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基调、伏笔、悬念、铺垫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
奠定基调伏笔悬念铺垫
奠定基调
“言为心声”,一篇文章往往有它的感情基调,有时候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便用一句话,奠定了这个基调。
例如鲁迅《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作者回故乡整个过程都表现出那种“悲凉”的心境,所以,“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情节合理,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它的基本特点是“伏”下一“笔”,“不动声色”地提示或暗示。
前有伏笔,后一定有照应。
例如《小桔灯》一文,第二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
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设置悬念就是安排一些情节,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造成一种情节的跌宕起伏,使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而起伏变化的效果。
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照应)。
铺垫
写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之一,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
例如先写一个武林高手,他的腿多么多么厉害,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他的腿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打断了。
谁的武功更高呢?不言而喻。
那么前面写武林高手的文字就是铺垫。
这是正面铺垫,就是以强衬强,以弱衬弱之类的。
还有一种是反面的铺垫。
前面写人或事物的一个方面,后文它的反面或者与之相反的人或事,那么前面的文字目的是和后文对比,这样前面的文字就是铺垫。
还有一种是环境上的铺垫。
例如前文写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后文写妈妈来给“我”送饭。
这样,更能表现妈妈的爱。
那前面的环境描写就是铺垫。
总之一句话:因为前面的文字,后面的人物形象或事件意义更加突出,那么,前面的文字就是铺垫。
奠定基调、伏笔、悬念、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为了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事件或者是环境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目的是以求前后呼应,情节合理”。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而设置悬念则是为了造成读者心中的紧张和期待心理,以求情节的曲折,故事的起伏。
2、从形态上看
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
因而,伏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为了达到悬念的目的,作者在设置悬念的时候,也往往是把它放在显著的位置,它也是“显性”的,唯恐读者不见的。
3.从笔墨上看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极特殊的情况是一两笔);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设悬念的笔墨有多有少。
判断是铺垫、伏笔还是设悬念,关键看它们的目的和作用。
如果某段文字是为了和后文构成衬托(有正衬也有反衬)以求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件,那就是铺垫。
如果某段文字只为了提示下文,与下文的照应句共同组合,达到前后照应,情节合理的目的,那是伏笔。
如果某段文字,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起读者的紧张感或急切心理,那就是设置悬念。
当然有时候一句话或一段话,几方面作用都起,那么就是兼有各种写法了。
至于奠定感情基调,如果文章开头抒发作者感情,而全文也都是这样一种情感,那么,开头便奠定感情基调。
(谢玉平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