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毛巾组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3毛组织与地组织的配合 毛组织与地组织的配合,对打纬阻力的大小、毛经纱夹 持牢度与否,以及纬纱在织口被推紧而不反拨的情况密切相 关。 2 以三纬单面毛巾为例说明如下:毛、地组织均采用 1 变化经重平,但起始点的相互配合不同,故地、毛组织的配 合有如下三种情况。
3 2 1
3 2 1

2 1
嘉 兴 学 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教 师:
纺织111、2 徐老师
7.3毛巾组织
7.3.1毛巾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在 织物表面形成毛圈。 特点:该织物的一面或两面具有毛圈,毛圈不是依靠起毛 杆的作用,而是借助于织物组织、配以不同的送经 量及特殊的打纬机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用途:可用作面巾、枕巾、浴巾、被单、浴衣、睡衣、床 毯和椅垫等。 7.3.2毛巾组织织物毛圈形成的原理: 毛圈形成的过程通过下面的织物截面示意图说明: 一般毛巾组织织物毛组织采用与地组织相同的组织, 只是起始点与地组织相差一根纬纱。

2 1
b a 织物截面示意图
由于第一、二根纬纱在张紧的地经纱的同一梭 口内,因此当筘推动第三纬时,也能同时推动第 一、二根纬纱一起向前。而这时的毛经纱已与第 一、二纬纱交织而被其纬纱夹持,因此在长打纬 时它能和第一、二、三纬纱一起沿着张力较大的 地经纱被推到织口,这样毛经纱被固定在地布中 间的同时又在织物的表面形成了毛圈。
1a2b1a2b
7.3.5毛巾织物的上机要点:
穿综:采用分区穿法,毛经纱前区、地经纱后区。 穿筘:筘号不易太大,一般将相邻的一组地经纱与毛经纱 穿入同一筘齿内,筘号一般选择20-24#,并 用软筘片。 织轴:要求双轴织造,地经纱消极送经,毛经纱积极送经。 并保证每次的送经量相同。毛经纱的捻度要较小些。 以保证毛巾组织织物的保暖性、吸湿性,地经纱采 用棉纱。
1a2a
3 2 1 3
3 2 1
3 2 1
1a2a
3 2 1
1a2a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2 1a



1a

1a
配合种类 打纬阻力 最大

乙 比甲要小
丙 比甲要小
毛经夹持情况
反拨情况
夹持力小
3纬易于反拨
较牢
不如甲严重
最牢
3纬不易反拨
7.3.4毛巾组织的作图:
1、基础组织的选择: 地组织、毛组织的选择,一般均选用相同的组织。通常 选用重平组织和变化重平组织。 3 如: 2 经重平、 变化经重平 --称为四纬毛巾 2 1 2 变化经重平 --称为三纬毛巾 1 同时毛巾还可分为:双面毛巾、 单面毛巾、提花毛巾
地:毛经=2:2
Rj=基础组织的经纱循环根数×(地与毛经纱排列比和) =2×(2+2)=8 Rw=基础组织纬纱循环根数=3
地组织 毛组织
3 2 1 3 2 1 11aa22bb
例2、地组织为
变化经重平

2 排列比为1:1
经重平组织 毛组织为
3 1
解:Rj=2×(1+1)=4
Rw=4
地组织
毛组织
3 2 1 3 2 1
课后复习题: 1、毛巾组织织物的构成与特点? 2、毛巾组织织物其表面毛圈形成的过程? 3、理论上的毛圈高度与实际上的毛圈高度如何确 定? 4、毛、地组织相互配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排列比的选择及毛圈高度的确定:
地:毛=1:1--称之为单单经单单毛; 1:2--称之为单单经双双毛; 2:2--称之为双双经双双毛; 2:1--称之为双双经单单毛; 地经纱也有的为单双间隔排列的,称为单双经双双毛。
理论上:毛圈的高度由长短打纬距离差来决定。 毛圈的高度约等于长短打纬距离差值的一半。 实际上:工厂一般用毛倍数来决定毛圈的高度。 毛倍数=毛经纱的送出量:地经纱的送出量 手帕一般的毛倍数为3:1;面巾、浴巾等为4:1; 枕巾、毛巾被等为4:1-5:1; 螺旋毛巾为5:1-9:1; 3、毛巾组织的作图 毛巾组织的作图方法比较简单,地、毛组织选定后,根 据地、毛经纱的排列比,即可绘制组织图。 2 例1:地、毛组织均采用 1 变化经重平
源自文库
3 2 1
地组织
毛组织
1a2b
短打纬:当投入第一、第二纬时,打纬的动程 较小,这时的筘只前进到离织口的一定距
离处,并不与织口接触,因此第一、第二
织口

2 1
纬与织口之间形成一条空档。 空档的长度=2倍毛圈高度。 长打纬:当投入第三纬时,筘将这三根纬纱 一起推向织口,这时筘的打纬动程为全 动程,这种打纬称为长打纬,也称为全 打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