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意象和意境,展开联想,感受诗人丰富深厚的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以及诗人由此书法的情感所给予的启示。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并深入理解诗中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中华民族高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路走来……五四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经典的诗歌。有人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而爱情诗则是诗歌花园里的奇葩,今天我们所要共同赏读的外国爱情诗则是由十九世纪匈牙利的爱国诗人裴多菲所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面,默读全诗一遍。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同学们默读完了,现在大家看着课下注释2,把裴多菲的生卒年相减,发现了什么?(裴多菲只活了26岁),是的,裴多菲的一生非常的短暂,但是短暂的一生并没有阻挡他绽放人生的华彩。在裴多菲的一生当中,他创作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叙事诗,他被誉为是匈牙利的“抒情之王”。(教师范读,让学生发挥想像力,想像诗歌当中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歌当中的情感。)
三、深入赏析:
刚才大家听了老师的朗读,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感觉诗歌美,诗歌令人感动。)其实,一首好诗,它既有说不出的美,也有说得出的美。那么我们就深入赏析,看看这首诗美在哪里。
(1)在深入赏析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意象。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凝聚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一连串的意象是《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在我们刚学过的舒婷的《致橡树》中,“橡树”则是诗
歌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那么回到《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作者创作了哪些意象呢?是用什么修辞手法创作的?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齐读全诗。
(学生齐读后回答)
明确:作者创造的意象很多,比如“急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丰富的意象。
(2)教师点多媒体课件P4:
“讨论一:诗歌当中,哪些意象是代表作者,哪些意象是代表作者的爱人?这些意象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同桌讨论后,教师明确,点多媒体课件:
“急流——小鱼
荒林——小鸟
废墟——长青藤
草屋——火焰
云朵——夕阳”
全诗共五节,作者用五组对应的意象展示出五幅美丽的画面。
(男生读每节诗歌的前四句,女生读每节诗歌的后四句。)
(3)教师点多媒体课件P5:
“讨论二:是否应该把诗歌当中的‘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分别改为‘茂林’、‘苑囿’、‘华堂’、‘彩霞’,从而更能产生美的对应呢?为什么?(提示:从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入手。)”
学生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
教师归纳明确:作者愿意成为与狂风勇敢作战的荒林,经受毁灭荒凉的废墟,饱受风雨打击的草屋,飘来荡去的云朵,这些都是作者为了让他的爱人成为做窠鸣叫的安逸的小鸟,攀援上升的常春藤,可爱愉快的火焰,鲜艳辉煌的夕阳。作者在诗歌当中就是通过这种意象和意境的对比,衬托出爱人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作者甘为陪衬无私奉献的炽热情感。这也是本诗的第一个美的地方,意象美。
(板书:对比衬托→意象美)
(4)教师点课件P6:
“讨论三:这种具有巨大反差的形象和炽热的情感,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句式结构来表达的?这样的句式结构对情感的表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运用反复,倒装、发愿体。
反复这一结构特色我们并不陌生,初中学的《蒹葭》。(点课件P7)“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上,溯徊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二、三两节是对第一节诗结构和意义的反复,一唱三叹,增强了作者对所爱慕女子的倾慕之情。回到我们今天所学的《我愿意是急流》,作者用反复的结构特色把五幅画面连接起来,使炽热的情感表达的更强烈。
全诗每节都以“我愿意……”为开头,“只要我的爱人……”为转折,使假设条件句结构倒装,表达作者对爱人情感的主动、真诚,使炽热的情感表达的更真挚。
“我愿意”为开头引出的诗句为“发愿体”结构特色。发愿体是古今爱情诗歌的用的很多的结构特色。陶渊明《闲情赋》中,句句以“愿”为开头,(点课件P8)例如第一句:“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我愿意是你衣服的领子,享受着你发丝的芬芳。读来感觉很动人。
王洛宾老师曾经写过一首经典的老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点课件P9),歌词的最后这样写道:“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的轻轻的打在我身上。”歌词的情感十分朴实动人。
《我愿意是急流》中,作者采用发愿体,表明自己的情感是由衷的,炽热的,使情感表达的更动人。
综上三个结构特点,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强烈、真挚、动人。作者的这份情感也就在这旋律美中得到体现。
(板书:反复
倒装→旋律美
发愿体
(5)赏析小结:
全诗共分五节,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丰富的意象,并通过反复、倒装和发愿体结构特色把五组对比衬托的意象连接了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无私奉献,甘为陪衬,无怨无悔,致死不渝的爱情观。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全诗)
四、对比阅读,深化理解:
在《致橡树》中,我们了解到舒婷的爱情观,同学们回忆一下,两位诗人所持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
明确:舒婷在《致橡树》中说:“决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决不学痴情的鸟儿,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她否定了那种依附、陪衬的爱情观,但是主张自由、平等、自尊、独立的爱情观,“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裴多菲则恰好与舒婷相反,他表达的是无私奉献,甘为陪衬的爱情观。他把自己放在一个保护者的位置,虽然和爱人是相互分离的意象,但是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这种无私的爱情观同样高尚。在与《致橡树》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到裴多菲甘愿为爱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思考: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对自己爱人的情感是甘为陪衬、无私奉献、真挚炽热的,你对作者的这种爱情观有什么理解?
明确:作者的爱情观体现他的无私。其实在裴多菲的一生中,爱情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在一首著名的诗歌当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所以,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裴多菲也用自己的实践见证了他的人生信仰,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裴多菲为了匈牙利的民族独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爱情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成为我们人生动力的也不只是爱情,我们还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等,这些都可以鼓舞我们战胜人生的困难。
七、结语:
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每一天的不断积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属于你们的人生华彩!
八、板书: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对比衬托→意象美甘为陪衬
反复→不计得失
倒装→旋律美无私奉献
发愿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