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

合集下载

(整理)叶片泵设计

(整理)叶片泵设计

叶片泵的结构设计及造型叶片泵在液压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吸油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

在此次课题设计过程中通过学习了解它的分类、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场合等,在对流量,压力等技术参数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UG软件完成了一种典型叶片泵的设计,包括实体造型、装配图、工程图。

第一章叶片泵概述1.1 叶片泵的分类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装置,它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

按不同的分类原则,划分如下: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1)叶片式泵、容积式泵、其它类泵。

其中叶片式泵有立式泵、高速泵等;容积式泵有往复泵,如活塞(柱塞)泵、隔膜泵等;回转泵如齿轮泵、螺杆泵等。

2.叶片泵按结构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

单作用式叶片泵主要做变量泵使用,双作用式叶片泵主要做定量泵使用。

1.2叶片泵工作原理1.2.1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原理当电机带动转子沿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双重作用下向外伸出,其顶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处于四段同心圆弧上的四个叶片分别与转子外表面、定子内表面及两个配流盘组成四个密封工作油腔。

这些油腔随着转子的转动,密封工作油腔产生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变化,可以通过配流盘的吸油窗口(与吸油口相连)或排油窗口(与排油口相连)将油液吸入或压出。

在转子每转过程中,每个工作油腔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为双作用式叶片泵,由于高低压腔相互对称,轴受力平衡,为卸荷式。

由于改善了机件的受力情况,所以双作用叶片泵可承受的工作压力比普通齿轮泵高,一般国产双作用叶片泵的公称压力为51063 pa 。

图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 定子;2—压油口;3—转子;4—叶片;5—吸油口1.2.2单作用叶片泵的原理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和端盖等组成。

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

双作用式叶片泵

双作用式叶片泵

3.结构特点
• • • • • • (1)吸油压油区的区分 (2)叶片倾角、倒角 (3)自吸能力 (4)受力分析 (5)可实现变量 (6)制造难易
双作用叶片泵:前倾后倒角 双作用泵的叶槽在转子中不 是径向的。 前倾: 是顺转向朝前倾斜θ,10~ 14 。 原因:N与叶片滑动方向的夹 角称为压力角。 如果:叶槽径向开设,双作用泵 压力角最大值较大,力N在叶片 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将较大。此 分力使叶片受弯曲力,使叶片与 叶槽的摩擦力增大,会造成叶片 移动困难,甚至可能卡住。 如叶片有前倾角 则压力角就减小为 = - ,叶片受力情况即会 改善
叶片倾角 叶片倒角
叶片端部倒角朝旋转中心配置,旋转 轴上受到的液压力是 平衡的,轴和轴承上 无径向载荷,有利于 提高泵的工作压力。 2.在吸油过程时: 克服真空度、 克服压油区压力 克服摩擦、 主动力矩 在压油过程时: 克服摩擦、 顺油压(在压力作 用下出油) 主动力矩
制造难易


叶片抗冲击较差,较容易卡住,对油液的清洁程 度和粘度都比较敏感。端面间隙或叶槽间隙不合 适都会影响正常工作。转速一般在500~2000r/ min范围内,太低则叶片可能因离心力不够而不 能压紧在定子表面,而太高则吸人时会产生“气 穴现象”; 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4.排量计算
r
R
滑槽
叶片在滑槽里伸缩
配油盘,在液 压马达或泵中, 起高低油路分 配作用,使马 达或泵中高压 油作用时输出 扭矩,低压油 (回油)时把 停止输出扭矩 的柱塞腔中的 高压油排出。
在每个吸油口 与压油口之间,有 一段封油区,对应 于定子内曲线的四 段圆弧处。 • 双作用式叶片 泵每转一转,每个 工作腔完成吸油两 次和压油两次,所 以称其为 双作用 式叶片泵,又因泵 的两个吸油窗口与 两个压油窗口是径 向对称的,作用于 转子上的液压力是 平衡的,所以又称 为平衡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引言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因此对液压泵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显得格外重要。

即使是使用维护液压设备或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而不是从事液压元件开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必要深入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及性能。

本次设计中主要是从设计双作用叶片泵的方面来进入研究的。

本设计主要从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性能以及它的合理使用与维护来进行的,对于叶片泵参数设计的问题也有涉及。

采用了国内通常所称的双作用式。

本设计的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只涉及了一种YB型的双作用叶片泵,而且其中的很多数据并不是按顺序来进行设计的,有些事根据网上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取值的,先介绍的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是流量计算,在然后是双作用叶片泵各零件和部件的设计,最后组装成为一个整体的双作用叶片泵。

由于本设计中,能够直接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不尽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您能指正。

1.双作用叶片泵的概述1.1 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

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建压后)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叶片泵与马达

