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
文化类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吕旭东
学号*********
院(系)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1202 班
指导教师冯晟
时间2016年 6月 18日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textbook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studie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aiming at applying TBLT in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textbooks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interest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se textbooks. Meanwhile, by sorting and analyzing statistics of survey “Foreign students’Interest on Regional Culture”, the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
Moreover,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aper is a sample design of a text. The author exemplifies an unit of the cultural textbook, featured with Xi’an regional cultures. Last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limit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Cultural Textbooks Of TCSL,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致谢
四年前,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腔的壮志跨入了建大的校门。
不知不觉,四年的本科时光如白驹过隙般。
来得及回味,却来不及追随。
四年后,我们将要走出建大的校门。
与当年相比,少了些许稚嫩和天真,多了一份坚强与勇敢。
如果说,本科的四年来说是我生命这首歌的一个小插曲。
那么这首插曲无疑是美妙但有波折的。
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未来的向往。
陪伴我的始终还有家人、老师、朋友以及同学。
这四年能有他们的陪伴。
我的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冯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冯老师给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建议。
从定题到问卷的设计以及发放,以及其中的几次易稿。
冯老师和我进行过多次的讨论并给了我很多的建议。
同时冯老师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了我极大的影响。
在此衷心感谢这几个月来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评阅组的梁浩老师和唐琛老师在本文的修改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建议,这些建议和指导让我的论文内容有了质的提升。
同时也特别感谢唐琛老师的支持,让我能够有机会进行课堂实录以及收集留学生的实际反馈。
其次,我还要感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曹勇老师、秦艳萍老师、张晓红老师、王涛老师、崔盈华老师、吴宇老师、陈楠老师、还有张曦老师。
在这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各位老师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不仅仅是学业上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及技巧。
更是教会了我们对待学术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
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许多道理。
此外感谢我的舍友以及全体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们。
是你们陪伴了我大学四年的大部分时光。
是你们让我知道了团结的力量,知道的团队的重要性。
也感谢我的舍友们在我们的论文写作期间大家相互讨论相互提一些好的建议。
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论文才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
爷爷和父亲建筑绘图时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种良好品格从小就深深地影响到了我。
母亲给我诠释了什么叫做无私的伟
i
大的爱。
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远远用语言表达不了。
唯有用一辈子慢慢去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在我的论文中参考了很多文献资料。
在此也向对外汉语的前辈们表示致敬。
论文的写作是一个不断寻找、发现、酝酿、成熟的过程。
毕业论文的完成只是对自己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未来的学习仍需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学习和探索。
最后要感谢各位评审老师,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谢谢你们对我的论文指出宝贵意见,这将是我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的宝贵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ii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选题缘由 (1)
1.2 研究目的 (1)
1.3文献综述 (2)
第2章本文写作相关理论 (5)
2.1 文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5)
2.2 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编写原则 (5)
2.3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8)
第3章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作用 (10)
3.1引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10)
3.2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10)
3.3增强学生自学以及自我检测能力 (10)
3.4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1)
第4章任务型教学法在文化类教材中的方案设计 (12)
4.1教材编写的体例和特点 (12)
4.2主题的选择 (12)
4.3教材样本 (14)
第5章实践记录总结 (24)
第6章结语 (26)
参考文献 (27)
iii
附录 (28)
iv
第1章引言
1.1 选题缘由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也逐渐发展起来,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文化类教材在编写方面虽然突破了以前的传统教学法(比如听说法以及语法翻译法)的模式,“但总体来说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是不够重视。
教材在编写上也缺乏实践性以及交际性。
”[1]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仅靠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是很难保持他们对学习的高度热情。
”[2]教材如果充满趣味性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及注意力。
如果教材具有实践性,则可以给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带来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用,增强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动机。
这两者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任务型教学法则很好的弥补了文化类教材的这些短板。
同时任务型教学法除了充满趣味性以及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两个优点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检测能力,此外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基于上述文化类教材的缺点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本文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为了使文化类教材更加具有实践性和交际性。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的教学。
1.2 研究目的
任务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
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以解决教材现有的不足,这是一个教材编写的新思路。
本文通过尝试把任务型教学法灵活应用到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中,进而总结出其中的积极意义。
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的实践性设计具体的课文及应用。
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更加适合来华留学生的学习,让他们便于阅读,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同时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效果,最终能够让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不断发展。
1.3 文献综述
1.3.1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以及编写方面的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相关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
