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组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缝线 用以将织物的上下两层缝在一起,目的是 使织物在织机上平整。下机后需拆掉缝线,不影响
织物的展开。 以例说明其作图: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纱的
排列比为1:1,表里纬的排列比为2:2,上下层 基础组织循环个数均为2。 按上例中:
Rj=10 Rw=4(我们选Rw=8)
.
在10×8的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 在里经、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纺织111、2 教 师: 徐旭凡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及多层组织
掌握的要点: 1、双层组织的构成原理; 2、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表里换层组织的构成、特点; 3、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以层数。
.
本例中:
Rj=(2×2)×2+特线=8+特线+缝线=10 该组织的层数
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 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根数
Rw=2与2的最小公倍数×2=4 层数
纬纱的排列比数 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根数
.
(4)绘制方法 绘制双幅织组织需要两根特有的经线A和B。其中:
A--特线 织表纬特线A下沉,织里纬特线A提起, 因此特线A不与表、里纬纱交织,其作用是用以改 善折幅处织物的外观。
.
3.4双层表里换层组织 1、织造原理与用途:
原理: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织造原理与一般双层组织花纹轮廓转为 织物的里层,而里层的经、纬纱沿着花纹的轮廓转为织物的表层。 同时在表里经纬纱交换处将双层织物建成一个整体。
用途:用于各种衣着和装饰用织物。的织造原理是相同的,所不同 的是:该组织采用不同颜色的表、里经纱与不同颜色的表里纬纱, 沿着花纹轮廓交换表里层的位置。即原表层的经、纬纱沿着
物; 3)根据各种配色花纹图案,使表里双层相互交
换,构成表里换层组织; 4)利用各种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上下两层紧密
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接结双层组织。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5、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
1)双层组织中表、里组织的确定: 双层组织织物的上下两层是独立的织物,除色泽不同
外暴露疵点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表、里两层可采用不 同的组织,但必须使上下两层织物采用的两种组织交织 次数接近,以免因织缩影响织物的外观。 2)排列比的选择:
2、设计原则: (1)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常用的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及方平等组织。 表面组织与反面组织必须相同,织物下机展开后是一个整体。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一般采用1:1或2:2,其中以1:
1排列为好;表里纬纱的排列必须是2:2。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式中“±”的确定如下: 如从左向右投第一纬时,Sw取“-”号; 如从右向左投第一纬时,Sw取“+”号;
.
3、作图方法: 1
1)选择基础组织: 以
2 纬纱的排列比均为1:1。
2)确定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
为基础组织,表里经
设Z=4 并自左向右投第一纬,∴Sw取“-” ∴ Rj=R基×Z-Sw=3×4-1=11
在选择基础组织时还应注意:采用纬向飞数Sw为常数的组 织为该织物的基础组织。
.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1:1; 表里纬纱的排列比为1:1。
3)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Rj=R基×Z±Sw Rw=R基×表里经纬纱排列比之和
其中: R基—— 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 Z—— 表里基础组织个数; Sw—— 基础组织纬向飞数。
.
4 21
里纬Ⅱ 3 投入第四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Ⅱ,124提起,3沉于下方。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结论:
织上层投表纬, 里经纱必须 全部沉于梭口的下方; 织下层投里纬, 表经纱必须全部提起。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4、双层组织织物的分类: 根据上下层连接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1 )连接上下层的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2 )连接上下层的一侧,构成双幅织物或多幅织
纬纱在上层,而Ⅰ、Ⅱ、Ⅲ …经、纬纱在下层时,则 在A区中的所有Ⅰ、Ⅱ、Ⅲ…纬纱与1、2、3 …
.
经纱相交处均填入符号
以表示投入Ⅰ、Ⅱ、Ⅲ…
里纬时,A区内所有的1、2、3 … 经纱提起;
b、假设纹样图中的正方形格B,表示由Ⅰ、Ⅱ、Ⅲ…经纬
纱构成织物的上层,1、2、3 … 经纬纱构成织物的
下层。则投入1、2 、3 … 纬纱时B区内的所有Ⅰ、 Ⅱ、Ⅲ…经纱均需提起,因此在相应的方格内填入
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双层组织的概述 1、双层组织及织物的构成:
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2、双层组织织物的特点:
可在同一织机上分别形成织物的上下两层。 3、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原理:
织上层时,表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表纬交织,这时的里经全部沉于下方不与表纬交织。
.
