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心理学
认知发展心理学一、认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包括有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个主要部分。
二、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一)认知认知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就是认知活动的内在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二)发展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生理结构:构成机体的基本组织成分,是人体产生各种活动的基础。
心理结构:在理论上假设存在的关于各种心理和认知能力的组织,是一种关于认知能力的功能型结构,既包括知识结构,也包括能力结构。
功能:是指那些由结构派生出来的活动和表现,而心理结构的功能主要是指那些具体的认知能力和表现。
功能既依赖于结构,又促进结构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认知发展过程和现象的规律、特点及各种影响因素,并探索其内部机制。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认知发展阶段是指儿童在发展过程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间段落性。
在每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落里,儿童将表现出一些较为一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Flaverll(1971)归纳了“阶段”的特点。
(1)不同阶段之间必须存在质的区别;(2)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变化必须是非连续性的;(3)同一阶段内,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必须是相对和谐的,具有广泛的一致性。
三、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1)避免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对于自己不利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2)反对歪曲事实,伪造科学证据(3)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结构或结论,能说明什么问题,就说明什么问题,不要任意夸大和滥用。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旨在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五个方面,分别是儿童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性别发展和道德发展。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感知与认知:儿童在早期的感知与认知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并逐渐发展出对物体、形状和颜色的认知能力。
1.2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幼儿期,他们开始通过模仿和操作来学习和解决问题;而到了学龄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1.3 认知发展影响因素: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交环境都会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二、情感发展:2.1 情感的起源:儿童在早期的情感发展中,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起情感联系和依恋关系。
2.2 情感表达与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和调节情感。
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尊、同情和责任感。
2.3 情感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情感支持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发展:3.1 社会认知: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学会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
3.2 同伴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与同伴建立起更为复杂的关系,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
3.3 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儿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庭的支持和社交环境的刺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社会关系。
四、性别发展:4.1 性别认同:儿童在性别发展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并开始学习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期望。
4.2 性别差异:在性别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表现出一些性别差异,如在兴趣、玩具选择和社交行为上的差异。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大全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大全导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变化和发展的科学。
它关注个人从婴幼儿期到老年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行为发展。
本文将解释发展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术语,帮助读者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期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它涵盖了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各个阶段的研究,以及身心发展与环境互动的关系。
二、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发展心理学侧重于研究生命周期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对我们理解个体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关于知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它包括婴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对认知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智活动以及认知功能的成熟过程。
四、情感发展情感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关于情绪、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的发展。
从早期的婴儿情感表达到成年人情感认知和调节的能力,情感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建立至关重要。
五、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关于社交技能、人际关系和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
社会发展研究涉及到婴幼儿和幼儿园阶段的早期社交互动,以及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和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六、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自我价值感、自尊心和对自己角色的认同。
自我认同的发展对于个体的自我形象建立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七、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通过觉察、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来驱动和指导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的感知、表达和调节等方面,它对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和成功至关重要。
八、逆境韧性逆境韧性是指个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应对和恢复能力。
它强调了个体在逆境中如何适应和应对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体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九、发展异常发展异常是指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出现不正常发展的情况。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长期的研究中,发展心理学形成了五大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生物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五大理论,并详细阐述每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
正文内容:一、行为主义理论1.1 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的刺激和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从而形成行为习惯。
1.2 强化和惩罚: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通过强化和惩罚,可以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
1.3 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还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模仿。
二、认知发展理论2.1 感知和认知: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认知和思维方面的发展,强调感知和认知的互动作用。
