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女性形象

吴少花

摘要莎士比亚喜剧以爱情为中心,刻画了一系列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女性形象。她们容颜焕发,光彩照人,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尤为突出的是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社会邪恶势力不妥协的抗争和身处逆境时的应变能力。这群朝气蓬勃,放作放为的女主人公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莎士比亚;喜剧;女性形象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人物形象园地时,我们会发现在这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里,最具光彩的是那群温柔多情、美丽聪慧的少女形象。在她们身上,我们既看到低垂的眼帘里掩饰不住的幻想与渴望,也看到美丽容颜上的忧伤和喜悦,还看到烈火般的青春热情,看到一个个纯洁善良的心灵,看到她们发自心底的胜利的欢笑。她们用青春和智慧共同开创了新的女性生活世界,用爱情和诗歌谱写了时代的女性理想,「成为刚刚觉醒的要求主宰自己的命运,实现妇女自身价值的一代新人。

一、美的化身,爱的天使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到各个角落,使妇女的屈辱地位有所改变。妇女又象古代那样,成为美感欣赏的对象,女性美亦成为人文主义作家热情讴歌的主题,尤其是在莎士比亚的喜剧里,出现了一群从未有过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美好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就象炼丹师一样,把一滴滴各种不同气质的神奇汁液搅拌在一起,创造出奇妙的和谐美。初恋少女性情温柔,感情深沉,富有高尚美。见特丽丝幽默风趣,饶舌而又机智,宛如天空中翱翔的海鸥般自由奔放,无忧无虑。鲍西娅开朗活拨,机智大胆,犹如正午的阳光一样炽烈。而罗瑟琳既有薇奥拉的温柔,又有鲍西娅的智慧,既羞涩又大胆,既柔弱又自信,她那明朗而又神秘的形象是理想的女性美的化身。安妮坚毅勇敢,是所有为追求自由爱情而献上全部热情的纯真女子的杰出代表……

莎士比亚在他一系列的喜剧里,始终通过爱情描写去表现温柔的女子的迷人魅力。在那些爱情的“黄金世界”里,这群令人倾倒的美丽姑PY就是爱神区化身,仗小伙子敞心头燃起了爱情的熊熊烈火。在他们心目中,这些可爱的少女就象初开比鲜花一样迷人,象夜空陇皓月一样皎洁,而且蕴藏着强大跳精神力量。在《爱的徒劳》中,那瓦国君臣为了创造世界奇迹,起初傲慢地发誓抛弃爱情和一切世俗欲望,专心致志搞深奥跳研究;等到美丽聪慧的法国公主和她的侍女到来时,个个都成了痴心的情郎,爱情的俘虏。一场“徒劳”的爱情,显示了女性美的力量,揭露了禁欲主义的虚伪和违反人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女性的美貌和创造力第一次具有了现实内容,她们终于摆脱了古希腊时代女性形象仅仅拥有美丽的驱壳,在姨乐中作为欣赏对象,在战争中作为财富象征的悲惨命运,成为具有鲜明的个性、情感和追求的形象。因而,她们并非仅仅作为幸福的布施者来到人间,同时也是幸福的追求者。那些可爱的女主人公往往主动地(有时含蓄)首先向对方吐露自己的情怀,感情热烈,语言带机智的锋芒,在情场上是活跃主动的角色。

多么可爱的罗瑟琳(《皆大欢喜》)把一串项链从自己的脖子上摘下,给竞技场上打倒对手的奥兰多亲手套上,还含情脉脉地透露自己心底的秘密:“少爷,您的摔角真棒,给您征服的不仅是您的敌人”。而受宠若惊的小伙子反而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莎士比亚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美丽善良的少女,追求自由爱情是那么果敢,她们远不是自己恋爱的奴隶。令读者不得不被她们的言行和心灵所打动。《第十二夜》的奥拉薇和奥丽维娅更是突出的代表。

薇奥拉为了接近意中人奥西诺公爵并赢得他的爱情,女扮男装,到公爵府充任侍童。她万万没想到,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陷入三角恋爱的蛛网之中。首先,她不得不充当情使,替自己的意中人向奥丽维娅伯爵小姐求爱。其次,奥丽维娅又偏偏爱上穿了男装的她。当爱情把薇奥拉推到这个非作自我牺牲不可的境地时,她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考验,表现出纯洁高尚的心灵。而奥丽维娅一旦产生爱情就把爱转化为热烈而大胆的行动。送戒指,大胆表白爱意,甚至错把薇奥拉的胞兄西巴辛斯拉到教堂秘密举行婚礼。她爱得是那么强烈,又是那么痴迷!这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少女,为了追求人类应有的幸福,全身心都投进去了,她们对圣

洁爱情的痴迷行为恰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同时也是妇女强烈自我意识的反映。二、封建道德观念的叛逆者