叶片泵与马达

2、子母叶片结构
子母叶片又称复合叶片,如图3-23所示。
图3-23 子母叶片结构 1-母叶片,2-转子,3-顶子,4-子叶片
母叶片的根部L腔经转子2上虚线所示的油 孔始终和顶部油腔相通,而子叶片4和母 叶片间的小腔C通过配流盘经K槽总与压力 油接通。在吸油区工作时,母叶片顶部和 根部L腔均为低压油,推动母叶片压向定 子3的力仅为小腔C的液压力,由于C腔的 面积较小,故压紧力也不大,但能保证叶 片与定子间的密封。
(五)高压叶片泵的特点
随着叶片泵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 不断改进和完善,叶片泵的压力在不断地 提高。现在生产的双作用叶片泵的额定压 力可达14~21MPa,甚至更高。由前述YB 系列叶片泵可知,为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 面的紧密接触,叶片根部与高压油相通。 在高压区由于叶片顶部也受高压油的作用, 叶片两端的液压力可以平衡掉一部分。
而在吸油区,只有叶片根部受高压油的作 用,这一作用力使叶片压向定子,并且随 工作压力的提高压向定子内表面的力也在 增大,在高速运转下加速了叶片和定子内 表面的磨损,降低了泵的寿命,因此这一 问题是影响叶片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叶片泵的压力,除了对有关零件 的材料选用和热处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外, 在叶片的结构上也采取了多种卸荷形式。 常见高压叶片泵的叶片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三节 叶片泵与叶片马达
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 量均匀、噪声低、排量可以变化等优点;但 其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自吸能力不强、 结构较齿轮泵复杂、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叶 片泵常用于工程机械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 转向系统、加工精度高的机床液压系统等。
叶片泵按排量能否改变,分为定量叶 片泵和变量叶片泵两类。定量叶片泵 在工作时转子转动一周,任意相邻两 叶片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各两 次,因而又称双作用叶片泵;变量叶 片泵的转子每转动一周,相邻两叶片 所形成的工作容腔吸、排油只一次, 所以又称单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一、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a件所组成。

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

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

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

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

而在图的左侧。

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

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

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为平衡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

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第三节 叶片泵

第三节  叶片泵

调节流量调节螺钉, 可以改变定子的最大 偏心距emax,即改变泵 的最大流量,使曲线 AB上下平移;
改变弹簧刚度K,可以改变BC的斜率: K , C点向外移动
K , C点向内移动
因泵的最高压力限定为pC,故命名为限压式变量泵。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典型结构 1)吸、压油区叶片根部的压力油是自动切换的; 2)叶片向后倾斜; 3)采用滑块+滚针,提高了定子移动的灵敏度; 4)采用浮动配流盘,减小了泄漏。 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 1)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或压力机等快速轻载、 慢速重载变化频繁的系统中; 2)与高压大流量泵相比,减小了功耗和发热;与双 联叶片泵相比,简化了油路,节省了元件。
2)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为:
zS ( R r ) q 2 B[ ( R r ) ] n v cos
2 2
考虑流量的脉动(叶片厚度及叶片底部槽通 油影响),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为4的整数倍 时流量脉动率最小 ,一般为12或16片。
3.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转子旋转一周, 吸压油各两次 吸压油腔两两对称,径向力平衡 双作用 卸荷式
4)配流盘 ①吸压油窗口:定子曲线圆 弧段圆心角β≥叶片间夹角 α(= 2π/z,封油角 )。 ②减振槽:在吸压油腔转换 时,减少两叶片间的密闭容 积因压力突变而引起的压力 冲击,在配流盘的配流窗口 前端开有三角形减振槽。 ③环槽。
二、单作用叶片泵
(一)工作原理 1、单作用叶片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F pA
当F<Ft时,定子处于右极限位置,e=emax,泵输出 最大流量; 若泵的工作压力p随负载增大,导致F>Ft,定子将 向偏心减小的方向移动,泵的输出流量q减小。即:
p e q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