2.2 认知结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认知结构的概念,认为个体通过适应和调整认知结构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2.3 知觉和操作:认知发展理论还研究了个体在知觉和操作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的阶段性差异。
三、社会文化理论3.1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的,包括语言、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
3.2 社会交往: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交往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个体能够获取知识和经验。
3.3 文化传承:社会文化理论还研究了文化传承的过程,指出个体通过社会化和文化传统来接受和传递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四、生物发展理论4.1 遗传因素:生物发展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的影响。
4.2 神经发育:生物发展理论研究了个体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揭示了神经发育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4.3 生理发育:生物发展理论还关注个体在生理方面的发展,如身体成长、性别发育等。
五、生态系统理论5.1 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的。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逐渐成熟和提高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认知发展阶段是研究儿童和成人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
通过对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思维和知觉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
1. 感知期感知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起始阶段,从出生到大约两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比如视觉、听觉和触觉。
他们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基于感觉的刺激反应,比如对于亮光、响声和触觉的反应。
感知期的儿童对于物体的属性和特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概念,他们主要通过感觉来认知世界。
2. 前运算期前运算期是从大约两岁到七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一些基本的认知能力,比如逻辑思维和符号运算。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比较和排序等操作。
此外,他们也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比如通过语言来表达想法和感受。
前运算期的儿童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他们的思维还是比较具体和单向的,缺乏抽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具体运算期具体运算期是从大约七岁到十一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具体运算期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比如加减乘除和分数运算。
他们也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分类和排序,理解并运用一些常见的科学概念。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
4. 形式运算期形式运算期是从大约十一岁到成年阶段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运算,比如代数和几何运算。
形式运算期的个体能够进行更加抽象和综合的思考,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高级的科学概念和理论。
此外,他们还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够思考和分析复杂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总结起来,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
正文内容:1. 行为主义理论:1.1 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帕夫洛夫的经典实验表明,通过条件反射,人类可以学会特定的行为。
例如,当一个婴儿通过重复的刺激学会了哭泣来寻求食物或安慰时,就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1.2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还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即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的。
例如,当一个儿童通过获得奖励来学会某种行为时,他会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2 经验塑造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还强调了经验在塑造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社会学习理论:3.1 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的。
例如,儿童会观察他们的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行为,并通过模仿来学习新的技能和行为。
3.2 强化和惩罚:社会学习理论还强调了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塑造中的作用。
当一个儿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奖励时,他会更有可能继续这种行为。
4. 生态系统理论:4.1 生态系统模型: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是受到多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
这些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个体的发展。
4.2 微系统和宏系统: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系统分为微系统和宏系统。
微系统是指个体直接参与的环境,如家庭和学校;宏系统是指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如社区和文化价值观。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生平1、了解一个心理学家的生平,才能知道他为什么会创造这样的理论2、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3、皮亚杰学派4、一生都保持对生物学和认识论的兴趣5、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会具备的特点6、如何模仿成功人的发展路径7、对待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应持有什么样的心态8、学霸是怎么养成的二、理论的思想来源第一个思想来源:康德哲学的烙印详解第二个思想来源:结构主义思想详解第三个思想来源:以生物学家开始进行学术研究,推崇沃丁顿的渐成论-胚胎发育理论详解第四个思想来源:布尔代数符号逻辑学和现代控制论详解第五个思想来源:机能主义,授业于克拉帕瑞德生物学和机能主义的观点详解其他思想来源:1、行为主义:单向关系—>双向关系2、格式塔学派:整体和部分3、精神分析:追随荣格精神分析学说4、鲍德温思想:道德发展观的由来5、对于“模仿”有排斥情绪怎么处理6、不允许新人比自己厉害的心理问题怎么解决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心理发展观的概述1、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2、适应是怎么来?3、适应的本质是什么?4、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怎么进行的?(二)第1个重要概念:图式1、详解什么叫图式2、人有哪些先天图式?3、详解动作和活动的定义(三)第2个重要概念:同化1、详解什么叫同化2、列举同化的事例3、同化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同化的三种形式(1)详解什么叫再生性同化,举实例(2)详解什么叫再认性同化,举实例(3)详解什么叫概括性同化,举实例5、同化的实质作用是什么6、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见多识广?(四)第3个重要概念:顺应1、详解什么叫顺应2、顺应的本质是什么?顺应=突破舒适圈3、以实际生活案例讲解同化和顺应的区别(1)“从没有见过的一只螃蟹摆在面前,你会选择吃,还是选择不吃?”(2)“出国,去到一个外国人家里吃饭,有刀叉你不会用,你会怎么应对?”4、图式、同化和顺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比较5、谈恋爱为什么需要学习?谈恋爱的图式并非先天具有6、如何增加谈恋爱的图式?7、讲解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心理治疗机制8、细讲为什么认知能够改变大脑神经元的链接9、案例讲解“为什么会出现觉得好看就能挣到钱的逻辑习惯”(五)第4个重要概念:平衡1、详解什么叫平衡2、心理咨询理念:“既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也解决现实问题”3、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4、家长须知:“孩子一哭,父母就满足,这会阻碍孩子成长”的原因解析5、详解动作的定义6、詹姆士和皮亚杰提出的机能主义理论上的区别7、为什么要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的心理依据8、复习主体意识流、主我、客我之间的关系发展四、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因素1、成熟(1)详解成熟的定义(2)成熟包括哪些具体方面(3)成熟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2、经验-物理环境第一类、物理经验第二类、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环境(1)如何利用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来拓宽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2)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能够拓宽人际交往圈4、平衡(1)如何增加自己的主动性(2)平衡的状态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认知发展教案
