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点与难点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点与难点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点与难点解析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了解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围绕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展开讨论。

一、物理中考复习的重点1. 运动与力运动与力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同学们需要掌握速度、加速度、力、牛顿三定律等概念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

2. 声光电声光电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内容,也是中考复习的重点。

同学们需要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颜色等基础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此外,同学们还需掌握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等知识,了解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等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热学热学是初中物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同学们需要理解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与热学相关的问题。

同时,同学们还需了解物体的热膨胀和物态变化等知识。

二、物理中考复习的难点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之一,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同学们需要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原理,同时能够运用它解决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之一。

同学们需要理解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并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也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之一,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和分析,以及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需要理解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和电路中的电流分配规律,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相关问题。

总结起来,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重点主要包括运动与力、声光电和热学等内容,而难点则在于牛顿运动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电路分析等方面。

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同学们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整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

(整理)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重难点及例题分析(全册精品)第一章声现象一、复习要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重难点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重难点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重难点知识总结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重难点详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个难点,也是易混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区分!熔化和凝固熔化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⑶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⑶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⑷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4.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5.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6.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中考物理知识点难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难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难点总结中考物理是学生们在中等学校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国家中考考试必考科目之一。

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强、实验性强的科学学科,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紧密的联系。

在中考物理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有些知识点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中考物理知识点的难点,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难点知识。

1. 电学知识电学知识是中考物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包括电荷、电流、电阻、电压等概念。

在这些知识点中,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以理解的有以下几点:(1)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流是电荷载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而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学生需要理解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2)电路图的解析:学生需要学会看懂电路图并解析其中的电路连接关系,理解并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具体表述和应用。

2. 光学知识光学知识也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在这些知识点中,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以理解的有以下几点:(1)光的传播: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了解光的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理解光的双重性。

(2)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学生需要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掌握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

特别是在复杂的多次反射和折射问题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定律解决问题。

(3)光学仪器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仪器,了解它们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3. 力学知识力学知识也是中考物理的难点知识之一,包括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在这些知识点中,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以掌握的有以下几点:(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生需要掌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人说话的声音。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4. 光的折射。

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通用)

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通用)

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通用)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通用)中考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很重要,你知道如何来写吗? 知识点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单元,包括理论、原理、概念、定义、范例和结论等,这种定义并没有给知识点一个明确的范畴和具体的描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中考高分物理重难点知识归纳1、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简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

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2、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简析】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1、下沉。

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 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

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

(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

(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简析】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版)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版)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概括一、光学难点凸面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面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面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凸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见下表〕物距与焦距的像的性质像距物像与镜的位可否用光屏接收到应用关系置关系正倒大小实虚u>2f倒立减小实像f﹤v﹤2f异侧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能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异侧能投影仪u=f不可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不可以放大镜3、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质光芒订交而成;虚像是由实质光芒的反向处长线订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能够用眼睛看到;虚像不可以显示在光屏,而只好用眼睛看到。

4、相关凸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之外时,另一侧光屏上必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之内时,必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减小实像的分界点。

u=2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减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面镜成实像时,假定物距增大,那么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假定物距减小,那么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⑷依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面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三、热学难点: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经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焚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变换为动力的热机.内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来去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 气缸内的活塞来去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是协助冲程,要靠安装在 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达成.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负气体的温度高升,把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 焚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进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变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经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表示图,图中 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 以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表示图:四、电学难点〔1〕电学局部重要公式:Q★电流定义式:It物理量 单位I ——电流A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经过导体横截面Q ——电荷量 库Ct ——时间s欧姆定律:物理量 单位I ——电流同一性:I 、U 、R 三量一定对应同一导体AIU RU ——电压 V 〔同一段电路〕;R ——电阻Ω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辰。

【精品】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十分有用)

