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37449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b.png)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建议一: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乡村医生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待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乡村医生队伍面临人员流失和服务质量下降等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需要加大财政投入。
首先,政府应该增加对乡村医生的工资支出。
目前,乡村医生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乡村医生工资的补贴力度来改善这一状况,确保他们的工资能够与城市医生相当,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乡村医师培训的投入。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关键之一是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医疗水平。
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并提供经费支持,帮助乡村医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建议二:优化乡村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条件乡村医生的医疗条件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因此,优化乡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条件是提高他们待遇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医疗设施和医疗器械的投入。
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乡村医生的工作条件往往不如城市医生,这也导致他们的收入水平较低。
政府可以通过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设施的环境,并提供必要的设备维护和更新,来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条件。
其次,政府可以加强与乡村医疗机构的对接,加强乡村医生与城市医院的联系和协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可以让乡村医生能够及时获得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建议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乡村医生往往面临着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这也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是提高他们待遇的重要举措。
首先,政府可以为乡村医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
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4476840701f69e31433294ed.png)
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历程
1979年:医疗改革“初露端倪——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 生事业,“五定一奖“
医 疗 市 场
1985年:中国医改“元年”——进行改革,放宽政策, 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 生工作搞好。”
化 1992年: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医疗服务市场化,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投入和 补偿机制;
研究卫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正确引导医疗卫生服 务的竞争行为。
现在我国各地都存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 题,简述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 原因长期的积累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点:
5.23%
5.35% 5.89%
5.75%
5.91%
从图表中可看出 :1. 07-13年医疗卫生支出的绝对额呈现出逐年增长 趋势。2. 09年以后增长较快 ,增长的绝对额较多。
从上图中可看出:1.07-13年医疗支出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2.08-09年 间增长幅度最大 ,占比增长接近1%。3. 09年医疗卫生支出比重首次超 过了5%。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财政部加强对改革试点 的督察考核,对于未按要求开展综合试点的城市,将取 消试点资格,并相应扣回中央财政资助资金。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中应重点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卫 生服务的供求规律,区分并适应人民群众不同层 次的卫生需求,及时调整卫生服务行业的规模与 结构,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益;(供不过求)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 生支出
16级财务管理专升本
医疗卫生的定义
政府卫生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 它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国家财政医疗 支出的花费即为公费医疗经费。
浅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问题
![浅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cbeca8b02d276a200292e92.png)
区医疗卫生财政总支出为 3144 万元 , 9194 东部地 区的医疗卫生
8 《 @ ) l年2 ( ) 2 l 当  ̄ 2 o 月 下 o
财政和 1 . %, 47 %, 38 9 15 3
以下几个角度对 医疗卫生财政投 入提供建议 与对策 。 1加 大政 府对 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 出。加大财政对医疗 、 卫生事业 的支 出 , 不仅表现在 财政 支出绝对 量 的增加 上 , 并且 对 医疗 卫生财政 支出 占当年总 的财政 支出 比例 也应 该有所提 高, 这样 才能保 证医疗卫生财政 投入 的绝对 量和相对量 的双 重 增加 , 从而在 实质上支持 国家 医疗卫生事业 。加大政府 医疗卫
1 3 O7%和 1 3 这 一 比例 不仅低 , 且在三 个区 域之 间 . %、. 7 6 . %, 一 2 而
生财政 投入要求东 、 、 中 西地区政府要 紧跟中央脚 步 , 力促进 合
中国医疗 卫生事业 的发展 , 表 2的分析 我们可 知道 , 从 各地 区 对 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 多有不 同, 东部地 区政 府财政投入 高出 中部 和西部很 多 , 此 , 因 必须 同时加 强 中央和地 方政府 对医疗 卫生事业 的财 政支持 。要建 立完善 的健康 保障制度 , 包括商业 医疗 保险 、 医疗 救助 、 社会 基本 医疗 保险 以及新 型农村 合作 医 疗等 。落 实城 市低收入 以及 无业人 员的医疗救助制度 , 步扩 逐 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覆盖范 围。 2 调整 医疗卫 生财政投入结构。 目前我国的医疗 卫生财政 、 投入 量虽逐年 有所增加 , 但是投 入结构缺 乏合 理性和 科学性 , 对突然 出现 的重大公共卫生 问题 会紧急投 入大量经费去解 决 ,
逐年增长 , 但是政府对 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 虽存在却 没有显著
【政策】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支出政策
![【政策】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支出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acdc0316f1aff00bfd51ecc.png)
【关键字】政策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财政支出分析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医疗卫生属于公共产品,处于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作用。
本文旨在论述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农村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方面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农村医疗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单靠市场调节,会出现供给不足,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
这客观地要求政府干预医疗市场,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财政作为支持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主要手段,需充分发挥其功能。
反思当前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更公平、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十分重要。
就我国目前的农村医疗保障现状来看,其医疗卫生服务与需求极不适应。
从2002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开始到现在的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统一建立新型合作医疗。
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十分必要。
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支出的规模问题(1) 我国的卫生投入相比于发达国家,在总量上存在明显不足。
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数量急剧增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却始终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不低于5%”的要求。
(2) 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比率在逐年下降,个人的卫生支出比率不断增长。
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8a729b7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f.png)
现在我国各地都存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简述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长期的积累造成的,造成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今年参与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都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收入,将通过理顺医 药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医院挖潜节约等途径予以补偿,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基本医 保持续运行、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不增加。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介绍,2009年—2013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30682亿元,年 均增长24.4%,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的比重从2008年的4.4%提高到2013年的5.9%。2014年全 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10071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长10.5%。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的变化趋势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国家财政医 疗卫生支出 (亿元
