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技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定项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技能
不定项选择题是政治科高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题型,是属于中、高级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

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各种思维能力。

不定项选择题的特点是:把正确的和易混淆的、相似的或矛盾的答案并列在一起,其中正确的题肢带有隐蔽性,错误的题肢带有迷惑性,让学生在相互干扰的题肢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每小题一般有四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有多有少,少则一个,多则全部。

此类题型考查的知识面宽(甚至跨学科),比较灵活,题肢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迷惑性,答案往往不易选择。

因此,在历年的政治科高考中,此类题型最让学生感到刺手,失分率较高。

不定项选择题的失分率为什么较高呢?究其原因,除考生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因素外,主要在于没有有把握审题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不定项选择题的审题
审题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关键,能否正确地、科学地审题,将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功与否。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这一环,匆匆看一遍题目,题意没弄懂就动手解题,这样极易出错。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1、一审题干。

即具体地审查选择题的题目内容、要求。

近年来,为了增加试题难度,有利于拉开考生档次,命题者对题干的编排设计“材料多,切口小,概括难”,采取似真非真的手法,变换角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四个题肢真假相混,以假乱真。

作为考生,只有认真细致地审题,才能弄清题目的内容、要求,把握题干的规定性。

所谓题干的规定性,是指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侧面、角度、条件等方面的限定。

全面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是解答不定项选择题的基础环节。

例题:农民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之所以说“大包
干”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因为:
A、它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B、它将农民
的“产”与“酬”结合起来;
C、它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它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题干的规定性是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题肢中B、C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故当选。

A、D题肢这两个答案的命题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不能入选。

但不少学生将A、D都入选,究其原因在于审题过程中,只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字样,就认为题目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评价和论述,不能弄清题干的规定性,从而错选了A、D题肢。

由此可见,要提高不定项选择题的准确性,弄清题干的规定性是前提。

而欲求弄清题干的规定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并能准确地理解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

在题干规定性的设计上,常有一些易混的关键性词语。

如若对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不理解,就把握不准题干的规定性,也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题:决定市场上商品价格高低的因素有:
A、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
B、商品价值的大小;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D货币价值的大小。

此题题干的关键词语是“决定”,根据经济学知识,正确选项为B肢,若将题干中的“决定”改为“影响”,那么,凡是对价格高低有影响的因素均可入选,则A、C、D全入选。

由此可见,提高审题能力,学会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或中心词语,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2、二审题肢。

即认真细致地思考,审查每个备选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的题肢往往是“多干扰,多迷惑,多引申”。

因此,要逐一对每个题肢加以认真分析,找出题肢与题干之间的联系才能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选出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

例题:下列选项中,体现我国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有: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C、国务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中华全国总工会。

通过对各题肢认真思考,正确选项应为B、C。

A肢为政党组织,D肢为群众团体组织,它们都不属于“国家政权机关”的范畴,故不能选取。

总之,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

否则,解题的结果必定是很糟糕的。

⚫不定项选择题的解题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就得考虑如何解题了。

不定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

我从教多年,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筛选法。

筛选法第一步是排除(本文只谈排谬),第二步是对号入座。

1、排谬
具体地说,就是题肢本身是错误的,属于谬误,首先排除,留下题肢本身是正确的题肢。

例题: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性表现在;A、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包括全体人民;B、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C、人民的民主权利有物质保障;D、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此题的题肢B本身观点是错误的,因此首先排除了题肢B。

题肢A、C、D本身观点是正确的留下来,再由对号入座法判定。

怎样正确排谬呢?下面介绍排除错误题肢之法。

(1)字词排误法
在表述概念、观点时,有时因一字一词之差,就会谬之千里。

从字词入手,寻找题肢的错误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2002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士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出席,听取他们对中共十六大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我国的:
A、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B、各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
C、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

此题B、D为错误题肢。

B题肢的错误在于用“执政党”替代“参政党”。

D 题肢错在“共同执政”。

由此可见,只要注意把握题肢中字词的差别,就能排除错误题肢。

(2)题肢比较法
有的题肢,难于从字词上得到判断正误的依据,也无法从历史和现象中加以检验,则可用已经判明正确或错误的题肢同该项相比较的方法来判定该项是正确或错误。

例题: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这说明:
A、没有法制建设,也就没有民主建设;
B、法制建设制约民主建设的进程;
C、法制建设是民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D、法制建设决定民主建设
的性质和内容。

根据民主和法制的关系,可判定A、B为正确题肢,C为错误题肢。

那么对D题肢的正误可根据C题肢来判定。

这是因为:法制是民主建设的保障,而不是前提和基础。

因此,民主建设的性质和内容就不是由法制决定的。

由此就判定D题肢为错误题肢。

(3)检验排误法
检验排误法就是运用历史和现实的实例对题肢进行检验。

如果检验不相符,则为错误题肢。

例题:下列关于政党与阶段、阶级斗争的叙述中,正确的观点是:
A、任何政党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B、政党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C、任何政党都同阶级斗争有关;
D、任何政党都不是超阶级的。

根据政党的含义,可判定C、D题肢正确。

从实践上看,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坚持与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无产阶级政党,就不是维护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因此,A肢是错误的。

从人类历史上看,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阶级,但当时并未产生政党,就是作为阶级社会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不存在政党,因此,B 肢是错误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确的认识来源实践,又必须符合实践。

利用实例进行检验,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运用。

经过排谬法排除错误题肢后,再运用对号入座法对留下的题肢本身正确的题肢进行判别。

2、对号入座
对号入座就是指在用排谬法把错误题肢排除后,对留下的题肢再进行分析。

若不符合题意,也不能入选,应排除。

若符合题意,就能
入“座”,即入选。

例题: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这种真实性表现在:
A、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包括全体人民;
B、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C、人民的民主权利有物质保障;
D、人民的民主有法律的保障。

此题的题肢B本身观点是错误的,应排除。

留下题肢本身观点正确的A、C、D。

但题肢A所指的是民主的广泛性,因而不符合题意,也应排
除,不能入“座”。

C、D题肢是指民主的真实性,符合题意,属正确的答案,应入“座”。

总之,我们在解决不定项选择题时,要注意审好题和正确运用解题的技巧。

但题目是无穷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

若用固定的模式套用,必然招致失败。

应针对具体的试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用辩证思维,审题作选,才能提高选中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