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诊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ppt课件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cb7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1.png)
非甾体抗炎药对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改善 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但因其不能阻止疾病 的发展,因此在使用时应加用改善病情的抗 风湿药。
非甾体类常用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注意1
①注重NSAIDs的种类、剂量和剂型的个体 化;
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 ③一般先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至I周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 和全身症状。在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经 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其 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的关节病 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松 ≤7.5 mg/d)仅适用于少数RA患者。
激素的适应症
下述情况可考虑使用激素:①伴有血管炎等 关节外表现的重症RA。②不能耐受NSAIDs 的RA患者作为“桥梁”治疗。③其他治疗 方法效果不佳的RA患者。④伴局部激素治 疗指征(如关节腔内注射)。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infliximab 英福利西(类克) 是TNF-α的单克隆抗体
(2)益药
目前,已有多种用于RA的植物药剂,如白 芍总苷及雷公藤等。部分药物对缓解关节肿 痛、晨僵均有较好作用。但是,长期控制病 情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梭形肿胀
尺侧偏斜
天鹅颈样畸形
实验室检查
RA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IgG、 IgM、IgA升高,多数患者血清中可出现RF、 抗CCP抗体、抗修饰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 (MCV)抗体、抗P68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 蛋白原(AC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或 抗核周因子(APF)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实 验室检查对R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 义。
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量。如仍然无效则再 换用另一种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 上NSAIDs ; 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宜用选择性COX 一2抑制剂或其他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类常用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注意1
①注重NSAIDs的种类、剂量和剂型的个体 化;
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 ③一般先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至I周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 和全身症状。在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经 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其 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的关节病 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松 ≤7.5 mg/d)仅适用于少数RA患者。
激素的适应症
下述情况可考虑使用激素:①伴有血管炎等 关节外表现的重症RA。②不能耐受NSAIDs 的RA患者作为“桥梁”治疗。③其他治疗 方法效果不佳的RA患者。④伴局部激素治 疗指征(如关节腔内注射)。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infliximab 英福利西(类克) 是TNF-α的单克隆抗体
(2)益药
目前,已有多种用于RA的植物药剂,如白 芍总苷及雷公藤等。部分药物对缓解关节肿 痛、晨僵均有较好作用。但是,长期控制病 情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梭形肿胀
尺侧偏斜
天鹅颈样畸形
实验室检查
RA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IgG、 IgM、IgA升高,多数患者血清中可出现RF、 抗CCP抗体、抗修饰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 (MCV)抗体、抗P68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 蛋白原(AC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或 抗核周因子(APF)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实 验室检查对R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 义。
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量。如仍然无效则再 换用另一种制剂,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 上NSAIDs ; 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宜用选择性COX 一2抑制剂或其他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
风湿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体悟PPT课件
![风湿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体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ce1d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1.png)
康复锻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康复计划,进行关节活动 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04
中西医治疗的比较与结合
中西医治疗的优势与局限
中医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局限
西医治疗优势
西医治疗局限
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副作用小。
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
风湿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体悟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风湿疾病概述 • 中医治疗风湿疾病 • 西医治疗风湿疾病 • 中西医治疗的比较与结合 • 风湿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保健
01
风湿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关节、肌 肉、骨骼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 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 脊柱炎、骨关节炎等。
针灸与推拿
针灸治疗风湿疾病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足三里、曲池等。
推拿治疗则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症 状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
03
西医治疗风湿疾病
西医理论概述
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风湿性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 预后。
症状与影响
症状
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以及肌 肉疼痛、乏力等是风湿性疾病的常见 症状。
影响
风湿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还对其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 响,如工作能力下降、社交障碍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布洛 芬、双氯芬酸钠等。
风湿性疾病PPT课件
![风湿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5b8b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2.png)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在风湿性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包 括物理疗法、按摩、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疼 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 间等,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风湿性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如针灸、中药汤剂等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具有一 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分类
