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合集下载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_第1日 说佛一字立扫禅堂三天作好诗功在诗外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_第1日 说佛一字立扫禅堂三天作好诗功在诗外

一、无为管理无所不为禅宗公案:保唐寺无住禅师在南阳白崖山静坐修行禅法,求学问道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唐朝丞相杜鸿渐久慕禅师大名,希望有幸结识,远迎禅师到空慧寺。

杜鸿渐和文武百官同会庙里,施礼。

杜鸿渐问:“弟子听说和尚传授无忆,无念,莫妄法门,是么?”“是这样的。

”公问:“这‘无忆,无念,无妄’是一句还是三句?”师说:“无忆名叫戒,无念叫做定,莫妄是慧。

如果一心不生,就具备戒定慧了,所以不是一也不是三。

”杜公又问;“什么叫不生?什么叫不灭?如何能得解脱?”师说:“对外界不起心念,叫做不生。

既不生,当然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就没有东西束缚你,当然随处解脱。

”杜公与众人称赞礼拜。

管理禅悟:通过表面的无为达到真正的有为,通过有为达到真正的无为,这正是禅的妙用。

管理者要学会禅的方法,管理如同逛长安街,进得去也要出得来,否则就会钻烟囱,进去了出不来,那就是死于句下,绝于言诠。

禅法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生不灭的智慧,无丝毫妄想和烦恼。

我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他的国画作品中常常留出许多空白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宽广的想象的空间。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叫空白美,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才正托现出存在的美丽。

这就是一种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无为”对于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与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相处,也都需要“无为”的技巧,在一起工作相处,总不免存在一些矛盾,当有不同意见的时候,给对方留有一些余地,对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对方逼到墙角,必定会遭到更大的反击。

企业是一个组织,如何用人是管理者的必修课,用谁不用谁,这恐怕是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这需要管理者对下级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下级的能力,就必须给下级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

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把什么事情都做完了。

这样做只能培养出唯唯诺诺的下级。

当你需要独当一面的大将的时候,就会无兵可调。

管理者在给下级布置工作的时候,只用将工作内容传达给下级,而不应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禅与管理---智能及顿悟】

【禅与管理---智能及顿悟】

【禅与管理---智能及顿悟】香港中文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的讨论上,部分人士谈到了禅与管理。

统筹:陈志辉(中大EMBA课程主任),主持:冼日明、李德伟、李静宜,嘉宾:彭泓基(中华智能管理学会会长)。

彭泓基:禅就是生活,禅学最重要的是能够融入生活,把心管理好。

禅的起源,可远溯自印度古奥义书时代。

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冥想,此种静坐冥想的修持方法称为禅那,又称禅定,即静虑、思惟修、弃恶的意思。

后来的佛教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求达涅盘的重要法门。

禅,最重要的是静心思虑。

通过禅修,能达到定。

定能令你静虑,使思维清晰,散乱的心因而能集中,达到无我无心的境界。

禅宗是佛家众多宗派之一,源于佛祖释迦牟尼开创的佛家理念。

禅宗因其着重禅修与禅法而得名。

在这里,我特别想澄清一点,禅是佛家的一种宗派和修炼方式,我们不应把日常所有不明所以、玄妙的东西都称作禅。

冼日明:我也认为禅其实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也许因为年纪渐长,明白人生必会经历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而禅则是生命的智能、人生的哲学,能帮助我们洒脱地面对逆境,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各种问题。

李静宜:每当领会禅的意思时,都是得到一句不要太执着,学会放开世事、洒脱处事。

但在管理方面,我们没可能完全放手不理吧?而且在巿场上,应该分毫不让。

当要与别人竞争,或管治一班人时,往往要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

那我们如何能把禅的理论应用在管理上呢?两者似乎互相矛盾。

彭:首先我要澄清什么是管理。

管理最常用的英文定义,是getting things done through people(通过他人把事情做好)。

中文可翻译为因人成事,乱中求理。

管理的关键在于成事。

成事是真正的目的,而所用的方法是手段。

这些手段是怎样的呢?是否一定要把别人逼到穷途末路呢?不是的。

举一简单例子,有些销售员要达到销售指标,便通过自己的朋友网络来销售产品。

对销售员来说,正面的心态,是要真心地帮助朋友,满足他们的需要;但从负面来看,可以是在强迫朋友为你花钱。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道家的管理智慧源于《道德经》,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领导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的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管理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无为而治的领导力道家强调领导者应该以无为而治的态度对待管理工作。

