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花园将景观设计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
【园艺疗法】康养疗愈与花园景观有机结合,助力未来生活
【园艺疗法】康养疗愈与花园景观有机结合,助⼒未来⽣活花园、园艺及景观治疗的宗旨,是让⼈们的⽣活更⼈性化、更接近我们⾝处的⼤⾃然。
⾃然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对⼈体的⾝⼼健康都有⼀定的促进作⽤,是促进疾病康复的良⽅。
花园园艺景观在医疗上的应⽤将是未来景观的发展⽅向之⼀。
HDD将从城市居民的⾝⼼健康调理出发,展⽰世界各地的医疗机构、环境⼯作室为⼈们的健康作出过哪些巧妙的设计。
康复花园(Healing garden)⼜称康养景观(Healthy Landscape),是景观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产物,7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国内尚未全⾯普及。
通过⾃然景观和⼈⽂景观,让使⽤者的⾝⼼健康获得帮助的户外空间,是⼀种很适合推⼴在学校、复健中⼼、精神病院、疗养院、监狱与公共场所的活动⽅式。
在康复花园⾥,⼈们可以通过休息、观景、冥想、呼吸芳⾹空⽓来刺激感官、舒缓压⼒,摆脱⿇⽊疲惫的状态,使紊乱的⽣理机能得到调节。
许多⼈对药物具有⼀定的抵触⼼理,往往也乐于选择这种⽅式来放松⾝⼼。
⽬前,在北美地区约有20%的医院建有康复花园,为⼈们进⾏调理。
图⽚:荷兰Zonnehuis养⽼院花园景观富⽔庭院花园康复花园⽆法治疗断腿或癌症,但它⾄少可以在以下⼏个⽅⾯发挥作⽤:1)花园景观设计的构图和线条帮助患者减轻压⼒,使⾝体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2)花园景观设计的花草植物能够病⼈增强⾃我康复能⼒3)帮助病⼈获得常规医疗不能达到的疗效4)创造⼀种良好的环境,⽅便医⽣给病⼈理疗和园艺治疗5)为医院⼯作⼈员提供减缓⼯作压⼒的场所6)在医院内部,为病⼈和访客提供安静平和的互动环境对于康复花园,还可以使⽤其他术语如治疗、恢复、治愈等描述。
例如,1.8—3.6m,圆形圈椅围成的内向型⼩空间,可以增强⾮正式社交机会,营造交流和谈话的氛围,提供亲密交往机会,产⽣⾯对⾯的群体感受。
⼈与⼈之间疏密间距的相关数据:亲密交往间距15~30cm,个⼈空间间距15—120cm,社交间距1.2—3.6m,公共间距3.6m以上。
基于康复花园理念下的医院户外景观设计
基于康复花园理念下的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现代医院户外空间设计中,以康复花园为理念,通过对景观的设计,创造对使用者身心有益的健康环境,为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等提供休憩、放松、冥想与缓解压力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治疗身体或精神疾病,还能缓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并有效地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户外景观设计能够对使用者的生理或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身体康复,本文将从空间设计、自然景观设计、场所设施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康复花园设计理念,对医院户外景观设计提出具体的策略。
一、医院户外空间设计1、医院户外空间选址策略根据医院户外环境特性以及使用人群的特征与需求,探讨医院户外各类功能空间的选址策略:首先,选址应尽量远离空调设备、排风口、停车场等嘈杂区域或采取隔离措施。
医院户外康复花园主要功能是提供宜人景色以供使用者放松身心,而空调设备、出热口、机器或人工噪音会让整个花园的功能降低,因此,花园的选址特别是私密空间,应避免这些区域。
其次,功能不同的空间选址有所差别。
由于使用人群的需求不同,因此应尽可能提供多种空间的选择;而功能的不同影响到它们所在的位置也有差别。
比如,提供午餐时段休息的空间应尽可能临近餐厅或工作区;花园的入口尽可能安排在易受距离影响的使用者的区域;冥想或静思等私密区域应远离医院建筑与人群等。
最后,选址应考虑花园的最大使用时限。
自然气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患的户外体验,因此花园的选址应尽可能考虑地区的气候条件、光照时间、建筑物的位置、通风等问题。
比如,中国北方地区的秋冬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因此户外场地尽可能考虑更多的光照,而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则更多考虑遮阴区域。
2、空间的多样化设计由于医院户外环境的使用人群复杂,因此应提供多样化的空间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医院户外环境的功能不仅仅是给使用者提供休息与交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缓解压力、平复情绪的作用,因此,提供多种空间让他们可以自主抉择户外休息或活动方式,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医院康复花园设计研究
医院康复花园设计研究作者:张丹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3期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生命的越来越关注,康复花园作为景观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户外辅助治疗空间,也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了缓解压力的休憩场所。
以河南省康复医院为例,结合康复花园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际需求,详细地分析了医院花园景观的现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希望能够对康复花园在国内的推广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康复花园;医疗机构;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62031引言20世纪90年代,作为户外辅助治疗的康复花园开始出现。
它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能恢复或保持健康,具有康复作用的景观环境[1]。
其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改变冷漠、压抑的医疗环境,帮助病人更快的恢复健康。
另外,也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提供了缓解压力、转换心情的户外休憩场所。
2康复花园设计的理论依据2.1压力缓解理论由于人类本身起源于大自然,所以天生就有与自然结合的倾向,当人处于自然之中时,即使只是观水、欣赏植物也是轻松的,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和各种压力[2]。
2.2传统养生理论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人利用环境养生的例证。
无论是在园林的选址布局、建筑营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还是园林意境的营造,无不体现着传统的养生文化。
传统养生文化注重天人谐调、外适内和,以健康为目的,与现代医疗模式相结合,为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提供启迪[3]。
2.3社交活动理论人不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都需要社会认可和支持,所以社交活动必然存在,尤其是饱受身体和心理煎熬的病人,他们更加需要家人及朋友的关怀,而康复花园恰恰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使病人在社交活动中重新构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期望。
