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市农业局)

为积极适应绿色消费需求,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办好示范,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发展方针,特制定十堰山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突出特色品种,打造武当品牌,保持有机品质,适应市场品味,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建设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分层分带开发,分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用2-3年时间开展重点示范。重点抓好有品牌、有基础的茶、药、果场及乡镇,就有机茶、武当山珍、中草药、小水果、红薯等重点产业开发的技术标准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争取每个县、市、区,通过权威机构认证1-3个绿色-有机食品标识,为大面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品牌。

第二阶段,用2-3年时间引导推广应用。运用第一阶段的成果,在高山全面开发有机农业;中低山大面积推广绿色食品,积极试验示范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城郊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积极试验示范无公害食品向绿色食品转化。

第三阶段,全面开发现代有机农业,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壮大基地规模,培植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深度系列开发;健全配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步入有机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法制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国际化合作,全程化控制的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轨道。

(二)开发重点

1、把握重点地区。把山水资源作为重点,把中高山地区作为重中之重。高山地区直接

开发有机食品;中低山及库区先开发绿色食品,并逐步向有机食品转化;城郊、路边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并逐步向绿色、有机食品转化。

2、主攻重点产业。围绕"一主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开发茶叶、中草药、武当山珍、草食畜牧等有机食品;库区水果、银鱼、山地红薯、豆杂、魔芋系列等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等无公害农产品。

3、打造重点品牌。运用武当名山的独特无形资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在系列产品、名优产品、注册商标、包装策划上下功夫,把武当农业有机牌、绿色牌打响打亮。

4、开发重点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大力培植民营有机食品出口商,抢抓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积极拓展欧盟市场,发展有机创汇农业。紧盯大中城市消费群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抢占国内市场。

5、研发重点技术。以有机茶、中草药、武当山珍、山地红薯、库区水果等特色作物为重点,对有机农业开发中的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替代农业技术、节本降耗技术、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解决大面积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题。

(三)建设目标

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效,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把十堰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山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1、壮大特色基地规模。2005年全市有机食品基地面积

达到5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0万亩。

2、提升特色龙头企业。依托现有的重点农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扶持培植一批特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到2005年,初步形成科技+企业+基地+农户和生产、加工、包装、品牌、营销一体化的产业开发格局。

3、制定技术规程和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结合国际标准,制定出十堰有机茶、有机中草药、有机薯、武当山珍、绿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大宗作物的生产、加工、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

4、打造武当农业精品名牌。到2005年,核心示范区打造3-4个有机农业品牌。全市有机食品标志产品数达到5个左右,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达到15个左右。

5、提高综合开发效益。到2005年,全市万亩核心示范样板,亩平产值达到2000元以上,主要特色产业基地亩平产值达到1000元以上,有机农产品价格高出同类普通食品30%以上。全市有机食品产值达到6亿元,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值35亿元左右。

二、主要措施与保障机制

(一)主要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农业资源的立体性、生物气候多样性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分层开发,抓大乡(镇)、大场、大户,实现一乡一品、一区一品、数乡一业,重点建设以郧西为主的秦巴黄姜产业带,以丹江、郧县和城区为重点的库区柑桔及小水果产业带,以两竹为主的生态有机茶产业带,以城郊和高山相配套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以房县、两竹为主的武当山珍和中草药产业带和以中高山地区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开发带。

2、办好示范,以点带面。采取市抓产业示范,县(市)抓开发样板,乡(镇)建有机庄园的方式,把重点示范基地办成产业龙头,推进全面开发。全市重点建设4000亩秦巴有机茶、1000亩武当山珍、1000亩中草药、1000亩库区水果和2000亩山地红薯五大特色作物核心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县市区及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创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作物的有机农业示范点、示范片。

3、培植龙头,突出加工。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培植产业龙头,壮大以清华药业、麦克、百科等为主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形成以大型国营茶场为主的秦巴有机茶开发联合体、以武当山珍有机食品系列开发为主的武当山珍开发集团,以国营果园场为主的武当柑桔开发集团,以十堰种业公司为主的十堰种业开发集团等五大特色产业龙

头,辐射带动400万亩特色基地。

培植产业龙头,要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壮大企业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对集中连片的特色产区,就近兴建加工企业,降低开发成本,引导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引进设备、改进工艺、招引人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将大型产销企业与传统特色产业作坊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采取小型大规模批量生产,最大程度地保持特色风味。要切实加强特色产品的产后开发,通过对产品进行分级、处理、贮藏、包装、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改变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品牌、四流价格的状况。

4、健全体系,强化支撑。切实加强质量标准、环境监督监测、农业信息和农技推广四大体系建设。参照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抓紧制订十堰山区特色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技术规程;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县级农业环保站(绿色食品办)和基地监测网点,形成市、县、基地三级监测体系,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利用多种方式,开展绿色有机农业基本知识、生产技术及加工贮藏操作规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申报、认证程序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开发能力。

5、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坚持"三大战略"一起抓,强化有机食品市场营销。一是要加大特色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力度,形成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二是要加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把口子镇建设成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贸易码头,

在市区、城区发展有机食品批发市场。三是大力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经营大户、经营能人的作用,引导和组织农民深购远销。四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沿海及海外寻求代理,对外直贸,形成秦巴有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绿色贸易走廊。

6、依靠科技,提高效益。财政、科技、农业部门要将绿色食品开发纳入重点科研计划和推广计划,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及推广力度,对绿色有机农业中的替代农业技术、标准化技术、复合农业技术、全程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加速推广,努力提高特色产业开发各个环节中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7、改善生态,强体固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发有机食品的重要基础。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落实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替代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