风湿性疾病可根据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有助 于对不同类型风湿性疾病的认识 和治疗。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 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其 中免疫反应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中起 着重要作用。
病因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多样,可能与感染 、免疫异常、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 关,不同类型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可能 不同。
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在风湿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中也受到关注,良好的
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饮食等。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有助于缓解 关节疼痛和肌肉僵硬。
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关节 活动度训练,以保持关节的正常
功能。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增强 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平衡与协调训练
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以改善身 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预防跌倒
小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如JAK抑 制剂等,这些药物能够干扰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信号 转导,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幻灯片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3589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6.png)
• 高热不退加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寒热往来 加柴胡l0g,黄芩10g,关节痛甚加青风藤15g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2.湿热痹阻,湿热并重证 • 证候:关节肿痛,触之发热或自觉关节发热,肢节
屈伸不利,身不热或身热不甚,舌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 方药:三妙丸加味 • 黄柏6g 苍术10g 川牛膝10g 生薏米15g 木瓜
4.痰瘀痹阻证 • 证候:关节疼痛肿胀日久,疼痛夜甚或痛如针刺,
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痛处肤色晦暗,舌质暗, 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 川牛膝l0g 地龙10g 红花10g 桃仁l0g 杭芍15g
川芎10g 当归l0g 羌活10g 香附10g 皂刺5g 白 芥子5g • 关节冷痛加制附片10g,关节热痛加黄柏5g、疼甚 加制乳没各3g,或加全蝎10g,蜈蚣2条,关节痛甚 加生薏米15g,苍术10g
治疗新进展
国外: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 可溶性IL-1受体 • 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 TNF-α抑制剂 国内: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基因治疗 • 免疫吸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治法:散寒除湿,佐以祛风通络 •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 桂枝10g 芍药15g 知母10g 麻黄10g 炮附子l0g
白术l0g 细辛3g 防风10g 威灵仙15g 青风藤 15g • 上肢痛加片姜黄15g,下肢痛加川牛膝15g,舌暗加 川芎10g,痛甚加全蝎6g、蜈蚣2条.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床梗死,指端坏死,小腿溃疡或末端知觉 神经病。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血常规:Hb下降,PLT上升,ESR 上升,CRP上升,IgG,蛋白电泳。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2.湿热痹阻,湿热并重证 • 证候:关节肿痛,触之发热或自觉关节发热,肢节
屈伸不利,身不热或身热不甚,舌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 方药:三妙丸加味 • 黄柏6g 苍术10g 川牛膝10g 生薏米15g 木瓜
4.痰瘀痹阻证 • 证候:关节疼痛肿胀日久,疼痛夜甚或痛如针刺,
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痛处肤色晦暗,舌质暗, 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 川牛膝l0g 地龙10g 红花10g 桃仁l0g 杭芍15g
川芎10g 当归l0g 羌活10g 香附10g 皂刺5g 白 芥子5g • 关节冷痛加制附片10g,关节热痛加黄柏5g、疼甚 加制乳没各3g,或加全蝎10g,蜈蚣2条,关节痛甚 加生薏米15g,苍术10g
治疗新进展
国外: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 可溶性IL-1受体 • 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 TNF-α抑制剂 国内: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基因治疗 • 免疫吸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治法:散寒除湿,佐以祛风通络 •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 桂枝10g 芍药15g 知母10g 麻黄10g 炮附子l0g
白术l0g 细辛3g 防风10g 威灵仙15g 青风藤 15g • 上肢痛加片姜黄15g,下肢痛加川牛膝15g,舌暗加 川芎10g,痛甚加全蝎6g、蜈蚣2条.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床梗死,指端坏死,小腿溃疡或末端知觉 神经病。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血常规:Hb下降,PLT上升,ESR 上升,CRP上升,IgG,蛋白电泳。
常见风湿免疫病诊治ppt课件
![常见风湿免疫病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2e19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d.png)
编辑版ppt
2
风湿性疾病中,各种原因所致的 关节炎占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性疾 病不只限于关节炎。
编辑版ppt
3
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 l )很多慢性炎性风湿性疾病包括弥漫性 结缔组织病病因不明,但普遍认为感染仍可
能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 2 )很多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都 发生于一定的遗传背景人中。遗传与患者的 易感性与疾病表达密切相关。
•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 (COX) 发挥抗炎和止痛作用,其最常见的 副作用是胃肠道损伤。
编辑版ppt
17
• 改变病情药(慢作用药): 来氟米特、甲氨喋呤、 羟氯喹、柳氮磺胺 吡啶、硫唑嘌呤等
• 激素 • 生物制剂
编辑版ppt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 • 育龄期女性好发。 • 病理基础:血管炎
• 一般治疗 • 饮食注意 • 心理、情绪、家庭
编辑版ppt
28
红斑狼疮的治疗
3、药物治疗 (1) 非甾体消炎止痛药 (2) 激素 (3) 抗疟药:羟氯喹 (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雷公
藤多甙、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 司等 4.、血浆置换
编辑版ppt
29
狼疮生育问题
• 过去:禁忌 • 现在:完全可以
试验假阳性
11、抗核抗体。
★病人如果达到11条中的4条或4条以上,即能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 疮
编辑版ppt
25
SLE治疗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 2、脏器受损程度的评估; 3、初次彻底治疗,使之不再复发; 4、制定观察疗效的指标、活动性指标及脏器功能改
善的指标; 5、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必须个体化,检测药物的毒
风湿性疾病总论pptppt课件【54页】
![风湿性疾病总论pptppt课件【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1f8473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4.png)
4、磁共振显像 ( MRI ) :对脑病脊髓炎、骨坏 死、软组织脓肿 、肌肉外伤、肌炎急性期诊断均有帮助。
27
5、血管造影 :对血管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有 帮助。
6、组织活检 :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均有帮助, 例干燥综合征的唇腺活检,对确诊是一重要手段。肾组织 活检对狼疮肾炎的分型、预后、采取何种治疗均有帮助。
风湿性疾病总论 1
● 概念: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是 一大类病因不同,但均可累积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 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一组疾病。
