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的生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早在此400多年前,《从哈姆雷特》曾说:“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其实自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在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是什么,他总想到自已的死亡。
人有生有死,因而生有人生,人的诞生与死亡是分不开的。
生意味深长,但死并不逊于生;生是一个奇迹,而死亡却是一个谜?因为人类至今仍无法了解死亡的真面目。
人作为希图超越自身的理性动物,能了解这一切是尤为重要的。
由此王阳明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带来,故不易去。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①
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有三灾八难,生老病死。
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和探索,会永远伴随着人类,而成为文化的一道主要而独特的风景。
②在这风景中,宗教的死亡观确是更加引人注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照亮和指引人类理性的明灯。
因此要相对死亡有所认识,要想有深入的探讨,就必须要了解研究宗教的死亡观。
针对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宗教的死亡观进行论述:
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
二、原始民族对灵魂的信仰
三、宗教的死亡观
1、佛教的死亡观
2、道教的死亡观
四、结论
一何谓死亡
我曾记得有这样的一首诗词: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现在许多哲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给死亡下了概念。
1、生理层面。
医学上将一切生理作用的停止视为死亡,但也有人曾在医学界重新界定了死亡的概念。
把生理的死亡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死亡,临床死亡发生于心脏停止活动的一刻(因此也称心脏死亡),血液循环完全停顿,神经也不在有反应,临床死亡直到某种程度是可以逆转的,现在的仪器可使这状态逆转过来,使心脏重新搏动,长时间的延续下去。
生物死亡在于细胞组织的解体和不可逆转的破坏,但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同时死亡,脑部的组织尤为决定性,因此生物的死亡也称为脑部的死亡,这种死代表人真正的死1。
2、哲学平面的死。
在此死亡指的是形上层面的事,是此世生命的过程决定性的结束,时期的海德格把人生当作走向死亡的存有物,即是说生命和死亡相互寓居,是在人有自由但不完全自由的过程中的互动情况2。
彼得(D。
DEPETER)和拉内(K,RAHNER)认为死在现象上是种破坏和毁灭,事实上,是借着死亡事件的发生,完成了生命所追求的,达到了人生观的目的与意义3。
佛教在强调轮回(无我)的思想体系中,把死亡视为按照因果律所发生的作用或因素上改变,众生在三界六道生死世界循环不已4。
3、天主教神学平面。
此时死亡是一种逾越,由生前的时空中转入决定性的境界中,死亡是现世生命的终结,并非毁灭,而是生命的转变。
教会当局认为死亡是因着罪恶进入了世界,虽然人具有一个易死的肉体,但天主预定人不死,因此死亡曾与造物主的计划背道而驰,死亡作为罪恶的后果而进入了世界。
但耶稣基督转化了死亡的性质,即耶稣基督身为天主子也经历过死亡,他完全
1呼召与回应P 507
2神学辞典NO 154
3末世论P 240—243
4末世论P12—13
自由的顺从父的旨意,踏上了死亡之路,因着耶稣基督的顺从把死亡的诅咒变为祝福5。
一、认识你自已,死是什么?
在罗马国家博物馆里悬挂着一幅古老的马塞克图案,这幅图案的三分之二刻画着一个人的形体。
他还不是一具骷髅,但也离此不远了,看上去,这个人似乎是有生命的血肉之躯。
他们状态——与其说坐着,不如说躺着,——还表现出运动与生命。
但是,贯穿躯体的运动,正在离开这具躯体,生命与运动表现这个人体,显然只是为了让人注意它结束和终止。
它已毫无生气,僵如死尸,隐约可见的皮肉,不过为显示皮肉之下的骨骼,它是最终的残余,在这个奄奄一息的人身上格外突出。
这个人,与其说坐着,不如说躺着;与其说有血有肉,不如说形消魂散;与其说是活人,不如说是死人——这就是人。
在这幅图案上,一切都在消逝,从运动、血到肉体生命消逝,一切都指向死亡。
记住你将死去——这句话不妨作为这幅图案的标题。
可是,在这幅象征死亡的人像下面却写着大写的希腊字GNOTHI SINTON(认识你自己),这文字不是题字,也不是这幅图案的标题,而是它的一部分,它们占据了整个图案的近三分之一的面积。
因为在此描绘的这个人身上,真正充满活力的东西和贯穿人体的运动的终战只是一个不合比例的巨大的食指。
这个使死直观化的人及它指着:“认识你自己”!③(42——43)
当我们观看这幅图案时,我们不可能只是旁观者,我们都是一个人,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像这图案里的人一样逝去,而这幅图案给我们所提示正是这个真理:认识你自己,记住你将会死去。
死亡为我们是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有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死亡我们每个人迟早都须面对。
面对死亡,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将成为历史;面对死亡,我们要告别我们的亲人;面对死亡、财富、名誉、地位等等也成了过眼云烟。
面对死亡我们畏惧,我们害怕。
卢梭在《新爱洛绮丝》中宣称: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
也许你会说:不对,并非所有的人畏惧死,比如,苏格拉底、约伯、耶稣……。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们之所以不畏惧死亡是因为他们明白了死亡的真义,他们之所以从容平静的面对死亡是因为他们知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也许你还会说:还有一些人不畏惧死亡,但他们并不是明白了死亡的真义,而是醉生梦死、糊里糊涂生活的人们。
我告诉你,其实他们更加畏惧死亡,他们之所以这样生活是为了逃避死亡,他们也知道死亡是逃避不了的,这样的生活可能会给他们一些满足感。
像这样自欺欺人的生活还不如我们的祖先,原始民族,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要比他们更明确,更有意义。
面对死亡时你畏惧吗?