莎士比亚以诗意的笔调描绘女性的美貌,赞美她们追求个人幸福的勇气,然而,他更关心的是妇女的命运。因为,在黑暗的中世纪,妇女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爱的对象,并且一经选定之后就进行热烈而大胆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意味着对当时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建统治者奉行的婚姻制度的挑战。因此,妇女要获得真正幸福的爱情就必须冲破种种阻挠和压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殉自己的理想。这种与黑暗社会势力抗争的本身就体现了她们的叛逆性格,而这种性格又是与妇女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在欧洲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女人”这两个字不知浸透了多少血泪!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①她们象商pill一样任人摆布,连她们最切身的问题—婚姻也无法自主,而要靠父母或家族包办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种道德观念和婚姻制度是排斥爱情的,婚姻对于家庭来说仅仅是为了家族的利3L,决不是个人的意愿。正因为如此,妇女们的反封建斗争往往是以爱情婚姻自主开始,而莎士比亚喜剧的女主人公正是首先以爱情和婚姻方向冲击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建家长_制的权威,要求主宰自己命运的杰出代表。

在莎士比亚喜剧中,妇女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斗争序幕是由《驯悍记》里的“悍妇”凯瑟丽娜揭开的。这位泼辣而富有主见的贵族少女,因为不是男人理想中恭从柔顺的传统女性而常受到贵族绅士的嘲弄,甚至失去父亲的疼爱,把她当作急于抛售的“商品”。一次次的人格侮辱使凯瑟丽娜渐渐醒悟:“一个女人倘然一点不知道反抗,她会终生被人愚弄的”。然而,尚处于一种自我认识阶段的她,只能以“悍”作为反抗的武器,抗拒封建包办婚姻,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凯瑟丽娜的抗争,反映了在严酷的专制制度下的贵族少女的自我意识_的初步觉醒。可悲的是,凯瑟丽娜为挣脱缠绕在历代妇女身上的枷锁,为了获得自由而作的大胆尝试,刚刚冒头就被压抑了。更可悲的是,她的抗争,可以说是以她自己的妥协告终的。而造成凯瑟丽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她尚缺乏追求新生活的勇气和坚定信念,使她还无法摆脱因袭的重压,还不得不听凭命运的拔弄。所幸的是,凯瑟丽娜的挫折和磨难并投消‘使她的后继者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反倒使她们看清了封建礼教摧残人性的实质,从而更坚定了她们与命运抗争的意志。《维洛那二绅士》的女主人公西尔维娅便是凯瑟丽娜的第一个后继者。公爵小姐西尔维娅与凡伦丁是真心相爱,而她父亲却要行使包办女儿婚事的权利,非要把她许配给财富相当的修里奥。西尔维娅对此极为不满,计划与凡伦丁私奔结婚。不幸的是,他们的计划被普洛丢斯出卖而告失败,凡伦丁也因此被驱逐。挫折和打击并没有使西尔维娅放弃自己的追求,终于在时机成熟之际,她勇敢地逃出公爵府去追求自由和幸福。西尔维娅的行为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妇女在性格上、心理上的巨大变化:是从心灵深处进发出来的要求摆脱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束缚在她们身上的种种枷锁而掌握自己命运的表现。从这点上说,西尔维娅的抗争已超出了个人的范畴,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西尔维娅的出走显示了妇女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坚定信念。它向人们宣布:陈旧的婚姻制度应该废除,陈旧的道德观念必须粉碎,妇女应该获得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西尔维娅是勇敢的,她没有象凯瑟丽娜那样试迈一步又退了回去,无论是抗争的意志,抗争的方式,还是抗争的结果,她都比凯瑟丽娜跨进了一大步。从西尔维娅的出走我们看到了十六世纪东西欧妇女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幸福,谋求人的权利的意识的觉醒,看到了要求打破陈旧的生活秩序的强烈愿望。

西尔维娅的胜利无疑给长期被禁锢和横遭压抑的妇女带来了希望和鼓舞力量。而《温莎,的的婚姻制度应该废除,陈旧的风流娘儿们》的女主人公安妮便是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下走出的一位成为成熟的抗争女性。纯朴美丽的少女安妮心中早已有意中人,而她父亲却一心想把她嫁给一个有田有地但痴愚庸俗的小乡绅,母亲则一定要她嫁给一位性格暴躁但有钱有势的法国大夫。安妮的反抗十分坚决,她向母亲说:“哎!要是叫我嫁给那个医生,我宁愿让你们把我活埋了!”最后安妮瞒过父母与自己的意中人范顿秘密结了婚。安妮的秘密结婚,其说是为了爱,不如说是为了反坑,反抗她那唯利是图的父母,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如果说西尔维娅反映了妇女追求爱情与自由的意识的觉醒,那么安妮则把这一意识发展成熟。当然,我们还可以在莎士比灼其它喜剧中找到与安妮命运相同的抗争女性。如《仲夏夜之梦》的女主人公赫米娅为争取自由选择生活伴侣的权利而与情人拉山德私奔。《威尼斯商人》的女主人公鲍西娅为反对“三匣择亲”的遗嘱,寻找真正的爱情而千方百计地嘲弄那些权位显赫、挥金如土的求婚人。

莎士比亚喜剧一系列的封建道德的叛逆女性,虽然她们每次向封建营垒冲击的目标是相同的,但冲击的力度有所不同。她们在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冲击中,不断觉醒、成熟,终于找到了一条冲破包办婚姻牢笼的道路,开始以行动(私奔、秘密结婚)去印证自己存在的意,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步。

三、机智果敢的生活强者

莎翁笔下这群在反强迫婚姻的斗争中日益觉醒、成熟的新型妇女,大都是些把女性的温柔和刚毅的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