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form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任务分析
本次有限元分析汽车门板拉深件,零件如图1所示,要求一次冲压成型,请设置合适的冲压参数分析没有拉裂与起皱。

图1 汽车门板拉深件
二、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1 凸模的建立
1)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建立凸模如图2所示:
图2 冲压件凸模
2)对凸模进行网格分析,具体参数选择如下:
网格类型:tool mesh,最大尺寸:5mm,最小尺寸0.5mm,弦高误差0.15mm,角度:20度,间隙公差2.5mm。

凸模图层OFFSET01 4,图层摘要:
单元数目:4480;四边形单元数目:4112;三角形单元数目:368
最小单元编号:8537;最大单元编号:13016:
节点数目:4382;最小节点编号:8589;最大节点编号:12970
2 凹模的建立
1)根据冲压件与凹模形状设置凹模如图3所示:
图3 冲压件凹模
2)对凹模进行网格分析,设置参数如下:
网格类型:tool mesh,最大尺寸:5mm,最小尺寸0.5mm,弦高误差0.15mm,角度:20度,间隙公差2.5mm。

凹模图层C001V000 1,图层摘要如下
曲面数目:107
单元数目:6508;四边形单元数目:6070;三角形单元数目:438
最小单元编号:1;最大单元编号:6508:
节点数目:6395;最小节点编号:1;最大节点编号:6405
3 压边圈的建立
1)根据冲压件与凹模的形状设置压边圈如图4所示:
图4 冲压件压边圈
2)对压边圈进行网格化处理,具体参数选择如下:
网格类型:tool mesh,最大尺寸:5mm,最小尺寸0.5mm,弦高误差0.15mm,角度:20度,间隙公差2.5mm。

压边圈图层OFFSET00 3,图层摘要如下
曲面数目:6
单元数目:2028;四边形单元数目:1958;三角形单元数目:70
最小单元编号:6509;最大单元编号:8536:
节点数目:2183;最小节点编号:6406;最大节点编号:8588
三、坯料大小的计算及排样
1 坯料反求
1)此次板料的材料选择为:HSLA350 T36 ,板料的厚度为:1.5mm ,根据冲压件的形状进行反求,反求形状如图5所示:
图5 坯料反求形状
2)对反求的坯料进行修边,再加上距离为20mm的压边距离,最终的坯料如图6、图7所示:
图6 冲压件坯料修边量
图7 冲压件最终坯料
3)对压边圈进行网格化处理,具体参数选择如下:
网格类型:tool mesh,最大尺寸:3mm,最小尺寸0.5mm,弦高误差0.15mm,角度:20度,间隙公差2.5mm。

压边圈图层BLNK0001 9,图层摘要如下
单元数目:14817;四边形单元数目:14631;三角形单元数目:186
最小单元编号:35621;最大单元编号:50077:
节点数目:14958;最小节点编号:34579;最大节点编号:49536
4)HSLA350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下图所示:
图8 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坯料的排样
1)根据板料的形状对板料进行排样,排样结果如图9 所示:
图9 坯料的排样
2)排样的设置参数与坯料的利用率如下:
排样类型为对排,材料为HSLA350 T36,厚度:1.1mm,坯料与坯料之间的设置距离为8mm,搭边距离为2mm,补充面为0mm,进给余量:0mm,坯料的利用率为88.078% 。

四、计算及结果分析
1 模具运动的参数设置
1)根据模具的形状与特性,冲压过程设置为:压边圈先下行压住坯料再进行合模,合模过程参数设置如下:
闭模状态下,凹模静止,凸模静止,压边圈速度5000,类型为工具闭合(完全匹配),工具为凹模和压边圈,间隙为1.6mm。

压边圈与5m/s的速度下行,最终压边圈与凹模的距离为1.6mm。

2)冲压过程的参数设置
凸模下行过程的参数如下:
合模状态下,凹模静止,凸模速度为5000,压边圈力为300000N,类型为工具闭合(完全匹配),工具为凹模和凸模,间隙为1.6mm。

凸模以5m/s的速度下行,最终与凹模贴合。

2 有限元结果分析
本次有限元分析了很多次,第一次压边力设置为300000N,结果使底面有少许拉裂的痕迹;第二次将压边力设置为200000N,但冲压件内部有些褶皱,以下就是最终的分析结果。

1)成型极限图分析
图10成型极限图(200000N)
图11成型极限图(300000N)
3 拉延筋的设置
此次冲压过程采用拉延筋,其形状及位置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2 拉延筋的设置
由于拉延筋加的太多了力也没有改小导致拉裂很严重,如图所示
图13成型极限图(加拉延筋)
由于拉裂很严重所以要改善压边圈的压力和拉延筋的位置、数量,其结果如下
没有加拉延筋起皱比较严重,通过拉延筋改善拉伸效果,但是,加上拉延筋以后在坯料的边缘出现了拉裂,但是拉裂的位置在切除的位置上可以忽略,所以可行。

2)应力-应变图分析
图14应力-应变分布图
3)厚度图分析
图15厚度分布图4)应变图分析
图16应变分布图5)坯料边缘流动图分析
图17坯料边缘流动分布图
由图10-17 零件的成型图可知,该零件的冲压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由于是大型覆盖件,故冲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褶皱现象,改善的办法就是在相应部位增加拉延筋,拉延筋不可太密,否则也会出现拉裂,还有一种拉裂的原因就是压边力太大,在设置好拉延筋和压边力的前提下,改善冲压速度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