心理学认知发展教案教案主题:心理学认知发展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掌握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 了解认知发展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 提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教学内容:1. 认知发展的概念和理论- 认知发展的定义- 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和观点2. 儿童认知发展- 幼儿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学龄前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3. 青少年认知发展- 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对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4. 成人认知发展- 成人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成人思维的复杂性和成熟度5. 认知发展对学习和教育的影响- 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认知发展对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启示6.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供启发式学习环境- 强调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授课过程:1. 温故知新(10分钟)- 提问学生对认知发展的理解和认知发展理论的了解程度。
2. 概念讲解和理论介绍(20分钟)- 通过清晰明了的语言介绍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引用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区域性理论。
3. 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小学阶段的认知发展(30分钟)- 分别介绍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小学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例说明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
4. 青少年和成人认知发展(30分钟)- 分别介绍青少年和成人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 强调青少年对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成人思维的复杂性和成熟度。
5. 认知发展对学习和教育的影响(20分钟)- 分析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和证据。
- 总结认知发展对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启示,如启发式学习、合作学习和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等。
6.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0分钟)- 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提供启发式学习环境、强调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等。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是研究人类思维、学习和知觉等认知过程的一门学科。
通过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是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思维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并探讨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验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1.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之一,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2. 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思维过程类似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它关注人类是如何获取、存储和处理信息的。
该理论强调感知、注意、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1. 儿童思维的水平测试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进行水平测试,可以评估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具体的测试包括逆操作测试、遗忘测试、保留测试等。
这些测试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帮助心理学家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文化差异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东亚文化强调整体观念,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体独立性。
这些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思考方式。
心理学家通过对不同文化群体的研究,探讨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三、认知发展的意义与应用1. 教育应用认知发展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考方式,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龄前儿童的具体操作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模具、积木等教具帮助他们发展手眼协调和空间认知能力。
2. 应用于临床心理认知发展的研究也可以为临床心理学提供指导。
例如,在治疗学习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时,了解他们在认知发展上的特点,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促进患者的认知能力提升。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1.孩童期(0-12岁):-心理特点:孩童期是个体人格的形成时期,孩子开始发展基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他们具有天真、直接和乐观的特点,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影响。
-认知发展:孩童期的认知发展非常快速,他们开始理解基本的概念和逻辑,能够逐渐掌握语言和符号系统。
他们的思维常常是具体的、直观的和非逻辑的。
-情感发展:孩童期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感受到爱和被爱的需要,但也容易受到拒绝和孤立的影响。
-社会发展:孩童期是习得社会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和分享资源。
2.青少年期(13-19岁):-心理特点:青少年期是个体逐渐独立和成熟的时期,具有探索、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特点。
他们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和对自我和他人的怀疑。
-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逻辑和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开始能够思考理论和概念,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对未来做出决策和制定目标。
-情感发展:青少年期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探索。
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面临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探索的挑战。
-社会发展:青少年期是建立独立和自主的重要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权力和责任,并与同伴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3.成年期(20-39岁):-心理特点:成年期是个体进入社会和建立家庭的阶段,具有稳定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成年人面临许多责任和挑战,如事业发展、婚姻和子女抚养等。
-认知发展:成年期的认知发展表现为更加成熟和复杂的思考方式。
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够预测和规划未来。
-情感发展:成年期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建立稳定和亲密关系,如婚姻和亲子关系。
他们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对家庭、事业和社会责任有更深的体验。
-社会发展:成年期是建立社会网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冲突。
4.老年期(40岁及以上):-心理特点:老年期是个体陷入身体和认知衰退的时期,但也可以是智慧、总结和个人成长的时期。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期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研究后提出的理论。
皮亚杰通过观察和访谈儿童,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的变化和规律。
他的理论对认知发展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领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感知、运动和逻辑等方面的发展。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期,儿童主要是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知和探索世界。
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和片面的,以自身的感受和行动为中心。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如对象的永恒性和空间的概念。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能以心里操作的方式表达和表示事物。
他们可以使用简单的符号和图形进行思考,但思维仍然受限于具体的感观经验。