泵 变成 变 量 叶 片泵 。双 作 用变 量 叶片 泵 的结 构原 理
图如 图 1所示 ( : 注 图示 变 量 泵 为手 动 变量 方 式 ) 在 , 现 有 双作 用 定量 叶 片 泵 定 子 5 转 子 8 叶 片 7及 两 、 、
高 、 音低 , 噪 综合 性 能优 越 , 泵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各 类 该 对 油 源品 质 要求 高 、 作 平 稳 精 确 的 中低 压 精 密 机 工 电传 动控 制 系 统 中 。但 是 , 于 双作 用 叶 片 泵 是 定 由 排量 的液 压 泵 , 因而 , 大 的 限制 了其 使 用 的 范 围 。 极 采用 单作 用 叶 片 泵 能 实 现 其 改 变 排 量 的要 求 , 单 但 作 用变 量 叶 片泵 的径 向受 力不 平衡 , 额定 压 力较 低 ,
以通 过 相应 的机 构 进 行 人 为控 制 , 能将 定 量 叶 片 就
压泵 又 是流 体 传 动与 控 制 系统 中必 不 可少 的动 力元 件 。在 工作 或 运行 中能 以各 种 不 同 的方式 按 工 作机 构 的要求 进 行 控 制 , 对 现 代 液 压 系 统 最 基 本 的要 是 求 。 .液压 泵 根据 其 工 作 时 的要 求 不 同 , 以 采 用 [2 ] 可 定 排 量或 变 排 量 工 作 方 式 ; 其结 构 形 式 可 以是 齿 轮 泵 、 片泵 、 塞 泵 、 叶 柱 螺杆 泵 等 多种 形 式 , 中 的叶 片 其 泵 是广 泛使 用 的一种 液 压 泵 。双作 用叶 片泵 的两个 吸 油 区和 两个 压 油 区在 结 构 上 是 径 向对 称 布 置 的 ,
盘预 紧 力调 节 机构 9和变 量 封 油 转 盘 1 , 量 封 油 0变 转盘 与定 子 一 同装 置 于 变 量 座 中 , 过 封 油 盘 预 紧 通

叶片泵的系列型谱与选型计算

叶片泵的系列型谱与选型计算

04
叶片泵的能效与优化
能效分析和评估
能效定义
叶片泵的能效是指在给定流量和扬程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泵所消 耗的电功率与泵实际输送的流体体积流量的比值。
能效等级
根据能效高低,叶片泵可分为一级能效、二级能效和三级能效等不 同等级。
能效评估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分析,评估叶片泵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水平。
能效影响因素
用于高压、高扬程的输送,常用于石油、水处理 等行业。
轴流泵系列型谱
01 大型轴流泵
主要用于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如灌溉、排水 等。
02 潜水轴流泵
将泵和电机集成在一起,可潜入水中工作,常用 在河道、湖泊等场合。
03 防爆轴流泵
用于易燃易爆液体输送,具有防爆功能。
混流泵系列型谱
普通混流泵
主要用于短距离输送,流 量和扬程适中。
污水混流泵
用于排放污水,具有耐腐 蚀和耐磨性能。
斜流泵
也称导叶式混流泵,扬程 较高,常用于农田灌溉和 排水。
03
叶片泵选型计算
选型原则和依据
适用性
01
选择的叶片泵应能满足所输送液体种类、流量、压力、温度等
参数的要求。
可靠性
02
选用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耐用性的叶片泵,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经济性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满足适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应考虑价格合理、维护成本
械效率也较高。
寿命长
叶片泵的零件较少, 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 较小,因此它的寿命
较长。
维护方便
叶片泵的维护工作相 对简单,只需要定期 更换滤油器和密封件
即可。
02
叶片泵系列型谱
离心泵系列型谱

叶片泵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论文

叶片泵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提高叶片泵的研究和设计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节约能源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说明书对单作用叶片泵做了简单的概述,分析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根据计算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进行叶片泵的整体设计,对所设计泵的主要零件进行了校核,最后简单的说明了叶片泵常见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叶片泵主要有六个零件组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轴、泵体。

设计之前,我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以及广阔的网络收集和分析转子加工的国内外现状。

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叶片泵的转子工作原理分析转子加工存在的问题。

然后设计加工的整体方案,工艺路线等。

加工过程中加工余量和工艺规程,以及加工所涉及的工具如刀具和夹具的设计。

文中对叶片泵转子的工作原理分析,加工整体方案确立进行介绍。

在工艺规程设计中,对车削加工进行里详细的分析解答。

整个加工之中都与热处理相关,不论是正火、调质还是淬火都在加工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文中还提出力数控加工以及其程序。

关键词:叶片泵;恒压;结构设计;刀具设计AbstractVane pump is widely used in the various fields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in vane pumps research and design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energy saving。