【精品】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十分有用)
例题 1 (多选 )有三个焦距都是 20cm 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和辅助材料制作了三个简易
的光学器材. 第一个制作成简易照相机, 用来拍摄挂在墙上的油画; 第二个制作成一台投影 仪,用来展示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用来观察一只小昆虫.对于上述过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距离可以是
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
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
1 是进气门; 2 是火花塞; 3 是排气门;
4 是活塞; 5 是汽缸; 6 是连杆; 7 是曲轴.
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
热学综合题:
例题 1:如图为泸州市某风景区山中的一段盘山公路照片.以汽油为燃
料的观光汽车沿该盘山公路(盘山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以
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轻则会妨碍工作、 休息、 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会引起神 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听觉器官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dB 。
光学部分:
真空中光速为: c=3× 108 m/s。 3× 105 km/s 电磁波同样,光是一种特殊电磁波。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在空气中的光速接近在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这个值的 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这个值的 2/3 白光由 7 种色光混合而成,都是可见光 ⑴红外线
四、电学难点
( 1 )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电流定义式:
Q I
t
物理量
I ——电流 Q ——电荷量 t——时间
单位
A 库C
s

202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202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202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202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直线传播: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全食);反射:光在同种介质钟传播(照镜子、倒影);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水中的鱼儿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2023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1、光现象直线传播: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全食)反射:光在同种介质钟传播(照镜子、倒影)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水中的鱼儿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会聚作用(远视眼佩戴的眼镜)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发散作用(近视眼佩戴的眼镜)2、常见物理量平时需要记忆,注意单位3、物质固有属性质量、密度(固体和液体)、热值、比热容等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温度、位置、形状、多少而变化。

4、磁现象磁性材料:铁钴镍都是磁性材料磁场:真是存在的,两个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感线:为了形象描述磁场,人为加上的带箭头的闭合曲线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存在的夹角叫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录。

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地磁北极)。

5、电和磁发电机模型(电磁感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电流产生。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发现的。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只改变导体运动方向,电流方向改变;只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也改变;既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又改变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手摇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电动机模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电动机、动圈式音箱)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开关闭和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奥斯特发现的。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

(增加铁芯会大大增强磁性,即电磁铁)2023初中物理知识点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初中物理中学考试重难点归纳(整理)

初中物理中学考试重难点归纳(整理)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一、光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应用正倒大小实虚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异侧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能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异侧能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不能放大镜3、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下载可编辑.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 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2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能转化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有一个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 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四、电学难点 (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下载可编辑 .★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R U I =电功公式: 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R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能,则:Q=W 如电热器。

【难点】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整理

【难点】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整理

【关键字】难点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一、光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表示。

23、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2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当>时,像比物小;当=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三、热学难点: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内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四、电学难点(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电流定义式:欧姆定律: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U/R →→W = 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一、光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和像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见下表)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 能否用光屏接收到 应用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异侧 能

照相

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异侧 能

f2f 异侧 能 投影仪 u=f 不成像

u

放大

3、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u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 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 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 三、热学难点: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内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 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 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 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 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

四、电学难点 (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5 / 13

★电流定义式:t

QI

欧姆定律: RUI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 W = U I t 结合I= →→W = RU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P = I U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

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W——电功 J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R

U2

2R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1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12 ③ 电阻:1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分压原理:2121RRUU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21RRPP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1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12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总= 11+12

分流原理:1221RRII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21RRPP (2)电磁部分重要知识点: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3.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4.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5.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6.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7.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8.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9.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0.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2. 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3.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14.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5.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16 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17.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 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18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 线方向有关。 19. 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 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0.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1.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五、一些常考数值: 声学部分: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 最慢 需要介质 真空不传声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 低于20叫次声波 地震 狗耳朵 ;高于20000 超声波 蝙蝠回声定位 B超 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轻则会妨碍工作、休息、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听觉器官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 光学部分: 真空中光速为:3×108 3×105 电磁波同样,光是一种特殊电磁波。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在空气中的光速接近在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这个值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这个值的2/3 白光由7种色光混合而成,都是可见光 ⑴红外线 在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最突出的性质就是热作用强,一切物体都在 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⑵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光区域的外侧,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化学作用强,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但过量照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力学部分: (1)13.6

(2)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电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