2
● ●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列举如下:
感染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 SLE、RA、SS等 代谢性:痛风 内分泌性:肢端肥大症 退化性:骨关节炎 地理环境:大骨节病与水、食物、中低硒、真
病名
OA SSc RA AS pSS PM/DM SLE 痛风 血管炎
表9-1-2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
靶器官病变
炎症性
非炎症性
关节软骨变性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滑膜炎
附着点炎
唾液腺炎、泪腺炎
肌炎
小血管炎
关节腔炎症
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
9
病理改变是以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为基础:
1. 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所致外,其 余的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量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聚集。
37
NSAIDs的副作用
可以说没有一个NSAIDs在使用中是绝对无副作用的。 传统NSAIDs抑制COX1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胃酸分泌
增加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出血、穿孔等,重者危及 生命,长期使用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 此外NSAIDs还可引起肝损伤,软骨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细 胞三系减少,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病变。
27
5、血管造影 :对血管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有 帮助。
6、组织活检 :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均有帮助, 例干燥综合征的唇腺活检,对确诊是一重要手段。肾组织 活检对狼疮肾炎的分型、预后、采取何种治疗均有帮助。
风湿性疾病总论 1
● 概念: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是 一大类病因不同,但均可累积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 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一组疾病。
2
● ● 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列举如下:
感染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 SLE、RA、SS等 代谢性:痛风 内分泌性:肢端肥大症 退化性:骨关节炎 地理环境:大骨节病与水、食物、中低硒、真
病名
OA SSc RA AS pSS PM/DM SLE 痛风 血管炎
表9-1-2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
靶器官病变
炎症性
非炎症性
关节软骨变性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滑膜炎
附着点炎
唾液腺炎、泪腺炎
肌炎
小血管炎
关节腔炎症
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
9
病理改变是以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为基础:
1. 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所致外,其 余的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量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聚集。
37
NSAIDs的副作用
可以说没有一个NSAIDs在使用中是绝对无副作用的。 传统NSAIDs抑制COX1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胃酸分泌
增加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出血、穿孔等,重者危及 生命,长期使用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 此外NSAIDs还可引起肝损伤,软骨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细 胞三系减少,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病变。
风湿病常见症状和体征ppt课件
![风湿病常见症状和体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188263f7ec4afe05a1df09.png)
49
3.护理目标
病人受损皮肤面积缩小或完全修复,
无感染发生。
50
4.护理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
1)饮食护理: 2)皮肤护理:除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外, 应注意: 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忌用碱 性肥皂。 ②有皮疹、红斑、或光过敏者,指导病人外出时 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踝露皮肤,忌日 少浴。皮疹或红斑处可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 做好局部清创换药处理; ③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染发剂、定型发胶、 农药等; ④避免服用容易诱发风湿病症状的药物,如普鲁 卡因、肼屈嗪等。
大的个体差异。ຫໍສະໝຸດ 11风湿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关节损害 皮肤损害
12
护理评估
1.病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1)风湿病多为慢性病程,病情反复发作。 2)即住就医情况, 3)目前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 (2)心理-社会状况 (3)生活史和家族史
13
护理评估
2.身体评估 (1)全身情况:精神状态、营养状况,有无消 瘦、发热等。 (2)皮肤黏膜:皮肤有无红斑、皮疹或破损, 其颜面色、面积大小、形状及分布如何,有无 皮下结节、雷诺现象和口腔黏膜溃疡等。 (3)肌肉、关节及脊柱:有无肌肉萎缩和肌力 减退,关节有无红、肿、热、压痛、活动受限 及畸形等。 (4)其他:
43
• 类风湿性血管疾病累及皮肤,可
见棕色皮疹、甲床瘀点或瘀斑;
• 发生在眼部可引起巩膜炎、虹膜
炎和视网膜炎。
44
• 皮肌炎皮肤损
害为对称性的 眼睑、眼眶周 围出现紫红色 斑疹及实质性 水肿。 水肿性红斑
45
系统性硬化症皮肤损 害先发生于双侧手指 及面部,常造成正常 面纹消失使面容刻板, 张口困难。
风湿病概述PPT课件
![风湿病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8b2c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f.png)
3
病理学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观察病变组织的 病理学特征,对诊断风湿病有重要价值。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01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消炎、止痛
、镇静等。
病因治疗
02
针对风湿病的病因,采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方法,抑制
炎症反应,保护关节功能。
功能锻炼
03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
物理治疗
风湿病患者可以使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来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风湿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例如关节置换 等。
风湿病患者的康复经验分享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适当运动
风湿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 要过于紧张和焦虑。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风湿病患者缓解疼痛和 僵硬的症状,同时增强身体素质。
合理饮食
按时服药
风湿病患者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 食用辛。
风湿病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 物剂量或停药。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以 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05
风湿病的案例分析
风湿病患者的病情分析
病情表现
风湿病患者的病情表现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 硬和发热等症状。
病情诊断
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风湿病病 情,包括血沉、CRP、抗体等检测。
病情进展
风湿病病情进展可能缓慢也可能迅速,不同患者 病情发展速度不同。
风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风湿病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防止肌肉萎缩。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c370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1.png)
核磁共振成像在RA中作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取高分辨率影像。
在RA中作用