Statement on the role of the single-vane pump to do a simple overview, analysis of the vane pump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iven parameters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vane pump, designed to pump the main parts of the school nuclear, and finally shows a simple common vane pump failure,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Vane pump are mainly composed of six parts: stator, rotor, blades, with oil pan, shaft, pump body. Book design tas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of CAD drawing vane pump assembly diagram, pump body, the rear cover, rotor, spring, shaft, oil pan with spare parts, hand-drawn map flange parts.Before the design, I use the school library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broad network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rotor processing. Processing allowances and technical rules and the tools involved, such as tool and fixture design. In this design, a large circular hole broach design the length of articles, introduction the design of the spindle and drilling template design . In the process planning, the right turning for answers in a detailed analysis .Among the entire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heat treatment,whether normalizing, quenching, or quenching in process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paper also proposed force in NC and its procedures.Key words:Vane pump;Constant structure;design;Tool design目录0前言 (1)1零件分析 (2)零件的作用 (2)绘制零件图 (2)零件工艺分析 (2)2工艺规程设计 (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安装方法和尺寸获得方法 (3)制定工艺路线 (3)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3夹具设计 (12)机床夹具的用途 (12)钻床夹具的类型与特点 (13)钻模夹具设计 (13)4数控程序设计 (14)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择加工方法 (14)4.1.1选择机床设备 (14)选择刀具 (14)4.1.3确定切削用量 (14)编写程序 (15)5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0. 前言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叶片泵是关键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额工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叶片泵性能越来越完善,在各种工业设备、行走机构以及船舶和飞机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

2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设计原始参数:额定排量:9.0/q ml r = 额定压力:7.0p MPa = 额定转速:1450/min n r =4 参数的计算4.1 流量计算4.1.1平均理论流量314509.01013.05/min th Q n q L -=⋅=⨯⨯= (4-1)4.1.2实际流量叶片泵为固定侧板型,压力7.0MPa ,查泵资料得:容积效率取84%v η= 则 13.0584%/min 10.962/min th v Q Q L L η=⨯=⨯= (4-2)4.2功率计算4.2.1输入功率轴功率3310(/30)10 1.586s N T nT kw kw ωπ--=⨯⨯=⨯= (4-3)式中,T 为作用在泵轴的扭矩,单位为N m ;ω为角速度,单位为rad/s ;n 为转速,单位为r/min 。

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12/60()/60/60 1.279h N pQ p p Q kw pQ kw kw =∆=-== (4-4)式中,p 为泵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取值为6.3Mpa ;2p 为出油口压力;1p 为进口压力,单位均为Mpa ; Q 为泵输出的流量,单位为l/min 。

4.2.3理论功率3(/60)10 1.523th N pnq kw -=∆⨯= (4-5)4.3 扭矩计算4.3.1理论扭矩在没有摩擦损失和泄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轴功率与液压功率相等,所计算出的功率值为泵的理论功率。

这时作用在泵轴上的扭矩是理论扭矩th T ,泵输出的流量是理论流量th Q ,因此理论功率可表示()()th s th h th N N N == (4-6)其中33()10(/30)10()s th th th N T nT kw ωπ--=⨯=⨯3()/60(/60)10()h th th N pQ pnq kw -=∆=∆⨯式中,()s th N 为理论轴功率;()h th N 为理论液压功率; q 为泵的排量,单位为ml/r 。

第七节双作用叶片泵

第七节双作用叶片泵

第七节双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Double-acting vane pump)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双向运动的叶片在泵腔内产生压力差,从而将液体输送出去。

双作用叶片泵由泵体、叶片、转子、端盖等组成。

泵体中有两个叶片槽,每个叶片槽内置有一片叶片,叶片能够在槽内自由伸缩。

转子是通过齿轮等传动装置与驱动设备相连,可以在泵体内旋转。

端盖用于封闭泵腔,同时有进出液体的通道。

在工作时,转子的旋转使得叶片跟随转动。

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槽内沿着泵体内壁移动。

当叶片与泵腔接触时,叶片被压紧,密封泵腔;当叶片离开泵腔时,泵腔与入口连通。

因此,泵体内的液体被吸入泵腔,在叶片的运动下被推向出口。

双作用叶片泵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双向输送液体。

当转子旋转使得叶片从泵腔的一侧移到另一侧时,叶片会与泵腔的另一侧接触,将液体推向相反的方向。

这样的设计使得双作用叶片泵能够高效地输送液体,提高工作效率。

双作用叶片泵具有以下优点:1.输送能力高:双作用叶片泵通过双向运动的叶片,能够实现高效地输送液体。

2.压力稳定:双作用叶片泵在工作时,叶片始终与泵腔接触,有效地封闭泵腔,使得泵腔内的压力保持稳定。

3.使用寿命长: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位置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减轻了叶片与泵腔的摩擦,延长了使用寿命。

然而,双作用叶片泵也存在一些缺点:1.液体粘稠度要求高:双作用叶片泵对液体的粘稠度要求较高,不能输送过于粘稠的液体。

2.噪音大:双作用叶片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工作环境。

3.效率较低:双作用叶片泵的效率相对较低,能量损耗较大。

双作用叶片泵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

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得双作用叶片泵成为液压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双作用叶片泵通过双向运动的叶片在泵腔内产生压力差,实现液体的双向输送。

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其优点使得双作用叶片泵在液压传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叶片泵毕业设计