贾莲莲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 )中通过对《中国文化》(韩鉴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9)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张英金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进行比较,依据文化教材的评价标准具体比较两本教材的文化内容、课文、词汇、练习题、配套教学资源和装帧。
进而比较分析两类文化教材中哪类教材更适合作为文化课的教科书使用,最后在教材内容方面给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多角度甄选文化内容、文化教材中加入文化活动等建议。
教材形式方面建议在文化知识点后设置课外拓展学习板块,充分利用教材空间,在页眉页脚处增设中国文化小知识等。
赵宏勃在《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语言文字应用 2005第9期)文中说明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从而论证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来看,加强文化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是当务之急这一观点。
此外文章还从文化教材的基础性和学术性、文化差异、趣味性三个方面说明了文化教材编写的思路。
党煜在《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4)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别对《中国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9)和《中国文化常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考察其教材的编写与阅读感受,同时结合跨文化交际时应当注意的原则来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教材。
最后,根据分析与调查结果,提出了教材应要有针对性,择优选择教材内容等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张静雅在《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导入》中以《博雅汉语》为例,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这个角度入手,对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对教材中的文化导入方式进行了说明。
同时,对《博雅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试图发现教材中文化导入方面的不足,进而对中级对汉语教材
1
中的文化导入提供合理性的建议。
魏旭阳在《面向中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对外文化教材趣味性研究》(暨南
大学硕士论文 2013)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研究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区分了教材形式的趣味性与内容的趣味性。
然后指出目前的文化教材趣味性不足的事实。
最后通过研究应用第二语言教学、心理学以及西方创意写作等学科的理论,从教材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强教材趣味性的方法。
王菁《故事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新路》(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14)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方面先说明语言教材故事化的优点。
然后具体分析了两套典型的故事型语言教材《走遍美国》与《家有儿女》。
最后以图表展示法阐述了如何将对外汉语教材进行故事化编写。
同时指出无论哪种类型的教材,凡能故事化编写的,都易学、易教、易理解。
除此之外,徐静、李晖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以赣文化区为例》(教学实践研究 2014)以及苟睿《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生词英文释译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分别从地域文化更好的突出实践性以及该如何对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生词进行合适的英文解释展开进行了研究。
徐静、李晖认为只有走一条地域特色之路,地方性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而这种地域性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体现在:编写地域性教材、创新课程设置、树立地域文化意识等方面。
而苟睿则从跨文化交际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类教材词语英文释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文中提出翻译策略和建议。
总的来说,目前文化教材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有关文化教材的研究也不成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教材的设计、具体文化教材的比较和评价以及文化教材的出版方面。
文化教材的评估研究以及分类研究的文章较少。
此外各学者之间关于教材编写原则的观点差异并不是很大,教材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原则已成为学者之间的共识。
而比如真实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原则的提出又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这些原则以后也会成为文化教材评价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
1.3.2任务型教学法方面的文献综述
由于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由我国的外语教学界最先引进来的。
因此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的相关论文并不是很多。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论文主要有以下研究:
谢萍在《任务型与非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比较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2012)中以三部短期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为研究对象,探究任务型教学法
理念如何实现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之中,然后从编写体例、语体形式、话题、功能、语言点五个角度进行对比,考察任务型教材与非任务型教材编写的不同之处。
同时指出任务型教材练习的创新之处以及任务型教材的编写特色。
李媛在《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案例编写及分析》(国际汉语教育 2007 第5期)中首先完整的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和教学理念。
然后据此写了一个单元的汉语口语教材。
同时对教学步骤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展示出任务型教学法的原貌。
为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
祝晓瑜《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建议》(文教资料 2015 第3期)对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一的学生以及部分美国佛里达州国立大学短期交流班的外国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分析。
发现并罗列出留学生的这些实际需求。
并据此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建议: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
设计多样的任务类型、任务设计注重增加互动、增强延伸性任务的设置等。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测试等诸多方面。
对研究任务法的范围也不断深化。
此外一些学者对任务型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也进行了尝试,出现了一些按照任务型教学法来编写的教材。
总体来说,任务型教学法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第2章本文写作相关理论
2.1文化教学的基本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而不是教哲学、文学、史学或别的什么学科。
语言教学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
”[6]这句话就说明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的教学还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文化教学要配合语言教学,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以及中国文化。
但我们不能忽视文化教学的因素,因为语言教学也不能脱离文化教学,两者互相依存。
目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形式,大部分学者将它分为两种:语言课的文化因素教学和文化课的文化知识教学。
[7]这两者教学在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式上有所不同。
语言课的文化因素教学侧重于对这种语言形式进行文化上的原因探究。
而文化课教学则侧重于对中华文化知识的介绍,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融入异国生活中。
本文主要侧重于文化课的文化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会更加注重对中华文化知识的介绍。
2.2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编写原则
教材建设在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材编写和建设历来受到各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就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有不少的共识。
之后众多学者都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关于文化类教材的编写原则的相关看法。
我们经过归纳、整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图1 罗素的环形情绪分类模式
(资料来源:Russell,1980.)