无为并非不做事,而是指领导者应该尽量减少干预,不强求结果,而是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以柔克刚,以德服人,通过自身的修养和模范的力量来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

二、尊重自然的组织管理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管理者,人类应该学习自然的运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组织管理中。

在组织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特长,赋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适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平衡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家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与和谐的。

在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注重平等、公正和协作,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压迫下属的现象。

领导者应该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四、以道德约束行为道家认为行为应该受道德的约束,管理者应该以道德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诚信、朴重和公正,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模范,引导员工正确的行为。

五、追求自我完善和修养道家认为管理者应该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修养,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智慧。

领导者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引领团队。

六、灵便应变和顺势而为道家强调灵便应变和顺势而为的管理策略。

在管理中,领导者应该灵便应对变化,善于把握时机,根据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领导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灵便的思维和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领导者应该以无为而治的态度对待管理工作,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平衡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道德约束行为,追求自我完善和修养,灵便应变和顺势而为。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引言概述:道家的管理智慧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部份,它强调以自然为师,追求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

道家的管理智慧在现代管理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道家的管理智慧。

一、以自然为师1.1 尊重自然规律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管理者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的本质。

管理者应该像自然一样,善于观察和洞察,从中吸收智慧。

1.2 顺势而为道家的管理智慧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顺势而为,不要过度干预。

就像自然中的河流,它会顺应地形自然流动,而不是强行改变方向。

管理者应该善于抓住机遇,灵便应对,而不是强行干预。

1.3 追求无为而治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自然的力量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管理者应该善于观察和洞察,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过度干预。

惟独在无为而治的基础上,才干实现事物的最佳状态。

二、以道德为准则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者应该先修身养性,做到道德模范,才干有效地管理团队和组织。

管理者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2.2 以德治人道家的管理智慧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以德治人,通过自身的道德魅力来影响和引导员工。

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素质,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提高组织的凝结力和执行力。

2.3 以和为贵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和谐共生,管理者应该注重团队的和谐发展。

管理者应该善于化解矛盾,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注重自我反思3.1 反思自身行为道家的管理智慧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时常反思自身的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管理者应该善于审视自己的管理方式,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管理效能。

3.2 反思组织运作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反思组织运作,管理者应该时常审视组织的运作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组织运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3.3 反思团队协作道家的管理智慧告诉我们,管理者应该反思团队的协作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

禅,直指人心的管理学前言: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三流管理者学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

1.在工作中享受人生工作场是我们修炼的道场,也是我们提升生命品质、享受人生快乐的道场。

当你的心中拥有了禅宗的智慧,每时、每地,你都能在工作中领略到禅的意境、力量与美丽。

(六祖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松下幸之助:“像我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禅宗管理学四大价值:在工作中享受人生;在逆境中开发心灵;在团队中超越自我;在人性中认识佛性。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人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第一种,工作是苦差事;(可悲)第二种,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饭碗;(可以理解,但也可怜)第三种,工作是人生一种伟大的享受。

(人人应该追求的境界)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勇气、承担力、学习力。

“化烦恼为菩提”【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卑微化的人】第一,哪怕自己从事的行业很不起眼,也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第二,哪怕你管理的人员千差万别,有高有低,也要一视同仁;第三,哪怕再普通再平凡的员工,你也有责任激起他的职业崇高感、自信心。

“行亦禅,坐亦禅”【平常心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效法之意。

禅亦有道,禅所倡导的道就在“平常心”上。

――――万法自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食饭,就必须劳动;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