2、接结方法的分类: 1)上接下法:(也称表经接结法)
织里层,表经下沉,由表经与里纬交织形成接结。 也就是说:利用上层经纱把上下层织物连接起来形 成接结。其截面图如下:
上层
下层
2)下接上法:(也称里经接结法) 织表层,里经提起,由里经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 也就是说:利用下层经纱把上下层织物连接起来
织下层时,里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里纬交织,这时的表经全部提起不与里纬交织。
.
Ⅱ 2 Ⅰ 1
1 Ⅰ2Ⅱ
.
1
表纬1
432 第一纬,织投入上层; 第一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1;
.
321
里纬Ⅰ 4 投入第二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Ⅰ,表经纱全部提起。
.
2 表纬2
43 1
投入第三纬,织上层; 第二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2;
2)穿筘:同一组表里经纱穿入同一筘齿内。 3)为使管状组织左右两边折幅处平整,因此在布身的
左右折幅处各穿一根张力较大的特线。 特线穿入独立的综页内,投入里纬特线提起,
投入表纬特线下沉,特线不织入织物内,而是夹在 表里层织物之间。
.
课后复习题:
1、管状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2、管状组织的主要设计要点是什么?
Rw=R基×表、里纬纱排列比之和=3×2=6
3)在11×6的范围内划分表里区,在表区内填入表 组织,在里区内填入里组织。
.
123
3
21 1
2
3
1
2
3
Ⅰ
Ⅰ
Ⅱ
Ⅲ
Ⅱ
Ⅰ
Ⅱ
Ⅲ
Ⅲ Ⅱ Ⅰ
ⅠⅡⅢ
.
3
2 1
123
Ⅲ
Ⅱ
Ⅰ
ⅠⅡⅢⅢ 3Ⅱ 2来自Ⅰ 1 1 2 3 4 5 6A ⅠⅡⅢⅣⅤ
.
4、管状组织的上机要点:
1)穿综:一般采用顺穿或分区穿法。 分区穿法——表经穿前区 里经穿后区
.
3.3管状组织 1、构成、特点、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特点:其纬纱在织物中呈连续的螺旋线;
是连接双层组织的两端,即在双幅织组织的基础 上连接另一端。 用途:水龙带、人造血管等。 2、设计原则: 1)表里组织的选择: 采用同一组织作为管状组织的表里组织,由于管状组织织物 的纬纱在织物内呈连续的螺旋线,因此要求管状组织在折幅处组 织点连续。
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1:1、2:1、2 :2
.
4、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经纬纱根数应为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
5、绘图: 在纹样图中,在显甲色区域内填入显甲色的组织,
在显乙色区域内填入显乙色的组织等。 显色效果组织图如下:
Ⅱ 2
Ⅰ 1
12 ⅠⅡ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色
.
乙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Rw=纬二重组织纬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j=2×(1+1)=4 Rw=2×(1+1)=4
.
4)在4 ×4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 …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与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里经与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即为所求。
.
2 1
12
Ⅱ 2 Ⅰ 1
乙甲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乙色
6、为使花纹廓清晰,表里交换的交界处组织点应呈底
片关系。
3、作图: 1、首先设计纹样图:如右图所示
BA AB
.
2、选定表里组织:本例采用平纹作为基础组织 3、确定经、纬纱的循环根数:
我们所设计的纹样图中的每一个小方格中包含4根表 经、表纬,4根里经、里纬,因此在一个花纹循环中 其组织循环纱线数应是: Rj=(4+4)×2=16(根) Rw=(4+4)×2=16(根) 4、在组织图16 ×16的范围内,划分表里区: 在表经与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在里经与里纬的 相交处填入里组织。 5、完成织物组织的换层: a、假设纹样图中的正方形格A,表示1、2、3 …经、
3)穿综可采用顺穿,也可采用分区穿。表经前区,里经 穿后区。 4)穿筘:
2入、3入
4入
.
6入 4入
课后复习题: 1、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原理? 2、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3、双幅织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4、什么是缝线、特线?其作用是什么? 5、双幅织组织其经纬纱根数确定的基本参
考因素是什么?
