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轨道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南通市轨道交通线网设计
南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计划书
一、南通基本概况:
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北上海,古称通州。

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

因涨沙冲积成洲,南通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南通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1983年,撤销南通地区,设立南通市。

南通市下辖3区、2县,代管3个县级市,面积8544平方千米。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2014年8月,南通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南通地处北纬31°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比较短。

南通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

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梅雨、台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风、雷击、冰雹等,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

按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2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且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

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6月~7月常有一段梅雨。

截至2015年末,南通市常住人口73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458.2万人,增长2.7%,城镇化率62.8%,比2014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015年末户籍人口766.8万人,比2014年减少0.86万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7.60‰,人口死亡率8.98‰,人口自然增长率-1.38‰
二、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依据
1.线网规划原则: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城市总体规划、超前城市总体规划并回归城市总体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根据线网规划的性质和定位,明确线网规划的依据。

因此线网规划的结构形态,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结构形态相吻合。

但城市总体规划是每5~10年修编,说明不同阶段(时期)有不同的的总体规划,那么轨道交通规划应随之调整,就有不同的轨道交通规模,所以线网规划总是随城市规划的发展而发展。

支持城市总体规划――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转移和土地开发要求,推动总体规划实现。

这是需求与建设的和谐,为此科学地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顺序是与支持城市建设实施是一致的。

超前城市总体规划――由于线网规划是适应城市远景的长远性规划,经验证明: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必然有引导城市发展作用,并证明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骨架,具有对城市发展的超前性的引导作用。

回归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的建设,必定对城市建设有较大冲击和导向;轨道交通的布局和建设顺序规划,也会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使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融入于城市规划,最终又回归于城市总体规划。

2.线网规划文本及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4) 《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8 年)
(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6)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形符号》(GB11797)
(7)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8)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
(1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1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1995)
(12)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GA40)
(13)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14)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299)
(15) 《道路交通堵塞度及评价方法》(GA/T 115)
(16)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
(17)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03)
(18) 《LED 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志》(GA/T484-2004)
(19)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004)
(20)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T491)
(21)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GA/T492)
(22)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
(23)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4)
(24)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4)
(25)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509-2004)
(26) 《交通电视监控系统验收规范》(GA/T514-2004)
(27)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
(28)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527-2005)
(29)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程序与要求》(GA/T651-2006)
(30) 《公安交通管理设备外场设备施工要求》(GA/T652-2006)
(3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32)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公安部
(33)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测试》(GB/T17544)
(3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
(35)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三、南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南通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4条市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线网总长约324km,其中市区线总长170.8km,市域线总长153.2km。

此次获批近期建设1
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2条骨干线路,线路总长59.55公里,共设车站41座,总投资397.13亿元。

规划中的南通市轨道交通线网呈“T”形放射结构,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总长170.8公里,1号线途经南通西站地区、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老城区、新城区、能达商务区、苏通科技产业园;2号线途经南通火车站、市北新城、老城区、观音山新城、南通高新区、通州城区;3号线途经港闸开发区、市北新城、观音山新城、新城区、能达商务区、锡通产业园区南区,4号线途经通州城区、南通家纺城、锡通产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

规划中的四条城际线,未确定由S打头或R打头或由L打头,线路1从南通火车站经南通空港、通州开往南通滨海园区,线路2从通州开往如东,线路3
从锡通南区开往海门市三厂街道(此线可能东延至启东),线路4从南通西站开往如皋港长江镇(此线可能北延至如皋、海安)。

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59.55公里,形成轨道交通基本骨架。

1号线一期工程自南通西站至振兴路站,线路长39.15公里,设站 25座,投资257.9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4~2018年。

2 号线一期工程自幸福镇至先锋镇站,线路长 20.4 公里,设站 16座,投资139.2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6~2020年。

四、南通轨道交通线网可实施性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南通市规划远景年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放射型”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约324公里,设换乘站14座。

线网中,市区线4条,长170.8公里;市域线4条,153.2公里。

规划2020年,南通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为58.6%,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23.4%。

(一)基本原则
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基础,以解决近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交通矛盾为重点,加快构建主城区网络骨架。

坚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近期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密切配合与衔接。

(二)近期建设方案
南通市轨道交通2014年建设方案市区线路共涉及2条,分别为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

各条线路的工程概况如下:
轨道1号线一期:
线路全长39.15公里,共设25座车站,其中地下线34.75公里,地面及高架线路4.4公里;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所(1 座与3号线合建,1座与2、3号线合建)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