1989.96
2757.04
3994.19
4804.18 6429.51
7245.11 8279.90
比重 (医疗 支出占当年 总支出的比 重 亿元)
4.00%
4.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23%
5.35%
20
18
16
14
12 百 分 10 比
8
6
4
2
0
各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
1
2
3
4
5
年份
美国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巴西医疗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4a79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1.png)
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现状、问题与对策1.引言近年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已逐步加强对人民健康的保障。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强烈,对于医疗的费用支出也变得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支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是当前医疗保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2.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现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年全国医疗保障总支出为38417.6 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为11970.4 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为5271.4 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为6007.3 亿元,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为9568.2 亿元。
这些支出都是由政府出资和个人缴费共同组成的。
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尽管医疗保障财政支出已经增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财政压力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增长不再像过去那么高。
同时,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医疗保障所需的资金占比相对较高,都需要从财政资金中支出。
因此,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
3.2城乡差距大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是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部分。
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政府和个人缴费共同出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村集体和个人缴费出资。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分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和资金来源都存在差异,导致城乡差距大。
3.3费用控制难在医保系统的设计上,我们注重的是对医疗需求的覆盖和保障,但是对于医疗费用的控制相对不足,因此医疗费用增长率较高。
4.中国医疗保障财政支出的对策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乡村医疗卫生保障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乡村医疗卫生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a5df884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9.png)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乡村医疗卫生保障乡村振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乡村医疗卫生保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乡村医疗卫生保障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也随之增长。
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因此乡村医疗卫生保障亟待完善。
二、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入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必须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
政府可以适时增加对乡村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建设经费,提高医疗设施的硬件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除了加大对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是关键。
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乡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医疗救助、医疗保障等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对于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效果十分重要。
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
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将医疗服务延伸到乡村,是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保障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建立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七、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在乡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诊疗水平,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农村财政支出与乡村公共服务
![农村财政支出与乡村公共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405f24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a.png)
农村财政支出与乡村公共服务一、农村财政支出的背景及意义农村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农村地区用于公共事务的资金支出。
乡村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提供给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农村财政支出与乡村公共服务密切相关,它们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二、农村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农村财政支出包括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
基本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农村道路、供水设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
三、农村财政支出的来源农村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农村地区税收和农村投资收益等。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农村地区提供的财政资金补助;农村地区税收是指农村居民和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农村投资收益是指政府在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回报。
四、乡村公共服务的问题与挑战乡村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城市,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教育资源匮乏、医疗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都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此外,人口流失、村庄落后等也是乡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五、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途径提高农村财政支出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使农村地区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可以调整税收政策,减轻农村居民和企业的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六、加强教育和医疗服务教育和医疗是乡村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和医院的设施和设备,招聘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医生,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农村公共服务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设施和农田水利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和水源保障能力,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八、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340dfe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e.png)
财政部 11类民生支出科目财政部的11类民生支出科目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环保支出、科技与创新支出、农林水利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社会事务支出以及公共安全支出。
下面将对这些科目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是教育支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财政部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用于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设施、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
这些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教育经费、学校建设、教师培训、教科书教材等。
其次是医疗卫生支出。
保障人民的健康是财政部的重要任务之一。
医疗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医疗设施的建设、医疗服务的提供、医药费用的补贴等方面。
财政部通过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财政部通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权益。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第四是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
财政部通过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提高城乡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住房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