二:原始民族灵魂的信仰
灵魂不灭是原始民族最普遍的信仰,也是一切有神论宗教信仰的核心。
灵魂一词原为希腊文ghost—soul和psyche 及拉丁文阿anima的意译,其原初意义是呼吸、气息,与古梵文中的“生气”(pvana)相当,表示人的灵魂是一种肉眼看不见,却有维持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作用的东西。
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是“魂”。
据考古发现的物证,这种信仰最早可上溯到约十万年前,在欧洲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墓葬遗迹中,死者的遗穴排放有一定的位置,常常是头东脚西,并伴有石器,动物骨骼之类的陪葬品,且在遗骸周围通常撒有红色的石子或红粉等,表明当时人已有人死后继续存在,或者认为死亡是迁往另一幸福世界的喜庆之事的信仰。
我国的北京山顶洞人,埋葬死人也是有一定的规矩,死者身旁撒有赤铁矿粉,随葬品除燧石、石器等生活用具外,还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随葬器具分明表示供死者灵魂使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红色是血液和火焰的颜色,象征着熊熊不息的生命,给死者撒红色粉末是祈望死者获得再生。
中亚一带的雅利安人在他们看来,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死后的生活是按照惩恶褒善的原则来按排的,生前作恶的罪恶者,死后将进入“土房”,生而行善的褒奖者,死后则进入“长者世界”,
5 CCC NO 1007—1009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对灵魂不灭的信仰。
对灵魂的信仰,认为人死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不仅上述的欧亚大陆有,还包括美洲的奥尔麦克人,玛雅人,澳洲的原始土著人,非洲的布须曼人、俾格米人等等。
据人类学家研究,地球上现存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后进民族,几乎都是灵魂不灭的信仰和相应的葬仪,这说明“死而不亡”或“灵魂不灭”是人类智慧初开期对于生死之谜的普遍的、共同的解答。
④
三、宗教的死亡观
上述原始民族对于死亡的观念并没有一定的系统,只是认识到灵魂不灭,这是准宗教时期。
而到了宗教,则根据自己的教义,对死亡的探讨形成了一套有条理有系统的整体信仰。
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是三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尤其佛、道两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基督宗教自明代大规模的传入中国,现今也日渐益深地影响地中国人的思想。
同时这三种宗教也有着不同的特色。
因本文篇幅有限,现仅选取佛教和道教作为本文的论题。
1、佛教的生死观
正如中国的佛教徒常常以“了生死”来概括佛教的宗旨,佛教对于生死的问题解决通常高悬为自家的标帜。
当年佛陀就是对生老病死的不解而起家修道,也是对于生老病死的觉悟而创立佛教的。
故此有人认为佛教是研究生死,尤其是死亡的宗教。
佛教对于死亡的看法相当独特,它是以“苦”的观念来看待世界。
它不仅认为死亡是一大痛苦,而且我们的生命也是一种痛苦。
据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第一次传道时就是讲的有关苦的道理——“四真谛”,即: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说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说灭苦的方法(道谛)。
⑤这四谛是佛教的最基本的教义,虽然后来佛教的经籍非常繁多,但其法却超不出这四谛,可以说佛教的全部教义都建立在这个“苦”字上。
但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态度,纵观古今中外社会、人生怎一个“苦”字了得。
通常我们一般人当对于苦忍无可忍时,就会想起死,认为死是解脱苦的最终、最好的办法,因为人一死,就感觉不到这些苦了。
但佛教却不这麽认为,它称上述观点为无明,即无知、愚昧的看法。
佛教认为生是无量无边的,人生是由十二缘起: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取缘、有缘、生缘、生死缘而决定,人为什么要死,因为有生,人为什么要生,因为他前世有死……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构成了轮回。
人之轮回皆有业而定。
业的释义为造作,即有意识发起的行动、活动、动作等。
业有善业、恶业之分,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
《婆沙论》上说:“若法能招可爱果,乐受果,故名善;若法招不爱果,苦受果,故名恶。
”佛教又有一偈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
这也就是民间俗语所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由此可以看出,死亡并不必然使人摆脱苦难,只要还没有认识四谛,没有真正的觉悟,人就无法摆脱无知、妄行的业,就会在“过去世”、“现世”、“来世”中生死轮回,不能脱离苦,也就是佛教所认为的“苦海无边”。
