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合集下载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 于是饮酒乐甚,扣 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 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 呜然,如怨如慕,如 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 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 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 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 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 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 中的美人啊 ,却在天的另一 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 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 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 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 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 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 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 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轼
预习任务
•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 子瞻,号铁冠道人、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 ,眉州眉 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栾城,北 宋文学家、书法家、美 食家、画家,历史治水 名人。
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
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 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 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 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 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 怪石、枯木等。
于斗牛之间
“……也”表判断 “……也”表判断
介词“于”表被动
于赤壁之下游 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 牛之间徘徊
句式
例句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赤壁赋》课文讲解课件PPT

《赤壁赋》课文讲解课件PPT
犹如《菜根潭》中所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 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 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 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 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 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 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 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 轼。

元丰三年黄


自请外调杭








逝世常州
62岁儋州
59岁惠州
东坡前后在14个城市当过父母官,在 他宦海浮沉的几十年中,往高了说,他做过 中央秘书长,往低了说,他干过县城民间自 卫队副队长。
苏东坡的一生起起落落,21岁出仕, 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2岁逢 冤,49岁丧子,50岁又被召回京师,60岁 又被贬谪,终于在66岁,他走到了生命的 尽头。
倾 之
之水 所光
茫 如接
然天
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 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 怎样画?
内 容:月、水、风、舟 景物
色 彩:淡雅朦胧 外貌、神态 人物 活动 (体现出来的感情)
整体效果:人与自 然之间是那样和 谐亲近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 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 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 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 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 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 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 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赤壁赋》ppt课件33张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翻译文段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 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 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 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 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 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 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 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介词,在
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思考讨论“客”
有人认为,“客”是另一个“苏子”,即 苏子本人,反映的是苏子内心两种不同的人生 态度矛盾斗争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思考讨论“客”
主 不同思想 客 不同自我
一人
儒家 思想丰富 道家
佛家
思考讨论“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情境式默写答案
8.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4.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 举酒属客 (“嘱”,劝酒) ✓ 歌窈窕之章 (名→动,唱)
1 段字词句
✓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后) ✓ 白露横江(笼罩) ✓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定语后置)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广阔,辽远。“凭”,乘)
概述第 1 段
2 段字词句
✓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 予怀渺渺兮(主谓倒装) ✓ 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声音婉转悠长。细丝)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授课课件(34张PPT).ppt

《赤壁赋》授课课件(34张PPT).ppt
——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
1、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2、背景: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湖州谢上表》: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念dǎn)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苏轼。
四、背诵落实: 第一段: 乐:美景之乐、 诗酒之乐、 漫游之乐。
第三课时
研读第二、三段
一、阅读圈画重点字词句式,并疏通文意。二、积累任务:1、字词: 第二段:美人 、不绝如缕、舞、泣、 第三段:愀然、危坐、西、东、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顺流而东、渔樵、侣、友、属
英雄霸业,终归虚无
四、归纳总结: 悲在何处? 政治坎坷,人生失意之悲 凭吊英雄,功业未就之悲 身似蜉蝣,生命渺小之悲 人生须臾,超脱难得之悲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二、写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黄州期间,他多次游览赤壁,写下了多篇与赤壁相关的作品,《赤壁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文体知识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四、重点字词1、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2、一词多义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歌:歌窈窕之章(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如诉如泣(好像)3、词类活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动词的使动用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东,向东行进,名词用作动词)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名词的意动用法)4、古今异义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五、重点句子翻译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PPT课件29张

《赤壁赋》PPT课件29张

17. 狼籍( jí ) 18. 枕藉( jiè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农历每月十六日
状语后置句
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慢慢地

通“嘱”,劝请 名词活用作动 互文
词,歌唱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苏子与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4.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本文通过主客问答阐述 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 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课文总结
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 议论,再说
主宰
如果
即使
取用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
禁止
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大自然
宝藏
享有,享受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 丝一毫也不敢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 了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色彩,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也不会 用完,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挖掘本文线索
感情线索: 乐——悲——喜 时间线索: 月初出——东方既白 叙事线索: 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
写景 清风明月交织
露珠水珠辉映