控制中心与2、3、4 号线合建。

1号线一期起于南通西站,沿长泰路东行,穿越地块后,经永和路至城港路后折向东至外环西路,之后线路向东转入人民路,线路沿人民路向东至工农路,沿工农路南行至崇川路后线路折向东,沿崇川路经南通大学至通盛大道,沿通盛大道向南至能达商务区,设振兴路站为一期终点站。

1号线一期沪通铁路至G204、城北大道区段为高架线,其余均为地下线。

工程在通州区平东镇沪陕高速以北,五平公路以西、通扬运河以东设平东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在通州区与开发区交界处,东快速路以东,通沪大道以北设小海停车场。

轨道2号线一期:
线路全长20.4公里,共设16座车站,其中地下线19.1公里,地面及高架线路1.3公里;1座车辆段,1座主变电所(与1、3号线合建)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

控制中心与1、3、4号线合建。

轨道2号线一期起于幸福镇站,向南连接南通火车站,出站后沿北大街南行,过江海大道线路向西折向濠西路,沿濠西路向南接入环西文化广场站,线路沿濠河继续南行至体育公园并设站,线路折向东沿青年路至先锋镇,设先锋镇站为一期工程终点。

2号线一期南通东站站-先锋
镇区段采用高架形式,其余均为地下线。

工程在港闸区幸福镇通刘公路以东,城北大道以北,沪陕高速以南设定修段—幸福车辆段。

(三)主要技术标准
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四)资金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97.13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40%,计158.85亿元,由南通市财政资金解决。

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五)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南通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项目业主为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优化近期建设项目线站位方案,深入论证部分路段线路敷设方式;注重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效率和吸引力;统筹协调地铁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以及建设工程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划线路选线问题;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

(六)建设轨道交通的影响
环境影响:
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对沿线区域声、振动、电磁、水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从环境因素的性质特征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区域广、方案和环境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其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环境和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呈宏观特性,影响范围和程度难以准确预测;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方案确定、受影响的敏感点和环境具体明确,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可据此提出具体明确的环保措施。

对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集地,由其构成的这一系统中,可分为生物系统、非生物系统、社会系统。

轨道交通建设对该系统的影响,在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植被、城市绿化系统等的影响;在非生物系统方面主要是对人工创造的物质系统中道路交通设施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系统中土地资源的影响、对能源系统中自然能源(水电)和化石燃料(煤电、燃油)的影响;在社会系统方面主要是对居民、企业的拆迁造成的社会影响、对各类文化、自然保护设施的影响等。

本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在确保符合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等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编制的,因此,它与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城市专项规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和制约。

对相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根据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实际运营结果,总体上讲,其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是以能量损耗型为主,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以物质损耗型为辅,即污水、废气、固体废物。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影响从空间概念上可分为以下单元:地下段、高架段、衔接段(高架与地面、地面与地下、车辆基地与线路)、车辆段(车辆基地)、变电所、冷却塔、风亭等。

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

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和运营期,。

施工期相对运营期而言时间较为短暂,且多数随工程行为的结束,环境的影响也将逐渐消失;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将是持久的、长期的。

五、南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
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选择。

新规划的南通轨道交通,从中心城区发展远景出发,设计了四条线路,总长度预计为180公里。

其中轨道一号线北起平东,南至市开发区江海停车场,途经唐闸、环西文化广场、南通大学、苏通科技产业园等地,预计总长63.8公里;轨道二号线,西起幸福,东至金沙,横穿市区,经过南通火车站、青年路、汽车东站,总长36.7公里;轨道三号线,东起天生港,西至锡通园区,全长41.1公里;轨道四号线为南北走向,从金沙南到市开发区江山路,全场约38.4公里。

在四条轨道沿线,将分别设置青年路站枢纽、南通东站枢纽、苏通产业园站枢纽、锡通产业园站枢纽,南通大学站枢纽等11处换乘枢纽。

未来四条地铁如果建成的话,市区道路网络将更加完善,市域交通、城市交通与区域性交通将有机衔接、高效运转,但本次发布的规划仍处于论证阶段。

相信不久的将来,环网相连、节点通畅、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城市交通网络将在南通形成。

六、总结
通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

本次实训,是对我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

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来,学的时候感叹学的内容太难懂,现在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在这次实训中还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首先,它锻炼了我的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

其实这次我的任务并不算重,因为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了南通地铁的相关文件,所以说资料有迹可循,工作量并没有别人那么大,但是我也没有懈怠,自认为还算认真的完成了这次的设计,感谢学校、感谢各位老师给我们的这次巩固知识的机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