【日日是好日】每时每刻都能开掘快乐之源,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禅的魅力所在。

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处处是净土,烦恼又从哪里生出呢?2.在逆境中开发心灵二流的管理者对逆境绕道而行,三流的管理者面对逆境踌躇不前,不入流的管理者则干脆打起退堂鼓,一个有禅心的管理者,所有的困难与挫折不过是他意志的磨刀石、心灵的修道场,是提升他个人与团队生命力的契机。

【棉花堆里磨不出好刀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我们的心,就像一把刀,想要锋利,就必须用磨刀石去磨它,要让他放光,要让它的智慧出来,有时候和风细雨是不够的,完全顺着它是不够的,要让它难受。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派,强调“道”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和人类行为的准则。

道家的管理智慧体现了对人类行为和组织管理的深刻思量,为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从道家思想中提炼出的管理智慧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然与无为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弃绝人为干预的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管理上,这意味着领导者应该尊重员工的个性和特点,无非分干预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决策,而是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领导者应该像水一样,以柔克刚,顺势而为,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无欲无求道家强调无欲无求的境界,认为欲望是人类苦难的根源。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不追求权力和物质的过度追求,而是以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来引导员工。

领导者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温和而柔弱道家认为温和而柔弱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采取温和的态度对待员工,善于倾听和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

领导者应该以柔克刚,以和为贵,通过沟通和商议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手段来管理员工。

四、无为而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不做无用功,不浪费资源,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注重合理安排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冗余。

领导者应该善于利用员工的长处和潜力,将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五、返璞归真道家认为人类应该返璞归真,回归本性。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关注员工的内心需求和情感,注重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领导者应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让员工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六、变通和适应道家认为世界是变化和多样的,管理者应该灵便变通,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具备变通和适应的能力,善于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

领导者应该注重学习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智慧,以应对挑战和变化。

综上所述,道家的管理智慧体现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量,为现代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课件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课件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2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3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4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5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6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7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8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9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0
•20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21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1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2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3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4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5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6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7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8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19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管理者禅宗智慧与企业管理相通管理资料

管理者禅宗智慧与企业管理相通管理资料

管理者:禅宗智慧与企业管理相通 -管理资料从禅的概念、历史、影响入手,对现代管理停止独特研究,管理者:禅宗智慧与企业管理相通。

笔者阐述了禅学的管理思想,也阐述了管理的禅学基因,是对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的突破性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禅宗与管理学的发展演进史,对比分析了东西方管理思想各自的优劣,探讨了中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局,阐释了禅的本义和境界,禅宗为何可以历时千年而经久不衰,企业却往往昙花一现这一耐人深思的问题。

禅宗的智慧与企业管理是相通的,管理者修禅有利于做好企业管理。

如今,禅道管理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能帮助您的企业领先于这种趋势。

在提升企业经营的智慧和境界,希望能帮助管理者释放心灵压力、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人材、凝聚团队精神。

佛学,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千百年来,佛学的启示一曲震撼着人类。

著名国学管理专家彭杰先生(博客)把常人眼里高屋建瓴的佛学智慧,与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让我们共同在无量佛光中感悟人生真谛,启迪经营智慧。

当今世界,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鉴戒国学丰富的思维成果,指导现实生活。

“一万年太久,只争旦夕”。

不论是革命,还是发展,这种急匆匆甚至乱哄哄的心态,一曲在左右我们。

但真正的顿悟、真正的突破,往往是在我们能够定下神思考、能够静下心倾听时实现的。

这就是禅的智慧。

世界上的企业家多得数不清,相信佛教的企业家也不少,然而功成名就后出家变为佛教居士者屈指可数。

说到这里,我由乔布斯、稻盛和夫等企业家还联想到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李叔同,他以名扬海内的文化学者身份和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造诣,转身成为佛教界的弘一大师。

斯人已去,惟有“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一曲,留下了袅袅余音,管理资料《管理者:禅宗智慧与企业管理相通》。

