块是严格按照从必修1到必修2的顺序依序开设。
六个选修模块在理论上是并行的,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顺序问题,它们都是跟着化学必修2走。
除此之外对于选修模块我们要关注它设计取向的不同,大体上可分成两大取向。
一个是学术性取向,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三大化学核心研究领域。
另一类称为应用性取向,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
每一个模块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构成了整个高中化学的课程体系,它们是一个整体。
2、其次,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变化,我觉得还应该关注一点,它是用学分来管理的,学生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模块,学习的模块数也可以不一样。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一、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也提出了响应的要求,教学时需要先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某一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投入进去,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起来。
比如说,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背默比赛。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时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兴趣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开展高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进行分享、交流,让不同的学生贡献各自的经验,将他们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以便为他们都能够完成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奠定好基础。
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锻炼学生知识的使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引学生就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积极配合与协作的过程中,既能够保障任务顺利完成,也能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
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思考、辩论,这样的教学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
学生都能够在交流探究当中激发出思维火花,同时其他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学生的思维中受到启发,感受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与方法。
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漂白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氯水,这个时候红色会慢慢褪去。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褪色是由一些微粒引起的,又是哪种微粒呢?问题一出,学生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争论的着眼点集中在了氯水中存在的微粒。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考虑论文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考虑论文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无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心。
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兴趣、活力缺乏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
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老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都可以全面开展。
【关键词】:^p :高中化学新课改考虑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无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心。
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兴趣、活力缺乏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
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老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都可以全面开展。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施行有效化学教学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可以在学业上获得优异成绩。
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假如老师无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
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老师必须进步自己的化学专业程度和教学才能,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
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在教学常规中,老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进步化学教学程度,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实在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开展我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老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无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笔记的记忆,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应该重视实践探究,通过化学实验、观察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化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化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并且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自主发挥的机会。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实验和课堂活动。
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要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通过改革,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但是在实际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并没有体现出其作用,而是存在许多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问题。
1、实验教学改革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化学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所以无论是新授课教学还是复习课教学,无论是概念原理的教学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都应当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
2、新课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外,提出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2.1 要求学生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手段,许多化学原理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和验证的;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此外,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实验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
2.2 注重学生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实验技能是指学生采用已有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通过实验实际操作解决未知的化学问题。
它包括实验的设计原理、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等技能,还包括实验的实际操作,所以化学实验并不是把课本上的实验简单重现的过程,而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结合外界的实验操作来构建新的理解,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只有将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和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
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
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一、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对高中化学新课改论文
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思考课改自2008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迎来第3个年头。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化学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化学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化学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化学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化学课改的顺利实施。
一、高中化学新课改的现状及误区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
它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而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化学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序幕,这标志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但近几年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误区,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1、过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纳入课程的目标之一,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崭新的目标任务。
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急于体现“课改精神”,过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忽略基本知识的学习。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做实验,不注重基础,不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新知识的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不做实验,不注重基础,而是在学生还没弄懂课本前就急于搞讨论,挖内涵,搞课外延伸,把化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实际上,新课标最核心的仍然是实验技能,学生在新课标各个方面形成的素养,都是为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水之源。
2、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但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绞尽脑汁,精心打造,“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课堂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但热闹过后,本节课解决了哪些重点、难点?学生学到哪些基础知识?发展了哪方面的基本技能?大家都心中无底。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化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必须积极推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方法也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吸收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精髓,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
高中化学新课标后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还要进行选修才能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都受到了挑战。
高中生在经历了初中学习的历程后,在年龄和知识方面都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智也逐渐成熟,有了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高中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与初中学习的转变。
高中化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衔接进行的,高中生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教学范围、知识深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存留。
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把握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化学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和核心,教师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展开。
2.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单一。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3.高中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局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主动性不够。
4.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更新缓慢,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为了与时代相接轨,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学生对于化学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近几年来,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成为我国高中化学教育事业的转折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篇1试论高中化学分组教学【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实行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分组教学;效率;兴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组教学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
实行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探索。
一、在高中实行分组教学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提高,现在不少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动力不足。
再加上现在的4+1家庭结构,很多孩子养得比较娇惯,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
(二)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化学学科的内容比传统教材多了不少,但课时无增反减,在高考中知识面明显加宽,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90后的孩子崇尚个性,有创新意识,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化学教学的模式必须做出调整,如果还用传统的方法,学生的个性特点无法体现,而且个体差异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所以实施分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实施分组教学法的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教师应该要对小组的编排做合理的设计学习小组的编排在我校都是由班主任来安排的。
一个班学生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如果搭配不当就会造成组内实力差距悬殊过大、造成一半玩一半看的局面,导致很大部分学生失去兴趣,分组讨论将无法进行。
高中化学教育方式改革和发展论文
高中化学教育方式改革和发展论文高中化学教育方式改革和发展论文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早在2010年左右,我国就在部分省份实施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遵循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全面贯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1教学内容及结构的改革:为了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高中化学这门基础课程,由于教学背景的改变,其内容和结构都有了相对应的变化,教学内容得到了重新的界定,而教学结构也有了更深层的调整。
新课程背景之下,驾驭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指导思想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题高总体学生的成绩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一的第一章内容主体是从化学实验角度探究化学化学知识。