叶片泵毕业设计

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摘要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液压泵性能越来越完善,在各种工业设备、行走机构以及船舶和飞机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对于叶片泵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从事液压相关方面工作的人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根据现已广泛应用的叶片泵为基础,对定量叶片泵即双作用叶片泵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采纳了一些有关叶片泵的新技术和新观点,并用于叶片泵的设计考虑,设计中对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倾角进行了探讨,并对比两种观点的优劣,选择了现今已越来越得到更多人承认的叶片倾角为零的一种观点。

在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上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等加速曲线或阿基米德螺旋线等定子曲线选择,而是结合现今数控机床普及的事实大胆选用高次曲线作为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基础。

设计中还主要参考了YB型系列的叶片泵相关产品结构和技术参数,在相关类型的叶片泵基础上对叶片泵的定子过渡曲线和叶片前倾角等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叶片泵的部分或整体性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双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定子过渡曲线Ⅰ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ABSTRACTWidely used in various hydraulic pump is the key equipment, components, their performance and life in largely determines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re perfect, pump performance in various industrial equipment, walk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hip and aircraft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Therefore vane pump for knowledge and necessary, especially for the work in hydraulic related more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desig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vane pump, based on quantitative vane pump is 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vane pump adopt som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ideas, and used in the design of vane pump, design of 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of blade Angle is discussed, and 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views, choose now has more and more people admit blade Angle of view a zero. In the design of the stator transition curve is not constrained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r Archimedes spiral such as choice, but the stator curve with universal fact CNC nowadays choose high curve as bold design of stator transition curve.In the design of main type series of YB vane pump related products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parameters, the type of vane pump basis of the stator vane pump transition curve and blade Angle structures such as before, the design of vane pump part or whole performance improved.Keywords: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Blade Angle ,The stator transition curveⅡ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1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2)1.1双作用叶片泵组成结构 (2)1.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2)1.3 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3)1.4 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4)2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 (5)3设计方案分析与选定 (6)3.1 设计总体思路 (6)3.2泵体结构方案分析与选定 (6)3.2.1圆形叶片泵 (6)3.2.2方形叶片泵 (6)3.2.3 方案选定 (7)3.3 叶片倾斜角方案分析选定 (7)3.3.1 叶片倾角对叶片受力的影响 (7)3.3.2叶片倾角的两种观点 (9)3.3.3我倾向的观点 (11)3.3.4 叶片倾角方案选定 (11)3.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分析与选定 (12)3.4.1双作用叶片泵性能对定子曲线的要求 (12)3.4.2定子曲线应具备的特性 (14)3.4.3各种定子曲线的分析、比较和选择 (15)3.4.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综合分析、选定 (22)4参数的计算 (23)4.1 流量计算 (23)4.1.1平均理论流量 (23)4.1.2实际流量 (23)4.2功率计算 (23)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4.2.1输入功率轴功率 (23)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 (23)4.2.3理论功率 (23)4.3 扭矩计算 (23)4.3.1理论扭矩 (23)4.3.2实际扭矩 (24)4.4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计算参数表 (24)5整体设计计算 (25)5.1转子的设计 (25)5.1.1材料选择 (25)5.1.2转子半径 (25)5.1.3转子轴向宽度 (25)5.1.4转子结构尺寸设计 (26)5.2叶片的设计 (28)5.2.1叶片材料选择 (28)5.2.2 叶片数 (28)5.2.3叶片安放角 (29)5.2.4叶片的厚度 (29)5.2.5叶片的长度 (29)5.2.6叶片的结构尺寸设计 (30)5.2.7叶片的强度校核 (30)5.3定子的设计 (31)5.3.1定子材料选择 (31)5.3.2定子短半径 (31)5.3.3定子长半径 (32)5.3.4定子大、小圆弧角 (32)5.3.5定子过渡曲线的幅角 (32)5.3.6定子过渡曲线设计 (32)5.3.7校核定子曲线 (34)5.3.8定子结构尺寸设计 (37)5.4左配流盘的设计 (38)5.4.1左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38)5.4.2左配流盘V形尖槽 (39)5.4.3左配流盘结构尺寸设计 (40)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5.5右配流盘结构设计 (41)5.6传动轴的设计 (42)5.6.1 材料选择 (42)5.6.2 花键轴段的设计 (42)5.6.3校核轴段花键的挤压强度 (44)5.6.4轴的结构设计 (44)5.6.5轴上载荷分析 (46)5.6.6按扭转切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47)5.6.7校核轴的刚度 (48)5.7泵体的设计 (49)5.7.1泵体材料选择: (49)5.7.2左泵体结构设计 (50)5.7.2右泵体结构设计 (51)5.8盖板的设计 (51)6主要标准件的选用 (52)6.1 轴承的选择 (52)6.1.1 左端轴承 (52)6.1.2右端轴承 (52)6.1.3轴承的润滑 (52)6.2密封件选择 (53)6.2.1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选择 (53)6.2.2 O形橡胶密封圈选择 (53)6.3 螺钉选择 (54)6.3.1 定子、侧板配合螺钉选择 (54)6.3.2 盖板螺钉选择 (54)6.3.3挡板螺钉 (54)6.4 螺栓的选择 (55)6.5 标准螺纹选择 (55)6.5.1吸油孔口螺纹 (55)6.5.2压油孔口螺纹 (55)6.6键的选择 (55)6.7圆锥销的选择 (55)7各种配合的选择 (56)7.1滚动轴承配合 (56)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7.1.1轴承与轴的配合 (56)7.1.2轴承与壳孔的配合 (56)7.1.3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57)7.2花键轴配合 (57)7.3转子叶片槽配合 (58)7.4右侧板与左、右泵体 (58)7.5定子、左配流盘与泵壳孔配合 (58)7.6端盖与泵壳孔配合 (59)7.7定子与转子宽度配合 (59)8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 (60)9噪声、寿命与维护 (61)9.1双作用叶片泵振动与噪声 (61)9.1.1噪声及产生原因 (61)9.1.2降低噪声的措施 (61)9.2双作用叶片泵的寿命 (62)9.3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63)9.3.1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 (63)9.3.2双作用叶片泵的维护与检查 (64)参考文献 (65)致谢 (66)东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言前言液压泵是现代液压设备中的主要动力元件,它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