MRI能够清晰显示关节滑膜、软骨、韧带等结构,对早期病变和软组织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和超声 。此外,MRI还可以评估关节炎症活动度和骨质破坏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THANKS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增强 身体免疫力。
控制疾病活动度
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控制疾病活动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检查和评估
定期进行心血管、肺部、骨骼等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策略
心血管疾病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降压药、 降脂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05 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策略
非药物治疗措施介绍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 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知。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和疏导。
物理治疗
通过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 手段,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运动疗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 锻炼,以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肌
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包括疾病活动度评估和预后评估。疾病活动度评估可采用DAS28评分、CDAI评分等方法; 预后评估则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受累情况等因素。通过定期评估,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 体化治疗。
03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X线检查方法及优缺点
X线检查方法
通过X射线照射患者关节部位,获取骨骼和关节结构 的影像。
家属参与在康复过程中重要性体现
病理学风湿病PPT课件
![病理学风湿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61dd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5.png)
04 风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抗核抗体检测(ANA)
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成分 的抗体,有助于诊断风湿性疾病。
补体检测
检测补体成分的活性,有助于判断风湿性疾 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类风湿因子(RF)检测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异 性抗体,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风湿病的 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 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可调节 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影响细胞
的生长、分化和凋亡。
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等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和 分化,参与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组织病理学检查
皮肤活检
取一小块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有助于诊断皮肤病和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风湿性疾病。
关节滑膜活检
取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 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 病。
肌肉活检
取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 诊断肌肉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
常见于老年人,主要累及负重关 节,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风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在专业医 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
对于某些风湿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镜手术可 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关节破坏或畸形患者,人工 关节置换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与康复
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预防风湿病的复发。
风湿免疫性疾病规范诊治PPT课件
![风湿免疫性疾病规范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904f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f.png)
强直性脊柱炎
总结词
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
详细描述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影 响脊柱和骶髂关节的风湿免 疫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腰背 疼痛、僵硬等症状。随着病 情的发展,脊柱和骶髂关节 逐渐融合,导致脊柱强直和 功能受限。
总结词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遗传 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患者通常具有HLA-B27阳 性等遗传背景,同时可能受 到感染、外伤等环境因素的 影响。治疗上通常采用非甾 体消炎药、生物制剂等。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反应,但需注意副作用如 胃肠道不适和肾脏损伤。
糖皮质激素
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控制炎症 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和感染等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用于控制疾病进展和预防复 发,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 剂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其他药物
如生物制剂和中药等, 可用于辅助治疗和缓解
病因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因较为复 杂,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 等多种因素相关,具体机制仍 需进一步研究。
症状
不同类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症 状表现各异,常见的包括关节 疼痛、肿胀、僵硬、畸形以及 全身性症状如发热、乏力、消 瘦等。
02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
总结词
常见且具有自限性的疾病
总结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01
总结词
全身性、多系统受累
02
03
详细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 、多系统受累的风湿免疫性疾 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 、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红斑、关 节疼痛、肾功能不全等。
总结词
风湿病(新)PPT课件
![风湿病(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8d4775b9f3f90f77c61b2b.png)
2020/7/14
.
14
五、护理评估
(一)病史
2.心理社会资料 (1)评估病人日常生活、工作情况。 (2)病人对疾病的性质、过程、预后及防
治 知识的了解程度。
(3)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2020/7/14
.
15
五、护理评估
(一)病史
2.心理社会资料 (4)评估社会支持系统。病人家庭成员、
经济状况,文化、教育背景,亲属对 病人所患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对病人 的关心和支持程度,病人单位所能提 供的支持。
Ø 关节疼痛与肿胀 Ø 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Ø 皮肤受损
2020/7/14
.
25
一、关节疼痛与肿胀
疼痛常是关节受累的首发症状
2020/7/14
的诊断
2020/7/14
.
22
五、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自身抗体检测 (5)抗磷脂抗体 可出现在多种免疫性疾病中。
如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 等. 2.关节液检查: 对区分关节炎的性质有重 要参考价值。在滑液中查到尿酸盐结晶 为痛风,培养出病原菌为化脓性关节炎。
2020/7/14
.
23
五、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有助于骨关节病的 诊断和病程估计;CT、磁共振显像(MRI) 等有助于早期诊断。
4.病理活检:如皮肤狼疮带试验、结节活 检、肾活检、肌肉活检等病理改变,对疾 病诊断和治疗有决定性意义.
2020/7/14
.
