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 “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 苏联的外交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 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 ——维利·勃兰特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 在经过与苏联的多次谈判后,联邦德国与苏联于 1970年8月12日签署了《莫斯科条约》。条约规定: 两国同意互相放弃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并承担义务, 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 犯。另外,在该条约的两个附件中,西德声明该条 约不违背西德今后在和平的环境中重新统一德国的 目标,不触动四大占领国对作为整体的德国和柏林 的权利与责任问题。《莫斯科条约》构成了勃兰特 “新东方政策”的基础,为联邦德国与共他东欧国 家进行谈判定下了基凋。
第六章 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
❖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 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 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 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 “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 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 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由于两大阵营的分化,两极对抗的内容和形式也 发生了变化,美苏关系作为东西方冷战的主轴进一 步凸现。20世纪60—70年代是美苏争霸的高峰期, 发生了一系列危机形式表现的对抗事件。此期间, 美苏争霸态势因双方战略力量的升降而有过大的变 化,并由此而导致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罗马条约
❖ 《罗马条约》还建立起一个具有相当独立权力的共 同体,设置了一套有一定立法、行政和监督仲裁权 的共同机构。其中具有相当立法权的机构为部长理 事会,拥有行政权的机构是执行委员会,而监督和 仲裁机构就是欧洲议会和法院。部长理事会负责协 调共同体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拥有制订共同体 大政方针的权力。理事会一般根据执行委员会所提 出的各项建议作最后的决议。欧洲议会(至1962年 正式命名)负责共同体的评议和监督。虽然其本身 没有立法权,但有权以三分之二多数的不信任投票 迫使执行委员会辞职。欧洲议会设在法国的斯特拉 斯堡。欧洲法院负责解释《罗马条约》和共同体的 各项决定,处理成员国间和各机构间的纠纷,起着 仲裁作用。法院设在卢森堡。
欧美、日美关系的变化
❖ 美国、西欧和日本作为资本主义的发达区域在雅尔 塔体制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通过战后初期缔结 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同盟条约形成了美国为 首的国家集团,在这个集团体系中,美国凭借综合 国力上一度享有的绝对优势凌驾与西欧和日本之上, 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的霸主。但是,这种美国支配型 的体系结构在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欧、日本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欧美、日美关系的变化
❖ 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美国,美 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下降,如1948 年,美国占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总产值的54.6%,1970年降为 37.8%;同时期,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从49.6% 下降到15.5%。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最突出地表现在美 元霸权地位的动摇,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60年代, 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力量的增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日 益壮大的竞争对手,贸易盈余不断减少(1971年起出现贸易 逆差),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加上通货膨胀日趋严重, 美元的对外信用开始动摇,由此引发了美元危机,各国纷纷 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连续发生 的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1971年8月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 的直接挂钩,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 金。这一措施实际上宣告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已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美元的霸权地位 大为削弱。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 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 欧盟的壮大迫使美国必须重新考虑其全球经 济发展战略(战略东移).
❖ 欧洲一体化使西欧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政治 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 欧共体(欧盟)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一极。
❖ 与战后西欧经济复兴几乎同时开始的欧洲一体化进 程对当代西欧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磋商与协调机制。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 调整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调整法苏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密切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 同中国建交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 美欧关系演变中另一个突出表现是联邦德国在国际 政治舞台上逐渐取得自主权,走出了战败国的阴影。
❖ 从5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实行“哈尔斯坦主 义”,拒不承认并阻止第三国承认民主德国。这一 政策逐渐使联邦德国外交上处于被动局面。1969年 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总理,开始推行他酝酿多年的 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与波兰签订《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 即《华沙条约》。双方承认现存的奥得-尼斯河为 波兰的西部边界,强调现在和将来其现存边界不可 侵犯,保证放弃武力并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 1971年9月3日的苏、美、英、法《四国柏林协定》 规定:四国保证不在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 胁,西方三国承认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 苏联(包括东德)则承认西柏林在经济、社会和法律 制度上实际归属联邦德国;联邦德国与西柏林之间 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过境交通应当通行无阻。该协 定推动了两个德国关系的突破。
Konrad Adenauer
联邦德国总 理阿登纳
罗马条约和经济共同体的形成
❖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西欧大国决定进一步加强联 合,即在煤钢联营的基础上,筹建共同市场。1957 年3月25日,加入煤钢联营的法、德、意、荷、比、 卢六国在罗马签定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 约》。同年7月到12月六国议会先后批准《罗马条 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六国向建 设共同市场,协调经济政策,促进一体化方向迈出 了坚实的一大步。
第一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 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 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 ❖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 欧盟和北约
