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味觉与嗅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58年,拉奇曼斯(luektmans)将舌分别浸入0℃及40 -41℃的糖水中,不能辨别出糖的甜味。这是因为舌部受热 或受冷时可以改变进入大脑的感觉信息。1973年,莫斯克威 兹发现了味强度公式中n不受温度影响。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三、流动速率及流动特性 味觉物质的流动特性包括流动类型、流动速率和流动的暂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二、舌部味觉敏感性分布
舌部可表现出各样的敏感性,不同化学成分在舌部的敏 感性有很大可变性。舌头前部、方尖部对甜味有最大的敏感 性;而舌后部及舌根部则主要对苦味敏感;舌侧部对咸和酸 呈最大敏感性。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三、味觉强度
1923年,麦杰生(Magidson)等人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数 学方程式。
人们发现,一次用一个鼻孔感觉气味比用双鼻孔感 觉气味的强度稍有减少,这说明两鼻孔的嗅感有某种 加合性。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九节:嗅觉的特性
一、敏锐性 人的嗅觉有一定的敏锐性,有些气味即使有几个ppm
,也能被人类觉察到。某些动物比人的嗅觉更灵敏。 二、疲劳性、适应性和习惯性
香水虽然气味芬芳,但洒在室内久闻却不觉其香, 这说明嗅觉是比较容易疲劳的,这是嗅觉特征之一。
wenku.baidu.com
嗅上皮由三种主要类型的细胞组成,即嗅感受器细胞、支 持细胞和基细胞。感受器细胞是初始的双级神经元,其树突 位于嗅上皮的核心区。支持细胞包围着感受器细胞树突。基 细胞,形状不规则,其核形成了上皮中部的核区并深藏于嗅 上皮中。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此外,嗅上皮内有一种巨形多细胞体,称为鲍曼氏 腺。上述几种细胞单元在嗅上皮中所处层次可以简单划 分为:
味蕾是一种受体神经的 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神经纤 维和20~50个感受细胞组成。 被拉长的味蕾细胞(又称感受 细胞)组合在一起,一端构成 味凹陷的平面(味孔内平面); 另一端与神经纤维连接。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二、末端感觉神经系统 用于收集和传送化学神经信息。该系统位于四种不同的头部
神经节内。这四种神经节为:三叉神经节、面部膝状神经节、 颞骨岩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三节:味觉的敏感性及味觉强度
一、味的阀值(threshold Value)
阀值一般包括味和嗅觉两个方面。味觉阀值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被味觉系统所感受到的某刺激物的最低浓度值。
味觉的阀值涉及到很宽的化学浓度范围。有些苦味浓度 的阀值低于0.1%或0.01%,而另一些物质,如甜味的蔗糖 则有较高的阀值,浓度0.5%~1.0%(水中)。
时特性。不同的流动特性下所得味觉强度是不一样的。流动特 性主要影响味觉计算公式中的n值。 四、味觉预适应性现象
味觉预适应性只有在下列三种情情况下才考虑其影响: 产品感官评定中先评定一种强刺激物之后,又接着评定一种 较弱刺激物。 两样品评定时间隔时间不超过3分钟。 两种刺激物的味觉品质差异较小时,适应性较大;两种差异 较大时,味觉适应性很小。
(二)戴威斯的渗透与穿透理论 该理论是1953年戴威斯(Davies)在有关神经中动传
导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 嗅觉神经细胞可被大的、活动性差的以及刚性的气
味分子穿透并失去定向。构成神经纤维(轴突)膜双脂 层可能是暂时被穿透,但在通过时所形成的洞穴可以传 递到大脑的神经冲动,从而产生嗅觉。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1960年,斯蒂文斯提出嗅觉与味觉一样,也遵循下列关 系式:
I=K[浓度]n 或logI =nlogC+logK
I为气味浓度,K,n对某气味物质而言为一常数。下表列 出了一些物质的幂值。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八节:影响嗅觉的因素
一、流速 以阵阵有间隔的方式给鼻腔提供气流,速度越快
(三)莱特的振动理论 1954年,莱特(Wright)提出了振动论,它起源
于迪生(Dyson)的观点。该理论假定: 化学物质的气味是与其在电磁波元红外区所固有
的分子振动频率有关。各类气味被认为是由于这些分 子振动频率不同所致。 (四)毕特的轮廓—官能团理论
该理论认为: 对气味而言,分子的两种属性特别重要:即分子 的形状、体积和分子官能团的属性、位置。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五节:嗅觉系统的组成
嗅觉系统组成的显著特点是:其所属的神经直接进入大 脑,而不需经过转导而到达中枢神经再传至大脑。
能够察觉易挥发性的 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分 子的感觉细胞是嗅觉感受 器。人体中的嗅觉感受器 位于鼻腔中一个相当小的 区域(2.5cm2)称为嗅上 皮。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研究表明,在不同神经节 上的化学感觉系统,对化学物 质不同的化学性能方面有选择 性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
用于分析传导过来的 感觉神经信息。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第二节:味觉产生的机理
一、味觉产生的机理 产生味觉的化学物质(也称为刺激物)刺激受体元
素(味蕾和自由神经末端),自由末端感觉神经系统传 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的信息经分析,判别使产 生了味的概念,这可认为是味觉产生的基本原理。
应当注意的是,阀值和味觉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阀值 代表了某物质开始感觉强度的零总值,即刚开始产生味觉强度时 的物质浓度。在阀值点,各物质的浓度有差异,但味觉强度是相 等的。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四节:影响味觉的因素
一、溶剂 溶剂作为味觉的载体,它的某些特性,尤其是粘度对味
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二、温度
log[糖精浓度]=logK+1.7log[蔗糖浓度] 或[糖精浓度]=K[蔗糖浓度]1.7
1947年,卡莫龙(Cameron)总结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等甜 度物质。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1969年,斯蒂文斯(steveng)提出了不同味觉物质的 味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并认为该式也适用于其它感 觉。
由于嗅觉疲劳造成的结果,使人们对某些气味产生 适应性。当人的注意力分散到其它方面时,也会感觉不 到气味,这是对气味习惯的原因。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三、个人差异性 嗅觉的个人差异相应大,存在着嗅觉敏锐和嗅觉迟钝。
四、嗅盲和遗传 嗅盲不是嗅觉完全缺失,而是指某些人对某种或者某些
气味无嗅感。它是一种先天性症状,似乎与遗传有关。阿莫 发现,目前存在的嗅盲气味有8种。
本科生
卷烟调香学
赵铭钦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人类对自然界的感觉可以分为: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其中味觉 和嗅觉属于化学感觉的范畴。 香味的产生主要是由鼻腔的嗅觉器官所引起 的,而味觉主要由位于口腔内的味觉器官(主要 分布在舌部)所产生的。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实验证明:IAB的大小符合向量规则:
IAB2=IA2+IB2+2IA·IB·cosαAB
上述研究说明,不同气味之间夹角αAB是不相同的,但 都遵循向量法则,该法则适合于两种物质混合后的气味强度 预测,它对气味的掩蔽及调香技术的变调有一定指导作用。
谢谢! 祝各位同仁顺利地写出和发表高水平论文, 顺利地获得学位!