第五是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
文化体育和传媒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部通过支出来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体育事业的提升、传媒产业的发展等。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文化场馆建设、体育赛事举办、传媒产业发展等方面。
第六是环保支出。
环保是财政部的一项重要职责。
财政部通过环保支出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
第七是科技与创新支出。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财政部通过科技与创新支出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
第八是农林水利支出。
农林水利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财政部通过农林水利支出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收入等方面。
乡村振兴计划的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保障
![乡村振兴计划的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73a20d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9.png)
乡村振兴计划的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计划逐渐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通过对农村地区进行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财政支出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这些资金,以保障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计划的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保障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对农村振兴的重要性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财政支出直接决定了发展规模和效果。
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财政资金来支持,没有足够的财政支出,乡村振兴计划无法顺利进行。
二、农村公共服务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差、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亟需财政支出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
三、财政支出的合理配置原则财政支出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政府的政策目标进行合理配置。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财政资金的使用应该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四、财政支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财政支出可以用于改善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推动农村农产品市场化进程。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创新扶持政策等方式,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适当的财政支出可以用于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生活便利性,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六、财政支出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财政支出可以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招聘医疗人员和提供医疗服务。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的医疗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水平。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与改善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与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c11820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与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也在不断改善。
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并提出改善的方向和措施。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1. 人口流动导致资源匮乏: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仍然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
农村居民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得到基本医疗服务。
2. 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相对较为简陋,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投入严重不足。
同时,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真正的医疗需求。
3. 财政支出不足: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少,导致公共医疗机构的运营和管理不佳,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向和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医疗卫生中心和分级诊疗机构。
同时,还需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2. 完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农村地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吸引更多的专业医疗人才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
同时,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增强他们的服务意愿。
3.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和评估,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4. 发展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远程医疗手段,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在线医疗平台,农村居民可以在家中进行线上问诊和预约挂号,减少因看病而产生的交通和时间成本。
5. 加强医保制度建设和扶贫政策支持: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或补贴医疗服务,助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
我国农村卫生财政支出的状况分析及政策选择
![我国农村卫生财政支出的状况分析及政策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5057cf0fab069dc50220170.png)
领域的财政 支出 路径 . 提高财政资金使 用效率, 以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
关 键 词 :三 农 ” 医疗 卫 生 财政 支 出 政 策选择 “
一
、
我 国农 村 卫 生财政 支 出的发 展及 现状 分析
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的决定》 中央和地方积极调整财政 ,
重点向农村卫生倾斜。20—07 中央安排专 0420 年,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农村 卫生财政支出随着农业 政 支出结构, 策 的调整不断变化 ,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及农民的生 活 项资金 9 亿元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4 地方各级财政对
县级卫生单位的投入也一年低于一年 ,从 19 9 8年至 2 0 0 2年 当于 6 2 5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 ; 2. 2 乡村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 的四年 中,政府 农村卫生资金投入 总量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由 35 l l6 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 ; 前者是后者的 2倍。
二是在 医疗卫生支出上 , 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民收入 农 农 费用只 占卫生总费用 的 3 %。整个农村卫生财政支出进一 步 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医疗服务费用增长的幅度。 3 据统计 , 从 的减少 , 致使三级农村 医疗卫生体系近乎崩溃 , 农村多种形 式 l8 9 O年的 l%逐步增长到 2 B ∞2年的 4 %。昂贵的医药费用 . 4 的健康保障制度也难 以为继 , 民因病致贫 、 返贫的现 象 使得很 多农 民的医疗 负担不断加 重 ,虽患病 却不能就诊 、 农 因病 住
合作 医疗制度在大多数地区迅速衰退 。 尽管 9 年代提出重建 。 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并J 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但由于缺乏财 政支持而收效甚微 。到 9 。年代末 ,合作 医疗仅覆盖 了不足 6 %的农村人 口 , 4 _ 6 %的农 民没有 医疗保障 ,成为自费医疗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公共财政支出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公共财政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bd5cfd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公共财政支出一、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性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出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
这些支出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道路、桥梁、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和水电供应能力,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农业科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应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提升农业产出和质量。
政府应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四、农村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是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增加农村教育支出,在农村地区修建学校,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补贴,提供农村学生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促进农村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五、农村医疗支出农村医疗是保障农民健康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加大农村医疗支出,修建医疗卫生设施,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和救助,让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农村环境保护支出农村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加强农村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农村产业发展支出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出,通过发展农村现代农业、农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浅析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e661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4.png)