儿童开始展示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分类、序列化等。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并开始具备逆操作、守恒和组合分析等能力。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经验,开始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最后,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成人水平。
他们能够进行推理、假设、演绎等高级思维活动。
此时,儿童的认知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了儿童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他认为,儿童通过积极地与环境进行交互,构建和重构认知模式。
儿童在感知和操作中不断与世界发生着互动,逐渐对世界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体系。
这种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认知结构转变的过程被称为“认知结构的适应”。
然而,尽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他的理论过分强调了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划分,而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其次,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访谈儿童来获取数据,可能受到了研究者主观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形成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重点概念: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中习得的。
1.2 代表人物:帕维洛夫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条件刺激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3 应用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刺激和奖励来塑造学生的行为。
二、认知发展理论2.1 重点概念: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和发展过程,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2.2 代表人物: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2.3 应用领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和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三、社会学习理论3.1 重点概念: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摹仿他人而学习的,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2 代表人物:巴德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者对摹仿对象的认知过程。
3.3 应用领域: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和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4.1 重点概念: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个体内部冲突和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4.2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潜意识和童年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3 应用领域: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解决个体内部冲突来匡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五、生态系统理论5.1 重点概念: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
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心理学中,认知发展被认为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智力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阶段性发展。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期、运动期、操作期和形操作期。
一、感知期感知期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生命的开始到两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和认知世界。
他们能够感受到周围事物的形状、颜色和质地,但对于事物的属性和关联性认知较弱。
例如,他们能够看到一只婴儿玩具,但对于这只玩具的用途和功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
二、运动期运动期是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两岁到七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逐渐掌握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
他们通过触摸、抓取和活动身体来探索和认知世界。
他们能够辨别事物的形状、颜色、质地,并逐渐形成对于常见物体的认知。
例如,他们能够区分圆形和方形的物体,并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用途。
三、操作期操作期是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大约从七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和推理,并能够理解和操作具体的概念。
他们开始学习使用工具,掌握简单的数学和时间概念。
例如,他们能够使用尺子量取长度,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够知道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概念。
四、形操作期形操作期是学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大约从十一岁到成年。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抽象和逻辑思考,能够运用概念和符号进行思维活动。
他们可以进行复杂的问题解决和推理分析。
例如,他们能够理解数学公式和几何定理,并能够进行抽象的思考和推理。
总结起来,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期、运动期、操作期和形操作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目标。
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为孩子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及其变化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关注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各个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变化。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五个主要的理论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它们是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生物生态理论和心理动力学理论。
第二个理论是认知发展理论,这个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发展的。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构建知识来学习和发展。
他分阶段地描述了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从无能为力和依赖外界刺激的阶段到能够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的阶段。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对其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个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维提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们周围的人来学习和发展。
根据这个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来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通过模仿和社会机制,儿童可以学习和掌握新的行为和技能。
第四个理论是生物生态理论,这个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赖科弗斯基提出。
生物生态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包括个体的遗传、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外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根据这个理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不断适应和交互作用来实现的,他们的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区和文化等各种环境的影响。
生物生态理论强调了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及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对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一个理论是心理动力学理论,这个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由个体内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和互动所驱动的。