可与弘一大师相媲美的,就是稻盛和夫,他至今仍在热情传道,以曲白浅近的《活法》,给人们诉说人生的真谛和企业的追求。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_第4日 明灯一盏除却千年暗管理的最高境界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_第4日 明灯一盏除却千年暗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秉性各异知人善任禅宗公案:唐朝天台山上有一位禅者叫拾得。

听说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他也乐得接纳别人叫他这个现成的名字,他平常做些不起眼的洒扫打杂工作,别人并不看重他。

但是他却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禅者。

有一天,四众来天台山念戒。

拾得真情流露的对着大众说:“你们聚集在一起念戒做什么呢?”当时,维那厉色叱贵他胡闹。

拾得便对他说:大德且住!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你合,一切法无差。

管理禅悟:拾得所说的“无嗔”,即是放下自以为是的习气之后,所产生的谦和与平静。

人只有在谦和闲适时,才可能在触目遇缘中欣赏人、事、景、物,才可能体悟到别人与我之间本来是融合无碍的。

所以无嗔就是一种生活的戒律,通过无嗔我们才能看到一切平等圆融之美。

佛观世界,就像观手中的果子一样清楚,菩萨普度众生,也能做到闻声救苦。

禅师要带徒弟,就要先了解徒弟。

管理者要想领导谁,就要先了解谁。

作为一名管理者,面对不同秉性的下级,要懂得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理服人。

对于那些个性极强的下级,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简单粗暴,要善于用智慧引导,这样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管理者面对的有许多下级,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而管理者只有一个。

管理者自身也有自己的脾气秉性。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风格很难迎合众多不同的人,于是,就发生了“众口难调”的尴尬局面。

很多管理者对这样的事实已经习以为常,认为这是不可能避免的管理上的死结。

但是,如果一个领导能了解下级,根据下级的脾气秉性不同,而善加利用,不但能赢得下级的忠诚,而且在执行工作的时候,往往会事半功倍。

三国中的诸葛亮不愧是一个善于依据脾气秉性用人的大师。

他利用关羽的又清高又重情义的性格,在战斗之前逼关羽签订了决不放过曹操的军令状。

然而在围堵曹操的华容道上,不出诸葛亮所料,关羽真的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按律当斩,而诸葛亮没有追究关羽,从而赢得了关羽的钦佩和忠诚;诸葛亮在征服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民族领袖顽强和率真的性格,竟然使出七擒七纵的谋略,终于让孟获心服口服。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个体的修养和自我管理。

道家的管理智慧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领导力、组织管理、决策思维、人际关系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道家的管理智慧。

一、领导力道家的领导力强调以身作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榜样来影响他人。

领导者应该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与团队成员的互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目标和策略,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组织管理道家的组织管理强调“无为而治”。

领导者应该以柔性的方式管理组织,避免过度干预和控制。

领导者应该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组织的整体发展和协调,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决策思维道家的决策思维强调“观微知著”。

领导者应该注重细节,善于观察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领导者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平衡和谐,避免过分追求利益和权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四、人际关系道家的人际关系强调“和为贵”。

领导者应该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领导者应该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权益,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包容心和智慧,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持续学习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持续学习和进步。

领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领导者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修正,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行为和决策思维。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团队的学习和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共同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总结: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我管理,注重领导者的品德和智慧,以及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道家的管理智慧强调柔性管理和无为而治的理念,注重细节和平衡,以及持续学习和进步。

樊登老师的人生四大境界与管理的感悟

樊登老师的人生四大境界与管理的感悟

樊登老师的人生四大境界与管理的感悟1、领导层与员工的相处从樊登的讲解过程中,我能很明显的体会到一个概念,那就是沟通的重要性。

领导在面向员工安排工作的时候,多数只会说让你干这个干那个,但是不会说得太细。

同时呢,员工在接受工作安排后,并不会太详细的去询问领导工作目的,只会凭借自己单纯的理解来完成这项工作。

这样就会很容易出现员工完成的工作达不到领导预期的想法,而员工在辛苦完成这项工作后得不到认可的问题。

由这里我认为,工作的安排给予员工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员工大概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同时给予员工一定的放权,让他在本职技能上思考这件事应该如何能够做到更加细致化,更加完美,甚至是这件事做了以后对公司的利益是好处,还是坏处。

