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防工程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纵贯 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 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 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 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明代海防建设
海防的起因
我国在沿海设防可追溯到很早。但明以前,除元朝有抵御外敌从海上 入侵的作用外,其余多是对付一国的敌对势力或国内其他民族,而且限 于个别地域,没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因此,这些不过是海防的萌芽,真 正形成防御体系,则在明代。 明代的海防是因防御倭寇而形成的。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出现于南 宋,元末趋于严重,到明初则更为猖獗。公元1336年,日本分裂为南朝 和北朝,双方争战不已。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南朝灭亡,战乱 基本平息。在长期战乱中,许多溃兵、败将、武士以及失去生产手段的 浪人和冒险商人相互勾结,在封建诸侯的组织和支持下,不断对中国和 朝鲜洞海进行侵扰和掠夺。加上逃亡到沿海岛屿的张士诚、方国珍、陈 友谅残余势力的勾引,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十分严重,宣德之后,才有所 减弱。
•
•
长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 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 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 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 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 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 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 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 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 88518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 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 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 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 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 ,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 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历史意义
•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 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限制游牧民族的快速机动能力,防 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 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 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 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 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 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 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 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 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 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 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 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时之前就拥有 一支规模相当可观的水军,明朝 建立后,继续加强水军建设。与 此同时,朱元璋还在沿海设卫所、 造舰船,部署防御。到洪武十八 年(1385年),广东沿海已建立 4卫9所,福建建立了5卫,浙江 建立了4卫1所,山东建立了3卫2 所,逊东建立了3卫。这些卫所 及其水军建立后,担负起部分的 陆上和海上的抗倭任务,不过因 配置稀疏,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 都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这期间的海防以水军在海上防御 为主,水军又以明政府直属的卫 的水军为主。
第3期运河
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 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 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 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 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 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 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 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大运河可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 里运河、江南运河这样七段,也是现代运河的雏形。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 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 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 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 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 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 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 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
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 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邗口至山阳, 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 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 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 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 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 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 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 稽(绍兴),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扬州、 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 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藉漕运之利,发展迅速。 至此,也形成了以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为主的隋代 运河
朱元璋把蒙古族统治者赶出中原、建立明朝后, 鉴于十几年的战乱,大地满目疮痍,人民需要生息, 采取了睦邻自固的战略,希图“与远迩相安于无事, 以共享太平之福”。这个思想,以《皇明祖训》的形 成固定下来,因此,有明一代国防的基本战略是防御, 海防也是如此。但由于倭寇的入侵时紧时松,也由于 明代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状况不同时代的海防建设呈 现出忽强忽弱的阶段性;洪武到宣德年间建立海防体 系;正统至嘉靖中期海防逐渐废弛;嘉靖后期到万历 中期海防进一步发展;万历末至崇祯海防又被削弱。
永乐至宣德年间是进一 步完善海防设施的时期。 由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 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生 产的政策,到了永乐年 间,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明朝的国力明显增强, 为加强海防提供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 为:完善沿海防御没施 加强水军建设等。较有 效地保卫了沿海地区的 安全。
永乐至宣德年间,海防更 积极的方面表现为组织庞 大的远洋舰队,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 年(1409年)以郑和为正使的 下西洋船队“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虽然没有 大动干戈,却是一支巨大 的海上威慑力量。它的活 动使亚非三十余国宾服于 明朝,确立了明朝和这些 国家的朝贡贸易关系,为 大明帝国刨造了一个海上 的和平国际环境。
正统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宦官专权,奸佞当 国,北方鞑靼、瓦刺威胁严重,直接进攻京师;内 地的农民起义、民族反抗、统治阶级内部叛乱,不 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海防逐渐废弛。而到嘉靖 中期,海防已经基本废弛。 虽然明朝的海防建设并不完整,甚至到后期都 已经废弛下来。但对于当时抵御倭寇的侵犯做出了 巨大贡献。对保证中国领土的主权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标志性国防工程简介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
• • 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我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中,城池的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城池建筑 最早始于商代,随后,城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 近代。因此,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主要的样式之一。 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伸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长城的建筑已经开始,秦 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巩固国防,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 开始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连为一个整体,形成西起临洮,北傍阴山 ,东至辽东宏伟工程。后经各朝代多次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关 ,东至山海关,全长12700余里的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兴建的伟大水利工程。隋炀帝时期,征调大量人 力物力,将原有的旧河道上拓宽和连贯,形成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 长1794公里的大运河,把南北许多州县连成一线,成为军事交通和“南粮北 运”的大动脉,具有重大的军事和经济作用。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14世纪,倭寇频繁袭扰我沿海地区,明 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 、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为抗击倭寇的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
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 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 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 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 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 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 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 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 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 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 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 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 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 不怕苦的精神、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的海 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年, 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去浙江等地 筹划海防。汤和要求熟悉沿海防 务的方国珍的侄子方鸣谦一同前 往,方鸣谦提出:“倭海上来, 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 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 倭不得入,入亦主得傅岸。”这 个建议实际是既御敌于海上,也 御敌于陆地的海防方略。朱元璋 接受了这个建议。二十六年 (1393年),朱元璋又决定天下 要冲去处,均设立巡检司。沿海 各地的巡检司更加完备:弥补了 卫所防御的不足。到洪武末年从 广东到辽东的沿海防卫设施,包 括卫所、巡检司、墩台烽堠基本 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