根据这个理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心理冲突,他们会通过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来解决这些冲突。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儿童童年经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认为儿童的早期经历会对其后续的人格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人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科学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以下是对一些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发展:发展指的是人类从出生到成人的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情感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2. 成熟:成熟是指个体在时间和经验的作用下,逐渐达到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状态。
在发展心理学中,成熟通常指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达到了某种水平,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
3.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获取知识或经验,改变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技能。
学习可以通过观察、试错、反馈等方式进行,它在发展心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和生物发育的物质基础。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基因对于其发展过程中的身体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5. 环境: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物理和社会背景。
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是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
环境可以包括家庭、学校、文化等多个层面。
6. 身体发展:身体发展是个体在生长期间肢体和器官发育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身体发展与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密切相关。
7.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思维和知觉能力的改变和进步。
它包括感知、记忆、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认知发展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和能力。
8.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他人互动和建立关系的过程。
社会发展研究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发展社会认知和行为规范的能力。
9. 情感发展:情感发展是指个体对情感经验的认知与表达的改变和发展。
它包括情绪感知、情感调节和情感关系的形成。
10. 真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各个层面。
真我代表个体的本性和基本需求,自我代表个体的意识和自我认同,超我代表个体内化的道德和社会规范。
发展心理学(一)
发展心理学(一)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个体心理变化和心理机制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以及相关的环境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探讨发展心理学的重要议题。
1. 婴儿期的发展-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通过触摸、感知和反应,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开始展示认知能力的进步。
- 婴儿期的情感发展:婴儿与父母的情感互动对其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中的情感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婴儿的情感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 婴儿期社交发展:婴儿开始与周围的人类互动,并逐渐发展出社交技能,包括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社交游戏。
2. 幼儿期的发展-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掌握语言、符号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 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各种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 幼儿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幼儿开始增强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并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建立友谊。
3. 学龄期的发展- 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学龄期儿童开始形成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抽象思维能力。
- 学习和学业发展: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成就开始显著提高。
- 学龄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学龄期是社会认同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理解团队合作、友谊和道德规范。
4. 青少年期的发展- 青少年的身体和性征发展:青少年期是身体和性征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身体发生剧烈变化。
- 青少年自我认同和身份发展: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身份,以及形成个人价值观和长期目标。
- 青少年的情绪和社会关系: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更加复杂,同时他们也开始建立更加成熟的友谊和浪漫关系。
5. 成人期的发展- 成人期的认知发展:成人期是个体认知能力的成熟阶段,包括逻辑推理、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 成人期的职业发展:成人时期个体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变得更加重要,他们开始建立职业身份和追求职业成就。
发展心理学之认知的发展
问题解决能力
希格勒(天平实验)
4、元认知结构
布朗
认知的知识+认知的调节
弗拉维尔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
国内学者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认知调节
元认知知识:个体对影响认知活动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各种因素的认识。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运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最大成就是获得了守恒;
儿童通常通过可逆性思维、补偿性思维、同一性思维达到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12—成人)
(命题运算阶段)
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其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形式运算阶段的2大特征:假设—演绎推理(单摆振动实验)、命题思维。
(元理解知识+元理解监控)
元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监察、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种学习能力。
5、
心理理论
含义★
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元认知体验:伴随个体的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元认知能力
的发展
元记忆的发展,主体对记忆活动和以及过程的知识和监控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引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1.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心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1.2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积极反馈和惩罚相联系而形成的。
1.3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形成的。
二、认知理论:2.1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从而影响其思维和行为。
2.2 信息加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和舒夫提出,强调个体在接受信息时会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从而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2.3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由加拿大心理学家班迪拉提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来促进认知发展。
三、社会学习理论:3.1 模型观察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3.2 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念会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3.3 人际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态度和认知会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4.1 内驱力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和无意识动力的驱使和影响。
4.2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个体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冲突的影响。