关于轮回主体有无、是何?这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就是在此而感到困惑。
其实从中道的生死来看,众生的生命乃是因缘集起、生灭相续、因果相续的活动过程,佛经中常喻如灯烛之燃烧,展转燃之,故烛虽消,火续不灭。
又如种谷,种败于下,根生茎叶,突出于上。
而人的生命是由诸法所构成的,人不外是身体和精神的组合,才有生命。
于是人依此生命,而生生不息。
而身体是由五种元素:地、水、火、风、空所组成。
精神也是由五种法:色、受、想、行、识所组成,这也可称为“五蕴”。
这说明了人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着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我”,这是佛教认为“诸法无我”,不承认有灵魂的原因。
但是佛教也并不否认有“我”的存在,因为如果人的生命只是五蕴,那么人的生命将会止于今世,不可能有业报,也不可能有轮回,“我”代表人们生命的永恒的存在。
“其实我的存在是很重要的,生命中如果没有永恒的存在,佛教徒的解脱,将只是空论,不然便是一种断灭。
”⑥这“我”在《涅磐经》等亦称为“大我”、“真我”、“佛教性我”、“心”等。
但“真我”与“无我”并不冲突,“无我”是指五蕴人的现象而言,而“真我”则是指人的本体,不是指五蕴。
“‘无我’确切的说五蕴无我,不能说是人无我,五蕴只是人的附属品,而不是人的
本性”,⑦因此现在可以说轮回的主体是“我”也称“心”。
关于人死后的去向,佛教则根据婆罗门教的理论提出了六道说——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
佛教说众生自无始以来,在五道(除阿修罗外)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无休无止。
《心地观经》偈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
另外在《大乘流转诸有经》上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前识灭亡,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旁生、饿鬼、地狱。
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领受所感异熟。
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
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餐起号之为生。
大王:当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餐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但这六道仍处在生死轮回之中,并没有脱离苦海。
要想真正脱离苦海,必须要达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Nirvana)意为圆寂、灭度,梵文原意指火的息灭,在此则表示灭尽一切烦恼的最高理想和修行的最高境界。
《杂阿含经》讲:“贪欲永尽,真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为涅槃”。
这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轮回、不可思议、常乐我净的美妙实在,是最终的解脱。
但是要通过这美妙境界的路何在?这条路被称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
这条路在世俗中实践是很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只有出世入僧团,在戒律的帮助下,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获得一种智慧,由此智慧而断绝一切无明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八正道的实践。
但是那么世俗的佛教徒该怎么办呢,佛陀则教导他们只要虔诚念“阿弥陀佛号”就能获得解脱,入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一般佛教徒心目中的天堂,似乎比涅槃更加吸引人。
在《阿弥陀经》中佛陀对这吸引人的境界作了描述,不妨欣赏一番:
“彼此何故名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皆是四宝……常作天乐……其音流畅……壁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⑧
2、道教的生死观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抵全在道教。
”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融入了中国人得意识和需求,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追求长生不死、永生人世的愿望,而这一点却在道教中充分的体现出来,道教提出了它自己的看法——肉身成仙。
“仙”,或称为“仙人”或“神仙”。
称他们为仙人,是因为人“老而不死曰仙”,身上具有仙的因素。
称他们为神仙,是因为他们超脱尘世,由神通变化,身上又具有神的成分。
仙是人而不同于人,属神而不同于神。
不同于人,是由于仙脱离了人的生死之限,不食人间烟火;不同于神,是由于他们身上没有神所具有的职守,自由自在,无羁无绊。
