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作用叶片泵(产品图片)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通过叶片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泵体、泵腔、叶片、进出口端口和液体流动路径。
1. 泵体:双作用叶片泵的泵体通常由铸铝合金或铸铁制成。
它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高压和高温的要求。
2. 泵腔:泵腔是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部分,也是液体流动的关键。
泵腔内部通常由一个大的主腔和两个小的副腔组成。
主腔用于容纳液体,在泵体旋转时,液体从进口端进入主腔,然后通过叶片的作用输送到出口端。
副腔则用于容纳液体的反向流动,使泵能够实现双向输送。
3. 叶片: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通常是钢制或塑料制。
叶片被固定在泵腔内,并与泵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当泵体旋转时,叶片会受到压力的作用向外伸展,然后在泵体与泵腔之间形成一定的密封间隙,使液体得以被吸入和排出。
4. 进出口端口:双作用叶片泵通常有两个端口,一个是进口,一个是出口。
进口用于接收外部液体流入泵腔,而出口则将泵腔内的液体流出。
进口和出口可以是固定的或旋转的,具体取决于泵的类型和设计。
5. 液体流动路径:在双作用叶片泵工作期间,液体的流动路径是密不可分的。
当泵体旋转时,进口端口与主腔相连,使液体通过泵体和泵腔之间的密封间隙被吸入主腔。
同时,副腔与出口端口相连,使液体通过副腔和出口流出。
当泵体继续旋转时,进口和出口位置发生变化,液体继续在主腔和副腔之间循环流动,实现液体的输送。
总结起来,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泵体旋转,叶片的弹性变形以及进出口端口的变化,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这种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也要注意维护保养,确保泵的正常运行。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它通过叶片在转子内部的旋转来产生吸入
和排出液体的动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泵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
首先,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包括外壳、转子、叶片和出口阀等部分。
外壳
是泵的主体,内部装有转子和叶片,出口阀则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出。
转子是泵的主要运动部件,它通过外部动力源(如电机)驱动旋转,从而带动叶片进行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其次,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压缩和排出三个阶段。
在吸入
阶段,转子和叶片的旋转运动使得泵腔内形成负压,液体被吸入泵腔;在压缩阶段,叶片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向外伸展,将液体压缩;最后,在排出阶段,出口阀打开,压缩后的液体被排出泵腔,完成一次循环。
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噪音小、压力稳定等优点。
叶
片泵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由于叶片泵的运动部件较少,因此工作稳定可靠;另外,叶片泵在工作时噪音较小,能够满足一些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场合;最后,叶片泵的压力输出相对稳定,适用于对压力要求较高的工况。
总的来说,双作用叶片泵通过转子和叶片的协同作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噪音小,压力稳定等特点使得其在各种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八章 叶片泵
第八章 叶片泵叶片泵具有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在机床、工程机械、船舶、压铸及冶金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低压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一般为8MPa ,中高压叶片泵的工作压力可达25MPa 至32MPa 。
泵的转速范围为600~2500r/min 。
叶片泵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较高。
此外,与齿轮泵相比,叶片泵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较高。
叶片泵主要分为单作用(转子每转完成吸、排油各一次)和双作用(转子每转完成吸、排油各二次)两种形式。
双作用叶片泵与单作用式相比,其流量均匀性好,转子体所受的径向液压力基本平衡。
双作用叶片泵都做成定量泵形式,单作用叶片泵一般设计成可以无级调节排量的变量泵。