4.3 心理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和整合的过程,包括个体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心理学理解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
心理学理解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一、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是指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中对于知觉、思维和记忆等认知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根据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感知和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出生到两岁之间,婴儿通过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并通过运动行为进行探索和学习。
例如,他们开始通过触摸、抓握和咀嚼来认知物体。
2. 预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两岁到七岁之间,幼儿开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使用符号进行思考的能力。
他们能够使用模型、图画和玩具等来表示和解决问题。
3. 具体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七岁到十一岁之间,儿童开始能够进行系统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并通过操作符号、概念和事实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4. 形式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一岁以后,青少年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假设性的思考和理解抽象概念。
二、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有些认知能力具有遗传的基础,如注意力、记忆和智力等。
2. 环境因素: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认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感知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3.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对认知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知识和问题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方式。
4. 个人经验:个人的经验和学习历程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所接触到的知识都会对其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产生影响。
三、学习过程的认知理论学习过程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1. 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联来进行的。
它强调学习是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塑造。
心理学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
心理学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学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指人类在生命早期经历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些阶段对人类的认知、思维和情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儿童早期认知发展、青少年认知发展和成人认知发展。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儿童早期认知发展阶段是指从出生到大约2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他们通过触摸、吮吸和抓握等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此外,儿童在语言和社会交往方面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开始懂得识别简单的词语,并能够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声音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是感知和动作为基础的。
他们的思维过程是直观的和非逻辑的。
儿童往往会出现感知中心主义的现象,即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事物,无法考虑到他人的观点。
他们的思维活动还常常受到具体形象的制约,缺乏抽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是指从大约11岁到18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发展迅速。
他们可以进行更加抽象和逻辑的思维。
青少年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能够理解以及运用抽象的逻辑规则。
他们的思考方式也从具体到抽象逐渐转变。
青少年开始具备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并形成独立的观点。
此外,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观。
青少年常常会对社会和道德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
成人认知发展成人认知发展是指从18岁左右到成年阶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在这个阶段,成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和系统,能够综合和整合各种信息。
他们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成人的思维能力已经趋于稳定,能够在复杂的问题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成人认知发展阶段,个体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对认知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人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经验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
此外,成人还会借助外部工具和技术来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例如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取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Step Step Step Step 1: 玩一玩 2: 摸一摸 3:猜一猜 4:摇一摇
• 该课程设计有哪些优点? • 从皮亚杰的理论观点来分析,该课程设计 有何不足?你会如何改进?
27
认知发展的热点研
究领域举例
28
幼儿概念的获得
——死亡概念
29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理解知识从何而来
51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不同的人对同一物体会有不同视角
52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该任务考察儿童对知觉信息输入的理解深度; – 这种心理理论能力使儿童从形式和本质两个 方面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
• 符号功能的出现,如物体或词汇 •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 • 推理缺陷
– 泛灵论逻辑 – 中心化倾向 – 不具备守恒能力、缺乏可逆性
13
认知发展阶段
两杯等量 的水
一杯转 入高杯
哪一杯水 更多?
14
认知发展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获得认知操作能力,具有可逆性操作的心理运 算能力(知觉信息逻辑原则) – 重要特征 • 守恒
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
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42
研究缘起和定义
• 为什么称之为“理论”呢 ?
– 科学家——建立理论学说——认识和理解众多事实——
预测事物或事物间关系的存在
– 理论具有逻辑特征 – 儿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一种“理论”
43
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式
•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第五讲 第五讲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
1
二年级的课堂上
老师:今天的美术课,希望你们每人画一个
长三只眼睛的人
学生:这怎么画啊?没有人长三只眼睛! 你如何解释该学生的反应? 缺乏想象力?讽刺挖苦老师? 。。。。。。
2
本章要点
• 熟练掌握皮亚杰的观点
• 了解信息加工的观点
• 掌握热点认知领域的发展特点和研究范式: 心理理论、概念获得
– 有意识地看物体消失的地方 – 偶然发现的自主愉快反应,不断重复
11
认知发展阶段
• 二级循环反应(4-8月)
– 寻找部分被隐藏的物体 – 偶然发现的指向外部客体的愉快反应,不断重复
• 二级循环反应间的协调(8-12月)
– 具有客体永久性的明显迹象,能寻找发现未被转移的物体 (出现A非B错误) – 出现有计划的反应,协调两种以上动作达到简单目的
•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44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45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甲想一条狗(心理经验) – 乙牵着一条狗(物理经验) – 判断:哪个人能打狗(可进行某种操作) – 甲正在想饼干(心理经验) – 乙有饼干 (物理经验) – 判断: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能看到或摸到饼干
17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未能区分能力和表现
– 任务过难,低估了儿童的能力
• 客体认识
– 3.5-4.5个月婴儿的客体永久性
• 类包含
– 能考虑子类属 木瓜
• 自我中心
– 3岁儿童 卡片实验vs三山实验
18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认知发展是按阶段发展的吗?