双幅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纬纱数,取决于织物的层数、基 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及基础组织的复杂程度(不仅采用简 单组织、也有采用重组织与双层组织)。
经纱根数的确定: a、织物的层数;例选择双层; b、基础组织的循环纱线数; 如采用平纹,Rj基=RW基=2 c、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例选择个数为2;
纬纱根数的确定: 基础组织纬纱循环根数与纬纱排列比数的最小公倍数乘
因织物的纱号、对织物的要求而异。 排列比有:1:1 1:2 2:1 2:2
.
6、双层组织的绘图方法:(以例说明其绘做方法) 1)确定表里层基础组织:
表里层基础组织均采用平纹; 2)确定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表经:里经=表纬:里纬=1:1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Rj=经二重组织经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以表示投入1、2、3 …纬纱,B区内的所有Ⅰ、Ⅱ、 Ⅲ…经纱提起。
.
Ⅷ 8
Ⅶ 7
Ⅵ 6
Ⅴ 5
Ⅳ 4
Ⅲ 3
Ⅱ 2
Ⅰ 1 12 345678 ⅠⅡ ⅢⅣⅤⅥⅦⅧ
.
织物换层的截面图如下:
8Ⅷ
7
Ⅶ
横向
6
Ⅵ
5
Ⅴ
纵
Ⅳ4
向
2
1 2 34
1
Ⅱ
Ⅰ ⅡⅢⅣ
Ⅰ
ⅤⅥⅦⅧ 5 67 8
Ⅲ3
Ⅱ
2
Ⅰ
1
Ⅱ Ⅰ2 1
.
4、上机要点: 穿综:采用分区、间断穿法; 穿筘:每筘的穿入数一般为3入、4入。
.
课后复习题: 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织造原理是什么?
.
3.5接结双层组织 1、构成及用途: 构成:是在双层组织的基础之上依靠各种不同的接结方
法,使分离的上下两层织物形成一个整体。 接结双层组织织物的表层一般采用品质优良及纱
支较高的纱线以增进织物的外观;里层一般仅用 来增加织物的厚度及重量,因此可以采用支数较 低,品质较差的纱线。表里层纱线的颜色及表里 层采用的组织可相同,也可不同。 用途:制织较厚重的毛毯、毛织物、家具织物、鞋面布、 背包带、松紧带等。
.
2、设计要点: (1)设计纹样图; (2)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选择最简单的组织作为双层织物的基础组织,这样可以少用
综,便于上机;常采用的基础组织有平纹、
2 斜纹、 2
2 方平等组织; 2
.
3、排列比的选择: 确定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经、纬纱排列比时,应当用颜色来区分
表里经纬纱。如甲色经纬纱在某位置是表层,而在另一位置就换为里 层,因此在表里换层组织中不应称表里经纬,应称其颜色。
1Ⅰ2Ⅱ
Ⅱ Ⅰ
ⅠⅡ
在绘织双层组织时,表经与里纬的相交处的方格中,必须
绘以特殊的组织点,我们以
表示;
表示织里纬时,表经纱提起。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2双幅织组织
1、构成、特点及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特点:该组织是在双层组织的基础上,用一根连续引 入的纬纱,把双层组织织物相邻的上下两层仅在一侧进行连接。 这样当织物从织机上取下展开,便得到比织机上幅度大一倍或 几倍的阔幅织物。 用途:用于生产幅度很宽的技术用织物,如毛织物中的造纸毛 毯。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1 212
BA
ⅠⅡⅠⅡ
.
3、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1)双幅织组织织物从织机上下机后展开成一整体织物, 因此,织物上下两层所用的纱线原料、号数、织物组 织均相同,因此采用单轴织造。
2)双幅织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是以一根连续引入的纬纱将 双层织物 从一侧连接在一起,因此在织造时可以用一 把梭子,但也可以用 多把梭子。在织造粗纺毛织物时, 一般最好用多把梭子,以提高 产品的质量。(主要避 免纱支的不匀率)
织物的展开。 以例说明其作图:表里组织均采用平纹,表里经纱的
排列比为1:1,表里纬的排列比为2:2,上下层 基础组织循环个数均为2。 按上例中:
Rj=10 Rw=4(我们选Rw=8)
.
