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民间文化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阅读提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国家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

前不久,国家文化部命名了52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内蒙古10个旗、县、乡入选。在新年首期,我们对刚刚获得这一命名的10个单位特做勾勒性介绍。

库伦旗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和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萨满教舞蹈,后来慢慢演变成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明末清初发祥并流行于库伦旗一带。

库伦旗位于通辽市西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近年来,库伦旗对作为民族文化品牌的蒙古族安代舞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有序展开,出版了安代词曲集成和研究论著,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安代博物馆,将安代舞改编为安代课间操,在全旗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普及。这里有36支民间安代舞队长年活跃在城乡,已举办多次安代文化艺术节,安代广场、安代雕塑、安代文化墙成为安代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安代文化融入人们生活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6年,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2006年,安代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敖鲁古雅乡驯鹿文化

驯鹿文化,是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在与驯鹿世代为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使鹿文化”。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

敖鲁古雅乡,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是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地区,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造地,是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实施整体搬迁后,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积极的系列保护和挖掘。这里建设了民族博物馆,举办了多届使鹿部落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启动了猎民家庭游项目,鄂温克古老舞蹈萨满艺术化搬上舞台,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鄂温克民歌。鄂温克民俗文化和桦树皮制作技艺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2013年将在这里举办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一种在蒙古族中流传的有着悠久历史的说唱艺术。乌力格尔最早用马头琴后来多用四胡伴奏来说书,内容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神化、英雄故事、章回小说包括蒙译汉文学和民间故事。

科尔沁右翼中旗隶属于兴安盟,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科尔沁草原和农村广为流行的乌力格尔,在科右中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这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乌力格尔说书厅遍布全旗各地,到2010年,在册乌力格尔艺人有160多人,成立了乌力格尔艺人协会,出版了数量不少的乌力格尔系列图书、音像制品。乌力格

尔说唱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科右中旗被自治区命名为“四胡之乡”、“乌力格尔之乡”。

准格尔旗漫瀚调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与汉族唱法风格糅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的民歌歌种,产生于准格尔旗一带,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地区。

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被誉为“漫瀚调”的故乡。清朝对蒙旗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业发展,蒙汉各民族文化艺术交融,漫瀚调民歌由此而产生,几百年来这里涌现出不少著名漫瀚调民间艺人。近年来,准格尔旗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以漫瀚调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品牌,举办了多届漫瀚调艺术节,成为与各地合作交流、共同推进经济文化建设的平台,今天活跃在农牧民中的农民漫瀚调艺术家奇富林,被称为是当今唱得最好的歌手。1996年,准格尔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漫瀚调艺术之乡”,2008年,漫瀚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乌珠穆沁旗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语叫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长调民歌曲调悠长,歌词内容深长久远,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世界上著名的草原之一。这里流传的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的主要产生地和流传区域,也是近现代主要民歌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我国最著名的蒙古族长调歌唱家哈扎布,他被称为是当代“长调歌王”。东乌旗是长调民歌创作最多

的地区,近年来,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乌珠穆沁长调民歌专辑和音像制品,把长调民歌编入中小学校课程规划,蒙授学校开设长调兴趣班。东乌旗连年举办长调大赛、演唱会,营造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出新人新作,还确认和命名了一批有影响的长调民歌传承人。2005年,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长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林右旗格斯尔

格斯尔,也为格萨尔。格斯尔王的英雄故事千年来以口口相传形式流传于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中。产生于巴林右旗的蒙古族口头文学巨著《格斯尔》是驰名世界的英雄史诗之一,被称为东方的《伊利亚特》,代表着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巴林右旗是格斯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诞生了蒙古族古典文学巨著《格斯尔》,有大量格斯尔山水传说和祈愿经文传播,至今民间仍保留着格斯尔祭祀民俗仪式,存有唯一一座格斯尔庙。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把格斯尔文化抢救工作重点放在巴林右旗,搜集资料出版各种著作,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学术成果奖。2008年,巴林右旗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2009年,《格斯尔》史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和林格尔县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子、刻刀创作的刻纸、窗花、剪画的镂空艺术。

和林格尔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境内,这里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林格尔剪纸风格粗犷厚重,古朴深沉,具有北方民族崇拜生命、崇拜图腾的深邃文化内涵,被誉为“民族历

史文化的活化石”。蒙汉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审美和民俗习惯水乳交融,各民族剪纸艺术互相交流和学习,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经过数代人传承走向成熟并大放光彩,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独树一帜。近年来,和林格尔县涌现出张花女、段建珺等知名剪纸艺术家,成立了剪纸学会,还把剪纸艺术引进学校课堂。2003年,和林格尔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察哈尔右翼后旗阿斯尔

阿斯尔,系蒙古语,本义为楼阁或大布帐,是一种蒙古族古老器乐合奏曲的统称,也是纯器乐宴曲曲牌。

察哈尔右翼后旗,位于乌兰察布市境内,阿斯尔产生和流传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原察哈尔一带。

阿斯尔是蒙古族宫廷音乐,在元代已经盛行,官方宴会、民间婚礼、各种重要礼仪,都要演奏阿斯尔音乐。阿斯尔是蒙古族主流正统文化的代表,演出时演员要身着蒙古族盛装。近年来,这些被称为阿斯尔音乐之乡的地方,抢救普查整理出一批阿斯尔宫廷音乐曲目、演出宫廷服饰,还成立了阿斯尔协会,一些地区办起民间阿斯尔,开展阿斯尔音乐推广和普及。阿斯尔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乌拉特中旗乌拉特民歌

乌拉特民歌,是现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个旗和包头市西部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蒙古族民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