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课内外知识相结合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新课程理念中提倡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指的是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讨论获得知识。其实,“以学生为本”不是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更不是某种外在的形式,而是教学的目标、宗旨。如果只注重在形式上体现学生参与而忽略了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积累,那学生的活动也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毫无实效,岂不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背道而驰呢?因此,只要是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都应当得到肯定。
历史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学,能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坚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怎样才是“以学生为本”的历史教学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既要让学生学会,又要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思想状态、认识能力等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过去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以让学生学会知识为目标,以应付考试为任务,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历史新课程改革则提倡发现性学习,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并不意味着对接受性学习的否定。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就无以求创新,古今中外的历史浩如烟海,如果不通过接受性学习,储备丰富扎实的历史知识和形成一定认识能力,何以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试想当我们向学生提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戊戌变法内容、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存在的根本原因”(课本中没有文字说明)等问题时,如果没有以往的知识和理论积累,学生决不可能得出发现性的结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应当使学生学会接受、善于接受,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接受能力与发现能力都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教学必须关心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而教,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但又不能理解为完全否定过去的“精英”教学和个体培养,认为只有平均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叫面向全体。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我们为他提供的发展条件就应当有所区别。例如在学习与探究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行)教案中,我以《探险者的梦想》一课作为知识依托,为学生设计了几种活动方案:写一篇航海经历;设计航海路线并附说明;制作航海轮船;编写剧本并且表演等。每位同学自选一项,内容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结果,不但学习尖子的才华得以展示,更有一批绘画、制作、表演的“精英”脱颖而出,让人
发现了一群“精英”,由此,我认为我们今天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精英”教学,重视尖子生是“精英”教学,为其他学生提供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各展特长、“百花齐放”,同样也是“精英”教学,而且它的价值更体现在能够发现“精英”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应当有的放矢地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基本的共同要求下,有不同高度的目标和追求,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成为他们自己理想和适合的“精英”,这才是“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三、既要重视课内知识,又要补充课外知识。课内知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求,体现的是专家们对全体学生共性特征的估计,以往在应试教育机制下,教学强调课内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不敢有丝毫出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无法发挥出来,学生学习历史得不到思想认识和能力上的提高。如今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目标,教学观念更新,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甚至连考试也难以应付了。要使教学富有成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课外知识。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清政府被迫同意开放通商口岸而且一再深入中国内地的情
况时,补充今天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将二者进行比较,这对于学生理解课内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还能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比较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变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怀,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一方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还能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不过补充课外知识必须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而定,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动机并且希望深入了解课本知识时,补充课外知识以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就成为必须了。总之,为学生的掌握而教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四、既要看重知识成果,又要重视情感成效。知识成果是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发展成就,情感成效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发展效果。历史新课标把二者同时列为了教学的目标,就学生发展而言,二者是互相生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然而两者相比,知识成果反映比较直接,容易引起教师的重视,而情感成效反映比较深层,比较容易被忽视。学生受教师评价方向的影响,往往也只重视知识的学习。从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看,只注重知识成果而忽略情感态度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了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仅是知道了一段史实,而没有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情感上也有所触动,那历史的现实作用何以体现?当听说恐怖主义者袭击美国世贸大厦时,许多学生表现出的是兴奋的情绪,甚至有言撞得好,布雷界为什么中国要主张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历史教师,在这时候就要及时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把恐怖主义与当年的法西斯主义进行比较、联系,帮助学生认清恐怖主义的本质和理解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憎恶和抵制一切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势力,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如此可见,历史的真正的价值在于为现实服务,为现实中的人服务,
历史教学就必须为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健全的人服务。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但要看重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更应及时肯定学生在情感方面发生的进步变化。有肯定,才有激励,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于怎样才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论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贯彻、努力探索,积极推进,才是取得新课程改革实效的关键,这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