粘膜层→感受器细胞结及轴突(由支持细胞包围) →感受器细胞核区→基细胞。鲍曼氏腺贯穿整个层次。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第六节:嗅觉产生的机理
关于嗅觉产生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不 过,已得到证明的是,嗅觉过程的最初作用是在专一感 受器蛋白质中进行的。 一、关于早期对气味产生的假说
振动论 化学论 酶理论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五、阀值变动 是指当身体疲倦或营养不良或患有各种疾病的情况下,
会引起人们嗅觉的减退,从而造成的阀值变化。 六、消除、隐蔽和变调
一种气味去掩蔽另一种气味,或使某种气味和其它气味 混合时气味发生变化(变调),变成人们能接受或喜爱的气 味,这是调香中常用的一种技术。1974年凯恩(Cain)对气 味混合以后的气味强度变化进行研究总结。设A、B两种气味 物质,它们的气味强度分别为IA、IB,A和B混合的强度为 IAB,那么IAB的值可能有以下5种情况(见下图):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二)信息通道理论: 1965年,埃瑞克逊(Erickson)等提出 。认为,人
的大脑通过神经传输可以接受大量杂乱的信息,进入大脑 的信息中包含有味觉品质的信号,大脑复制信息并寻找不 同神经元的信号,这样就决定了交叉神经元的刺激形式, 交叉神经纤维或交叉神经单元的形式决定了味的品质,交 叉神经元是通过将刺激信号转变成味觉品质的信号而确定 味。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二、关于味道产生的两种理论解释:
(一)味通道理论 由1974年卡尔·帕夫曼(Carl PlaHmann)等人提出。认为人 存在一套四种味觉通道与四种基本味相对应,无论分子具有什么 样的化学构型,分子都以不同的强度刺激一种、两种、三种或所 有四种通道。占主导地位的或具最强刺激作用的将决定味的品质 ,即决定是哪种味觉。
第一节:味觉系统的组成
味觉系统主要为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用于传导化学信号的受体元素; 用于收集和传递化学神经信息的末端感觉神 经系统; 用于分析传导过来的感觉神经信息的一种复 杂的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一、受体元素 受体元素的作用主要适用于传导化学信号。受体存在两
种基本形态,即自由神经末端和味蕾。“自由神经末端”是 指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出来,并且不具有辨别受体的神 经末端。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第七节:气味的阀值和强度
一种气味物质的阀值是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把该物 质与纯空气区分开的最低浓度(在空气中),它的单位有 毫克/m3空气、mg/cm3空气及ppm。
韦伯(Webber)法则也适合于嗅觉:
△C/C=W
C为某一参考浓度;△C为能明显觉察到气味差异时的 浓度差;W指韦伯比率。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五、刺激面积与味觉强度 1971年,史密斯(smith)根据对糖精甜味强度的研究,
提出了味觉强度修正式:
I=K[面积]0.15·[浓度]0.41
上式看出,保持浓度一定时,I值要增大一倍,则刺激 面积要增大102倍;若保持面积一定时,I值要增大一倍,浓 度则仅增大4.5倍。
I=K[物理强度]n 或log I =log K+nlog[物理强度] 式中,I表示味觉强度。k、n对某一物质来讲,为条件常 数。n所包含的意义是味觉强度随物理强度变化快慢的量。 对于食糖和食盐来说n>1.0,这意味着较小的浓度变化可以 产生较大的味觉强度变化。(见下表)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则气流强度越强。 二、温度
气味物质温度升高使气味强度加强,温度降低使 强度降低。
第二章 味觉和嗅觉
三、嗅觉疲劳 指人们长期接触某种气味,无论该气味是令人愉
快的的香味还是令人憎恶的气味,都会引起人们对所 感受气味强度的不断减弱,一旦脱离该气味,使其暴 露于新鲜空气中,则对所感受气味由于敏感性会得以 相应恢复。 四、双鼻孔刺激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二、目前关于对气味产生的理论解释
(一)阿莫的立体化学理论 1952年,阿莫(Amoore)提出,他认为: 所谓的感觉都以有限的基本气味的组合,每一种基本
气味都与神经感受体位置上的“键孔”相对应,该“键孔 ”内部的大小和电亲和性应该与基本气味的分子形态互 补。
味第觉二和章嗅味觉觉和嗅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