24
第二节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 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020/7/14
病名
强直性脊柱炎、Reiter 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 炎性肠病关节炎
风湿病人健康教育PPT课件
![风湿病人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2c65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3.png)
学习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 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与他人交流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分享感受 和经验,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
焦虑情绪。
寻求专业帮助
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有 助于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
质量。
04
风湿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避免诱因
早期治疗
避免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防 止过度劳累,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有 害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风湿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 有关。
发病机制
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风湿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关节 疼痛、肿胀、僵硬、乏力等。
诊断
诊断风湿病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 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常用非药物治疗方法
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温泉疗法 、康复锻炼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非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 己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进行 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康复护理
03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药物副作用。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式。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的原则
非药物治疗也是风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物 理疗法、康复锻炼、生活方式调整等。非药物治疗需要与 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风湿骨病PPT课件
![风湿骨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93c1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0.png)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风湿骨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 法包括关节置换、滑膜切除、软组织修复等,旨在减轻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了解手术 的风险和预后情况,并积极配合术后康复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这 些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改善 关节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针灸等,缓解 疼痛和肌肉紧张。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 训练等,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
戒烟限酒
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 郁。
戒烟限酒,避免对关节造成不良影响。
05
和组织。
成体干细胞
存在于人体某些组织中,具有多 向分化能力,可分化为特定组织
细胞,用于治疗风湿骨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
通过特定诱导技术将体细胞转化 为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 组织细胞的能力,为风湿骨病的
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风湿骨病治疗的辅助手段 ,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光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 节功能,促进病情康复。
物理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治 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风湿骨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生物制剂
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新型药物,如 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以调
风湿病汇报ppt课件【29页】
![风湿病汇报ppt课件【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1d0c4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6.png)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风湿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代谢和内分 泌相关风湿病、感染相关风湿病、肿瘤相关风湿病、神经血管疾病、骨与软骨病变、非关节性风湿病以及其他有 关节症状的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 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代谢 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
手术治疗等。
痛风性关节炎
定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 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 中而肿、发热等。
病因
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盐结晶沉积 在关节内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
药物治疗(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 药等)、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 摄入)等。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 法
处理方法总结及效果评价
01
关节畸形的处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等方法,改善关节功能,减
轻患者痛苦。
03
肺部感染的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 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免疫力。
02
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采用药物治 疗、心脏康复等措施,降低患者
死亡风险。
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MRI)检查
03
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发现早期滑膜炎、肌腱炎
等病变。
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关节穿刺及滑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进行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和免疫学检查等,有助于 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风湿病的诊断和分类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通常不作为首 选检查方法。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风湿病可分为十大类,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代谢和内分 泌相关风湿病、感染相关风湿病、肿瘤相关风湿病、神经血管疾病、骨与软骨病变、非关节性风湿病以及其他有 关节症状的疾病。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 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代谢 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
手术治疗等。
痛风性关节炎
定义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 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 中而肿、发热等。
病因
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尿酸盐结晶沉积 在关节内引发炎症反应。
治疗
药物治疗(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 药等)、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 摄入)等。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方 法
处理方法总结及效果评价
01
关节畸形的处理
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等方法,改善关节功能,减
轻患者痛苦。
03
肺部感染的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 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免疫力。
02
心血管疾病的处理
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采用药物治 疗、心脏康复等措施,降低患者
死亡风险。
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MRI)检查
03
对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发现早期滑膜炎、肌腱炎
等病变。
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关节穿刺及滑液检查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进行细胞计数、蛋白质定量和免疫学检查等,有助于 关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风湿病的诊断和分类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通常不作为首 选检查方法。
风湿性疾病教学PPT课件
![风湿性疾病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0eeca7375a417876f8f18.png)
关节软骨变性
SSc 传统DMARD、生物DMARD
临床常用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疾病: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
数码X线像 血管造影
RA
滑膜炎
AS 抗炎药的新目标:COX-2
合征、 血管炎
附着点炎
来氟米特、环磷酰胺、环孢素、雷公
SS 应用原则:快速、强劲的抗炎作用, 唾液腺炎、泪腺炎
治疗情况、家族史。
•
症状:疼痛,僵硬和肿胀,乏力、运
动困难、系统症状。
• 体检: • ⑴关节检查:部位:多少、疼痛、肿 胀、变形、对称否、活动情况
• ⑵关节外系统检查。
常见关节炎的特点
关节 周围关节炎 起病 首发
RA
有 缓 PIP、MCP、腕
AS
有 缓
膝、髋、踝
OA
有 缓
膝、腰、DIP
痛性质 肿性质 畸形 演变
持续,休息后加重
软组织为主 常见 对称性多关节炎
脊柱炎和(或)
骶髂关节病变
偶有
休息后加重
软组织为主 部分 不对称下 肢大关节炎, 少关节炎△
必有,功能受限
活动后加重
骨性肥大 小部分
负重关节 症状明显
腰椎增生, 唇样变
痛风
有 急骤 第一跖趾关节
痛剧烈,夜间重
红、肿、热 少见
反复发作
无
SLE
有 不定 手关节 或其他部位
NSAID 非甾体抗炎药
发炎部位
• 巨噬细胞
• 滑膜细胞 • 内皮细胞
根据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不同, NSAIDS 可分为:
COX1选择性抑制剂。(消炎痛) 2002 Jan;61(1):32-6.