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

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

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首先,双作用叶片泵的性能设计是设计的首要任务。

性能设计包括流量、扬程和效率。

流量是指泵单位时间内输送液体的数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升/秒等单位表示;扬程是指液体从泵入口吸入到泵出口排出所需的势能损失,通常以米或千帕等单位表示;效率是指泵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泵尺寸、转速和叶片角度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设计是设计的关键。

结构设计包括泵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外形设计需要考虑泵的尺寸、重量、安装方式和连接方式等,以便于泵的安装和使用。

内部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泵的叶片、叶轮、轴承、密封件等部件的选择和布置,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另外,还需要考虑泵的防腐蚀性能和可靠性,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双作用叶片泵的材料选择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

材料选择需要考虑泵输送的液体性质和工作环境,以选择适合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铸铁、不锈钢、塑料等。

铸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输送一般液体;不锈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液体;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粘稠度较高的液体。

最后,双作用叶片泵的安装和维护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安装设计需要考虑泵的基础支撑、进出口管道连接、电气接线等,以确保泵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维护设计需要考虑泵的拆装方便性,维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等,以方便对泵进行日常保养和维修。

综上所述,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涉及性能、结构、材料、安装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泵能够正常运行,达到要求的输送流量和压力,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维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设计原始参数:额定排量:9.0/q ml r = 额定压力:7.0p MPa = 额定转速:1450/min n r =4 参数的计算4.1 流量计算4.1.1平均理论流量314509.01013.05/min th Q n q L -=⋅=⨯⨯= (4-1)4.1.2实际流量叶片泵为固定侧板型,压力7.0MPa ,查泵资料得:容积效率取84%v η= 则 13.0584%/min 10.962/min th v Q Q L L η=⨯=⨯= (4-2)4.2功率计算4.2.1输入功率轴功率3310(/30)10 1.586s N T nT kw kw ωπ--=⨯⨯=⨯= (4-3)式中,T 为作用在泵轴的扭矩,单位为N m ;ω为角速度,单位为rad/s ;n 为转速,单位为r/min 。

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12/60()/60/60 1.279h N pQ p p Q kw pQ kw kw =∆=-== (4-4)式中,p 为泵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取值为6.3Mpa ;2p 为出油口压力;1p 为进口压力,单位均为Mpa ; Q 为泵输出的流量,单位为l/min 。

4.2.3理论功率3(/60)10 1.523th N pnq kw -=∆⨯= (4-5)4.3 扭矩计算4.3.1理论扭矩在没有摩擦损失和泄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轴功率与液压功率相等,所计算出的功率值为泵的理论功率。

这时作用在泵轴上的扭矩是理论扭矩th T ,泵输出的流量是理论流量th Q ,因此理论功率可表示()()th s th h th N N N == (4-6)其中33()10(/30)10()s th th th N T nT kw ωπ--=⨯=⨯3()/60(/60)10()h th th N pQ pnq kw -=∆=∆⨯式中,()s th N 为理论轴功率;()h th N 为理论液压功率; q 为泵的排量,单位为ml/r 。