§8-1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流量一、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图8-1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
定子的腰圆形表面由二段半径为R 的大圆弧,二段半径为r 的小圆弧以及四段连接大小圆弧的平滑曲线组成。
叶片在转子的叶片槽内可以滑动。
转子、叶片、定子都夹在前后两个配流盘中间。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而紧贴定子内表面,起密封作用,将吸油腔与排油腔隔开。
当转子与叶片从定子内表面的小圆弧区向其大圆弧区移动时,两个油封叶片之间的容积增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油窗口(吸油槽)吸油;由大圆弧区移向小圆弧区时,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油窗口(排油槽)排油。
转子转一周,叶片在槽内往复两次,完成两个吸、排油过程,故称双作用式。
泵转子体中的叶片槽底部通排油腔。
因此在建立排油压力后,处在吸油区的叶片贴紧定子内表面的压紧力为其离心力和叶片底部液压力之和。
在压力还未建立起来的启动时刻,此压紧力仅由离心力产生。
如果离心力不够大,叶片就不能与定子内表面贴紧以形成高,低压腔之间的可靠密封,泵由于吸、排油腔沟通而不能进行正常工作。
这就是叶片泵最低转速不能太低的原因。
双作用叶片泵的两个排油腔及两个吸油腔均为对称布置,故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互相平衡,轴和轴承的寿命较长。
双作用叶片泵
引言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因此对液压泵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显得格外重要。
即使是使用维护液压设备或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而不是从事液压元件开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必要深入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及性能。
本次设计中主要是从设计双作用叶片泵的方面来进入研究的。
本设计主要从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性能以及它的合理使用与维护来进行的,对于叶片泵参数设计的问题也有涉及。
采用了国内通常所称的双作用式。
本设计的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只涉及了一种YB型的双作用叶片泵,而且其中的很多数据并不是按顺序来进行设计的,有些事根据网上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取值的,先介绍的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是流量计算,在然后是双作用叶片泵各零件和部件的设计,最后组装成为一个整体的双作用叶片泵。
由于本设计中,能够直接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不尽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您能指正。
1.双作用叶片泵的概述1.1 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
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建压后)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一、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a件所组成。
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
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
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
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
而在图的左侧。
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
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
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为平衡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
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液压传动 第三章
m
Tt T
Tt
Tt T
(3-6)
式中, ΔT ——液压泵的机械摩擦损耗。
3、总效率 η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总效率,即
Po Pi
pq T
vm
(3-7)
由上式表明,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
五.液压泵的转速
一
二
三
四
额定转速 ns
在额定压力 下,能连续长 时间正常运转 的最高转速。
其中,端面泄漏量最大,约占总泄漏量的 75%~80% 。泵的压力越高, 端面泄漏量越大。
