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练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必记知识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南北经济趋向于平衡。文化领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科学技术,都取得了新的成果。
2.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三吴最发达。
3.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
4.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世称“书圣”。三国时期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
5.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史称建安文学。
二、选择题
1. 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开发的地区主要包括( A )
①江东②长江流域③岭南④闽江流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呈现的总体特征是( )
A.恢复和发展 B.边疆的开发 C.农作物品种增多 D.迅速发展
点拨:B、C两项分别是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及南方农业开发的表现。D项是对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 B.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又发明了灌钢法
C.南方盛产白瓷,北方创造出青瓷 D.纸产量大增,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4.《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对这段引文理解正确的是( C )
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了我国6世纪前南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C.含有重农抑商思想观念 D.反映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5. 南北朝时期至唐代,佛教盛行所造成的后果有( )
①麻痹了人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②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发展③统治者促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④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点拨:佛教盛行麻痹了人民,给人们以精神的慰藉。但是它并没有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颠沛流离,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6. 陶渊明田园诗风格的社会根源在于( D )
A.迷恋大自然的风光 B.热爱劳动人民 C.对城市污染的厌倦 D.对现实的不满
7. 王城(当时梵衍那国的国都,今邻阿富汗)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巴米扬大佛),高有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灿。”此佛像建于公元五世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此佛像与云冈石窟的开凿大体同时 B.此佛像建于莫高窟石窟艺术创作最为繁盛之时 C.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见过此大佛 D.郑和去印度时曾到大佛前膜拜祝祷
答案:A点拨:本题属材料式选择题。阅读材料抓住时间为公元五世纪,地点是王城东北山阿,主体是巴米扬大佛,然后判断B项中的莫高窟艺术创作最为繁盛时应为唐朝(7~10世纪),C项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应在公元前2世纪,D项中的郑和下西洋时途经印度的沿海地区,不可能到达内陆的阿富汗,只有A项中云冈石窟的开凿应在北魏前期,即公元五世纪。
8. 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得益于①劳动力增加②民族融合③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耕作技术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答案:B点拨:南方经济发展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安定的条件下完成的。由此可看出①②④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同时,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南方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③说法也正确。
9. 南北朝文化的特色包括①民族特色②宗教特色③士族特色④市民特色(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点拨: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士族在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故①②③
正确。这一阶段,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市民特色并不明显。
10 .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
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 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
11.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汉化政策 C.实行府兵制 D.颁布均田制
(D
12.周鲜卑大臣豆卢勋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C )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
13.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答案:D点拨: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南宋时期完成南移过程。城市中出现柜坊也是在
唐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经济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14.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 )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15. 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答案:A点拨:B、c、D三项分别是对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方民歌和汉赋风格的叙述。建安文
学既有描写征战之苦,抒哀民之情的乱世悲歌,也有抒发建功立业、英雄壮志的诗作。
16.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B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客观影响是( )
①农业经济的开发区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②缓解了北方因过度开垦造成的环境破坏③导致北
方农业生产出现持续衰退的局面④消除了土地资源不足与人口过多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答案:D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虽然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由于战乱,人
口大量减少,故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18. 下列水利灌溉工具,属于三国时期马钧改进的是(B )
答案:B 点拨:C项是西汉时期的生产工具。A、D两项是隋唐时期的生产工具。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有(B )
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②生产青瓷,创制出白瓷③建业、扬州既是造纸中心,又是商业中心④培育
出八辈之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
①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②连年战争的破坏③江南经济的开发④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点拨:③④两项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北方地区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破坏,商业一
度萎缩,同时士族庄园经济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商业的发展。
21.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当时的主要经济特征是( )
A.国外农作物的引进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 D.农产品的种植区域
扩大
答案:B点拨:c、D两项是很多朝代共有的特点。A项发生在明代以后。
22.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劳而无获。”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
A.听天由命 B.人定胜天 C.勤劳致富 D.因地制宜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重点抓住题干中“顺天时,量地利”等有
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