财会审计浅析我国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支出存在的 问题及应对措施韩艳翠,符晓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摘 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政府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本文立足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别从支出水平、支出结构和支出责任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公平和效益,适当提高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比重,优化财政资源分配结构,强化中央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关键词:医疗卫生; 财政支出; 资源配置0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公共卫生需求都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虽然在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下,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病毒在境内的传播,但境外疫情仍然非常严峻,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长期趋势来看,环境等因素引发的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呈现日益增长势头。
鉴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在医疗卫生系统建设方面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1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总体情况1.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力度逐年上升,但相对水平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开始逐渐由快速增长走向成熟,社会公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步上升。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公布的数据,我国医疗卫生经费支出的绝对额上涨迅猛,2018年该项支出达到59122亿元;相对指标也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卫生总费用/GDP比重由2011年的4.98%上涨到6.57%,人均医疗费用更是翻了一番。
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相对经济发展早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从国际视角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还存在明显不足。
2024年财政支出工作计划
![2024年财政支出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a1ed7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f.png)
2024年财政支出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财政支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思路,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财政支出的高质量增长。
二、重点领域支出计划1. 教育支出(1)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2)加强高等教育发展,提高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高层次科研人才。
2. 卫生支出(1)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2)加大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3. 农业支出(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
(2)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4. 基础设施支出(1)加大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2)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 社会保障支出(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
(2)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扶贫工作。
三、重点项目支出计划1.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2)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低碳环保项目(1)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推动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3. 整体城乡一体化项目(1)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4. 区域发展项目(1)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支持,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五、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1. 加强预算管理,把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衔接,确保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48d79106cc7931b765ce15c0.png)
2014年6月13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13日在 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全面 启动实施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试点,为实现2015年 形成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路子的目标打好基础。 2010年国家确定了17个国家试点城市,各省选择了37个 省级试点城市作为改革试点。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 改革试点启动后,国家共确定34个城市进行公立医院综 合改革试点。 今年参与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都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由此减少的收入,将通过理顺医药价格、增加政府投入、 医院挖潜节约等途径予以补偿,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基本医保持续运行、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不增加。
财政支出中的医疗卫 生支出
16级财务管理专升本
医疗卫生的定义
政府卫生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 它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国家财政医疗 支出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210类“医疗卫生”要求,其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务 支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公共卫生、医 疗保障、中医药、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支出。
5.89%
5.75%
5.91%
从图表中可看出 :1. 07-13年医疗卫生支出的绝对额呈现出逐年增长 趋势。2. 09年以后增长较快 ,增长的绝对额较多。
从上图中可看出:1.07-13年医疗支出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2.08-09年 间增长幅度最大 ,占比增长接近1%。3. 09年医疗卫生支出比重首次超 过了5%。
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政府主导 还是市场主导 医 院的私有化 2005年:医改风云突变——“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2007年:医改进入最后冲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框架,缓解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的突出问题; 最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农村财政支出名词解释
![农村财政支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c2340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5.png)
农村财政支出名词解释
农村财政支出是指用于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及农民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
以下是农村财政支出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农村公路建设:指建设、改建和维护农村公路的支出。
2. 农村电力建设:指建设、改造和维护农村电网以及提高农村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支出。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指建设、改造和维护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支出。
4. 农村教育事业:指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5.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指用于支持农村卫生院、乡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医生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6.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指用于保障农民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7. 农村扶贫开发事业:指用于扶贫攻坚、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8. 农村环境保护事业:指用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9. 农村文化事业:指用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10. 农村旅游开发:指用于开展农村旅游业发展、提升农村旅游
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上述农村医疗经费欠缺,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 不足致使农民负担过重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下降等问 题,本文认为,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倾斜将对 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038
中国发展观察 / 2007.02
