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茶文化的茶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福建茶文化的茶艺
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是我国著名的茶都,产茶和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在安溪,不但有独到之处的乌龙茶采制技艺,而
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

品饮乌龙茶,茶叶选用茗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茶具用精致的瓷质、陶制小壶、小盅,冲泡选
用山泉水、井水和纯净的淡水。

名茶茗茶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
珍珠,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犹似玉兰吐芬芳。

沏泡讲
究款款有序,动作优美,真正达到纯、雅、礼、和的品茶意境。

“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展示茶具
茶匙、茶斗、茶夹、茶通是竹器工艺制成的,安溪盛产竹子,这是民间传统贯用的茶。

茶匙、茶斗是装茶用,茶夹是夹杯洗杯用的。

炉、壶、瓯杯以及托盘,号称“茶房四宝”这主要是遵循本地传统加工而成。

安溪茶乡有悠久历史的古窟址,在五代十国就有陶器
工艺,宋朝中期就有瓷器工艺。

这不仅泡茶专用,而且有较高的收
藏欣赏价值。

而用白瓷盖瓯泡茶,对于放茶叶、闻香气、冲井水、
倒茶渣等都方便。

烹煮泉水
沏茶择水最为关键,水质不好,会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

冲泡安溪茗茶铁观音,烹煮的水温需达到100
摄氏度,这样最能体现茗茶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沐霖瓯杯
“沐霖瓯杯”也称“热壶烫杯”。

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不但是保持瓯杯有一定的温度,又讲究卫生,起到消毒作用。

观音入宫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茗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曰:“观音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把瓯盖冲净,这叫“春风拂面”。

瓯里酝香
中国茶叶有六大类,其中红茶全发酵,绿茶不发酵,乌龙茶是半发酵。

铁观间乌龙茶中的极品,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
分精湛,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具有防癌、美容、抗衰老、降血脂等特殊功效。

茶叶下瓯冲泡,须等待一至两分钟,这样才能充分地释放出独特的香和韵。

冲泡时间太短,色香味
显示不出来,太久会“熟汤失味”。

三龙护鼎斟茶时,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把茶水倒出,三个指称三条龙,盖瓯称
为鼎,这忠“三龙护鼎”。

行云流水
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这样可防止瓯外的水滴入杯中。

观音出海
“观音出海”民间称它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回均匀地斟入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点水流香
“点水流香”在民间称为“韩信点兵”,就是斟茶斟到最后瓯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达到浓淡均匀,香醇
一致。

敬奉香茗
茶艺小姐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

鉴赏汤色
品饮茗茶铁观音,首先要观其色,就是观赏茶汤的颜色,名优茗茶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细闻幽香
这就是闻其香,闻闻茗茶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桂茶香,清气四溢,让您心旷神怡。

品啜甘霖
这叫品其味,品啜茗茶铁观音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当你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顿时会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

古时丰州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峰高约120米,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

至唐,山
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

唐末诗人韩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
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

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
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

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廷,斗茶比艺创时兴。

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
词达千首以上。

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茶文化与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
中国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是武夷茶的历史辉煌,而且象征
闽茶在中国茶叶的特殊地位。

当斗茶之兴渐减,明清时期的福建茶
进入了创新时期,创制了多种茶类。

继宋代贡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
次辉煌。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

福建生产工夫红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

此后大批
茶商相继而来,进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茶叶云集坦洋,“坦洋
工夫”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在福建境内,还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称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约始于明朝。

到清朝,窨制方法较明朝又有发展,并开始出现大量的商品茶,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大量生产,畅销华北各地。

一八久零年前后各地茶叶运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
便成为花茶窨制中心。

创新茶科技,丰富茶种类,成了这一历史时
期的主旋律。

此时茶叶贸易渐盛,在相当一段时期,武夷茶成了中
国茶的代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
日本饮料市场,可谓是樱花时节念水仙,乌龙东渡创奇迹。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元代始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

1962年冬郭沫若游武
夷诗云:“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
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清波轻筏觞
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
寓静,茶的“和、静“的禀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
华也丰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内涵。

武夷岩茶与武夷山堪称一体,“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安溪产茶有字可考于唐末,阆苑岩岩宇大门有:“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

”开先县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许多
茶诗。

明清崛起,至光绪三十年茶园面积达3.1万亩,并有规模出
口量。

如今是乌龙茶出口基地,中国名茶之乡。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
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类
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
的化身。

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