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中 2020高二下学期语文周练二无作文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周练二

(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90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儒家与现代人生

傅佩荣

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这是正确的观察吗?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要进要止,全在于“吾”自己的选择。

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所以孔子会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若不真诚,又如何可能“欲”仁?同时这个“我”自然是就个体而言的。.

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节选自《儒家与现代人,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作者对“儒家思想的历史际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起着安

定社会的作用。

B.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僵化而封闭的教条。

C.人们对儒家思想的印象被异化为:忽略个体差异,忘了真诚坦荡,不讲道理,混淆黑白。D.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阳儒阴法”,看似重视儒家思想,实则采取法家手段。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避免质疑与否定任何观点,由此形成的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被许多学者贴上“后现代主义”的标签。

B.作者认为,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构建真善美圣德价值。

C.孔子认为人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所以他被推崇为具有深刻人道情怀的人文主义者,是有道理的。

D.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既重视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又体现了对个体的重视,强调个体的自省自觉。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巧言令色,鲜矣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真诚的个人的主张。

B.儒家思想重视个体,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也有着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C.“匹夫不可夺志也”,儒家强调谁也不能左右百姓的意愿,这与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是一致的。

D.从儒家起源看,孔子的观念是在群体与个体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这对于现代人生仍具有启发性和指导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9分)

我在孔庙的所见和所想

①孔庙是一个由几十座门坊与几百间厅堂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建筑群,我用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浏览这座古庙。孔庙里古木参天,阳光是幽深的,仿佛是从巨大的荷叶上透漏的,用手拭拭它,有一点凉,还有一点潮润;是它把我的思绪带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圣人的榻前……

②孔子有一次病重,一副要离世的样子。子路出于敬意,偷偷安排了家臣,希望先生走得风光一点。按礼,大夫一级的人的丧礼上才可有家臣。孔子辞职后身份为士,是不能配备家臣的。孔子后来还是康复了,得知子路的做法后异常愤怒:不是大夫,要以大夫的标准治丧,这无异于盗名!

③然而孔庙的建筑却是皇帝的规格:大成殿的18根石柱上满是雕龙,这是阿房宫和紫禁城也没有的神圣。

④孔子一生几乎不讨论命运,因为它难以把握。命运确实像四处弥漫之空气和四处出没之闪电一样不好把握,所以孔子总是回避命运的问题。孔子活着,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死了却受顶礼膜拜,这表现了人类无常的一面。我总感觉孔子望着人类把自己的一双手翻来覆去而悄悄在笑。

⑤给孔庙以皇帝的规格,当然是要大树孔子,以弘扬其思想。抬举孔子的人是统治阶级,他们需要的只是孔子的一点思想,或仅仅是几个关键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以为,巍峨的孔庙实际上就是由于那几个关键词而营造的。

⑥孔子的思想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很是丰富,但统治阶级却只提倡有利于他们统治天下的那么一点思想。他们几乎不宣传孔子对苛政的批评,也根本不实行仁政。他们宣扬孔子的一点点想法而掩盖了他的思想体系。他们进而用孔子的思想僵化全体中国人的思想,封禁中国人探索与发现的激情。他们知道,只要给孔子以神圣的地位,中国人的其他思想便成了异端。两千余年来的集权统治者们把孔子的思想演变为控制中国人的工具,甚至以孔子的思想为武器,对国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