舒曼计划与欧洲煤钢联营
❖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一项 计划,希望联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 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对之进行管理。舒曼计划 得到热烈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 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 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 煤钢联营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紧 接着在卢森堡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机构,总部设在布 鲁塞尔。 1953年2月到1954年8月,“联营”六国 先后建立了煤、钢、铁砂、废铁、合金钢和特种钢 的共同市场。“联营”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协调成 员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原料分配和内部的 有效竞争。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为50年代后期成立 “欧洲共同市场”奠定了基础。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 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二是退出北约军事一 体化组织。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 加强法德联盟:戴高乐认识到法国要取得大国地位, 必须依靠欧洲联合的力量;要使欧洲获得独立地位, 法德合作是关键。1963年1月22日,《法德合作条 约》在巴黎签字。条约规划了两国在外交、防务、 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框架,集中体现了法德的 全面和解,并规定了两国在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的
罗马条约
❖ 《罗马条约》所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共同 市场和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 经济活动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注重环境保护的持续 与非膨胀性的增长、经济成效的高度聚合、高水准 的就业与社会保护、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 高、以及成员国间经济与社会的聚合与团结。为实 现这一目标,《罗马条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经 济一体化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关税同盟;建立共 同的农业政策;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建立公平的 竞争制度,反对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垄断;逐步废除 阻止成员国间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等。
1957年3月25日,欧洲六国领导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政大楼 签署了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罗马条约》。
❖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 1965年4月8日《罗马条约》六签字国又签订了《布 鲁塞尔条约》,决定将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 和经济共同体所属的机构合并为单一的机构,统称 为“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 洲共同体从此成为组织机制完整,拥有立法权(部 长理事会),行政权(执行委员会),仲裁和监督 机构(欧洲法院和议会)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与北约
❖ 北约是一个政治军事组织;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组 织。
❖ 北约的初衷是由环北大西洋的国家组成的联盟,但 其扩张已超越了这个地理范围;欧盟是一个欧洲大 陆内部的国家共同体;
❖ 北约和欧盟的存在都有对抗苏联的一面,但北约在 对抗苏联的同时,也是为了控制欧洲国家,在为欧 洲国家提供防务的同时保持、扩展自己在欧洲的影 响;欧盟在对抗苏联的同时,也是为了制衡美国, 实现完整意义上的欧洲大一统,使欧洲成为欧洲人 主导下的欧洲。
欧美、日美关系的变化
❖ 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使美、欧、日的实力对比 趋向均衡,由此而推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结构的调 整,美、欧、日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 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西欧和日本在国际事务 中越来越强烈地显示自己的独立意志,而美国在处 理对欧、对日关系时也不得不从原来的“命令型”、 “支配型”转向“伙伴型”、“合作型”。虽然美 国还保持着绝对的军事优势和相对的经济优势,它 的领导地位还没有动摇,但已不可能如战后初期那 样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了。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 在美欧关系中,法国戴高乐政府首先向美国的领导 地位发起挑战。1959年1月,戴高乐成为法兰西第 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此时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已经超过英美,又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处于主导地 位,再加上国内新政治体制的建立所赋予总统的权 力,使戴高乐具备了向美国霸权挑战的国内资本, 而冷战的缓和,也使他有可能实行更为灵活的对苏 对华政策。于是戴高乐审时度势,制定了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可以大致表述为:维护民族 独立,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 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 洲”,逐渐打破美苏两极格局。其具体体现是法国 在国际事务中执行独立于美国的政策。因此这种外 交政策又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欧共体的扩大
❖ 1973年,共同体接受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加入。 ❖ 1981年1月1日起,希腊成为第十个成员国。 ❖ 1986年1月,欧洲共同体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加
入,发展为12个成员国。 ❖ 1995年瑞典、芬兰和奥地利又加入欧盟,欧盟完成
了历史上的第四步扩大。 ❖ 2004年5月,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
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 洛文尼亚加入欧共体。 ❖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1981年1月,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共同体第十个成 员国。左起第三面旗是升起在布鲁塞尔欧洲共同体总部大楼前
的希腊国旗。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 战后欧洲一体化成功地发生和发展是与渊源流长的 欧洲统一思想的影响及冷战所产生的国际政治形势 的推动所分不开,但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坚 实地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动力还是经济因素。二战后 的经济变化促使经济活动突破国界的限制,在更为 广阔的区域内重新调整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西欧通 过“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同时 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生产、贸易、金融、投资的日益国际化为欧洲的经 济一体化打下了基础,而欧洲各国在长期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发展中形成的传统经济联系,以及各国 地理位置相比邻,市场制度的相统一,经济结构相 类似,生活水平相接近都使一体化具有巨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