多一点沟通,少一些隔阂。

让员工更加认同企业,实现自我价值。

让领导更加放心安排工作,更多一点选择。

2、员工的自我修养北京是一个压力很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工作机会很多的城市。

我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北京特别好找工作,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在这里我认为每一个刚进入企业的员工都有一股雄心,想要在这个公司拥有一定的成就,做出一定的成绩来,哪怕因为没有表现渠道,也会想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很多人离开了、被开掉了、或者混日子了。

对于这点,樊登说了三种类型的人。

自燃、点燃、阻燃。

我认为这是属于对性格的描述,有的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有的人工作起来温温吞吞,但无论是哪样的,都不会去刻意破坏一件事的进程,如有各种意外,也无非的利益而已。

刚毕业的,什么技能都不会。

心虚好学,进入了企业各种不怕吃亏不怕累,为的是一技之长好转下家或者升职涨薪水。

有工作得过且过,在企业里找不到自己的利益。

得过且过,直到有一天我受不了被一家公司开,或者被迫离职。

毛主席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

如何在企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我认为这是本次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

我的工作是体现个人技能在企业价值中的位置。

詹婉园-《禅---管理者心智修炼》 【中华讲师网】

詹婉园-《禅---管理者心智修炼》 【中华讲师网】

理解
想法 认为
经验
情绪
我的感受
概念
我的色相
形象
家庭

我的思想 (想法)
事业
评判 我的意识 认知 善恶
讲理 有为 不讲理 无为
财富
健康 关系
我的行为
三、全面了解自己---我的全息性?
理解
想法 认为
经验
情绪
我的感受
概念
我的色相
形象
家庭

我的思想 (想法)
事业
评判 我的意识 认知 善恶
讲理 有为 不讲理 无为

声波


辐射波 有线波

气味波 有线波


三、全面了解自己---五脏与情绪、精神的关系?

舌 口 鼻 耳

心 脾 肺 肾

神 意 魄 志

喜 思 悲 恐
三、全面了解自己---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几种?
点式 思维 无我 状态
思维 方式
线性 思维
立体 思维
二元 思维
三、全面了解自己---我的全息性?
财富
健康 关系
我的行为
三、全面了解自己---我的全息性?

动态我 •色相的堆积 静态我•感受的积累•思想的罗列 •行为的表现 •意识的产物
三、全面了解自己---智慧开发?

