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痕》读后感
《伤痕》是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1978年发表于《文汇报》,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众所周知,1978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这一年,我国顺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由此,“四人帮”时期遭到迫害和沉重打击的干部和人们陆陆续续得到了平反。而《伤痕》这篇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这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王晓华对她妈妈被定为“叛徒”的冤案信以为真,痛苦地与她妈妈决裂,初中未毕业就选择报名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中,和她建立了亲密关系的男青年苏小林,也因为与王晓华的关系密切,也受到她妈妈“叛徒”的影响,不能调到县里工作,影响前途,王晓华知道后主动断绝了两人的往来。在漫长的九年时间里,王晓华一直在孤独、彷徨和痛苦中煎熬。直到粉碎“四人帮”后,被严重摧残的妈妈终于得到平反,但当王晓华知道真相匆忙赶回家时,妈妈已离她而去。
通读完整篇文章之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叹息,本来无辜的一个革命战士受到如此冤枉,连带着子女甚至子女的朋友都被笼罩在这从天而降的罪名的阴影下。然而即使最后得以昭雪,王晓华的妈妈也没能等到与女儿的再次见面。文中有专门提起王晓华回忆中的妈妈,疼爱她的伟大的革命战士,一朝成为了软弱可耻的“叛徒”。这对于当时还只是初中年级的王晓华的心理冲击该是多么大啊,一面是痛恨,痛恨她的“叛徒”身份。一面是痛苦,离开自己相亲相爱的母亲,这份挣扎一直存在于王晓华的心里,并且随着这个罪名所带来的影响,她只能不断压抑着自己的痛苦,母亲寄来的东西和信件全都如数送回,这里我注意到原文中有一些心理变化的描写。“大抵到了第四年的春天,她才勉强的入了团,但她的一颗火热的心至此已经有些灰冷了。”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王晓华满心以为做出离开母亲,断绝了母女关系后,自己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人,可以满怀热忱地投入革命活动中,然而母亲的罪名仍旧牵连到自己,这让她对于自己光明未来的理想扑了空,尽管在大家的帮助下,她仍然入了团,但勉强来的东西总归不尽如人意,我想此时,不明真相的王晓华痛恨与痛苦的挣扎中,痛恨暂且占了上风。同样的还有一处,在看完苏小林的日记之后,她做出了与小苏也断绝关系的决定“这之后,她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比先前更加的沉默寡言了,表情也近乎麻木起来。”当然,痛苦也有占上风的时候,每当春节或团结日子的来临,血浓于水的亲情总是不免浮上心头。
在我看来,整篇文章的高潮是在于母亲沉冤得雪后最后寄来的一封阐明真相的信,与之前寄来的每一封信不同,这次王晓华实在忍不住思念读了起来。知道真相后她立马往回赶,最后却还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个结局在铺垫中就可以猜的出来,信中就已经提到妈妈被摧残地满身疾病,再有就是,王晓华在找到母亲前几经错过,“大前天搬走的”“昨天发病住到医院了”“今天早上刚刚去世”,这一连串的错过将本文悲惋的情绪推向了顶峰,也是王晓华真正成长为一个革命者的转折,也有一个继承在里面,母亲在战场上冒死救治伤员,是位勇敢的革命战士,王晓华在经历了母亲的去世后也坚定了革命的理想和决心,“她猛地一把拉了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脱离文本,对于主题我有一些思考。这是文革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但不管是在什么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弱小。当时代的潮流向我们个体袭来,我们处在潮流的漩涡中分不清真真假假,难以保证自己不会说错话,做错事,也难
以保证自己不伤害别人。文革中,有多少自认为正确的人做着错误的事啊,他们未必就一定抱着害人的心,他们甚至还可能认为自己在拯救帮助别人,结果文革一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平反,他们才认识到自己到底干了一些什么荒唐事。即使是在今天,普通的人民大众也是极容易被一些言论所煽动,在不了解事情本质和真相的情况下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环境有所变化,言论和行为也立马跟着改变,因为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都逃不过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伤痕》是一片极其优秀的作品,既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对于今天也有着别样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