壁 抒情 乐 悲 喜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

《赤壁赋》ppt课件39张

《赤壁赋》ppt课件39张
【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意思是“随即”、“不久”,
副词。 例如:“寻病终”(桃花源记》);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状语后置句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 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定语后置句
一、良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乐在 何处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陶醉于良辰美景,舒 畅飘逸,超然物外。
第 二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
参考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在赤壁下泛舟游游览。清风徐徐吹来, 江面上水波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这 一章的诗句。
补充文化常识
一、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皇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
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参考译文: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军的时候,战船首尾相接 千里之远,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斟酒,横执着长矛吟诵诗篇,本来是一位的 盖世英雄啊,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状语后置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 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被动句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6.1《赤壁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16.1《赤壁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志存 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样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 大事!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更是形象地比喻:儒家像粮食店,是中国人的精神粮 食;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不必去理会它;可是精神上一生病,就非 去不可。
五、成有趣之人
经过了赏有趣之景,做有趣之事,修 有趣之心,悟有趣之理后的苏轼,给 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趣之人的形象。 于是,结尾处,苏轼与客人开心地重 新饮酒。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只是我们习惯了给快乐标上价格。 年轻时,我们都曾告诉自己:等以后月入多少,我一定会很开心;等我 买了房子买了车,我肯定会非常满足。 虽然口袋比年轻时鼓了不少,却也不曾寻见期待的那一份幸福。 其实,世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只是缺少一颗能感知幸福的心。
四、合作探究
《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 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自己的 观点,将人、景、事、情、理 完美融合在一起。那么,你认 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主客所表现的人生态度 有什么不同?
鉴赏理趣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滚滚江水,看似奔腾而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逝去。 正如月亮的圆缺,它按照周期变化,最终并未有增加或减少。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如果从事物易变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但如果从不变 的角度看,世间一切皆永恒。 既然天地与我们每个人都同在,那又何必去羡慕旁人呢?
武赤壁
全能苏
苏轼(1037年-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铁冠道人。眉州 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赤壁赋》ppt课件32张

《赤壁赋》ppt课件32张

悲 作者如何如何开导客人?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 盈虚,来说明人生个体虽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但人类 代代相承,终归于永恒。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 天然的馈赠。
喜 苏轼仅仅只是开导客人吗?

A、赋的一个特征:善于主客对话的形式。这个客有可能 并非真有其人,往往借助客人之口表现自己的另外一面。 B、苏轼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受挫,于是寄情山水,借助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破除执我、淡化得失、保持平常心, 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C、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但作者的这种豁达和超脱, 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 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
成招。由于多方营救,加上神宗本来很赏识
苏轼的才华,才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苏辙、司马光等人也受到贬斥和罚款。
作 者

介 被贬黄州期间,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
绍 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鼻矶
。这时他已年近半百,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
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念奴娇·
别人承受不住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别人战胜不得的飞沙走石。
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
从容淡定,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华丽地转身,再转身,潇
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半壁江山,留下了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读
篇章。
苏 轼
他曾经历了那么多的仕途坎坷,一片赤诚已在一次次不解、冷遇、

失精 ,通 常佛 与理 僧, 人不 来计 往得

《赤壁赋》精品课件

《赤壁赋》精品课件

七月既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4)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5)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相当于“于”,在)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6)于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表被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兮溯流光
。 渺渺兮
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
予怀,望
美人兮
天一方。”客有
很远,眺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却在天的那一方。”有位
吹洞箫 者,倚歌 而 和之。其声 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那箫声
呜呜 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
5.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 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3)西·望夏口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东·望武昌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5)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词用作动词,下,攻占;东,向东进军
·
·
(6)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8.文化常识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人用“朔”(初一)、 “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称。
[文白对译]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
[作品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 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宋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被 投入大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这年年底,在亲友的多方营救下,苏轼结案 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 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他时时想从 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同时,在与田夫野老的交往中,他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 心,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苏轼曾于秋冬两次游览赤壁,写下了两篇 赋,后人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称第二篇为《后赤壁赋》。他的前后《赤壁赋》 正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情感。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米芾、蔡襄
二、关于写作背景
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在这 里,他经常游览赤壁矶头,或泛舟江中。1082年, 苏轼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 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年 秋冬,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分别写下了著名的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 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阐述哲理