由前面的式子导出驱动泵的理论扭矩为()2th q pT N m π==10.268 N m (4-7) 4.3.2实际扭矩实际上,泵在运转时要消耗一部分附加扭矩去克服摩擦阻力,所以驱动泵轴所需的实际扭矩比th T 大,实验测得取值m η=96%。

T=th T +thmT T η==10.445 N m (4-8)式中,T 为损失扭矩;P 为电动机功率,本次设计中用的是10KW ;m η为反映摩擦损失的机械效率。

4.4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计算参数表由上计算得: 额定排量qMl/r额定压力pMPa额定转速n r/min平均理论流量Q th L/min实际扭矩TN m ⋅9.0 7.0 1450 13.05 10.445输入功率sNkw 有效输出功率hN kw理论功率thNkw实际流量QL/min实际扭矩TN m1.586 1.279 1.523 10.962 10.4455 整体设计计算5.1转子的设计5.1.1材料选择转子材料选择:20r C5.1.2转子半径转子作为与轴的连接部分,主要是力的承受着,叶片镶嵌在转子里,它承载着叶片,带动叶片做旋转运动,叶片同时在其中做伸缩运动,转子半径r 应根据花键轴孔尺寸和叶片长度L 考虑,取花键轴直径 019.0d mm =初选 0(0.91)19.0z r d mm '== (5-1) 再根据初选值计算得到的叶片长度L 调整r 的大小。

初选转子半径z r '计算得到叶片泵叶片的长度L 为,由式(5-7)得L=10.0mm由于叶片镶嵌在转子内,且嵌入叶片的槽长度略等于叶片的长度L,根据叶片长度和转子强度考虑,调整转子半径z r 为29.0z z r r L mm '=+= (5-2)5.1.3转子轴向宽度转子﹑叶片和定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轴向宽度B ,B 增加可减少端面泄漏的比例,使容积效率增加,但B 增加会加大油窗孔的过流速度,转子轴向宽度B 与流量成正比。

在系列设计中,确定径向尺寸后,取不同的宽度B ,可获得一组排量规格不同的泵。

对于径向尺寸相同的泵,B 增大会使配油窗口的过流速度增大,流动阻力增大。

据统计资料可略取1(0.451)20B R mm ''== (5-3) 式中 1R '──定子小半径。

由式(5-2),29z r mm =,最终确定10.8324.9B R mm =⨯=,取 25B mm =5.1.4转子结构尺寸设计转子转子轴孔叶片槽图5-1 转子主要结构 1>转子基本尺寸由计算得到的尺寸,转子的轴向宽度B=25mm 。

根据转子半径29z r mm =,则考虑转子工作强度和转子上螺钉孔,取转子的大径尺寸D=58mm 。

2>转子轴孔尺寸花键轴孔直径019d mm =,由传动轴花键设计及花键齿工作高度h=2mm,得 内花键大径: 023D mm =花键轴段设计的键齿宽为5mm ,故转子花键孔上齿宽也为5mm 3>叶片槽尺寸由叶片的设计叶片数z=10;叶片厚t=2mm ;叶片长L=10mm ;叶片安放角0θ=平衡式叶片泵转子所受径向力平衡,主要承受扭转力的作用。

由z=10,设计相邻叶片槽夹角2365c z ππα=== 由叶片长度L 和叶片根部通压力油的孔设计转子槽和转子槽根部通压力油孔位置。

叶片长度L=10mm,各通压油孔圆心所在圆上的圆直径为5821038t r mm mm mm ≤-⨯= 考虑压油孔直径尺寸,取35t r mm =由叶片厚t=2mm ,叶片底部通压油孔直径值取3t d mm =,槽宽为2mm 转子轴向宽度B=25mm ,得槽长度为25mm 。

4> 校核转子槽根强度图5-2 转子槽受力情况叶片和转子槽相互工作面间的作用方式为挤压和磨损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表4-3-17查得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为 40pp MPa σ=计算转子的最大工作应力 2Tp DBl=(5-4) 式中,T ——为实际转矩,N mm ⋅ D ——转子直径,mm B ——转子轴向宽度,mm l ——叶片伸出长度,mm当转子刚刚离开压油区时,转子承受最大挤压应力3max12210.44510()5825(3029)z T p MPaDB R r ⨯⨯==-⨯⨯- (5-5)14.407pp MPa σ=≤故转子槽根满足强度条件。

5.2叶片的设计5.2.1叶片材料选择叶片材料选择:高速钢 1814r W C V 材料特性:高硬度和耐磨性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又称高速工具钢或锋钢。

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因此主要用来制造复杂的薄刃和耐冲击的金属切削刀具,也可制造高温轴承和冷挤压模具等。