对于低压齿轮泵,为了减小端面泄漏,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对端面间隙 加以严格控制,但这一办法用于高压齿轮泵则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泵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会使间隙越来越大。
对于高压齿轮泵通常采取端面间隙自动补偿措施,在齿轮与前后盖板 间增加一个零件,如浮动轴套或弹性侧板。
(3-1)
式中,pi ——液压泵的输入转矩; n ——泵轴的转速。
2、输出功率 po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为其实际流量 q 和工作压力 p 的乘积,即
Po pq
(3-2)
液压泵工作时,由于存在泄漏和机械摩擦,就会出现能量损失,故其功 率有理论功率和实际功率之分,并且输出功率 po 小于输入功率 pi 。如果忽 略能量损失,则液压泵的输入功率(理论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理论功率), 其表达式为 2πnTt pqt pnV ,则有
螺杆直径越大、螺旋糟越深,泵的排量就 越大;螺杆的密封层次越多,泵的额定压力就 越高。
螺杆泵结构紧凑,自吸能力强,运转平稳, 输油量稳定,噪声小,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并 允许采用高转速,特别适用于对压力和流量变 化稳定要求较高的精密机械。 其主要缺点是, 加工工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
双作用叶片泵演示稿共22页文档
时通排出腔,在吸入时通吸入腔,通排出腔的 时间较长,但有的泵的叶片底部全部通排出腔;
双作用叶片数为偶数不能少于8片,通常是 12片,叶片的底部一般都通排出腔。
4. 配油盘
①单作用变量叶片泵的配油盘:
配油窗口对泵的中心线是不对称的,还开有两油槽 分别与转子上叶片槽底部相接通。在压油腔叶片底部是通 压力油和压油口相通,在吸油腔叶片底部是通低压油和吸 油口相通,叶片的顶部和底部受力基本上是平衡,这就避 免了吸油区定子内表面严重磨损的问题。见P39图18
解决办法 1.选用适当的材料;2.保证油液清洁;3.结构 上采取措施。
措施如下 1.减小叶片上下不平衡力的大小(叶片厚度、 叶片底部油液压力和承受压力油作用的宽度、阶梯式叶 片);2.使叶片上下油压作用力平衡(采用双叶片、带 弹簧式叶片、叶片上下通以压力相等的油液)。
见下面7张图
四、叶片泵的特点 叶片泵除有回转型容积式泵
5.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
1.不允许反转使用(倾角、底部通压力油、卸 荷槽和吸排口)。
2.检修时,注意各零件装配的正确位置(做记 号),叶片在转子上的位置不宜随便互换,零 件的清洗,油液的过滤,配合间隙(尤其是端 面间隙)。
3.注意输送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二、双作用叶片泵 见下图
1.结构组成及性能特点:将定子内表面轮廓做成 略似椭圆形和转子同心安装,可使泵每转产生两 次吸排,该泵称为双作用泵。叶片泵压力脉动小, 因磨损而产生的工作压力下降较小,运转平稳、 噪音较小,结构紧凑,起动转矩小。但吸入条件 较差,运动部件的工作可靠性较低。
第三节 叶片泵
调节流量调节螺钉, 可以改变定子的最大 偏心距emax,即改变泵 的最大流量,使曲线 AB上下平移;
改变弹簧刚度K,可以改变BC的斜率: K , C点向外移动
K , C点向内移动
因泵的最高压力限定为pC,故命名为限压式变量泵。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典型结构 1)吸、压油区叶片根部的压力油是自动切换的; 2)叶片向后倾斜; 3)采用滑块+滚针,提高了定子移动的灵敏度; 4)采用浮动配流盘,减小了泄漏。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 1)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或压力机等快速轻载、 慢速重载变化频繁的系统中; 2)与高压大流量泵相比,减小了功耗和发热;与双 联叶片泵相比,简化了油路,节省了元件。
2)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为:
zS ( R r ) q 2 B[ ( R r ) ] n v cos
2 2
考虑流量的脉动(叶片厚度及叶片底部槽通 油影响),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为4的整数倍 时流量脉动率最小 ,一般为12或16片。
3.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转子旋转一周, 吸压油各两次 吸压油腔两两对称,径向力平衡 双作用 卸荷式
4)配流盘 ①吸压油窗口:定子曲线圆 弧段圆心角β≥叶片间夹角 α(= 2π/z,封油角 )。 ②减振槽:在吸压油腔转换 时,减少两叶片间的密闭容 积因压力突变而引起的压力 冲击,在配流盘的配流窗口 前端开有三角形减振槽。 ③环槽。
二、单作用叶片泵
(一)工作原理 1、单作用叶片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F pA
当F<Ft时,定子处于右极限位置,e=emax,泵输出 最大流量; 若泵的工作压力p随负载增大,导致F>Ft,定子将 向偏心减小的方向移动,泵的输出流量q减小。即:
p e q
叶片泵
4、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YB型叶片泵是国产性能较好的一种双作用叶片泵,容积效 率可达90%以上。结构如图以此为实例,再对双作用叶 片泵的结构特点作一下了解、归纳。
16
船舶辅机第8-2章叶片泵 [Vane Pump]