(医学课件)科普风湿病
![(医学课件)科普风湿病](https://img.taocdn.com/s3/m/63dd75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3.png)
风湿病的发病机制
1 2
遗传因素
风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基因有 关。
免疫系统异常
风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对自身组织 产生过度免疫反应。
感染和环境因素
部分风湿病可能与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如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与感染有关。
风湿病的常见症状
关节痛
关节痛是风湿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 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风湿病的预防措施
避免诱因
注意保暖
合理饮食
定期检查
加强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 力过大、感染等诱因, 以降低风湿病的发生风 险。
寒冷刺激可诱发风湿病 发作,应注意保暖,特 别是冬季。
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 物摄入,控制体重,降 低代谢负担。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 族中有风湿病史者,应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风湿 病。
03
风湿病的治疗与预防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
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可能 引起胃肠道反应和肾脏损伤。
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减轻免疫反应,副作用较小, 但需长期使用才能发挥疗效。
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病情 ,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骨质 疏松。
生物制剂
针对风湿病的发病机制,能够更精准地 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的 副作用。
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病是一类以脊柱和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主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 等。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
血管炎病
血管炎病是一类以血管炎症和坏死为主要表现的 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这 些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 血管造影等综合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统的NSAIDS 双氯芬酸、扶他林、凯扶兰、戴芬、奇诺力、 萘普生、布洛芬、奥湿克
— 倾向性COX2抑制剂 萘丁美酮(麦力通、瑞力芬)、莫比可、 尼美舒利、依托度酸
— 选择性COX2抑制剂
西乐葆(Celecoxib,塞来昔布)
万络(Rofecoxib,罗非昔布)
COX189
编辑版ppt
18
慢作用抗风湿药应用时机
编辑版ppt
14
风湿病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 2、方案个体化 3、联合治疗:a、药物联合(慢作用药)
b、联合免疫治疗 4、病人教育
编辑版ppt
15
风湿病治疗策略的转变
— P. Brooks
<1980S
1. 强调NSAIDS缓解症状 2. 早期不用DMARDS 3. 过分强调MTX、SSZ
的副作用
4.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 用不规范
3. 个体化治疗: 根据病情及对药物的反应等。 4. 上台阶方案: 分别依次加药,避免或减少
不良反应。
5. 激素辅助: 必要时。
编辑版ppt
22
DMARDS 联合治疗方案
(Littlejohn, Piet,1997-2000)
1. 平行: A (MTX) + B (HCQ, SSZ, Gold, CyA, Lef) *2. 上台阶: A then B #3. 下台阶: A + B, then -B
2、细胞表面分子:HLA-b1(DR4/DR1)、 HLA-B27
3、急性时项反应物:ESR、CRP、AAG
编辑版ppt
13
风湿病的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 (1)发热 (3)关节痛/炎
(2)皮疹 (4)浆膜炎
2、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 (3)影像学
(2)遗传标记HLA-DR4
* 病史为主、检验为辅、正确运用诊断标准
step-down+bridge: Pred+A+B, then-B 4. 交替: B over A,B
新剂型:
— 肠衣片:扶他林 — 缓释片:意施丁(消炎痛)、英太青(双氯芬酸) — 肠溶微粒胶囊:戴芬(双氯芬酸)、奇诺力
(舒林酸、枢力达)、瑞力芬、麦
力通(萘丁美酮)
— 复方剂型:奥湿克(双氯芬酸+米索前列醇)
— 外用型: 优迈霜、扶他林乳胶剂、芬必得乳胶剂
编辑版ppt
17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编辑版ppt
6
风湿病的分类(1)(ACR, 1993)
分类
疾病
Ⅰ. 弥漫性风湿病