该内容很明确的表达了希望学生能通过进行化学实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1.2化学课程实验的改革: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较少,且多为老师做,学生看,学生亲生体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导致了学生不能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并感悟化学知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兴趣不大。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实验过程有了新的要求,相对应的会增加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会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加强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印象。
1.3教学评价体系及相关课程设计理念发生变化:在新课程的标准之下,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也有了改变,过去对于学生教学的评价只看学生的最终成绩,忽略了其他因素,导致评价过于形式化,加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的化学教育评价体系除了根据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之外,还加入了综合能力考虑的`因素,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都有着积极影响。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认为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课改要求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化学理论的讲述,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
而新课改的教材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教师则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
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视频、动画等,来直观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最后,新课改要求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重,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改要求评价制度要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然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要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技能。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介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确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教学0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也在不断地完善。
高中新课程改革到现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逐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
1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理念1.1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化学课程的新标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对象,是课程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因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真注意学生的需要,在考虑学生的需要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狭隘地考虑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传授哪些知识技能。
1.2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标准弹性较大,正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课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实施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灵活、机智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2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2.1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化学的开篇课“绪言”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吹气生火”“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火”“水变葡萄酒”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2转变观念,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
2.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新课程中对内容的选择,更重视学生的发展潜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多媒体在化学知识总结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学习能力一、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1、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
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是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3、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高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种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的具体指导。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相关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程正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深化。
高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它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断深化,而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如何才能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对高中化学教学缺乏深入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化学教学的目的掌握的不够深刻。
化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不可以舍本逐末。
高中的化学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教师授人以渔.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就能随时的获得知识。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化学都忽略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与途径,只是一味的教.不在乎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这样在无形中忽略了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最终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阻碍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不明确。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化学的教材不断变革。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单单重视书本知识体系的传统结构,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把握。
教学方式以传统灌输式为主,方式单一。
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够了解学生对新教材掌握的好坏,从而就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阻碍了高中生化学成绩的提升。
3、化学实验课程缺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科学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文通过概述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分析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内容,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理论支持,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缺乏探究性的内容,只注重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全面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严重影响了实验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
当前,由于升学压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被削弱,化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卷面分数,重理论而轻实践。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错误的认为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只是教导学生如何使用教学仪器,忽视了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发了了改革,强化了只有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一、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对基础化学概念的理解,使得抽象的化学方程式更加具体和生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模式。
实验教学不仅向高中生传授了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动脑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了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目标。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分析1.转变化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需要转变实验教学模式,从老师讲解新的化学基础知识到向学生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近些年来,对中学化学的课程模式问题有不少争论,有推崇“学科中心论”的,也有推崇“社会中心论”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也都有体现。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历史,总是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间来回摇摆,时而以“学科”为中心,时而又以“社会”为中心,而“文革”中的以“典型生产引路”、“以化学工业生产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把“社会中心论”推到极端。
课程模式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间的来回摇摆,本身就说明了这两种课程模式都有其长处,但又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融合论”,意在将这两种课程模式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以求使课程模式更完美。
这或许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因任何一种课程模式都不会固定不变,它们都需要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而融进新的内容。
例如,这两种课程模式都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问题。
因此,在确定教材体系时,既要认真研究这些课程模式,但又不宜拘泥于这些固定的课程模式,应该允许不同模式和不同风格的教材的试验和存在。
(一)合理构建教材的体系
如何将所确定的课程内容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涉及课程模式问题,具体到教材,又涉及教材的体系问题。
任何教材都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体系,以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本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但不管编写哪种课程模式的教材,在构建教材体系时,都应考
虑以下两个问题:
1.教材体系的构建应反映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把高中化学中的最基储最重要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它们散而不乱,前后照应,循序渐进,即起到骨架的作用。
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最能体现学科基本结构的是课程内容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亦即化学理论。
其中,物质结构理论和物质变化的理论是高中化学中的最重要理论。
高中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物质变化的理论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规律、有机物的合成等。
这两部分理论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研究物质结构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物质的变化,并利用物质的变化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相应地,根据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来探究物质的结构等。
因此,这些理论的应用很广,它们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并可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
2.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使理论的教学能在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这是我国多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不应丢弃。
当然,在具体穿插编排这两部分内容时,更应关注理论内容,因如果在穿插编排时遇到矛盾的话,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在理论内容。
尤
其要精心处理好理论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等问题,因这些往往是教材能否易教易学的关键。
(二)加强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对于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实验教材的编写。
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
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
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实验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目前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但也不能为目前的实验条件所限。
要有一个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相适宜的实验目标,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
在目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编入一部分边讲边做实验,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单纯注入结论式的编写方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内容雷同的不足。
对于必选课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改革的步子可以相对大一些。
在目前验证性实验和制备实验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定量实验和有机物合成实验。
如果单从实验技能训练由易到难的角度考虑,学生分组实验教材自成体系、独立成册可能更好些。
但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似更好一些。
可以考虑今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可分插在有关章、节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此外,还应认真研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实验和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及时将它们吸收入教材。
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注意有毒尾气的处理,等等。
(三)体现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以及编写方式有很大关系。
这是因为教材在编写时,其内容的组织和表达等,必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编写者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意图,因此,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材编写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及时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并在教材中给予适当体现,为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
概括而言,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即从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出发,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研究讨论和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本身,而且也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有整体观念和综合观念,即应避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和僵化。
不是任何教材都适宜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或“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方法的,也不能使教材完全程式化,限制教师只能按照教材的编写程序来教学,而是应精心处理好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实验条件以及电化教学手段等各个要素,谋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