静态我犹如大海, 动态我犹如波浪 一体两面
动态我
•色、受、想、行、识构成 独一无二的我。 •一直在变化中 •总指挥,认为自己是对的 •不能与时俱进,是烦恼的 根源。
静态我
•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从来没变过 •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静上看动、就不会有烦恼, •静上看动,做正确的决策 •静上看动,做事就不会有 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积极的开端
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庄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禅宗:心如止水
无常与无我
道家四突破: 空间《秋水:河神与海神》; 时间《人龟树之龄》; 生死(气聚人生,气散人亡:丧妻与天葬); 义利《盗亦有道》 禅解三法印: 无常、无我、涅槃
转识成智
道家的途径: 第一步(化解各种外在有形的限制); 第二步(回到内心弄清楚各种灾难从何而来); 第三步(往上提升看能不能像大鹏鸟一样解放自己) ——道家被誉为Space man: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
禅道精髓
前提是自在 路径是自然 关键是过程 目的是自由 结果是善终
当下最重要(生命苦短) 过程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圆满与缺陷)
大道“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唯道集虚 苏东坡的偈子 神秀师兄的偈子 六祖慧能的偈子 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孙子:形势之辩 手指月亮,月亮不在手上。道不在文,文载道 诗是不能翻译的 无,非真无,乃妙有
禅道中的管理与人生智慧
论题界定
道家还是道教(佛学、佛教) 消极还是积极(大隐入世) 小道还是大道(禅道互喻)
大智若愚
世俗成长之途: 愚钝—聪明—过犹不及 聪明—装憨装傻—真憨真傻 愚钝—聪明—自然而然
背道而驰的管理: 人人追求复杂,管理其实简单 风云人生,几人善终? 进取同一,策略不同,结局大 异
知道体道
涂又光:人文的内容,分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 是庄子说的“知道”,人文精神,是庄子说的“体道”。 “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人文 的本质是人文精神,不是人文知识。当前真正缺乏的是人文 精神而不是人文知识。
积怨的代价:背着垃圾找仇人——结果先薰死自己 在别人目光中你并不存在(庄子:蚊子与牛的故事) 失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任何人的话都不听;一种是任何人 的话都听。 人 生误语:“下一次”;“适当的时候”。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除非我们从未相遇,否则你会发现我 是最佳的合作者。即便是最小的事情,我也会做得比你预期 的好。机会的大门是渐次洞开的
以退为进
外其身而身存 后其身而身先 曲则全 成功人士的行动准则PPT
绕道而行
失败者总是抱怨资源太有限,而没有想到自己的方法是否 正确。凡是有了正确方法的人,无论他所拥有的资源多么 有限,都不会成为一个平庸之辈;而一个拥有资源而方法 失当的人,结果迟早会一败涂地。
如何翻越钢板墙?
1,用头撞个洞(无济于事) 2,用炮轰个洞(成本太高) 3,把墙推倒(无谓消耗) 4,用氧气机切割(需要工具)
不会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
结局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值得珍藏的话语
宠辱不惊得大道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菜根谭》
小鸟的故事PPT; 庄子《逍遥游》: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 苏东坡与佛印;
万法归宗:态度是关键
管理状态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抓关键的结果(装瓶) 只要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拼图) 不能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观念! 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 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 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
大道自然
初级——原始自然 中级——摆脱自然 高级——回归自然
道在屎溺;吃睡皆禅 庄子:其梦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 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
目的:无为以至无不为
是大有为之学:无为而无所不为(菜场实践) 是善终之学:功成身退,天之道 是辨证之学:知黑守白,知雄守雌 是宠辱不惊之学:静为躁君,宁静致远 是可持续发展且全胜之学:不争而善胜,不 战而屈人之兵
为事不争必失利——阳刚之

(不能不争)
为人不争而善胜——阴柔之

(不能争)
不争而善胜
+ + + 0 –
+ 0 – 0 –
我赢你也赢 我赢你不输 我赢你输 鹬蚌相争 两败俱伤
反者,道之动
知黑守白,知雄守雌
谦虚使人退步 成功是失败之母 东方不亮,西方更不亮 谁也无法改变时代,只能改变自己 被人“利用”,未尝不是好事 谁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观音跪拜) 不要等天上掉馅饼,重要的是把自己变成馅饼
绕道而行:最有效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方法
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 你无法改变你面对的困难,那你就必须改变你的方法。正如你 无法消除风,却可以按住你的帽子,不被风吹走。
正误:绕道而行不等于前功尽弃
绕道而行不等于知难而退 绕道而行不等于浅尝辄止 绕道而行不等于缺乏毅力(努力之后的选择) 绕道而行不等于没有信心 绕道而行不等于放弃前进 绕道而行不等于另辟蹊径 绕道而行不等于弱者的生存法则
禅道人格论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酒精的作用、无极)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法师的告诫PPT
智者乐水: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河之所以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成为湖泊PPT
以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以奇用兵
佛家的八正道(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 正见(Right View)、正思维(Right Thinking) 正语(Right Speech)、正业(Right Action) 正命(Right Livelihood)、正精进(Right Diligence) 正念(Right Mindfulness)、 正定(Right Concentr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