3康复花园的设计原则康复花园的设计应以满足不同人员需求为原则。
康复花园所服务的人群结构并不单一,包括患者、医务工作者、病人家属及探访者,每个群体的需求是不同的。
设计与医疗一针对癌症患者的康复花园
设计与医疗一针对癌症患者的康复花园
闫璐;夏冬
【期刊名称】《工业设计》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被逐一攻破,但是在癌症这个一大医学难题上,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我们都熟知癌症的治愈率非常低,即使早期发现治疗康复后,也依然要时刻谨慎小心,注意复发的危险.而在设计学的领域中,我们有了“康复花园景观”设计主题,作为景观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康复花园景观,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绿色的户外辅助治疗空间.它可以为患者在视觉、嗅觉和心理上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康复花园景观与康复医学做出了探析.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闫璐;夏冬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000;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0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康复花园理念下医疗户外景观设计策略初探 [J], 班千袆;任留柱
2.浅析医疗环境景观设计——以梅州市人民医院康复花园景观为例 [J], 肖炯立
3.基于循证设计法的医疗空间康复花园景观设计 [J], 陈晨;黄滢
4.孤独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研究——以埃文斯康复花园为例 [J], 李思琪; 吴曼
5.瑞士康复花园对适老性户外环境设计的启示
——以巴德-祖赫扎康复医疗中心花园为例 [J], 萧蕾;林雅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然疗愈:康复花园的内核及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9-0078-05 收稿日期 2022-12-05摘 要 康复花园由于其在辅助医疗以及亚健康疗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发展迅速。
该文介绍了康复花园的发展与典型作用机制,通过对国外实例的归纳总结,结合库珀·马库斯的康复花园设计导则,探讨了现代康复花园设计的要点与方法。
从使用者需求分析、空间结构与分区、交通流线设计、植物配置、水景及艺术装置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康复花园设计的模式,以期对我国康复花园的设计与发展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康复花园 自然疗愈 设计要点Abstract The healing garden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ir irreplaceable positive effects on auxiliary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healing of sub-health s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rapeutic gardens was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we discuss the key points and methods of modern healing garden design based on the Cooper Marcus's healing garden design guideline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ases, which were induced into 5 aspects, including the user-based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spatial pattern, the traffic flows design, the planting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ing of waterscape and artistic installations.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ing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ealing gardens in China.Keywords Healing gardens, Natural therapy, Key points of design自然疗愈:康复花园的内核及设计策略Natural Therapy: Design Kernel and Configuration Strategy of Healing Gardens张德顺 | Zhang Deshun 陈莹莹 | Chen Yingying吉雷蒂·卡内夫 | Giretti Kanev 奉树成 | Feng Shucheng 许镇震 | Xu Zhenzhen 李 蕊 | Li Rui 董 迪 | Dong Di康复景观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园林类型,指通过提供体育健身空间、增加社交活动、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舒适愉悦的环境等手段辅助治疗,帮助使用者恢复行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人-景交互载体[1]。
康复式景观治愈系医疗花园和户外康复空间的循证设计方法
康复式景观治愈系医疗花园和户外康复空间的循证设计方法1. 引言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生活的压力简直像头顶的乌云,时不时就把人压得喘不过气。
医院的白墙、刺耳的机器声,总让人觉得身心俱疲。
可大家知道吗?其实,治疗并不只有药物和手术,咱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自然。
没错,就是那美丽的花园和清新的户外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康复式景观治愈系医疗花园和户外康复空间的循证设计方法。
想必很多人一听到“循证设计”,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堆复杂的公式和无聊的术语,其实不然,今天我们轻松点,聊聊这些花园是怎么帮助我们治愈身心的。
2. 治愈的花园2.1 自然的力量首先,咱们得说说自然的力量。
自然就像一位无形的医生,能够给人带来身心的舒适。
无论是那绽放的花朵,还是轻轻拂过的微风,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放松。
这就像喝了碗热乎乎的鸡汤,心里暖暖的,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
研究表明,待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降低压力,改善心情,甚至能加快康复的速度。
想想看,当你在花园里散步,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唱,阳光洒在身上,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2.2 设计要点那么,如何设计这样一个“治愈系”花园呢?这就要看循证设计的方法了。
首先,咱们得考虑空间的布局。
比如,设置一些曲折的小径,能够引导患者慢慢探索。
人嘛,喜欢有惊喜,走得越慢,越能发现美丽的风景。
然后,咱们可以在花园里种植各种颜色的植物,鲜艳的色彩能刺激大脑的愉悦感。
再来,别忘了设置一些座椅,供人休息和交流。
毕竟,和朋友一起聊天,也是治愈心灵的好方法呢。