四、(5段)
开怀畅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㈥概括本文主旨
文章记述了作者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 所感, 全文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 的形式, 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却超然物外、乐观 旷达的生活态度。
㈦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
• 1、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 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
客人饮酒,朗诵《明月》一诗,吟唱"窈窕"一章。

•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是如何写景的, 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 ①这两句写景运用了触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手法。
• “徐”从触觉写清风之柔缓,“兴”从视觉写清风 之轻柔,这两句描绘出秋江的澄净平和。
愀然 承上启下
• 2、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 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 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所有知识点归纳ppt课件.ppt

赤壁赋所有知识点归纳ppt课件.ppt

12、盖将自其变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盖:原因
而观之,则天地曾不曾:zēng,与”不”连用,
能以一瞬
连…都
13、苟非吾之所有,苟:假若,假如 .
虽一毫而莫取 虽:即使
14、洗盏更酌 更酌:重新斟酒
15、相与枕藉乎舟
(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适
(助词,取独
认 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3.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郁乎苍苍 (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
认 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七月既望
既,已经;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2、清风徐来, 徐:舒缓地、徐徐
3、水波不兴 兴:起,作
4、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如:往
5、泣孤舟之嫠妇 Lí寡妇
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驾着一叶小船,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 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一词多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1、望: 七月之望
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认 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6.1 《赤壁赋》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新课导入: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这是一副名联,刻在湖北省黄冈市东 坡赤壁山门两侧。要注意此赤壁非古战场 赤壁之战中的赤壁。“客”指遭贬谪的迁 客苏轼,夏口、武昌句既说黄州位置,也 说苏轼从都城东京到此的贬谪路线;下联 写赤壁天然红色,因三国周瑜火烧赤壁之 战和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扬名天下。
第四段
思考1: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 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以宽解对方。
感情变为喜悦。
思考2: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述自己的 人生感悟的?概括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子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间万物都 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 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 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 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 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 的短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 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 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 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状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四)内容梳理:
月夜泛舟赤壁之下 饮酒和歌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叹人生苦短
议论说理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怨、慕、泣、诉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美酒,有美景,就缺一位美人来助兴,此情此景,将 辞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香草象征着诗人高
“美人”直接理解成美女也是可以的。

赤壁赋内容梳理.课件.ppt

赤壁赋内容梳理.课件.ppt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第11页,共17页。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 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第3页,共17页。
第一段
• 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
•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
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
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第4页,共17页。
乐在 何处

• 一、良辰:七月既望
• 二、美景: •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2.为何而悲? • 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 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 • 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第10页,共17页。
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

樵江渚之上!
怀 阐
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三、豪情: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5页,共17页。
第二段
• 1.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 什么样的情怀 ?

《赤壁赋》ppt课件

《赤壁赋》ppt课件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香草
高洁的品质
美人
课本:所思慕的人(贤君明主)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
第二段
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回顾作者
《自题金山画像》 22岁中进士
26岁凤翔府签判
心似已灰之木, 徐
密州
自请外调杭州

身如不系之舟。 州
湖州
元丰三年黄州


问汝平生功业,
哲宗元年回京 元丰七年汝州


黄州惠州儋州。 自请外调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逝世常州
62岁儋州
59岁惠州
作者思想
儒 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 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 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赏景、饮酒、诵诗、吹箫、与朋友进行思想交流 (对人生发出感慨)
➢ 在整个游玩的过程中,苏轼有哪些情绪变化呢? (找出原文中相应的句子)
“于是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 “客喜而笑”
乐悲 喜
一、思考诗人为何而乐
第一段
状语后置句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是如何写景的,这两句写景有什 么作用?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 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 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①这两句写景运用了触觉和视觉相 结合的手法。 “徐”从触觉写清风之柔缓,“兴” 从视觉写清风之轻柔,这两句描绘 出秋江的澄净平和。