W18Cr4v ,常用的钨系高速钢的一种,它属于莱氏体钢,是高速钢应用最长久的一种。

和其它高速钢一样,常被称为“白钢”、“锋钢”或“风钢”空冷即可淬火>。

5.2.2 叶片数叶片数通常取812z ≤≤Z 过小,定子曲线对应的幅角α小,吸、压油腔区间小,过流面积小,容易造成吸空并使排油阻力增大。

Z 过大,叶片占用工作容腔的有效容积量大,影响泵的排量,而且转子槽数增多,也影响转子强度,并增加了加工工作量。

从转子、定子所受径向力的对称平衡考虑,z 应取偶数。

再考虑平衡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均匀性,在定子曲线上,叶片数z 与定子曲线υ特性适当匹配,即要使处于定子曲线范围内各叶片的径向速度之和1kj j υ=∑保持或近似于常数。

由方案设计的选择5次曲线作为定子曲线,则由该曲线性质,它输出流量的均匀性基本相同,且当选高次曲线作定子叶片泵时,叶片一般选择z=10或z=12。

综合以上几点,此处选择叶片数为 Z=105.2.3叶片安放角叶片前倾角度为0图5-3 叶片前倾角度由设计方案的设计选择,设计采用新观点的叶片安放方式,即 0θ=5.2.4叶片的厚度叶片厚度t 应保证在最大压力下工作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钢度。

在强度和转子槽制造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减薄,以减小叶片根部承受压力作用的面积,减轻对定子的压紧力。

叶片厚度,一般取 1.8 2.5t mm = 此处,取 2t mm =5.2.5叶片的长度为使叶片在转子槽内运动灵活,叶片伸缩式留在槽内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叶片总长的2/3,即22()3z L R r L --≥(5-6) 则 23()10z L R r mm ''≥-= (5-7)调整转子半径z r 后,验算叶片长度值23() 6.09y z L R r mm =-= y L L > 故叶片长度L=10mm 满足要求。

5.2.6叶片的结构尺寸设计图5-4 叶片的结构设计叶片结构如图5-4所示,由设计计算得到叶片尺寸:25210mm mm mm⨯⨯=⨯⨯长宽高叶片倒角查材料取245⨯5.2.7叶片的强度校核图5-5 叶片受剪切力图叶片在工作状态下主要承受剪切应力,如图5-5。

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表4-3-17查得材料的许用剪应力为90 p MPaτ=则叶片工作最大切应力 故 1.25() 1.2513.0562y m q p T N m T MPa πη⋅⋅==⨯=⋅⋅ (5-8)3max2213.056109.058225yT MPa DtB τ⨯⨯====⨯⨯ 式中,T ——为实际转矩,N mm ⋅ D ——转子直径,mm B ——转子轴向宽度,mm t ——叶片厚度,mm叶片强度校核至少应按额定压力的1.25倍考虑由式(5-8)得 max p ττ< 故叶片满足强度要求。

5.3定子的设计定子过渡曲线图5-6 定子曲线5.3.1定子材料选择定子材料:12r o C M V5.3.2定子短半径1R定子的短半径通常取1(0.51)20.0z R r mm mm ''=+= (5-9)调整转子半径z r 过后,得最终设计结果1(0.51)30.0Z R r mm mm =+= (5-10)5.3.3定子长半径根据平均流量公式222121()2[()]cos th R R zt Q Bn R R πθ-=-- 又 0θ=即 2221212[()()]th Q Bn R R R R zt π=--- (5-12)将由初选转子半径z r '计算得出1B ''、R 及额定转速n ,叶片数z ,叶片厚t 代入上式得2226.366344.2960R R ''--=解方程得 22422.0092b b ac R mm a-+-'== 调整转子半径z r 后,得到最终定子长半径2226.366766.2960R R --=解方程得22431.0352b b ac R mm a-+-== 5.3.4定子大、小圆弧角大圆弧所对应的幅角1β和小圆弧对应的幅角2β,通常可取相同值,且等于相邻叶片间隔角β,即122365z ππββ==== (5-13) 5.3.5定子过渡曲线的幅角定子过渡曲线对应的幅角通常为12123()5422210z ππππαββ=-+=-== (5-14) 5.3.6定子过渡曲线设计定子过渡曲线方程为5次曲线方程,由式(3-10)得:345121()()[10()15()6()]R R R ϕϕϕρϕααα=+--+ 由上边方程计算得到:曲线的最大速度:21max ()1.88R R υωα-= (5-15) 曲线的最大加速度: 221max 2()5.77R R a ωα-= (5-16)曲线的最大加速度变化率:321max 3()60R R J ωα-= (5-17)代入12R R α、、,得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方程为543() 4.61812.2498.66530ρϕϕϕϕ=+++ (5-18)式中 ϕ的单位为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