⑨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妙不可言,《南华真经》上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肤肌若冰雪,濯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如此仙家美景,神人生涯,怎能不令在红尘中辗转呻吟的凡人怦然心动,歆羡不置!”⑩佛教追求解脱,其解脱之道是靠戒、定、慧而过到涅槃寂静,正成佛果;而道教则重视今世,没有任何灵肉二元的倾向,也没有任何褒灵抑肉的教义,它将人的生命视为天地的精华,生命所生为神,生命所托为形,形神不可相离,所以不可偏重偏轻,而应当一样看重。
要成为神仙,关键又取决于肉体,只要修炼道术,服食养气,就可以长生久视,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一般人可以通过修道就可以成仙。
成仙并非是不可想象,不可企及的,是因为仙既不住在那高不可及的天上,也不再令人恐惧的地下,他们与人一样住在人间。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汉代时也流传着十洲之说:在八方巨海之中,一名祖洲,二名赢洲,三名玄洲、四名炎洲、五名长洲、六名元洲、七名流洲、八名生洲、九名凤鳞洲、十名聚窟洲。
11然而成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自无超世之志,强力之才,不能守之”。
(《抱朴子》)另外,道教也把仙分成了几个品级,“上士举形
为显,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成仙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炼金丹服食,葛洪说:“夫金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
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灭不朽。
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服食这种金丹令人不老不死,这是因为“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金丹“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灭不朽。
”它被人服下后,性能自然就会转化在人身上,人当然也就可以如同金一样,“毕灭不朽”了,二是导引行气,即道教所谓的”内丹”它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这样,可以使精、气神凝聚不散,而结成为“仙丹”,即“内丹”。
其实也就是调节身体内部的精、气、神以固本培元,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
此外道教的长生求仙途径还有:房中、胎息、辟谷、存思、存神、守一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贵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
另外,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也吸取了许多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如佛教的三界、六道、轮回、因果、天堂地狱、劫灾等,来组建自家的教义体系,但是这些都是副线,并没有对道教的根本宗旨带来多大的影响,因此在这里就不加以论述。
1、死亡的事实
(1)社会层面
中国古时很早就用“叶落归根”来形容人的死亡,古圣贤人们,如: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列子说:“古者谓死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古人也说出了人难逃一死,在李白的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字里行间可看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态度。
表现了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曾国潘也以诗来说明人生的短暂,“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防。
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表现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他为了领土筑了万里长城,寻求长命百岁。
到底怎能样呢?只有长城在,而秦始皇已经不在了。
在伟大的毛主席的诗词中也可看出死亡的事实:“江同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无数英雄,为了江山而彼此残杀,相互倾轧,历代的具有文采才华的皇帝诸候们各显奇能,而死的死,亡的亡,江山没有变化。
最后用“俱往矣。
”表明这些都过去成了历史,他们犹如昙花一现不见了,人生就是这样。
(2)圣经层面
在圣经中也表明了“人生的短暂,死亡的事实。
”圣咏上说:“荣华富贵,不能久享;一如禽兽终必死亡,……人在死时,丝毫不能带走,他的财宝也不能跟他同去。
”另一处又说:“人只不过七十寒暑,既使健壮也不过八十春秋。
”训道篇上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种也有时……没有人有权将生气保留不失,也没有人能支配死期。
