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观察力是指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窗,敞开这扇门窗,让外界信息大量地涌现出来,智力活动就有了源泉和开端。观察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开端,发展思维的基础,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必须以观察为基础。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俐略19岁时,就是从观察教堂里的铜吊灯的摆动开始,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的。科学家研究科学,作家写作,画家画画,工人做工,农民种田,那一样工作能离开观察呢?所以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他的学生说:“应该先学会观察。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并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所以就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能力的培养浅谈一点自己的粗略认识。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和班团队活动及其它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观察的目的性、有意识性逐步提高。

一般来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仍然具有学前幼儿的观察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识性较差,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他们做作业时,该把观察力集中在题目上,但不少孩子却容易被课本中的鲜艳插图或周围的无关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了观察的视线,到了中、高年级,有良好的习惯,学生可以把观察力集中到该完成的作业上或学习上去,几乎不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但是,就整个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观察力的发展,以

及观察指向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兴趣的影响。一般小学生更乐于观察动态的事物,不大乐意观察静态的事物,如,我教学《林海》这一课,运用看书上图来分析讲解的方法,却没有比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运用了活动幻灯片分析讲解的效果好。由于采用电教媒体就能使所讲解的事物,观察的事物更为形象具体,使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就更具目的性和意识性。那么观察后的分析讲解对活动的就比不活动的事物的理解就容易一些,效果当然就不一样。所以现代教学就要多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媒体,使无声变有声,使静态变为动态,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观察力。

二、观察中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初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观察点是容易首先掌握事物的整体,获取综合印象,而易忽略对事物比较精确的分析。如识字,他们就习惯于整体地观察,只抓住字的轮廓,而不去分析字形结构和抓住字组成部件。对于他们来说,认识笔画多的与结构复杂的,并不比笔画少、结构简单的字难多少。因为每个字都以一个完整的图形呈现给孩子们的。但要他们区别形近字,如日和目,太和大,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就其轮廓而言,提供给孩子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而两字的信息差别,只是多一点与少一横之差,因而一、二年的学生识字,易把形近字搞混,甚至有时也会把相近的数字搞混淆,如6和9;把相近的拼音混淆如b—d,p—q等。在良好的教育下,这种现象到中高年级逐渐减少了,他们逐步学会比较、分析,学会较精细地观察字形,不仅看到了字与字,数与数的相同之处,而是还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他们不满足于从整体上认识一个字,而是将它们加以剖析,逐一认识组成这个字的偏旁部件,笔画、结构等彻底搞清了,字与字的区别就清晰了,了解上述特点,我们在教

学时,就需要特点培养他们在观察中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经验在观察中的作用越显重要。

同幼儿相比,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要丰富得多。不断的观察,就会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新的知识、经验。相反,已取得了经验又可帮助孩子更细致,更精确地观察事物。所以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全面,观察力也就越可能得到全面深入发展。就城乡小学生而言,农村小学生对各种动植物的认识就比城市的小学生经验丰富,观察力敏锐精确一些。反之,城市的小学生对电子、机械等的认识就比乡村的学生强。所以,教师的任务是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特征,引导其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四、观察力与教育的训练有着密切关系。

同一年龄的小学生,由于观察力训练的情况不同,其观察力表现出来的水平也不一样。如画画,我班有一个经过两三年专门教师培训的学生,其对观察实物的能力就比没有培训的学生强。良好教育训练,甚至可以使较小年龄学生的观察力超过较大年龄学生的观察力。

现代心理学将观察视为人们发展并获取知识的重要的一环,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极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一、提供观察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求知欲。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家庭、社会、大自然,尤其是大自然美丽而又神奇无比宽广,知识无限丰富。白天、黑夜、日月、星辰、高山大海、平地草原、飞禽走兽、风云雷电、花鸟虫鱼、云雾霜雪……。

鲜艳的色彩,娇美的姿态,变化莫测,都吸引着孩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常带学生走出课堂去《放风筝》观赏美丽无比的大自然,去看《河塘秋色》、《凯江河畔》等通过学生的亲自去观察体会,为他们的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二、授之以法

小学生的观察有好奇和无意识注意的特点。如不加以指导,任其自其事,那将不是观察,而只能作为看稀奇好玩罢了。

第一,观察前要明确提出目的任务,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无目的的“走马观花”收效不大。就说看花吧!我让学生观察《校园一角》,花坛里的花,要求学生仔细深入地了解花的特点,如植株的高矮,覆盖的宽窄,花朵、花瓣及枝叶的形状和花蕊,从色、香、味等方面的进行全面了解。并让学生对其它的花的特点进行观察,从一般中寻找特殊的方面,在从特殊中找出一般的共性,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还让学生体验到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培养主动观察的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

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带有随意性,既抓不住重点,又无一定顺序,我在带领学生《冬游龙泉山》时,按照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从下至上的观察法去观察近处田野地中的麦苗,山中的野菊花、野苹果,姿态万千,形态各异的山石、松柏;远处的桥梁、房屋、大山、河流、行人、车辆、飞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既分清了主次,抓住了重点,有序地写自己所见之景色,描绘出壮丽的山河之美,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收效胜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