从图1罗素的“情绪分类环形模式”[8]这张图表可以看出,我们人类的一切情绪都可以用愉快度和强度来进行划分。
教材如果拥有趣味性,它就可以使学习者拥有高强度的情绪反应。
不管这种反应是不愉快的还是愉快的。
它
都有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作用。
同时根据罗素的理论,高强度的情绪可以引起学习者更强的动机。
图2 兴趣分类示意图
(根据何旭明,2010)
根据图2何旭明的研究[9],人的兴趣大体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两类。
而情境兴趣在教材编写中更为重要。
因为毕竟个体兴趣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差异的。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有趣味性的教材,是可以引起学习者高强度的情绪,而且可以使学习者对某些情境因素做出一定的情绪反应的。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西安留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和总结出了留学生感兴趣的地域文化内容。
课文中还通过针对某些情境的再现使教学的语言及文化知识得到复现,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
二、跨文化交际原则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以交际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为目的而共同遵循的准则,叫做跨文化交际原则。
同时我们在编写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时候,既要考虑中国本地的实际文化、风俗,也要考虑学习者国家的风俗以及文化。
通过符合或者贴近学习者国家的表达方式及接受程度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在编写教材的同时需要换位思考,既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也可以让他们减少对异文化(中华文化)的抵触情绪。
比如
由于考虑到了部分留学生来自于穆斯林国家,因此文章后半部分的课文展示就没有加入陕西的特色小吃肉夹馍的有关介绍。
也没有在陕西特色小吃专栏具体说明肉夹馍的分类以及做法。
三、文化沟通策略
此策略主要被运用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在选取或者编写教材内容的时候,首先应该符合中国实际日常沟通情况。
其次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选取那些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影响而又富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的内容。
反之,“脱离当今时代的中国比较旧的传统文化知识则会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失去其积极的作用。
”[10]比如我们在课文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中国的“丝绸之路”话题作为一课的内容,这个话题既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富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尽量不要选择已经脱离时代的旧思想所带来的产物。
学生即使学习了这些也对当前的生活没有很大作用。
更谈不上对目的语交际有帮助了。
2.3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法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逐渐发展起来的。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以任务来进行组织教学。
同时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交流、合作、参与并且体验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了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让学习者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并应用目的语。
体现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
是一种新型的外语教学方法。
[11]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模式,众多的语言学家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种类型。
其实各家的观点都是大同小异。
但其中以Willis
(1996)提出的模式最为清楚明了,简单且实用,因此被广泛的引用。
在这里我们就选取了Willis的模式。
她的任务型教学法模式可以简单的用下图来表示:
图3 Willis(1996)任务型教学法教学
模式图
图 3 Willis(1996)这种任务型教学法[12]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它不仅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而且这种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不同还在于:任务型教学法并没有避开例如语言形式之类的问题。
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还有简单明了、便于应用、操作性强等特点,下面我们对这些环节进行简单的说明:(一)任务前
教师应该介绍话题以及任务,让学生知道任务的目的和要求。
同时帮助学生做好为了完成任务之前的准备。
(二)任务中
任务中阶段即任务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
即任务前应该给学生们一定的准备时间。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有了运用当前所学知识和同伴之间互相表达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在私下的小组环境里,学生会感觉比较安全。
同时任务的设计以及完成会使他们拥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2.完成任务阶段。
可以以个人或者分组的形式,根据具体要求完成任务。
向全班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
(也可使用上台表演等方式具体演绎)这一阶段是学生锻炼语言准确性的大好机会,同时任务的完成也会给他们增强自信心。
此外学生们通过任务的展示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语言问题,从而能够在下一阶
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修正。
(三)任务后
这一阶段也被有些人称为语言焦点阶段。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自我发现、总结的意识。
同时可以再次完善任务的语言质量,促进语言习得。
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首先是分析: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并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语言点和知识。
第二步通过一些练习和活动。
让学习者对词汇语法进行强化练习,增强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可以使学习者加强记忆,建立信心。
第3章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作用
3.1 引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对于大多数的学习者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
使用普通的语法翻译法常常会导致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带来的影响就是
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回答不积极,以及等等很多影响课堂质量的行为。
而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则首先会调节课堂的氛围,增进老师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其次任务法则会使留学生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来接触中国的相关文化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增强语言技能的学习。
因此我们在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一段对话让我们的学习者以第三人称视角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课文之间更多的是信息的交互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输入。
这样就比普通的教材更容易吸引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
3.2 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教学以及教材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最大的突出优点就是加强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上着重突出情境的再现以及注重谈话双方的语言交际和表达。
让学生有了许多开口说话的机会以及时间,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言语交际技能。
同时通过在课堂上提前的一些情景的模拟也让他们对以后可能遇到的情境有了谈话的经验以及自信。
同时我们在课文的选择上通过使用日常生活的对话尽量还原真正的实际生活中的交际。
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更上一层楼。
3.3 增强学生自学以及自我检测的能力
在整个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后环节(也称语言聚焦环节)设置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形式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意识。
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留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让留学生通过对自己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可以进一步总结出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
为进一步学习好汉语提供帮助。
任务后环节的具体步骤中让学生对于自己语言上易错点的分析和总结也同时增强了留学生自我检测的能力。
同时配合课文后的习题也可以进行检测。
这些都有益于留学生的语言进步及语言点的最终掌握。
3.4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教材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起学生们的兴趣。
这样就可以让留学生们进一步喜欢上中国文化。
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在设置具体情境的时候。
也会在其语境中或多或少的渗透一些当地的文化。
这样的话学生通过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即增加了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
又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文化。
我们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