Ⅱ. 伴脊柱炎的关节炎 Ⅲ. 骨关节炎 Ⅳ. 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V. 代谢及内分泌
相关风湿病
SLE、RA、PSS、SS、PM、 DM、 MCTD、JRA、系统 性血管炎、弥漫性筋膜炎等
AS、RS、PSA等
原发性、继发性
巴结肿大等 3. 多系统损害:免疫、心、肺、肾、消化、
血液、骨关节等 4. 血清学检查:多种自身抗体,如ANA等
风湿病的特征性表现
1、皮疹 3、皮下结节 5、皮肤硬化 7、关节炎/痛
2、粘膜溃疡 4、腊肠指 6、多浆膜炎 8、晨僵
编辑版ppt
12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
1、自身抗体:ANA、dsDNA、Sm、RNP、 SSA、SSB、Jo-1、PM-1、RF、 角蛋 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SA抗体、抗 m-DNA抗体
骨关节 风湿免疫
编辑版ppt
4
国内风湿病 流行病学特点
病人多,分布广
RA 0.37% AS 0.4% OA 3%(65岁以上者超过80%)
其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 外科治疗者约300万
编辑版ppt
5
我国关节病人的特点
• 畸形严重 • 多关节破坏 •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年轻病人多
• 经济承受能力差 • 观念陈旧(好死不如歹活着)
4-12个月出现 MRI/X线证据
发病 早期
晚期
致残或死亡
窗口期
编辑版ppt
19
慢作用抗风湿药
(DMARDs)
特点: 1、起效缓慢,作用持久 2、可阻止滑膜病变进展
编辑版ppt
20
慢作用药的选择
1、单用
柳氮磺胺吡啶(SSZ) 2-3g/日
氨甲喋呤(MTX)
7.5mg/周
羟氯喹(HCQ)
0.4/日
病毒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
痛风、假痛风、淀粉样变、
Whipple’s 病
编辑版ppt
7
风湿病的分类(2)(ACR, 1983)
分类
疾病
Ⅵ. 肿瘤性
滑膜肉瘤、滑膜瘤、转移瘤
Ⅶ. 神经血管性
雷诺病、红斑肢痛症、交感
神经营养不良
Ⅷ. 骨及软骨性疾病 骨质疏松、骨软化、致密性
骨炎、缺血性骨坏死
Ⅸ. 关节外疾病
滑囊炎、筋膜炎、附着点炎、
肌腱炎、纤维织炎
Ⅹ. 其它有关节表现 复发性风湿病、绒毛结节性
的疾病
滑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编辑版ppt
8
风湿病的病因
感染:病毒、细菌、衣原体等
环境:潮湿、寒冷、紫外线等
内分泌:雌孕激素失调
免疫紊乱:T、B细胞
遗传:HLA-DRb1、 HLA-DRb2、DR3、
TCR-Vb3、14、17
青霉胺(Pen)
0.5-0.75/日
金诺芬(瑞得)
6mg/日
2、联合用药
SSZ+MTX,HCQ+MTX
SSZ+HCQ, S编S辑Z版pp+t MTX+HCQ 21
DMARDS 联合治疗的应用原则
1. 早期: 早期采用 DMARDS联合治疗; 预后良好 早期控制病情。
2. 联合: 适用于多数重症患者(如:多关节受累、 长期不能缓解、RF+、SE+等)。
≥ 1990S
1. 早期应用DMARDS 2. MTX、SSZ、HCQ --
“The top three”
3. DMARDS 联合治疗 4. 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
免疫净化再认识
5. 新的生物及免疫制剂出现
编辑版ppt
16
非甾类抗炎药
新药物:
— 倾向性COX2抑制剂(莫比克、瑞力芬) — 选择性COX2抑制剂(万络、西乐葆)
风湿病
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版ppt
1
风湿病的概念
1、风湿病是机体结缔组织炎性病变 及免疫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疾 病的总称
2、许多风湿病与自身免疫病,功能 障碍有关
3、旧称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
编辑版ppt
2
风湿病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免疫学
血液
肾内
神内 风湿病 内分泌
骨科 呼吸 心内
编辑版ppt
3
风湿病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编辑版ppt
9
风湿病易感基因 (1)
疾病
HLA基因
频率 (%) 相对危险度 患者 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 B27
90
8
90
赖特综合征
B27
70
8
40
肠病性关节炎 B27
50
8
10
类风湿关节炎 DR4/DR1 70
30
6
系统性红斑狼疮 DR2
45
20
3.5
白塞病
DR3
50
25
3
B51
风湿病的共同特点
1. 反复发作 2. 全身症状: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炎、淋
— 倾向性COX2抑制剂 萘丁美酮(麦力通、瑞力芬)、莫比可、 尼美舒利、依托度酸
— 选择性COX2抑制剂
西乐葆(Celecoxib,塞来昔布)
万络(Rofecoxib,罗非昔布)
COX189
编辑版ppt
18
慢作用抗风湿药应用时机
编辑版ppt
14
风湿病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 2、方案个体化 3、联合治疗:a、药物联合(慢作用药)
b、联合免疫治疗 4、病人教育
编辑版ppt
15
风湿病治疗策略的转变
— P. Brooks
<1980S
1. 强调NSAIDS缓解症状 2. 早期不用DMARDS 3. 过分强调MTX、SSZ
的副作用
4.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 用不规范
3. 个体化治疗: 根据病情及对药物的反应等。 4. 上台阶方案: 分别依次加药,避免或减少
不良反应。
5. 激素辅助: 必要时。
编辑版ppt
22
DMARDS 联合治疗方案
(Littlejohn, Piet,1997-2000)
