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稽留高热、头痛、皮疹、脾大、神经系统症状;又称为虱传斑疹伤寒;
病原体:
普氏立克次体在活细胞内寄生,普通无细胞培养基不能生长;与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可用变形杆菌OX19与人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体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立克次体在虱肠上皮细胞内繁殖,胀破细胞后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叮咬人时不会感染,被叮咬后搔抓时立克次体通过搔痕进入体内;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终身免疫;多发于寒冷地区,冬春季为主;
发病机制:
皮下局部组织繁殖-立克次体血症-播散到小动静脉引发血管炎、形成斑疹伤寒结节-各个器官的非化脓性间质性炎症;
部分被巨噬细胞破坏,释放的毒素导致中毒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体温1-2d内升高到39℃以上,维持15d,在3-4天内迅速降低,伴有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等不适;
皮疹-发热4-5天后出现,面部没有,充血性和出血性混合存在;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听力减退;
脾大;
辅助检查:
血象-WBC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凝集性立克次体;>1:160或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但是不能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也有假阳性;阴性不排除、阳性不确诊;
补体结合试验-
诊断:
去过流行区,有虱咬史;发热、4-5d后出现皮疹、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前庭受累);外斐反应>1:160或滴度增高,可以诊断;
治疗:
四环素口服,体温正常后再吃3天;只能抑制繁殖,彻底清除需要自身免疫;
地方性斑疹伤寒,临床表现与斑疹伤寒类似,但是病情较轻,病程短,病死率低;治疗同斑疹伤寒;
伤寒和斑疹伤寒的鉴别:
伤寒斑疹伤寒
伤寒杆菌立克次体
粪口途径传播虱传博
夏秋季多见冬春季多见
发热、相对缓脉、肝脾大发热、头痛、神经系统症状
皮疹是玫瑰疹充血性+出血性皮疹混合存在血培养(+)、肥达反应>1:160 外斐反应>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