3. 户外康复空间3.1 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疗愈说到户外康复空间,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健身器材和跑步道。
没错,运动和康复是密不可分的。
其实,户外康复空间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很多时候,锻炼就像是在做饭,做得好,心情美;做不好,心里没底。
设计户外空间时,可以考虑设置一些团体活动区域,像是羽毛球场、乒乓球桌,促进患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彼此的友谊。
康养景观名词解释
康养景观名词解释
康养景观,也被称为康复花园,是景观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兴起于7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获得帮助的户外空间。
康养景观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绿色自然的生态环境,鼓励人们多感官地接触自然,并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关怀,呈现细致体贴的细部设计,最终营造出安全舒适、优美宜人的绿色康复疗养空间。
康养景观是一种基于健康理念的景观设计,旨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康复,并鼓励人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这种景观设计的理念在学校、复健中心、精神病院、疗养院、监狱和公共场所等地方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空间。
设计结合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研究
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在医疗中具有以下重 要性和必要性:
1、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景观设计通过提供自然、舒适和富有生机的环 境,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2、促进患者社会交流:康复景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区域有助于患者 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减轻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
总之,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 的康复效果。通过将自然元素与医疗设施相结合,这种医疗模式不仅可以缓解患 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还能改善他们的康复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 境中度过治疗期。这种医疗模式还能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并成为现 代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康复景观则是另一种将自然元素与医疗设施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康复景观不 仅具备医疗花园的优点,还能通过特定的景观设计来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例如, 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康复景观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健身器材和水疗 设施等。这些设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内容,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患者的康复 效果:
4、美学:良好的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与安全性的要求, 还应追求美学价值。通过巧妙地运用植物、水景、小品等元素,为患者带来愉悦 的视觉享受和心理安慰。
设计实践
1、康复训练: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中应设置专门的康复训练区,以满足 不同患者的需求。例如,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设计无障碍通道和专业的康 复设施;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引入音乐疗法、园艺疗法等创新方法。
文献综述
康复景观设计在医疗和康复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泛。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景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康复花园和户外空间的设计、 患者需求和体验以及设计与康复效果的关系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康复景观设计的标准化 和规范化不足等。
从康复花园到健康景观——基于健康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
从康复花园到健康景观——基于健康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对于城市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高度重视的效益”,“数量”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健康景观”的概念以及设计要求,因此本文将从过去与现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论述为何和如何建设“健康景观”,明确表示,景观中健康理念的主要发展路线。
关键词:城市景观;身心健康;康复效果;健康设计1.当下景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提高,因此景观的建设也发展迅速,加上各级宣言的“花园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如显示常见的趋势增长率在很多的城市,如公园地区、广场地区、街道绿化城市居民居住地区的景观,私家花园,景观覆盖各级城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即使城市园林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总的来说,现阶段城市景观建设更加看重其对于人的视觉感官,孜孜不倦的追求其美感,并忽略了多个景观的内在涵义和其带来的各种效益,所以,有些景观建设只注重表面、其预留空间也不利于人们在此交谈,而且还具有环境危害,影响社会公共安全、辐射的负面影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
2.健康景观定义倡导综合健康环境设计,建立“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已成为城市和社区建设的新标杆。
城市景观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之一,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
众多有见解的人士都将健康设计纳入景观设计体系,但景观健康设计尚未在其行业界中获得共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在众多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较认可的“健康景观”定义,定义如下:所谓的“健康景观”指的是景观可以施加有益的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康复和促进人们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不仅仅是附属的医疗保健中心和优异的健康社区景观外,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如工作、学习、社交、休闲娱乐等等,所需要使用的城市公共景观。
