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思想对养成教育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荀子思想对养成教育的意义

李晓丽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荀子的人性论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以及环境的作用,由此肯定了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其理论启示我们养成教育的可能性以及礼仪引导、环境塑造、个人学习为主的养成教育方法,辩证把握荀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重视养成教育的普及。

关键词:荀子;性恶论;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界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溯源大多是从中国哲学、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分析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而对养成教育与古代文化的理论溯源研究成果较少,本人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荀子的思想对现代养成教育的推行有独到的借鉴价值。

一、荀子人性论强调了养成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荀子思想首先从他的性恶论开始。所谓性恶,不是指人性本身,而是指人性具有趋恶的本能,若顺纵人性不予节制,便会出现恶的结果。性恶论长期被视为理论界的异端,其争论焦点在于对人性的假设是有向恶发展的心理倾向还是人性本质是恶,对于前者,肯定了自然性在社会现实意义上的发展,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于后者,夸大了人的自然性,是先验论的代表。本人赞同前一种观点,荀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恶是因为它超出了圣人规定的“度量界限”和礼义道德。荀子说:“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1]389具体说,无论尧、舜、桀、跖,还是君子、小人他们的本性都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即恶的一面。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如不加以节制,不仅对人的社会性发展起制约作用,甚至带来社会秩序的紊乱。由此理解荀子思想的用意,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后天的社会性改造,为今天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哲学启蒙,提出了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荀子的“化性起伪”思想提出了养成教育的可能性。人之善从何而来?故“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 385 “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之发生的变化,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另一方面,“性”与“伪”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正因为人性本恶,圣人与小人亦同,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其关键在于“化性起伪”。荀子认为,为了改造恶性,“必将有师法之化”,“必将求贤师而事之”,这样,“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身日进于仁义且不自知也者”[1]397。《儒效》篇也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1]106这是说,人没有师法,本性恶的一面就会任意发展;有了师法,就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师法来自于学习的积累,不是来源于先天的本性。单靠本性不能达到改造性恶的目的。所以荀子将师法称之为“人之大宝”。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1] 95只要肯学习,接受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呢?可见,荀子肯定了人性向善依靠的不是先天的自然性,而是后天社会化的教育,尤肯教育对“化性起伪”的作用,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荀子思想为养成教育提供方法指导

人性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古至今都对人性本善还是恶的讨论纷争不断,荀子从人的现实欲求出发提出人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把恶的一面放大,因此提醒人们不要把人的善性估计过高,应当强调社会法治和良性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的熏陶,对于普通人的人性如何进行改造呢?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方法,即靠礼义的引导,教育环境的熏陶以及个人的自觉的学习,为养成教育提供方法指导。

第一,荀子提出以礼制性,是养成教育的机理。荀子把心视为“先于理性的感情控制的力量”。以心知礼、执礼恰当地调节喜怒哀乐之类的感情,使人们的情绪符合于“礼”。礼是如何来的呢?以后天的礼义修习,以心灵的教化认知,形成道德理性的“礼法”,并以此来调节“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荀子亦云:“说故、喜怒、哀乐、爱恶、以心异。心有征知。”[1] 367也就是说,“心”对悲哀、欢乐、爱好、厌恶等欲望感受不一样。王先谦曰:“说者,心诚悦之。故者,作而致其情也。”故“心有征知”之谓,“言心能召万物而知之。”

[2]417所以,“心”是可以鉴别万物、治理五官、控制情欲,“心也者,道之工宰也”。[1] 371

知礼到执礼,最终形成的是人遵礼的习惯。习惯能够改变意志,即习惯能强化“心”的道德志向,帮助“心”一以贯之地走向道德之路。虽然人们本身有强烈的欲望与感情,但只要不断训练,就能够使礼节在个人身上正确体现,这可以作为克服本性的证据。总之,礼节越来越熟悉,本性就越来越易被控制,则“心”也可免于被本性遮蔽,从而能占有道德实现的有利地位。荀子把“能”与“知”区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1]364从这句话来看,荀子把人的内在能力区分为两种,即“知”与“能”。“知”是指理解能力或者由此产生的结果即“知识”,“能”是指实践能力或者由此产生的结果即“行为”。依照荀子的这种区分,礼节的习惯化在本质上养成人们具有的“能”。即培养人们能遵循道理而适当举动的行为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办法追求行为的精炼化。以心制性、以知善能基本道出了习惯养成的心理规律。

由此可以说,执礼、守礼的习惯养成,是从最浅近的水准开始对“礼”的内化过程。即从人对礼本身的一种“态度”认知最终走向外化的行为趋向,把守礼作为一种习惯。对礼的遵守不是一个固定化的过程,人成长的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会对人的习惯形成一个新的刺激。

第二,学校、家庭、社会舆论等环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荀子指出,不同的文化环境会使人形成不同的习俗和文化特质。《儒效》篇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1]106风俗可以改造人的本性。风俗能够改变人的思想,长久地受风俗的影响就会改变人的素质。“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1]107《劝学》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说得更为精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1]3蓬草之所以不扶而直,是因为长在麻中;白泥之所以变黑,是因为它放在黑土里;香草之所以君子不去接近它,普通人也不佩戴它,是因为被浸到了臭水里。所以君子无论在家,还是出游,都必须注意环境,慎重交友。所以,荀子一再感叹:“靡而已矣!靡而已矣!”[1]397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作用,从而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养成教育正是需要借助环境和教育的力量才能培养人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经过反复联系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受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结合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学生只有在持续强化一致的良性环境中熏陶,才有助于形成好的道德习惯。反之,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彼此教育理念相悖、矛盾百出,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反复,尤其是不良环境的浸染,容易诱发人性中的恶端膨胀。怎样防止恶端的萌发,养成教育要达到培养青年良好习惯的目标,必须探讨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实现教育环境的淳化。

第三、后天自觉的学习是养成教育的关键途径。环境、教育等改变人性的外部因素,还要通过个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发挥作用。荀子认为,学习活动是不可停止的,通过不断自觉的学习,深刻地反省自身,就会使自身恶的情欲得以去除而没有过错,他说:“君子博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