在10×8的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 在里经、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纺织111、2 教 师: 徐旭凡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双层及多层组织
掌握的要点: 1、双层组织的构成原理; 2、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表里换层组织的构成、特点; 3、管状双层组织、多幅织组织、接结双层组织、
以层数。
.
本例中:
Rj=(2×2)×2+特线=8+特线+缝线=10 该组织的层数
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 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根数
Rw=2与2的最小公倍数×2=4 层数
纬纱的排列比数 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根数
.
(4)绘制方法 绘制双幅织组织需要两根特有的经线A和B。其中:
A--特线 织表纬特线A下沉,织里纬特线A提起, 因此特线A不与表、里纬纱交织,其作用是用以改 善折幅处织物的外观。
.
3.4双层表里换层组织 1、织造原理与用途:
原理: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织造原理与一般双层组织花纹轮廓转为 织物的里层,而里层的经、纬纱沿着花纹的轮廓转为织物的表层。 同时在表里经纬纱交换处将双层织物建成一个整体。
用途:用于各种衣着和装饰用织物。的织造原理是相同的,所不同 的是:该组织采用不同颜色的表、里经纱与不同颜色的表里纬纱, 沿着花纹轮廓交换表里层的位置。即原表层的经、纬纱沿着
物; 3)根据各种配色花纹图案,使表里双层相互交
换,构成表里换层组织; 4)利用各种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上下两层紧密
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接结双层组织。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5、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
1)双层组织中表、里组织的确定: 双层组织织物的上下两层是独立的织物,除色泽不同
外暴露疵点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表、里两层可采用不 同的组织,但必须使上下两层织物采用的两种组织交织 次数接近,以免因织缩影响织物的外观。 2)排列比的选择:
2、设计原则: (1)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常用的组织有:平纹、斜纹、缎纹及方平等组织。 表面组织与反面组织必须相同,织物下机展开后是一个整体。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一般采用1:1或2:2,其中以1:
1排列为好;表里纬纱的排列必须是2:2。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式中“±”的确定如下: 如从左向右投第一纬时,Sw取“-”号; 如从右向左投第一纬时,Sw取“+”号;
.
3、作图方法: 1
1)选择基础组织: 以
2 纬纱的排列比均为1:1。
2)确定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
为基础组织,表里经
设Z=4 并自左向右投第一纬,∴Sw取“-” ∴ Rj=R基×Z-Sw=3×4-1=11
在选择基础组织时还应注意:采用纬向飞数Sw为常数的组 织为该织物的基础组织。
.
2)排列比的选择 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1:1; 表里纬纱的排列比为1:1。
3)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Rj=R基×Z±Sw Rw=R基×表里经纬纱排列比之和
其中: R基—— 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 Z—— 表里基础组织个数; Sw—— 基础组织纬向飞数。
.
4 21
里纬Ⅱ 3 投入第四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Ⅱ,124提起,3沉于下方。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结论:
织上层投表纬, 里经纱必须 全部沉于梭口的下方; 织下层投里纬, 表经纱必须全部提起。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4、双层组织织物的分类: 根据上下层连接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1 )连接上下层的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2 )连接上下层的一侧,构成双幅织物或多幅织
纬纱在上层,而Ⅰ、Ⅱ、Ⅲ …经、纬纱在下层时,则 在A区中的所有Ⅰ、Ⅱ、Ⅲ…纬纱与1、2、3 …
.
经纱相交处均填入符号
以表示投入Ⅰ、Ⅱ、Ⅲ…
里纬时,A区内所有的1、2、3 … 经纱提起;
b、假设纹样图中的正方形格B,表示由Ⅰ、Ⅱ、Ⅲ…经纬
纱构成织物的上层,1、2、3 … 经纬纱构成织物的
下层。则投入1、2 、3 … 纬纱时B区内的所有Ⅰ、 Ⅱ、Ⅲ…经纱均需提起,因此在相应的方格内填入
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双层组织的概述 1、双层组织及织物的构成:
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2、双层组织织物的特点:
可在同一织机上分别形成织物的上下两层。 3、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原理:
织上层时,表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表纬交织,这时的里经全部沉于下方不与表纬交织。
.
