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农合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校农合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班进乡入村办学模式课题试验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听了前面各位科长的讲座,使我受益菲浅,收获很多。下面我就教体局2013年工作意见中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持续推进‚校企合一、产学结合、教学班进村‛试验工作,建立和完善‚挂乡镇、联厂村、扶农产‛制度,积极探索有利于农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新农村经济建设能力‛的新目标及马局长提出的‚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善做善成‛的灵宝教育人的精神的新要求结合自己工作,就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汇报的题目是:发扬灵宝教育人精神,推进校农合作,促进职业学校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学习,敢为人先,积极推进校农合作,教学班进乡入村办学模式。
2011年5月,李科长组织我们在学习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其中‚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鼓励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建设‛引发我们对我市职业教育的讨论,结合当年省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
义新农村及《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灵宝职业教育实际,我们把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并提出农村职业学校教学班进乡入村的送教下乡办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班进村是职业学校面向三农开展送教下乡,把学校延伸到农村,把课堂移到农家院、田间地头,教师走进农家院、走到田间地头教学的一种办学模式。一年多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和相关学校一起开展课题研究,本着‚服务基层、关键在做‛的原则,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校农结合办学模式,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试验工作,制定《灵宝市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试验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挑选试点学校,指导试验学校有序开展工作在此试验课题推动下,我市3所职业学校都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即教学班进村工作,和8个乡镇中心校联合在乡村举办教学点13个,教学点学生3800余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课题引领,科学规划试验工作
为确保试验工作顺利进行,教体局成立了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群众调研,积极寻找此项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经过多次研讨、论证,结合经济社会及职业教育攻坚目标,本着‚服务基层、关键在做‛的原则,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学班进村‛新办学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汇报各项试验进程,解决试验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推进试验进程,制定了《灵宝市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试验方案》,为确保试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试验效果,我们确定3所职业学校,东、中、西6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阳平、西阎、大王、阳店、函谷关、尹庄)为试点学校,积极探索职业学校教学班进乡入村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及机制。
二、校、乡、村结合,多元投资,开展职业学校教学点建设途经试验。
职业学校教学班进乡入村试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首先是教学点的硬件建设问题。课题组成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校、乡、村结合,多元投资,开展职业学校教学点建设‛的大思路,各试验单位围绕这一思路积极探索教学点建设的途经及方法,多方先后累计筹措资金200余万元,重新利用农村闲臵校舍108间,建立教学点13个(焦村东冊、西章、东村3个,五亩南村、东淹2个,函谷西寨、梨湾塬2个,阳店1个,大王党村、大王村2个,尹庄留村1个,阳平1个,西闫1个)。各职业学校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涉农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及教学点教学设施。阳平、西阎、焦村、大王、五亩、阳店、函古关等乡镇中心校加大对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投入,教学点的建设为职业学校教学班进乡入村实施送教下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产教结合,服务三农,开展教学班进村教学项目开发试验。
职业学校教学班进乡入村试验工作能否持久,职业学校校外教学点的教学能否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教学质量是关键。课题组根据新农村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及时丰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把教学班进村教学项目开发作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成立了3个教学项目攻关小组即专业课教学项目攻关小组,文化课教学项目攻关小组,公共基础课教学项目攻关小组,攻关小组由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农业畜牧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组成;每个教学点成立产业发展论证小组,产业发展论证小组由村委会、村科技带头人、职业学校教师、学员代表组成的。产业发展论证小组围绕‚本村产业发展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解决了产业发展、农民致富需什么?各教学项目攻关小组以‚河南省职业学校49个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大纲,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目标,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基本要求开展课程和教材两方面的探索与改革,解决面向‘三农’教什么?并形成《养猪与猪病防治》、《禽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果蔬生产技术》、《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葡萄栽培技术》、《大枣栽培技术》、《农村礼仪知识》、《农村法律知识》、《农民应用文写作》、《农
村实用数学》等11本教学项目教材。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6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撰写各类材料15份,其中论文9篇(发表2篇,获省级奖励2篇,市级奖励5篇),撰写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各一份,各级汇报材料4份。教学班进村教学项目的开发,产教学结合,服务三农,为职业学校教学班进村实施教学提供了内容保障,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求真务实,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教学点规范管理。
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即教学班进乡入村的办学模式的研究是一项试验课题,由于三门峡部分职业学校在我市农村开始办班,所以我们边沿究边实施。但教学班进乡入村既无明确的政策规定,又无现成的管理办法,开始,职业学校对此认识不足,在教体局多次动员下才有所行动,有行动后,教学点的建设及管理很不到位,课题组多次进行调研指导,积极正确引导,参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点的建设标准,参照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定《教学点三年发展规划》、《教学点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点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点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点教师管理制度》、《教学点学生资助发放办法》等较为科学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多次督查、抽查、检查纠正学校不合理的做法,引导学校规范办学,使得职业学校教学班进村试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灵宝职专、华苑职专开展送教下乡即教学班进村入乡工作进展顺利,和8个乡镇中心校联合在乡村举办教学点13个,教学点学生3800余人。这项工作的开展为职业学校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