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文化艺术大众化的当代实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文化艺术大众化的当代实践

作者:陶梦吟

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7期

摘要:文化艺术的大众化倾向除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文化隔阂背后的阶层差异、市场资本在文化艺术中的促进作用之外,还有受众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上海某室内合唱团的成功转型案例,发现文化艺术的大众化转变,既有民众在高压生活下的娱乐性需求与代偿性行为补偿心理等主动选择的原因,又有文化艺术产品对于受众认知失调下的主动迎合,这说明在当前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背景下,文化艺术大众化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社会心理;文化艺术大众化;A合唱团

中图分类号:J60-05;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7-0161-04

2016年初,一个来自上海的A合唱团突然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个合唱团最初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由六十多名音乐爱好者共同参与组成的室内混合合唱团,并在一场演出中演唱了一首名为《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的合唱歌曲,曲目中口语化且有趣的歌词,独特而新颖的舞台艺术形式,亦庄亦谐的演唱风格,使得这个合唱团突然火爆全网。之后的几年中,该合唱团又不断创作出新的歌曲,将合唱形式与通俗化曲目进行结合,形成一番新的文化景象。

作为一种被视为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合唱艺术多年来一直以高雅端庄的面貌示于社会公众之前。A合唱团不仅打破了这一传统,更是将大众文化融于其多首演出曲目之中,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了艺术大众化领域一种独有的现象。本文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以A合唱团为例,探讨受众主动选择文化艺术大众化产品的社会心理原因,以及商业运作者主动契合受众心理,制作大众化文化艺术产品的途径,说明在当前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背景下文化艺术大众化的现实性与合理性,也为未来文化艺术产品制作提供一个思考角度。

一、文化艺术大众化

文化艺术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文化艺术的大众化倾向。古今中外关于精英文化的研究大体相似,几乎都认为精英文化是由知识分子与社会精英们所分享、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其受众是社会少部分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文化精英、经济精英等。关于大众文化,则根据不同文化、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和不同的文化划分有过许多不同的定义。

每一个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在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条件下,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它与社会的历史演变相联系,与一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分析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一定社会制度体现出来的,以大众为主体和消费对象,体现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工业时代群体基础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1]

A合唱团作为一个合唱团的形式而存在,常被认为是一种具備高雅艺术特性的表现手法,具有精英文化的特质,兼顾专业性、娱乐性、艺术性,但其表演内容、组成人员的选择则具有大众属性。他们所创作的歌曲,如《双城记》《感觉身体被掏空》《钥匙》等,形式是普通大众不常接触的舞台剧与合唱,内容反映的却是加班、丢了钥匙的窘迫等极具生活化的世俗性事件,关照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乐趣,这让大众对合唱有了新的关注与认识,促进了合唱表演艺术中“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使文化艺术的受众范围由社会的少部分走向社会的大部分,其艺术性、娱乐性、专业性等属性通过广泛传播,丰富了受众生活,其良性文化属性对大众文化产生了积极引导作用。同样,通过对文化艺术精英化向大众化的传播,使文化艺术产品受到更广泛的追捧,在给市场资本运作者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良性运转。

二、文化艺术产品与受众心理需求的契合

文化艺术传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其目的是吸引受众的喜爱,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取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受众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大众传媒产品的信息接收者。作为精神内容生产的文化艺术要想赢得成功,就必须与受众心理相契合,得到受众的心理接受与认可。因此,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哪些?如何与大众文化艺术相契合?这一问题对于了解文化艺术的大众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高压生活下的娱乐性需求与代偿性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我国的青年群体承受着学习与工作的多元结构压力,他们渴望成功却很难得以实现,在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带给青年群体的利益远不及文化艺术。

社会学领域认为,人类有多方面的基本需要: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自然需要是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物的需要,社会需要则是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一切。客观需要是与物质相联系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的需要;主观需要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需要,如归属的需要,珍惜声誉、受尊重的需要,自主自决的需要等[2]。

当人们满足了自然需要与客观需要时,就会转而变成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与主观需要。A 合唱团所呈现给观众的音乐是当下众多合唱团中唯一一个以演唱自己原唱歌曲为主的合唱团,

节奏轻快朗朗上口,内容新鲜又兼顾幽默感,受众将欣赏音乐作为闲暇时舒缓和宣泄情绪的途径,从繁重的生活中短暂脱离出来,获得片刻放松,在紧张的社会生活之余,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舒缓压力,用欢声笑语来保持健康,从而使身心得到彻底的休息,消解压力。

在人们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而选择其他的愿望来代替它,而转向其他活动的倾向,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3]。如上述所说,经济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生活节奏快,当面临就业、升学、养老、育儿等多方社会压力无法解决时,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而这种压力无法及时得到排解时,人们则会自然地选择较为轻松愉悦的音乐、舞蹈、运动等较为轻松的事来短暂回避当前的困境。当下高压的社会环境氛围为人们逃避性代偿行为提供了土壤,也为人们选择A合唱团所呈现的大众文化渲染了氛围。

(二)受众的求同心理与自我实现

求同心理指的是受众在欣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所希望获得的一种自我认同。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作为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会受到宗教信仰、人际交流、群体态度、价值观、文化、规章制度、社会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的影响,希望被群体接纳、肯定,得到角色认同,避免被群体否定、抛弃。就像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林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可以由低到高的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前三项基本需求达到满足以后,人们的注意力便转向了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古以来,完美的英雄形象都是人们的愿望,而长期以来,人们生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个体价值被否定,个体意识被压抑,自身生存状态被忽视,这样压抑的环境导致人们都非常的关注自身各方面的表现和能力,渴望看到自己与英雄形象的接近,渴望自己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但是社会阶层的分化,贫富差距的增大,普通人与娱乐明星等高收入人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一方面是每天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普通人,另一方面是生活在镁光灯之下包装精致的明星。人们能够接受较低水平的收入差距,而当收入差距过大时,则会感受到强烈的收入不公平感与社会不公平感,从而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4]。于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日渐强烈,迫切寻求自我实现。

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原本以高雅艺术出现的合唱团走下精英“定位”,从语言选择上,他们的音乐很多采用了上海话、北京话等听众感到亲切的方言,内容唱的是“快抓紧减个肥”“谁把我的钥匙弄丢了”等大众生活常规话题。这种向大众倾斜的情感偏向代表着大众的利益和价值,这种赋予强者变弱、弱者变强的冲击方式,也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思维里权威意识的淡化,激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大众的权利意识得到了释放,自我实现得到了满足,拉近了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促进了文化艺术大众化的过渡与转变。

三、认知失调理论与大众传媒对受众心理的主动契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