2、接结方法的分类: 1)上接下法:(也称表经接结法)
织里层,表经下沉,由表经与里纬交织形成接结。 也就是说:利用上层经纱把上下层织物连接起来形 成接结。其截面图如下:
上层
下层
2)下接上法:(也称里经接结法) 织表层,里经提起,由里经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 也就是说:利用下层经纱把上下层织物连接起来
织下层时,里经按照组织结构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 里纬交织,这时的表经全部提起不与里纬交织。
.
Ⅱ 2 Ⅰ 1
1 Ⅰ2Ⅱ
.
1
表纬1
432 第一纬,织投入上层; 第一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1;
.
321
里纬Ⅰ 4 投入第二纬,织下层; 投入里纬Ⅰ,表经纱全部提起。
.
2 表纬2
43 1
投入第三纬,织上层; 第二页综提起,里经纱全部沉于下方,投入表纬2;
2)穿筘:同一组表里经纱穿入同一筘齿内。 3)为使管状组织左右两边折幅处平整,因此在布身的
左右折幅处各穿一根张力较大的特线。 特线穿入独立的综页内,投入里纬特线提起,
投入表纬特线下沉,特线不织入织物内,而是夹在 表里层织物之间。
.
课后复习题:
1、管状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2、管状组织的主要设计要点是什么?
Rw=R基×表、里纬纱排列比之和=3×2=6
3)在11×6的范围内划分表里区,在表区内填入表 组织,在里区内填入里组织。
.
123
3
21 1
2
3
1
2
3
Ⅰ
Ⅰ
Ⅱ
Ⅲ
Ⅱ
Ⅰ
Ⅱ
Ⅲ
Ⅲ Ⅱ Ⅰ
ⅠⅡⅢ
.
3
2 1
123
Ⅲ
Ⅱ
Ⅰ
ⅠⅡⅢⅢ 3Ⅱ 2来自Ⅰ 1 1 2 3 4 5 6A ⅠⅡⅢⅣⅤ
.
4、管状组织的上机要点:
1)穿综:一般采用顺穿或分区穿法。 分区穿法——表经穿前区 里经穿后区
.
3.3管状组织 1、构成、特点、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特点:其纬纱在织物中呈连续的螺旋线;
是连接双层组织的两端,即在双幅织组织的基础 上连接另一端。 用途:水龙带、人造血管等。 2、设计原则: 1)表里组织的选择: 采用同一组织作为管状组织的表里组织,由于管状组织织物 的纬纱在织物内呈连续的螺旋线,因此要求管状组织在折幅处组 织点连续。
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1:1、2:1、2 :2
.
4、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经纬纱根数应为基础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
5、绘图: 在纹样图中,在显甲色区域内填入显甲色的组织,
在显乙色区域内填入显乙色的组织等。 显色效果组织图如下:
Ⅱ 2
Ⅰ 1
12 ⅠⅡ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色
.
乙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Rw=纬二重组织纬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Rj=2×(1+1)=4 Rw=2×(1+1)=4
.
4)在4 ×4范围内,按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划分表里区 1、2、3…表示表经、表纬; Ⅰ、Ⅱ、Ⅲ …表示里经、里纬。
在表经与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里经与里纬的相 交处填入里组织即为所求。
.
2 1
12
Ⅱ 2 Ⅰ 1
乙甲色
Ⅱ 2
Ⅰ 1
12 ⅠⅡ
甲乙色
6、为使花纹廓清晰,表里交换的交界处组织点应呈底
片关系。
3、作图: 1、首先设计纹样图:如右图所示
BA AB
.
2、选定表里组织:本例采用平纹作为基础组织 3、确定经、纬纱的循环根数:
我们所设计的纹样图中的每一个小方格中包含4根表 经、表纬,4根里经、里纬,因此在一个花纹循环中 其组织循环纱线数应是: Rj=(4+4)×2=16(根) Rw=(4+4)×2=16(根) 4、在组织图16 ×16的范围内,划分表里区: 在表经与表纬的相交处填入表组织,在里经与里纬的 相交处填入里组织。 5、完成织物组织的换层: a、假设纹样图中的正方形格A,表示1、2、3 …经、
3)穿综可采用顺穿,也可采用分区穿。表经前区,里经 穿后区。 4)穿筘:
2入、3入
4入
.
