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教学设计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

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系统计划教学的各种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的,包括目标设置、教材开发、测量评价、工具开发和教学策略的开发等。狭义的教学设计指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其所教班级的学生的特点和所教课程的教材内容,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析,然后据此选择或开发适当教学策略,最后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

系统教学设计:指将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设计。

教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教师面对学生的教学行为,主要包括呈现教材,引出学生的反应和提供反馈与纠正等。二是指教师课前的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和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教学和对教学效果的测量、诊断、补救以及修改教学计划等的活动。

教学论:是以研究教学规律为对象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教学任务、过程、原则、方法、形式、评价等。

学习:通过后天经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学习论:是研究学习结果的类型和性质、学习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条件、不同类型的学习的特殊过程和特殊条件的各种学说。

教学策略: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整套教学步骤、方法和媒体等。

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言语信息:指可以用言语符号或文字符号表达的信息,包括:符号、事实等。

智慧技能:指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学生理解与运用概念、规则进行逻辑推理。

认知策略:指运用规则调控自己的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能力。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组织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精加工策略:指对记忆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记忆术是典型的精加工的技术。监测:是信息由客体水平流向原水平。控制:是信息由原水平流向客体水平。动作技能:指运用规则调控自身肌肉

协调的能力。

态度:指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影响个

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倾向。

陈述性知识:根据某人会说什么推知

某人具有的知识。即可用言语表达的

知识。

程序性知识:根据某人会做什么推知

某人所具有的知识。

同化:利用原有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过

程。

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我们把主

要依据哲学思辨和经验总结所形成的

教学论称为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

论。

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取向的教学

论:我们把依据科学心理学,尤其是

学习心理学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起来

的教学论称为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

取向的教学论。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在人的学习、

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中起监测和控

制作用。

亲历学习: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学习。

观察学习:指个体观察到其他人做什

么,他会模仿榜样,表现出相似的行

为。

任务分析: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

环节,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通过对教

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

具体的教学目标;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

习结果进行分类;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

学习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

所需要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

序关系;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学生的

起点状态。

任务分析教学论:教师和教学设计者

应对作为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进

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类型学习的规律

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佳的内部和外部

条件,最后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性质

进行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行为目标:马杰提出的克服目标陈述

含糊性的技术,认为好的教学目标应

符合三条标准:(1)说明教学后出现

的行为的表现,即学生能做什么(或

会说什么);(2)规定行为产生的条

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的目标陈述

技术,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

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

活动中习得什么。

行动动词:在加涅的目标陈述技术中,

指表示更具体行为的动词。

性能动词:在加涅的目标陈述技术中,

指用来刻画一类学习结果的典型行为

的动词。

目标参照测量: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

环节,指针对教学目标的测量。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为

改进教学提供数据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教学设计的环节之一,

是在对教学进行修正与补救之后,对

教学效果进行的最终评价。

4、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

课时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

目标,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

刺激

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

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

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个人具

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至发展了

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

组织: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

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

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

定向: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

有指导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

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创新: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

体情境

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

式的熟练动作操作

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

机械动作: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为习

惯,能以某种训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

行为目标有时也称作业目标,指可观

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了表现性目

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

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

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陈

述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

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但这

些内在的变化不能直接进行客观观察

和测量。为了使这些内在变化可以观

察和测量,还需要列举反映这些内在

变化的行为样品。

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提出了表现性目

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

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

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5、教学任务分析

使能目标:前提性知识、技能被称为

子技能,以它们的掌握为目标的教学

目标被称为使能目标。

递推法:从终点目标出发,一步一步

揭示其必要条件的分析方法。

下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

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

构成类属关系,又称为下位关系,这

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

属学习,另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