3健康景观的历史演变虽然健康景观在中国是一个新词,但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景观设计中对于如何可以做到有益于健康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疗愈花园,它源自欧洲的修道院花园。
浅谈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
2017年第4期现代园艺1植物景观在康复花园中的作用1.1营造区域的健康效应对于花园中枝繁叶茂的树木,枝叶放电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光电效应,让空气电离形成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空气维生素”,即空气负离子。
而且植物有着吸收有害物、净化空气的特点,例如,迎春和银杏可以吸收SO2。
除此之外。
植物还具备杀菌功能,本身又带有清新的气味,被称为天然的灭菌素,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健康生长,又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例如,丁香可以有效消灭结核杆菌等细菌。
1.2营造强烈的心理效应花园中的花、树、草都具有美感,也有着多样的色彩、气味和形状。
植物在一年中的状态完全不同,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在康复花园中一定要关注植物所具有的色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花朵、枝叶、果实都有着独特的味道,新鲜的空气,一阵风过后,会形成一种“香远益清”的景象,令人忘乎所以、深陷其中,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压力,心理上得到治疗。
植物不但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放松心情,给人带来灵感等。
1.3参与空间是园艺治疗的基础在康复花园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大部分人利用在花园中进行一些活动,让身体保持健康,甩掉消极的情绪,让身心更加健康,这就是所谓的园艺治疗法。
植物是开展园艺治疗法的基础,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吊篮等,可以很好地释放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感官,让人们慢慢地由外部的刺激转变为心里的平静,增进健康。
通过植物和园艺产生的促进作用,人们进行园艺活动,增加了身体健康,放松了心情,产生一种满足感,这表明园艺师和社会都比较重视人们的健康。
2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化2.1未建立多渠道的植物感知体系要想建立植物感知体系,一定要理清2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康复治疗的体验。
人的感官系统比较复杂,感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疗疾病要多管齐下,有关研究显示,植物给人们感官带来的体验和有效治疗疾病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比较模糊。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设计康复花园时,使植物的气味色彩和治疗疾病相联系,两者的关系比较简单,由于康复治疗是很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因此,这种关系暂时无法确定。
医疗康复景观设计案例解析
医疗康复景观设计案例解析一、引言。
今天咱们来聊聊医疗康复景观设计这个超有趣的话题。
你可能会想,医疗场所不就是打针吃药的地方嘛,景观有啥特别的?那可就大错特错啦!好的医疗康复景观设计就像是给病人开的一剂特殊“药方”,能在无形中促进他们的康复呢。
二、案例一:[医院名称]康复花园。
1. 整体布局。
这个康复花园就在医院的住院部旁边,像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一进去,你就能看到它的布局特别巧妙。
有弯弯的小径,就像小蛇在草丛里穿梭一样。
小径两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淡雅的薰衣草,每次风一吹过,就像在轻轻跟你打招呼;还有高大的雪松,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这个花园。
这种蜿蜒的小径设计,是为了鼓励病人多走动。
你想啊,病人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走着走着,可能都忘了自己是在做康复训练呢。
2. 功能分区。
花园被分成了好几个区域。
有一个专门的冥想区,那里放着几个特别舒服的躺椅,周围用竹子围起来,有点像古代文人雅士的小天地。
病人可以在这里静静地躺着,听着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放空自己的思绪,减轻心理压力。
还有一个互动区,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材,像那种适合老年人活动关节的小器械。
在这里,病人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和其他病友聊天互动,互相鼓励,那种氛围可好了。
3. 植物选择。
这里的植物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薰衣草和雪松,还有很多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比如说金银花,它开着漂亮的小花,还能清热解毒呢。
这些植物散发着自然的香气,对病人的情绪有很好的舒缓作用。
而且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开放,让病人在住院期间也能感受到四季的更替,不会觉得那么压抑。
三、案例二:[疗养院名称]湖畔景观。
1. 与自然的融合。
这个疗养院靠近一个小湖,景观设计师可真是充分利用了这个天然的优势。
他们沿着湖边修建了一条木栈道,走在上面,就像在水上漫步一样。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湖的周围种满了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到湖面上,就像姑娘的长发在随风飘舞。
这种与自然的紧密融合,让疗养院里的病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康复花园设计初探
散植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 ,辅以低矮类花卉、彩叶灌
木 。另外 ,可 结合 道路 和 场地 绿化 ,利 用具 有浓 密树 冠 的遮 荫树 营造 覆盖 空 间 ,患者可 在 绿色 覆盖 的空 间 下散步 、健 身 。
()注重美观性和形式 的多样性。植物配置尽量 2 避免呆板的规则式布局,多采用 自然的形式。为了增 加竖向空间的层次感 ,可运用乔、灌、草立体混交或 立体花坛 、墙面绿化等方式 ,有利于各种人群从不同 的视觉角度观察和接触植物【 l 】 。树种的选择以冠型优
休息区是康复花 园的重要 区,为患者 、工作人员
和探视家属提供多种 使用方式 ,如接触 自然、散步、 休息 、冥想、交谈和家属会面等。工作人员还可以在
压 力的休 憩场所 。
工具 ,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性的物理治疗,恢复身
体机 能 。一 般要求 空 间相 对开 敞 ,活动设 施安 全 、易 操作 、噪 音小 。
1康 复花 园 的设计 患者 的行 为心 理需 求是 主 要依 据 ,功 能和 设施 的
13绿化设计 . () 1 营造不同的使用空间。可选用l m以上的灌木
Li a y n , h a g n o ig S i Xi Ch o a g