《赤壁赋》ppt课件17张

《赤壁赋》ppt课件17张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 香草美人——最早出自于屈原《离骚》 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① 箫声幽咽悲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 政治失意悲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思考:文章第三节客为何而悲?
(一)叹英雄固难在: 感伤人生的无常。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 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对比自然的永恒哀伤生命的短暂渺小。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思考:第三段是怎样将写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 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
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 议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 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6.1《赤壁赋》文言复习 课件(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6.1《赤壁赋》文言复习 课件(2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 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扣( 敲 ) ②溯( 逆流而上) ③渺渺( 悠远的样子 ) ④倚( 循,依 ) ⑤和( 同声相应,唱和 ) ⑥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 ⑦缕( 细丝 )
6.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 ②危坐( 端坐 ) ③缪( 同“缭”,盘绕、围绕 ) ④方( 当) ⑤舳舻(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 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 ⑥酾酒( 斟酒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 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 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⑦固(本来 ) ⑧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 ⑨遗响( 余音,指箫声 )
7.理解性默写 ①在文中,苏轼用“_舳__舻__千__里___,_旌__旗__蔽__空___”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 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②在文中,苏轼用“_酾__酒__临__江___,_横__槊__赋__诗___”两句概括了曹操攻打江 东之前饮酒赋诗的英雄气概。 ③文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寄__蜉__蝣__于__天__地__,_渺__沧__海___ _之__一__粟___”。 ④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文中用“_哀__吾__生__之__须__臾__,_羡__长__江__ _之__无__穷__”直接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4.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以“_余__音__袅__袅__,_不__绝__如__缕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 的箫声之美。 ②文中“_舞__幽__壑__之__潜__蛟__,_泣__孤__舟__之__嫠__妇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 箫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 5.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箫__声__使__深__谷__中__的__蛟___龙__听__了__起__舞__,__使__独__坐__孤___舟__的__寡__妇__听__了__落__泪__。__ _(得__分__点__:__舞__、__泣__)__

《赤壁赋》完整版(含逐字逐句翻译)课件(77张PPT)

《赤壁赋》完整版(含逐字逐句翻译)课件(77张PPT)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 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 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 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 第2自然段主要内容:
写由乐甚到希望为国分忧、建功立 业而不得之忧伤。主客由乐而悲。
容色改变的样子 端坐 连词,表承接关系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

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
遮蔽
(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 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酾 (shī)酒:斟酒。槊:长矛
(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他攻破荆州,夺得江陵,顺流东下的时候战舰千 里相接,旌旗遮天蔽日,面对大江酌酒豪饮,横握 长矛吟诗时,那本是一代了不起的英雄啊!可是如 今在什么地方呢?
管乐器的一种 同声相应。唱和 呜呜咽咽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使动用法,使……起舞。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
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细丝。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深谷中 使动用法, 的蛟龙 使……哭泣。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
向西可望见夏口 向东可望见武昌
环绕
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
草木茂盛苍翠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子忧伤得变了脸色,他整好了衣襟, 严肃地端坐着,问那个客人道:“为 什么吹得这样悲凉呢?”客人回答道: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就 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可望到夏口, 向东可望到武昌,山和水相互缭绕, 树木茂密,一片苍翠,这不就是曹孟 德被周瑜击溃的地方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被广泛地传颂和研究。

本课件将介绍赤壁赋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文学价值等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名篇。

一、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赤壁赋是东晋时期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赤壁之战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坚韧。

二、赤壁赋的艺术特点
1.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赤壁赋通过叙事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又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赞美。

2.咏景与咏人相统一:赤壁赋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如江水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的山峰,还生动地刻画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使诗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3.意象丰富:赤壁赋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将战船比喻为巨龙、将战士们的勇猛行为比作猛虎出山等,以形象鲜明的语言营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赤壁赋的文学价值
1.艺术价值:赤壁赋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后世
文人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历史价值: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对历史人物的塑造,
使读者对赤壁之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3.人生哲理:赤壁赋通过对战争、友谊和人性的描绘,传达了关于
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启发读者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四、赤壁赋的传承与影响
1.后世文人的模仿:赤壁赋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激发了后世文
人的创作热情,许多文人进行了模仿,并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
己的风格。

2.艺术演绎:赤壁赋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还在绘画、音
乐等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演绎,为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3.教育价值:赤壁赋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被纳入中学语文课程,
并在教育中起到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培养文学修养的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赤壁赋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名篇之作。

赤壁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人物
的形象和人性的辉煌。

同时,赤壁赋的文学价值和传承影响也使其成
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典之作。

文章长度:611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