1. 平行: A (MTX) + B (HCQ, SSZ, Gold, CyA, Lef) *2. 上台阶: A then B #3. 下台阶: A + B, then -B
2、细胞表面分子:HLA-b1(DR4/DR1)、 HLA-B27
3、急性时项反应物:ESR、CRP、AAG
编辑版ppt
13
风湿病的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 (1)发热 (3)关节痛/炎
(2)皮疹 (4)浆膜炎
2、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 (3)影像学
(2)遗传标记HLA-DR4
* 病史为主、检验为辅、正确运用诊断标准
step-down+bridge: Pred+A+B, then-B 4. 交替: B over A,B
新剂型:
— 肠衣片:扶他林 — 缓释片:意施丁(消炎痛)、英太青(双氯芬酸) — 肠溶微粒胶囊:戴芬(双氯芬酸)、奇诺力
(舒林酸、枢力达)、瑞力芬、麦
力通(萘丁美酮)
— 复方剂型:奥湿克(双氯芬酸+米索前列醇)
— 外用型: 优迈霜、扶他林乳胶剂、芬必得乳胶剂
编辑版ppt
17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编辑版ppt
6
风湿病的分类(1)(ACR, 1993)
分类
疾病
Ⅰ. 弥漫性风湿病
Ⅱ. 伴脊柱炎的关节炎 Ⅲ. 骨关节炎 Ⅳ. 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V. 代谢及内分泌
相关风湿病
SLE、RA、PSS、SS、PM、 DM、 MCTD、JRA、系统 性血管炎、弥漫性筋膜炎等
AS、RS、PSA等
原发性、继发性
巴结肿大等 3. 多系统损害:免疫、心、肺、肾、消化、
血液、骨关节等 4. 血清学检查:多种自身抗体,如ANA等
风湿病的特征性表现
1、皮疹 3、皮下结节 5、皮肤硬化 7、关节炎/痛
2、粘膜溃疡 4、腊肠指 6、多浆膜炎 8、晨僵
编辑版ppt
12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
1、自身抗体:ANA、dsDNA、Sm、RNP、 SSA、SSB、Jo-1、PM-1、RF、 角蛋 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SA抗体、抗 m-DNA抗体
骨关节 风湿免疫
编辑版ppt
4
国内风湿病 流行病学特点
病人多,分布广
RA 0.37% AS 0.4% OA 3%(65岁以上者超过80%)
其中生活不能自理需要 外科治疗者约300万
编辑版ppt
5
我国关节病人的特点
• 畸形严重 • 多关节破坏 •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年轻病人多
• 经济承受能力差 • 观念陈旧(好死不如歹活着)
4-12个月出现 MRI/X线证据
发病 早期
晚期
致残或死亡
窗口期
编辑版ppt
19
慢作用抗风湿药
(DMARDs)
特点: 1、起效缓慢,作用持久 2、可阻止滑膜病变进展
编辑版ppt
20
慢作用药的选择
1、单用
柳氮磺胺吡啶(SSZ) 2-3g/日
氨甲喋呤(MTX)
7.5mg/周
羟氯喹(HCQ)
0.4/日
病毒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
痛风、假痛风、淀粉样变、
Whipple’s 病
编辑版ppt
7
风湿病的分类(2)(ACR, 1983)
分类
疾病
Ⅵ. 肿瘤性
滑膜肉瘤、滑膜瘤、转移瘤
Ⅶ. 神经血管性
雷诺病、红斑肢痛症、交感
神经营养不良
Ⅷ. 骨及软骨性疾病 骨质疏松、骨软化、致密性
骨炎、缺血性骨坏死
Ⅸ. 关节外疾病
滑囊炎、筋膜炎、附着点炎、
肌腱炎、纤维织炎
Ⅹ. 其它有关节表现 复发性风湿病、绒毛结节性
的疾病
滑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编辑版ppt
8
风湿病的病因
感染:病毒、细菌、衣原体等
环境:潮湿、寒冷、紫外线等
内分泌:雌孕激素失调
免疫紊乱:T、B细胞
遗传:HLA-DRb1、 HLA-DRb2、DR3、
TCR-Vb3、14、17
青霉胺(Pen)
0.5-0.75/日
金诺芬(瑞得)
6mg/日
2、联合用药
SSZ+MTX,HCQ+MTX
SSZ+HCQ, S编S辑Z版pp+t MTX+HCQ 21
DMARDS 联合治疗的应用原则
1. 早期: 早期采用 DMARDS联合治疗; 预后良好 早期控制病情。
2. 联合: 适用于多数重症患者(如:多关节受累、 长期不能缓解、RF+、SE+等)。
≥ 1990S
1. 早期应用DMARDS 2. MTX、SSZ、HCQ --
“The top three”
3. DMARDS 联合治疗 4. 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
免疫净化再认识
5. 新的生物及免疫制剂出现
编辑版ppt
16
非甾类抗炎药
新药物:
— 倾向性COX2抑制剂(莫比克、瑞力芬) — 选择性COX2抑制剂(万络、西乐葆)
风湿病
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版ppt
1
风湿病的概念
1、风湿病是机体结缔组织炎性病变 及免疫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疾 病的总称
2、许多风湿病与自身免疫病,功能 障碍有关
3、旧称胶原病或结缔组织病
编辑版ppt
2
风湿病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免疫学
血液
肾内
神内 风湿病 内分泌
骨科 呼吸 心内
编辑版ppt
3
风湿病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编辑版ppt
9
风湿病易感基因 (1)
疾病
HLA基因
频率 (%) 相对危险度 患者 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 B27
90
8
90
赖特综合征
B27
70
8
40
肠病性关节炎 B27
50
8
10
类风湿关节炎 DR4/DR1 70
30
6
系统性红斑狼疮 DR2
45
20
3.5
白塞病
DR3
50
25
3
B51
风湿病的共同特点
1. 反复发作 2. 全身症状:发热、皮疹、关节肿痛/炎、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