(ol e f a dcp Ar i c r, nig oet iesyN ni 10 7 C ia C l g L n sae c t t e j rs y v rt, aj g2 03 , hn ) e o h e u Na n F r Un i n
关键 词 :康复花 园;景观设计 ;花 园
中图分类号 :¥ 3 .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9 5 (0 1 30 1-3 71 9 6 24 2 2 1 )0 ・0 70
设计结合医疗_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_张文英
摘要:康复疗养医学的整体医疗理念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因其合理、绿色、环保而得到发展。
从康复疗养医学的角度论证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作为辅助人类康复的治疗因子的重要意义。
通过归纳总结康复景观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循证设计”的方法应该作为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论,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基础。
探讨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方法,提出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中医药学以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养生文化对我国康复疗养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康复景观;医疗花园;循证设计;研究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8-0007-05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9-06-19;修回日期:2009-06-28Abstract:The movement of recuperatio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s developed because it is sustainable idea and measure.From the view of recuperatio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t is important to regard healing gardens and therapeutics landscapes as one of important therapeutic measures.This article puts foreword that "Evidence-based Design"should be an important methodology in therapeutic landscape design as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through summing up theories and practices,and discussing the design aim and design method.And it is brought forwards that the well-being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religion,herbalist and classical garden have crucial guid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rapeutic landscape in China.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therapeutic landscape;healing garden;Evidence-based Design;study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Design Integrating Healing:Healing Gardens and Therapeutic Landscapes 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ZHANG Wen-ying,WU Ying-ying,XIAO Da-wei美国曾有一项非正式的研究,有人要求住在圣弗朗西斯科医院的病人们作一幅有益于自己康复的图画,大家不约而同画的都是户外景色;19世纪荷兰画家凡·高在法国圣·保罗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期间,创作了一系列名作“圣·保罗医院的花园”(图1、2);19世纪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深信:观看自然景色能让都市居民放松身心、解除都市生活压力,并对情绪以及生理的状态有益处。
设计结合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结合医疗——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研究姓名:康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艺术学指导教师:李向北2010-04英文摘要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吃药不打针就是健康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摒弃。
这颠覆了从前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来改善健康的模式,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变得更为重视。
一个良好的调节身心并纾解压力的景观环境成为现代人们的共同诉求。
美国的生态景观先驱麦克哈格曾经提出“设计结合自然”的口号,社会需要生态,人们需要尊重自然。
经国外自然助益假说等理论研究证实,自然景观能够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在恢复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过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对于人性化环境的要求更高。
笔者认为,设计不仅应该结合自然,还应结合医学领域的知识充分利用自然,让它的康复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人类造福。
特别是在医疗机构中,更加需要良好的景观环境来协助患者的康复。
现代康复景观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景观类型,在医疗机构中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这类景观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深度,像如园艺疗法的专业化发展和循证医学的引入都客观推动了康复景观的进步。
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对于这类景观的系统研究较少。
论文首先综论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和框架。
随后对康复景观做出全面整体的概述,界定了其概念和涵义,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参与者与康复景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康复景观对于参与者健康改善的影响。
在基于参与者环境感知与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做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其构成元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并结合医学领域的知识对“设计应怎样结合医疗”通过案例进行剖析。