”圣经告诉人,人的死期不由人而选择,但死是确定的,在路加福音中记述了昏愚的财主的比喻,天主给那财主说:“昏愚的人啊!今夜,就要收人的灵魂,你所积蓄的将归谁呢?”的确黄泉路上不分老少。
我们也听说过,某人死了,而感到吃惊,但人生就是这样不知死在何时,路加福音上耶稣说:“你们应当准备,因为在你们不料想的时辰,人子就来了。
”“你们应当时时醒寤祈祷,为使你们能逃脱即将发生的这一切事。
并能立于人子之前。
”圣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祈祷,当我们的死期来到时好能无愧于心的站在天主台前。
以上这一些都证明了人总有一死,是人无法逃脱的,无论你有多少钱财,有多大的力,是人早晚就要死,人从出生就奔向死亡,所以对于死是从生就注定的。
正如古人所说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
”
2、死亡的来源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死亡是自然规律、与生俱来的,他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但对于天主教信友来说,并非如此,因为死亡是原祖犯罪后,而给留下的。
创世纪上说:“我要增加你怀孕的苦楚,在痛苦中生子,你要依恋你的丈夫,也要受他的管辖。
”又对亚当说:“……你一生日日劳苦才能得到吃食,必须汗流满面才有饭吃,直到归于尘土,因为是由土来的,既是灰土,你还要归灰土。
”当人被逐出乐园后,这痛苦、死亡就临于人身上,从那时,人就面向黄土,背朝天而为生命奔波劳碌了。
3、对死亡的不同的看法
世界上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时间观,一种是圆周性的时间观;一种是直线性的时间观。
正因为时间观的不同,而导致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先介绍圆周性的时间观:
(1)圆周性的时间观:
圆周性的时间观:就是认为一切时间的运动是圆周性的,常常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如同四季的运转、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一样,此观点使人产生的消极,一切都是徒然无益的,时间终究转回原处,(也叫宇宙轮回性的时间观。
)从时间观中可以看出他们否认末世的存在。
持这种主张的有佛教、希腊宗教,他们都是否认人的得救,下面我们以佛教的观点为例来阐述:
在佛教中,佛陀否认神。
他认为世上的痛苦,归于万事的无常与人爱欲,涅槃是人生观回归“绝对”与永恒的最后阶段。
认为支配人类存在的之律是因果之律。
世上一切事物都是业的规律(因果律)的产生,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以前(今世或前世)的每一行为的“果”,这个新自由行为,又将成为一个因而产生新的果,果的好坏都有上因而定,假如是个因时,则称为“业因”或“业缘”;如果是“果”时,则称为“业果”或“业报”,业能自给自足的,业的作用不只限于人的此生,如果死时,还留下业,他就再生,不管残留下来的业或好或坏,都要再生,只能在现世不断的循环。
若没有留下的任何业,完全得到解脱,就能进入涅槃。
无论怎样,生与死的连续过程今人有无常的感觉,这就是人类的痛苦,也就是说由于“无常”而产生了生命中的痛苦。
我们从这些中可看到,他们的观点是如果“因”是善的,而“果”(生活)是顺利幸福的。
否则变的越来越坏,只有进入涅槃之后得到解脱。
所以说没有死亡的观念。
更不谈“末世”了,从而否认末世的存在。
(2)直线性的时间观
直线性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有一开始,然后往一个终点进行。
人类历史文化中这时间观很少出现,到今天只有在波斯教和启示宗教中,才有这种时间观。
这种时间带给人一种紧张而迫切的感觉,既然是往一个目的进行,他让人觉得生活比较带劲。
下面就谈谈天主教的这观点。
在圣经中第一句话就说“在起初天主创了天地,(创1:1)”可看出天主教是直线性的时间观,是向着一个目的进行的,所以也就决定了对人生命的看法,换句话说;承认人的生命有一个终结——死亡,但并非是“一死百了”的说法,因为对历史或时间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把它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创世以前,第二期为从创世到末日,第三期为末日之后。
在创世的阶段中,天主创造了人,并且天主给人安排一个乐园让人居住,赏给人管理万物的权利,但是,人并没有好好利用这权利,而违犯了天主的命令。
而被天主逐出地堂,痛苦、死亡也到世间,但天主许下要救赎人类,整个的旧约,就是记述人民对救世主的渴望,以色列子民是因着这希望而战胜困难向前进的,之所以这样渴望主的救授,是因为他们想念有一个未来的生命。
到了新约救主的来临,给人带来恩宠,人们的希望成了现实,但这生命必须经过死亡。
不再惧怕痛苦死亡,因为耶稣说过:“凡遵行我的话,永远见不到死亡。
”而以耶稣基督为和生命的中心,因着耶稣的死亡给人打开天堂之门,所以人必须舍弃现世才能到那里,也就是经过死亡,才能达到永远的天乡。
4、死亡的意义
死亡有何意义?这是每个人所面对并且非常关切的问题,因为人人都要面对死亡,在死亡面前,人的感觉只有无助、屈辱、恐惧、甚至忿怒。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生命有开始的刹那,也有结束的一刻,然而有生命的东西为什么要必须死?至今还是无法充分解释。
下面以教会的观点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