– 强调整体性的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种任务的 一致的思维方式
46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大脑有什么功能? • 人的大脑用来干什么?
– 3- 4岁儿童能讲出部分心理功能
47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随机呈现心理词和非心理词
不可逆性
– 1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活过来吗? – 2 如果给死了的人喝点水,他还能活过来吗? – 3 如果给死了的人吃点东西,他能活过来吗? – 4 如果给死了的人吃点药,他能活过来吗? – 5 如果给死了的人念点咒语,他能活过来吗?
36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非功能性
– 1 如果一个人死了,他还能否再做活的时候做的那些 事呢? – 2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动吗? – 3 一个死了的人还能继续说话吗? – 4一个死了的人还能听得见声音吗? – 5一个死了的人还会感到伤心吗?
10
认知发展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婴儿协调感觉输入和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 从而理解并影响周围环境 – 六个亚阶段(客体永久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
• 反射活动(0-1月)
– 追寻缓慢移动物体,当物体消失后不再理睬 – 练习先天反射,将新物体同化到已有反射性图式中
• 初级循环反应(1-4月)
– 思考、知道、跳、梦想、吃、假装、动、希望、愿望 – 挑出心理词
• 看图片
– 讲故事
– 年幼儿童讲故事时出现的心理词汇很少
48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
区分想象与现实 理解大脑功能 再认心理词汇 图片故事理解
• Baron-Cohen, Leslie & Frith(1986)
– 顺序混乱的4张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解释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 恒常发展顺序
– 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 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Operational Stage,
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 以后)
– 去中心性、可逆性
• 序列化和传递推理
– 理解数量和逻辑关系
• 类包含
– 完整的分类系统
15
16
认知发展阶段
•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 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可 以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述进行假设-演绎推 理 – 重要特征
• • • • 重视可能性 假设演绎 质疑一切 自我中心意识的苏醒
39
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40
核心问题
• 什么是心理理论
• 心理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与研究范式
• 如何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41
什么是心理理论
• 缘起
– 普里马克等(1978)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 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概念
• 定义
– 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
• 行为故事 (behavioral story)
– 垃圾、洒水、扫地、干净
• 心理故事 (mentalistic story)
– 猫咪在树上、“需要救它”、爬梯、抱下小猫
49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50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32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小组讨论:请设计一个研究来了解儿童死亡概念 获得的时间和过程模式。
– 获得时间——完全掌握三个成分的年龄是多大?
– 过程模式——是依次掌握三个成分,还是并行同时掌 握?
33
幼儿死亡概念获得的时间和过程
• 逻辑考虑
– Speece & Brent (1992)
A× B× A√ B×
– Flavell等人 (1986)
• 呈现一块岩石状的海绵
• 然后问儿童两个问题 • 它像什么 (正确回答是“像岩石”) ? • 它实际上是什么 (正确回答是海绵 ) ?
53
“理解知觉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实验任务
理解看见导致知道 视觉观点采择 区分外表与真实 预测他人行为
– 在能够对他人心理进行知觉输入和正确理解 之后 ,儿童就可以根据“心理理论”预测他 人的行为。
54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一级错误信念范式 二级错误信念范式
55
“错误信念认知”的实验任务
一级错误信念范式 二级错误信念范式 – 意外转移 (unexpected transfer)范式 (意外地点任务)
5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认知过程
平衡 组织 顺应 同化
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 之间 的和谐状态 同化: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 经验的过程 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来吸收 或适应新经验的过程 组织:重组已有图式,形成 新的、更复杂的结构
6
7
我们如何获取知识?
• 心理发展的实质
机体与环境不平衡 适应(adaptation) 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 如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依靠认知操作和逻辑思维
– 阶段意味着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获得几种新能力 – 相反的声音
• 数量守恒vs容量守恒 • 不存在跨领域的一致性
– 词汇vs数理
19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
• 解释了认知发展吗?
– 不断以现有图式同化新经验、顺应新经验、重 组形成更复杂的图式,重建与环境中新事物的 平衡 – 相反的声音
• 三级循环反应(12-18月)
– 寻找发现明显被转移的物体 – 试误探索图式,积极探索作用于物体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