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少年王勃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王勃教案
3. 读课文6遍,读正确、流利。

4. 了解诗人王勃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初步概括。

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人物故事。

(板书:9少年王勃)
2、简介王勃
3、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

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一想: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南昌藤王阁都督宴会一篇秋景突然朗读邀请文章共同拍案叫绝《藤王阁序》千古传诵
2、讨论:你从哪个词可看出王勃写的《藤王阁序》非常有名?
3、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四、学习第一、二节
王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呢?
1、自由读1、2 段
2、交流
(1)“探望”还可怎么说?
(2)简介《藤王阁》。

学“阁”。

理解:整修一新。

(3)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
(4)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齐读)
五、学习生字
1、先自学生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什么字,那几个生字记忆
2、你认为那几个字容易出错,指出来。

讨论交流
3.易错字的字形。

预估:“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
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你从那里看出王勃的才华来?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具体的词句来。

讨论交流:指名说。

二、精读第三段
1 (指导观察图)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自由读,画出你认为比较的句子。

3 交流
(1)读词
(2)出示: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指名读)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背诵
三、精读第四段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

(出示、读)
(1)理解句意
(2)这句话好在哪?
(3)指导朗读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3、交流
(1)出示图,想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
(2)正因为王勃边看边想,再加上他很有才气,所以他才能——胸有
成竹
(3)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4)于是王勃——板书: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4、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板:拍案叫绝)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表演)
5、指导背诵
五、小结
1.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写的句子叫好。

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传诵奇才)
在王勃才华横溢的背后,你觉得还有些什么呢?
2. 小结:再聪明的人也要读大量的读书,也要刻苦的学习,善于积累词语和观察周围的事物。

有才,还需要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

这因为这些因素,才有了
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
展。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
才能正确理解的,“文思如泉”是指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涓涓流出,“笔走如飞”是说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拍案叫绝”是说王勃的文章令都督叫好。

通过这些次均说明了少年王勃才华出众,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这样的主人公特征会让孩子们从心底里想去模仿,想去学习,这样的效果反到比我们正面的教育孩子怎么去跟别人学来得更有意义。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