4、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定子、转子和叶片
定子型线由4段圆弧和4段过渡曲线构成。过渡曲线前半 段是等加速曲线,后半段是等减速曲线,以降低叶片在 槽中的加速度,防止冲击。
10
船舶辅机第8-2章叶片泵 [Vane Pump]
3、排量和流量的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计算简图如图8-24-1所示 因为叶片每伸缩一次,每两叶片间油液的排出量为 : V密maxV密min ;所以(V密max—V密min)Z即泵一转压出油液的体积, 即等于一环形体积。
图8-24-1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
R:内滑力(使叶片向内滑 移)
T=NSin β
β
图8-26-1
R=NCos β
在一定的位置上N是不变 的,β增大:侧推力T减小 (减小弯曲)、内滑力R增 大(不被卡阻)。
26
船舶辅机第8-2章叶片泵 [Vane Pump]
(3)、叶片的倾角和倒角
图8-26
叶片与径向的夹 角为前倾角()。
有前倾角后,压 力角
叶片泵介绍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二、 叶片泵的结构
T N
R
β
压力角β:定子对叶片作用力方 向与叶片伸缩方向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夹角。
N:定子对叶片的作用力; T:侧向力(垂直于叶片,使叶片产 生弯曲; R:内滑力(使叶片向内滑移)
T=NSin β R=NCos β
在一定的位置上N是不变的,β增大:侧推力 T减小(减小弯曲)、内滑力R增大(不被卡 阻)。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一、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与单作用叶片泵相比, 其流量均匀性好,转子体所受径向 液压力基本平衡。双作用叶片泵一 般为定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 变量泵。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θ
叶片和定子间的密封性,减小叶片的伸缩
力,所以使之后倾,加大压力角,使伸缩
力(内滑力)R减小。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三、 叶片泵的流量
理论排量: 单作用泵
Q 4π Re Bn106 t
L / min
双作用泵
Q t
2BnR
r
π
R
r
σZ cosθ
106
排出口
吸入口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 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 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叶片泵 vane pump
双作用叶片泵
引言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因此对液压泵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显得格外重要。
即使是使用维护液压设备或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而不是从事液压元件开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必要深入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及性能。
本次设计中主要是从设计双作用叶片泵的方面来进入研究的。
本设计主要从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性能以及它的合理使用与维护来进行的,对于叶片泵参数设计的问题也有涉及。
采用了国内通常所称的双作用式。
本设计的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只涉及了一种YB型的双作用叶片泵,而且其中的很多数据并不是按顺序来进行设计的,有些事根据网上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取值的,先介绍的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是流量计算,在然后是双作用叶片泵各零件和部件的设计,最后组装成为一个整体的双作用叶片泵。
由于本设计中,能够直接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不尽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您能指正。
1.双作用叶片泵的概述1.1 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
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建压后)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
2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设计原始参数:额定排量:9.0/q ml r = 额定压力:7.0p MPa = 额定转速:1450/min n r =4 参数的计算4.1 流量计算4.1.1平均理论流量314509.01013.05/min th Q n q L -=⋅=⨯⨯= (4-1)4.1.2实际流量叶片泵为固定侧板型,压力7.0MPa ,查泵资料得:容积效率取84%v η= 则 13.0584%/min 10.962/min th v Q Q L L η=⨯=⨯= (4-2)4.2功率计算4.2.1输入功率轴功率3310(/30)10 1.586s N T nT kw kw ωπ--=⨯⨯=⨯= (4-3)式中,T 为作用在泵轴的扭矩,单位为N m ;ω为角速度,单位为rad/s ;n 为转速,单位为r/min 。