6入 4入
课后复习题: 1、双层组织织物的织造原理? 2、双层组织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3、双幅织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4、什么是缝线、特线?其作用是什么? 5、双幅织组织其经纬纱根数确定的基本参
考因素是什么?
双幅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纬纱数,取决于织物的层数、基 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及基础组织的复杂程度(不仅采用简 单组织、也有采用重组织与双层组织)。
经纱根数的确定: a、织物的层数;例选择双层; b、基础组织的循环纱线数; 如采用平纹,Rj基=RW基=2 c、每一层基础组织的个数;例选择个数为2;
纬纱根数的确定: 基础组织纬纱循环根数与纬纱排列比数的最小公倍数乘
因织物的纱号、对织物的要求而异。 排列比有:1:1 1:2 2:1 2:2
.
6、双层组织的绘图方法:(以例说明其绘做方法) 1)确定表里层基础组织:
表里层基础组织均采用平纹; 2)确定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
表经:里经=表纬:里纬=1:1 3)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Rj=经二重组织经纱循环根数确定的公式;
以表示投入1、2、3 …纬纱,B区内的所有Ⅰ、Ⅱ、 Ⅲ…经纱提起。
.
Ⅷ 8
Ⅶ 7
Ⅵ 6
Ⅴ 5
Ⅳ 4
Ⅲ 3
Ⅱ 2
Ⅰ 1 12 345678 ⅠⅡ ⅢⅣⅤⅥⅦⅧ
.
织物换层的截面图如下:
8Ⅷ
7
Ⅶ
横向
6
Ⅵ
5
Ⅴ
纵
Ⅳ4
向
2
1 2 34
1
Ⅱ
Ⅰ ⅡⅢⅣ
Ⅰ
ⅤⅥⅦⅧ 5 67 8
Ⅲ3
Ⅱ
2
Ⅰ
1
Ⅱ Ⅰ2 1
.
4、上机要点: 穿综:采用分区、间断穿法; 穿筘:每筘的穿入数一般为3入、4入。
.
课后复习题: 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织造原理是什么?
.
3.5接结双层组织 1、构成及用途: 构成:是在双层组织的基础之上依靠各种不同的接结方
法,使分离的上下两层织物形成一个整体。 接结双层组织织物的表层一般采用品质优良及纱
支较高的纱线以增进织物的外观;里层一般仅用 来增加织物的厚度及重量,因此可以采用支数较 低,品质较差的纱线。表里层纱线的颜色及表里 层采用的组织可相同,也可不同。 用途:制织较厚重的毛毯、毛织物、家具织物、鞋面布、 背包带、松紧带等。
.
2、设计要点: (1)设计纹样图; (2)基础组织的选择
一般选择最简单的组织作为双层织物的基础组织,这样可以少用
综,便于上机;常采用的基础组织有平纹、
2 斜纹、 2
2 方平等组织; 2
.
3、排列比的选择: 确定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经、纬纱排列比时,应当用颜色来区分
表里经纬纱。如甲色经纬纱在某位置是表层,而在另一位置就换为里 层,因此在表里换层组织中不应称表里经纬,应称其颜色。
1Ⅰ2Ⅱ
Ⅱ Ⅰ
ⅠⅡ
在绘织双层组织时,表经与里纬的相交处的方格中,必须
绘以特殊的组织点,我们以
表示;
表示织里纬时,表经纱提起。
.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2双幅织组织
1、构成、特点及用途: 构成: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 特点:该组织是在双层组织的基础上,用一根连续引 入的纬纱,把双层组织织物相邻的上下两层仅在一侧进行连接。 这样当织物从织机上取下展开,便得到比织机上幅度大一倍或 几倍的阔幅织物。 用途:用于生产幅度很宽的技术用织物,如毛织物中的造纸毛 毯。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1 212
BA
ⅠⅡⅠⅡ
.
3、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1)双幅织组织织物从织机上下机后展开成一整体织物, 因此,织物上下两层所用的纱线原料、号数、织物组 织均相同,因此采用单轴织造。
2)双幅织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是以一根连续引入的纬纱将 双层织物 从一侧连接在一起,因此在织造时可以用一 把梭子,但也可以用 多把梭子。在织造粗纺毛织物时, 一般最好用多把梭子,以提高 产品的质量。(主要避 免纱支的不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