而后对于整个康复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再认识,也是对康复景观设计的一个延展性思考。
最后,对康复景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
康复景观结合医疗环境设计研究——以宿迁市四家医院绿地设计为例
个方面或其整体的健康[1]。杨欢、刘滨谊等认为,康复花 园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可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健 康,减轻使用者的压力,改善其生理和心理状况,从而达 到治疗的目的[2]。
康复花园有 3 个益康过程的特殊层面:(1)生理症状 达到某种程度的缓解或是降低症状的知觉;(2)压力的降 低和个人在经历医疗环境中,情绪及生理上增加慰 藉 程度;(3)提升健康的整体感觉,以及个人在经历医疗过 程中的希望感,协助身体的改善[3]。
1 康复景观简介
康复景观是指能对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具有积极 作用的一些户外活动空间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康 复花园是由美国开始兴起的一种园林形式,它的英文是 Healing garden 或 Healing landscape,也可译作康健花园、 康复景观、疗养花园或是医疗花园等。
密歇根州立大学乔安妮·韦斯特菲尔(Joanne West⁃ phal)教授认为,康复花园能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的恢 复身体功能的机会,重点强调的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 3
用。该文选取宿迁市两家综合医院及两家专科医院,对其绿地环境中康复景观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和
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优化康复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康复景观;医疗花园;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 TU986.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21-03
Therapeutic Landscapes Integrating Medical Environment Design
设计的指导原则:(1)创造运动和锻炼的机会;(2)提供私 密、可控制的空间;(3)有社交和聚会的场所;(4)提供与 自然正面接触的机会[4]。在此基础上,她通过观察美国、 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4 个国家的 100 多所康复花园, 提出 6 项设计要求:(1)可视性(Visibility);(2)可接近性 (Accessibility);(3)亲和性(Familiarity);(4)安静(Quiet); (5)舒适(Comfort);(6)积极向上的艺术性(Unambiguous⁃ ly positive art)[5]。
基于康复花园理念下的林西县医院景观改造设计
2023年第10期现代园艺基于康复花园理念下的林西县医院景观改造设计闫文清,王雷*(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院将林西县医院现有场地与康养疗愈理念、康复花园理念结合进行景观设计。
首先,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其次,通过融入康复花园设计理念,结合病人需求,打造一个可以疗愈患者身心的花园,使患者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修养身心,辅助医学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院康复花园;疗愈景观;医院景观1项目背景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现状,随着生活中人们对医院使用率的提高,为满足人们对于医院医疗条件、建筑设施、景观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在众多疾病治疗方法下,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药物治疗结合环境、心理等疗法[1]。
因此,在林西县医院内基于康复花园理念,打造一处医院内的康复花园景观,以便于通过自然景观结合人文景观达到康复治疗的良好效果。
2项目概况林西县医院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兴林路18号,场地内地势平坦,无起伏地形。
林西县医院内植物种植以油松、毛白杨、垂柳、迎春、芍药等为主。
林西县年平均气温在1~5℃,年平均生长期90~120d,降水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约370mm[2]。
3现状分析3.1场地现状林西县医院紧邻一条城市主干道、三条次干道,医院内部由一条闭合的主路贯穿。
医院占地面积43365m2,设有门诊楼、外科楼、内科楼及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51000m2[3]。
院内景观包含入口水景、门诊楼南侧小型游园。
场地内存在停车空间不足、设施老化、植物种类较少和使用率较低、空间较小、可供患者休息观赏场所较少等问题。
3.2服务对象分析林西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县及周边地区30多万人民群众的医疗和急诊急救工作[3]。
门诊楼就诊人群包含各个年龄段人群,经过实地调查分析,中老年人群占比较大,其次为儿童;内科住院部主要针对大量中老年人群,外科住院部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同时包含少量其他年龄人群。
医院康复花园设计研究——以河南省康复医院为例
医院康复花园设计研究——以河南省康复医院为例
张丹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16(000)013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生命的越来越关注,康复花园作为景观与康复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舒适的户外辅助治疗空间,也为医护工作者提供了缓解压力的休憩场所.以河南省康复医院为例,结合康复花园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际需求,详细地分析了医院花园景观的现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对康复花园在国内的推广有一定的帮助.
【总页数】3页(P162-163,165)
【作者】张丹
【作者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洛阳4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2
【相关文献】
1.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对昆明市延安医院的调研与改造为例 [J], 孙嘉;高宇
2.康复花园的景观实用性研究——以北京万华康复医院景观设计为例 [J], 曹晓珍
3.孤独症儿童康复花园设计研究——以埃文斯康复花园为例 [J], 李思琪; 吴曼
4.关于康复医院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以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为例 [J], 李宇童;金素雅;李宇倩
5.传承百年正骨发展现代康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康复院区(河南省康复医院)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园艺疗法与康复疗愈景观设计探索
园艺疗法与康复疗愈景观设计探索
吴甜
【期刊名称】《花卉》
【年(卷),期】2024()10