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12/60()/60/60 1.279h N pQ p p Q kw pQ kw kw =∆=-== (4-4)式中,p 为泵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取值为6.3Mpa ;2p 为出油口压力;1p 为进口压力,单位均为Mpa ; Q 为泵输出的流量,单位为l/min 。
4.2.3理论功率3(/60)10 1.523th N pnq kw -=∆⨯= (4-5)4.3 扭矩计算4.3.1理论扭矩在没有摩擦损失和泄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轴功率与液压功率相等,所计算出的功率值为泵的理论功率。
这时作用在泵轴上的扭矩是理论扭矩th T ,泵输出的流量是理论流量th Q ,因此理论功率可表示()()th s th h th N N N == (4-6)其中33()10(/30)10()s th th th N T nT kw ωπ--=⨯=⨯3()/60(/60)10()h th th N pQ pnq kw -=∆=∆⨯式中,()s th N 为理论轴功率;()h th N 为理论液压功率; q 为泵的排量,单位为ml/r 。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2、叶片旳安放角
当叶片在压油腔工作时,叶片从过渡曲线 上由大半径R圆弧向小半径r圆弧滑动,定 子旳内表面强行将叶片压入转子槽内。若 叶片在转子内径向安放,定子内表面对叶 片旳反作用力F旳方向与叶片成一夹角β′ (即压力角),如图3-18所示 。这个力能 够分解成两个力,一是使叶片径向运动旳 分力Fn,另一种是与叶片垂直旳分力Ft。
2、子母叶片构造
子母叶片又称复合叶片,如图3-23所示。
图3-23 子母叶片构造 1-母叶片,2-转子,3-顶子,4-子叶片
母叶片旳根部L腔经转子2上虚线所示旳油 孔一直和顶部油腔相通,而子叶片4和母 叶片间旳小腔C经过配流盘经K槽总与压力 油接通。在吸油区工作时,母叶片顶部和 根部L腔均为低压油,推动母叶片压向定 子3旳力仅为小腔C旳液压力,因为C腔旳 面积较小,故压紧力也不大,但能确保叶 片与定子间旳密封。
(三) 双作用叶片泵主要零件旳特点
1、定子旳过渡曲线 定子旳内表面旳曲线是由四段圆弧和四段
过渡曲线构成旳。理想旳过渡曲线不但使 叶片在槽内滑动时旳径向速度和加速度变 化均匀,而且使叶片在过渡曲线与圆弧旳 交接点处旳径向速度无突变、径向加速度 无大旳突变。
假如径向速度有突变,则径向加速度为无 穷大,径向惯性力也会无穷大,这么便发 生“硬冲”或脱空现象;假如径向加速度 突变不大,则径向力也会发生突变但不大, 这种情况称为“软冲”。
而在吸油区,只有叶片根部受高压油旳作 用,这一作用力使叶片压向定子,而且随 工作压力旳提升压向定子内表面旳力也在 增大,在高速运转下加速了叶片和定子内 表面旳磨损,降低了泵旳寿命,所以这一 问题是影响叶片泵压力提升旳主要原因。 为了提升叶片泵旳压力,除了对有关零件 旳材料选用和热处理等方面采用措施外, 在叶片旳构造上也采用了多种卸荷形式。 常见高压叶片泵旳叶片有下列几种形式: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介绍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介绍
1.叶片和泵轮:双作用叶片泵由一个固定的叶片和一个旋转的泵轮组成。
泵轮上有多个叶片,与泵轮同心。
当泵轮旋转时,叶片紧贴在泵轮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
2.进出口和排气阀:双作用叶片泵的进出口处设有阀门。
进口阀门打开时,液体进入泵的腔室;排气阀门打开时,泵内的空气排除,确保泵中只有液体。
3.离心力:当泵轮旋转时,叶片与泵轮的内表面间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
由于泵轮的旋转,叶片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即由内向外的推力。
推力足够大时,液体将在腔室内得到加速,增加排出压力。
4.出口压力:当泵轮旋转的速度足够高时,液体将被加速到一定的速度,并形成高压区域。
叶片紧贴泵轮表面,形成密闭腔室。
随着泵轮的继续旋转,使得密闭腔室和泵轮的出口之间的压力差足够大,将液体从泵的出口排出。
5.泵的工作循环: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循环包括吸入、提升、排出和排气四个过程。
首先,当泵轮旋转时,进口阀门打开,泵轮的腔室吸入液体;然后,进口阀门关闭,出口阀门打开,泵轮推动叶片将液体提升;接着,泵轮的腔室和排气阀门组成的腔室连接,压力差使得液体从泵的出口排出;最后,排出阀门关闭,进口阀门打开,泵轮吸入液体,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总结起来,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叶片的旋转。
泵轮和叶片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得液体加速并排出。
进出口阀门的打开和关
闭控制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泵的工作循环包括吸入、提升、排出和排气四个过程,通过不断重复这一循环,实现液体的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