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5年环境状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近5年环境状况

概述

2015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转型跨越的总体部署,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认真贯彻从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0.51万吨,较2014年下降8.22%,较2010年下降20%;氨氮排放总量5.01万吨,较2014年下降6.64%,较201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2.06万吨,较2014年下降7.25%,较2010年下降2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93.07万吨,较2014年下降13%,较2010年下降25%。

2015年,全省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超过二级标准,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为253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70.4%,比2014年上升7.1%。PM2.5年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全省地表水水质属中度污染,在监测的100个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的断面为44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44.0%。地下水总体水质为良好,其中,太原、朔州、吕梁市水质优良。11个地级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87.9%,与2014年相比,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9dB(A),较2014年下降0.1dB(A),声环境质量较好。全省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和放射性废物库运行全年无事故,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本底水平,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但是,山西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我省仍是全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省份,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环保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维护环境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而道远。

环境质量状况

2015年,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61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9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平均浓度分别为3.5毫克/立方米和134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全省SO2、

NO2、PM10、PM2.5平均浓度和CO平均浓度分别下降6.2%、2.9%、14.0%、12.5%和2.8%,O3平均浓度上升20.7%。

二、水环境

(一)地表水水质

2015年全省地表水水质属中度污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进行评价,在监测的100个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的断面44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44.0%,同比下降3.9%;重度污染(劣Ⅴ类)的断面32个,占32.0%,同比上升7.0%(图4)。各类断面水质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15年全省地表水水质变化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地下水水质

2015年8个地级市共监测45个监测点位,按《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进行评价,地下水总体水质为良好。其中:太原、朔州、吕梁市水质优良,大同、长治、晋城、临汾水质良好,阳泉市水质较差。与2014

年相比,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三)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

2015年11个地级市共监测2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达标率为87.9%。其中:太原、大同、长治、晋城、朔州、忻州、晋中、运城、吕梁9

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2014年相比,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三、声环境质量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2015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9dB(A),较2014年下降0.1dB(A),声环境质量较好。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评价,吕梁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其余10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均为较好(图5)。

(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2015年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7dB(A),较2014年下降0.2dB(A),声环境质量好。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进行评价,太原、临汾2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其余9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均为好(图6)。

(三)城市功能区噪声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评价,2015年除0类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为0%外(我省仅有大同市新唐宏酒店1个0类功能区监测点位),各类功能区昼夜间达标率在48.3%~100%之间,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达标率最低(图7)。

四、辐射环境状况

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25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领取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其中涉源单位569家,共有3736枚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1683家,共有4298台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和放射性废物库运行全年无事故。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本底水平。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五、自然生态环境

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自然保护区46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3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4%。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6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县2个,省级生态乡镇244个,省级生态村1372个;

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的复杂多样,造就了我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山西省野生脊椎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共有2602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52科685属2121种,包括蕨类植物22科39属95种,裸子植物4科8属14种,被子植物126科638属2012种;野生脊椎动物共34目108科481种,包括哺乳类7目22科65种,鸟类17目64科329种,爬行类共2目7科27种,两栖类2目5科12种,鱼类6目10科48种。

我省境内共有中国特有种635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特有种591种,野生脊椎动物特有种4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51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维管束植物中属于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10种,易危物种53种。野生脊椎动物中属于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11种,易危与近危物种62种。

保护环境的措施与行动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015年,全省在不断完善减排政策支撑能力、强化监测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深挖减排潜力的同时,持续推进“六厂一车”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现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放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15年度及“十二五”减排任务。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