【摘要】旨在探讨园艺疗法与康复疗愈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为康复环境营造提供新思路。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园艺疗法和疗愈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园艺疗法融入康复疗愈景观设计的具体策略。
研究表明,将园艺疗法有机
融入康复疗愈景观,对于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提高环境疗愈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为园艺疗法与景观设计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吴甜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畅达、疗愈、优美的康复体验空间营造--以无锡某医院景观设计为例
2.浅谈园艺疗法与疗愈景观设计
3.浅谈园艺疗法与疗愈景观设计
4.浅谈园艺疗法与康复疗愈
景观设计探索5.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适老化康养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评《康
复景观疗愈花园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花园将景观设计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导读:本文康复花园将景观设计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言目前,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医疗疗养设施的需求量将随着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开始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所要求。
人们除了关注医疗技术,也逐渐意识到医院户外空间景观环境的重要性。
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模式开始向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并由此逐渐向社会医学的模式转变。
从9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有关于康复花园的论文出现在热门设计杂志上,让康复景观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伴随着各种园林式医院和花园式医院的产生,康复花园在医疗的综合发展及景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康复花园内涵康复花园是一种园林形式,始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是景观与康复医学相融合的产物[1]。
康复花园是指在医疗空间中融入景观元素,将景观设计作为辅助的治疗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接触,使参与者在精神方面有康复疗养功能。
康复花园的使用者不仅仅是病人,也包括亚健康人群、残疾人、医护人员、病人家属等。
因此,康复花园的设计要充分挖掘空间的康复特质,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来定位具体的康复景观环境,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刺激人的各种感官,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进而促进其身体健康的恢复。
二、康复性景观的功能(一)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功能合适的康复景观不但能够为病患、医护人员等创造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交流空间。
疗养者在有效的康复环境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接受治疗,更能重新获得生活的兴趣和自信。
医疗空间改进,有利于树立医院自身的形象,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促进心理健康根据心理学的情景治疗理论可以得到美好的风景、新鲜的空气、舒适的治疗环境,可以使病患保持宽松、平和的心境,有助于陶冶情操,身心愉悦。
我国医学领域采用的医学审美疗法强调医学和美学的互相结合,具体又包含多种疗法,比如色彩艺术、听觉、视觉、嗅觉、综合艺术等[2]。
其实,这些在景观疗法中也都是可以实现的。
对自然景观中的点、线、面、色彩、声音、光线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对患者造成刺激,让其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疗养效果,帮助其快速康复。
对医院里活动的人们进行调查研究,95%的人表示在感受到压力时,会选择在户外,因为能够感受到正面、积极的心情转变,从焦虑、有压力逐渐变得平静。
有超过2/3的人表示,自然元素如:树木、花草、色彩、动物等,对于缓解压力,改善心情有直接的效果;同时也有超过50%的人表示,刺激其他的感官,如听觉、嗅觉、触觉(例如鸟叫、水声、花香等)也有同样的效果。
(三)促进生理健康现如今,医学已经逐步意识到自然景观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自然医学、行为学、心理学等都已证明了自然要素对患者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作用。
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水体、温和的阳光、清晰的空气,都对患者的疾病有间接疗效。
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负离子可以调节人体内的血清素浓淡,缓和“血清素激惹综合症”,对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增强免疫力。
绿色植物空间可以使皮肤温度下降1-2℃,脉搏下降1-8次/分钟。
三、医疗空间康复花园景观设计探析(一)循证设计的概念所谓循证设计,是产生于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设计理念。
这一设计思想主要强调运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研数据来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的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3]。
循证设计尝试在科研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医疗环境,让病患可以在这种新环境中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最大的提高,并且让所有身处于这个环境的人都能够得到放松。
循证设计中,设计者不但需要对医院的内外空间进行考虑,而且还需要对各种类型的可感知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该理论的出现为康复花园的建设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1.考虑内外空间:医院的外部空间对患者的治疗有辅助效果。
以位于美国休斯顿的KelseySeybold门诊中心为例,如图1所示,其设计灵感源自于得州的BigSandyCreek,中心的正前方建设了公共开放空间。
因周边居民认为溪水有助于治疗疾病,所以上述公共空间在设计时考虑了小溪的位置,长度共计400英尺,如图2所示,为这一空间增添了别样的景观。
门诊中心的景观设计意在强调水景的康复疗养功效。
溪水景观的营造,不仅使其景观设计别具特色,让使用者能够放松身心,让儿童患者能够嬉戏玩耍,减少对医院的畏惧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医治效果。
内部空间也应为患者与探病的亲朋好友提供良好的互动场所。