中国发展观察 / 2007.02
037
聚焦新农村建设
民负担,而且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失去了接受医疗卫生服务 的机会。 (3 )农村和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 调。据中国卫生部《2006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 示,2005年我国市、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4.99、 2.15;医生人员分别是2.14、0.96;护士人员分别是1.66、 0.51,也就是说,市、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分 别为 8.77和3.63。然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医疗卫 生服务人员数为1.16,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 员数仅为 1.05。 此外,2005年全国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为1552472台, 其中乡镇卫生院仅有 168569 台,仅占全国总数的 10.08%。 由此可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 资源配置结构的失调使得农村居民的卫生医疗服务的有效需 求得不到满足,质量可靠性也得不到保障。 (4)农村卫生医疗财政资金的缺位,各种收费和医疗债 务问题造成的后果很难在短期内解决。随着1994年的分税 制改革以来,各级财政分权,农村公共卫生医疗费用随着 县、乡两级财政的逐步恶化而恶化,公共卫生医疗费用支出 层层下放,但县、乡级政府却是各级财政中最薄弱的环节, 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的费用只有依靠各种税费,极大地增加了 农民的负担。 《2006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5 年 农村卫生室收入由上级财政补助所得仅占卫生室总收入的 1.83%,村或群众补助收入占 1.26%,卫生室总收入 90%以 上由群众个人支付。长期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的缺位使 得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消化,税费改革后,缺位现象更加 凸现。 (5 )经济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农民承担 医疗卫生费用的负担沉重,医疗卫生条件得不到可靠保障。 各省、各地市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区域间农村医疗卫生 服务事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 的农村,县、乡级的医疗卫生财政实力雄厚,较大的财政 支出能够保障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需求;另一方 面,贫困地区农村的财政实力不仅不能保证高效率的医疗 卫生服务,甚至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也难以得到保障,同 时,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负担 更加沉重。
农村医疗卫生面临五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使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情况得 到了适当改善。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事业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整体不足。随着经济的高速 发展,人口老龄化和死亡率的降低引致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急 速增加,同时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人均收入 的增长速度。然而我国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并 不乐观。尽管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90年的747.39亿元上 升到 2004年的7590.29亿元,但2004年我国的财政支出为 28360.79亿元,比1990年的3083.59亿元增加了8.2倍,此 时用于医疗卫生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为1293.58亿元,相比 较 1990年的187.28亿元仅增加了5.91倍,换句话说,政府 预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医疗卫生财政 支出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个人卫生支出的明显增加:1990年个 人现金卫生支出为267.01亿元,而2004年个人现金卫生支 出为 4071.35亿元,相比较1990年增加了14.24倍。 同时,由于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不足使得个人医疗 卫生支出的增加,导致个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 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以1995 年、2004 年和2005 年的数 据为例:1995 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医疗卫生消费占 生活消费支出的3.11%,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医 疗卫生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35%,2005年这个数据上 升为 7.56%;1995 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医疗卫生消 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 4.9%,2004 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 人医疗卫生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 6%,2005 年这个数据 上升到 6.6%。 随着个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的不 断上升,居民用于其它方面的生活消费支出比重相对减少, 这样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 平的提高。 (2)农村人口众多,城乡间财政收支比重失衡以及城乡 收入差距大。同时医疗卫生的补贴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收入的 城市,而对于低收入的农村地区,几乎不存在针对医疗卫生 支出的补贴。 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再次提出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 后,农村的个人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在初 期比例有较为明显下降趋势,但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及各种 因素导致合作医疗并没有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进入良性循 环阶段,农村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比重仍然居高不下。 我国70% 的人口集中在农村,近20年来城乡居民的收 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负担使农民付出了更多 的机会成本。2005年城镇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0元, 是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3254.9元的 3.2 倍,然而高收 入城市居民的个人医疗保健费用支付比例却与低收入的农村 居民的支付比例相当。这种失衡的状况不仅间接增加了农
亟需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出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作为一种纯 粹的补贴性消费资金投入,能够增加农民的个人收益率, 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使农民获得质量可靠医疗服务 的有效需求得到保障,从而减少农民的负担,使社会总福 利增加;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 财政倾斜能够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是促进医疗 卫生服务公平性的上升,医疗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提高以 及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具体来说应做好几点 工作: (1)应在原有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拨付的基础上,进一 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和补贴的力度,实行中央和 地方的医疗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县、乡级财政是各级财政 中最为困难的环节,所以,要实现医疗卫生的公平性,提高 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投入的宏观效率必须继续大幅度增加对 县、乡财政性的医疗卫生拨款。当然,有限的财政资金不可 能迅速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 同时,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是 必不可少的。 (2 )加大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倾斜。近几年来 在提高我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方面,中央及各级财政 拨付了很多专款,使得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相应 的改善。但是这一部分资金并不能解决贫困地区长期以来 存在的资金缺口。因此,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医疗卫 生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 (3 )实现资金的落实到位,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 的卫生医疗仪器和农村医务人员工资的支付到位;做好 农村人口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使医疗卫生的财政 资金投入更具有宏观效率。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转 移支付的加大,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加强监管,农村的医 疗卫生仪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增加,也在一定程 度上保证了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条件;农村医务人员工 资的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解决,但是,由于长期积累 的结果,这个缺口仍然很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的 医疗卫生倾斜。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必须考虑卫生 公平问题。在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医疗卫生公平必须重点关 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加大农村医疗卫 生服务的财政支大
农
村
医疗卫生事业的相
医
对公平是关系到社会和 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我
疗
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
卫
主的大国,然而,我国的 医疗卫生补贴大部分集
生
中在高收入的城市。加 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的
的财政倾斜将对农村居
财
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 活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
政
作用
支
出
■
马 晓 洁
医 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