只有综合考虑医院的内外空间环境,为患者提供动静皆宜的绿色康复空间,才能充分发挥景观的康复疗养功能。
2.考虑可感知环境:感知觉是一项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不同类型,相应地感知环境也包括不同的形式。
反映实体的差异会产生视觉感受的差异,例如颜色的差异会产生心理感受的差异,美的事物可以愉悦心情,视觉环境中对人产生积极的生理刺激能够对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景观中材质的质感差异造成心理感受的差异,患者通过触摸更加能够亲近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于听觉环境而言,声音不同,听者的感受也将存在差异,对其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景观设计时,注意音乐和自然声的完美融合,有助于提高对病患的治疗效果;芳香疗法肯定了嗅觉环境能够产生的辅助医疗作用,一些具有香味的植物能够安抚患者的情绪。
以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如图3为例,该康复疗养区主要提供高标准医疗、康复、体检服务。
医院分为视觉园、听觉园、触觉园、嗅觉园和味觉园。
(1)视觉园:颜色表现是视觉刺激中最重要的感受。
色彩的差异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不同。
绿色让人感觉宁静安详;红色让人感觉热烈奔放;黄色让人感觉温暖愉悦;粉色让人感觉温馨幸福,蓝色让人感觉深沉忧郁,紫色让人感觉高贵典雅……在视觉园中的榉树种植池内,对各色开花植物进行配置,四季变化,色彩丰富。
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微型的聚会场地,探病者与患者可以聊天,医护职员也可以在此休憩或者举办小型康复理念的交流。
(2)听觉园:纯天然的声音在听觉刺激中最为重要。
植物类型的差异,叶子形态、质感的差异,在风中摇曳时发出的声音也有差异。
植物吸引鸟类停留,鸟儿叽叽喳喳,给人多重的听觉感受。
在康复中心西侧临近水溪的绿地设计了听觉园,园中还设计了人工的水景,种植了很多叶子可以发出响声的植物,在弧形的长廊内休憩,可以倾听不同树叶发出的美妙声。
伴随着水声和鸟鸣声,让人不由得身心舒畅。
(3)嗅觉园:气味在改善人的反应方面有显著作用。
嗅觉园设置在康复疗养区的西南侧,种植具有香味的植物,例如花香、果香和叶香。
并根据风向设计植物种植的位置,以防多重味道参杂。
同时对疗效俱佳的芬芳植物组合搭配,如迷迭香的浓郁,薄荷的清凉等。
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有预防流感区、血压恢复区以及心情舒畅区。
(4)触觉园:触觉感受是人们最基本的、最直观的经验。
通过触觉传递,能使人在心理上引起共鸣,达到心理认同。
病患触摸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通过触觉感知了解和亲近所处的空间和环境。
在设计中使用触感更加温和柔软的材质,能够拉近病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与自然亲密接触。
针对视觉残疾的病人区引导他们触摸不同的植物。
不同的质感的植物会给视觉残疾的患者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
在地面铺装上采用水洗石、卵石、木地板等铺地材料,栏杆扶手背面刻有盲文都给有视觉残疾的人以提示,给予病人最大的关怀和包容。
(5)味觉园:通过饮食活动体验来实现的味觉刺激。
味觉园位于场地的西南方向,栽种了一些可食用或是作为食物材料的植物,在采摘区域中,对乘坐轮椅的患者参与采摘活动的需求进行特殊考虑和设计。
康复疗养区的“五感园”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康复花园的基本原则,是循证设计理论的具体实践。
别具特色的小花园的设计,结合植物配置,既能够创造简洁开放的绿地环境,缓和建筑物给人带来的生硬感,还能达到辅助治疗的功效。
(二)医疗空间户外景观需求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户外空间的景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医院不再只是有几栋冰冷的大楼,而要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要关注病人生理需求,也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发挥景观的辅助治疗作用。
对医疗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病患的需求,还应照顾到医疗工作者和探病的亲朋好友,并且不同的使用者对于户外空间景观存在多样化的需求。
1.患者的需求:病人按照其患病的状况可以分为普通病人和危重病人两种。
危重病人相对于普通病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内心更容易焦虑和恐惧,这都会影响其就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所以,危重病人更需要的是能够使其放松心情,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的环境。
医院户外空间的美景,可以愉悦患者心情。
充满阳光的阳台或屋顶花园有助于肺结核病的治疗,柔和的色彩有助于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
绿化植物让重症患者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对其康复过程大有帮助,如图4。
医院应当为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户外空间,让患者既能够独处,也能与他人共处。
既有能够晒太阳的地方也有树荫能够乘凉,既有开敞空间也有封闭空间,让患者获取最大的身心自由。
孩子的需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往往对医院抱有恐惧心理,非常排斥待在医院。
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是很多医护人员和父母的困扰。
儿童往往性格活泼,偏爱新鲜的色彩,对大自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若能在医院户外空间设置专门针对儿童的游戏场所,可以在一定成都上改变儿童对医院的认识,减弱恐惧心理。
色彩鲜艳的花卉植物,可以打滚的草地,能适当攀爬的软梯和斜坡都能让孩子走入户外景观,有助于其康复和治疗。
老人的需求:老年人的孤独感、寂寞感往往比较强烈,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比较茫然,身心都比较脆弱,非常需要别人的关爱和照顾。
老年人更需要温馨、安静的康复环境,使其能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来,从而舒缓对医院的排斥情绪。
老年患者通常身体机能弱化,行动迟缓,所以户外空间的路面应增加防滑处理,并且应注意无障碍设计。
方便轮椅推行的无障碍通道、舒适的休息坐凳、可以散步的走廊、能观花赏鸟的安静小花园都让病患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去接触自然,放松心情。
中青年的需求:由于中青年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大,这部分患者会更加沮丧、急躁和忧郁。
花园一般的医院户外空间环境有助于抚平他们的焦躁情绪,让他们暂时忘却痛苦和烦恼,能有机会接触自然,使他们心情开阔,改善心理疾病,有益于身体的康复。
2.探访者的需求:探访者能让患者在心灵上得以慰藉。
这一部分群体在户外空间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
宜人的户外环境让探访者能放心地让家人、朋友在此治疗。
对于危重病人,他们的探访者有时也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轻松的户外环境有助于他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探访者可以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与病患进行交流,如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