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复习训练专题八图形折叠问题(含答案)

2019中考数学复习训练专题八图形折叠问题(含答案)
2019中考数学复习训练专题八图形折叠问题(含答案)

专题八 图形折叠问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1.(2017·江苏无锡中考)如图,△ABC 中,∠BAC=90°,AB =3,AC =4,点D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AD 翻折得到△AED,连CE ,则线段CE 的长等于( )

A .2 B.54 C.53 D.7

5

2.(2017·山东枣庄中考)如图,把正方形纸片ABCD 沿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折后展开,折痕为MN ,再过点B 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MN 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若AB 的长为2,则FM 的长为( )

A .2 B. 3 C. 2 D .1

3.(2017·宁夏中考)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处.若∠1=∠2=50°,则∠A′为____________.

4.(2017·河南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90°,AB =AC ,BC =2+1,点M ,N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 的对

应点B′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B′C 为直角三角形,则BM 的长为22__

1

2______.

5.(2017·山东潍坊中考)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 的边BC 斜着向AD 边对折,使点B 落在AD 边上,记为B′,折痕为CE ,再将CD 边斜向下对折,使点D 落在B′C 边上,记为D′,折痕为CG ,B′D′=2,BE =1

3BC.则矩形纸片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6.(2017·浙江宁波中考)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B =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 落在CD 的中点E 处,折痕为FG ,点F ,G 分别在边AB ,AD 上,则cos ∠EFG 的值为_________.

7.(2017·山东烟台中考)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已知OA =6,取OA 的中点C ,过点C 作CD⊥OA 交AB ︵

于点D ,点F 是AB ︵

上一点.若将扇形BOD 沿OD 翻折,点B 恰好与点F 重合,用剪刀沿着线段BD ,DF ,FA 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60°,将纸片折叠,点A ,D 分别落在点A′,D′处,且A′D′经过点B ,EF 为折痕,当D′F⊥CD 时,CF

FD 的值为

( )

A.3-12

B.36

C.23-16

D.3+18

9.(2015·广东深圳中考)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2,BE =EC.将正方形的边CD 沿DE 折叠到DF ,延长EF 交AB 于点G ,连结DG ,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ADG≌△FD G ;②BG=2AG ;③△GDE∽△BEF;④S △BEF =72

5

.在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2018·河南柘城三模)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B =10,AC =6,点D 是BC 上一动点, 连结AD ,将△ACD 沿AD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连结DE 交AB 于点F ,当△DEB 是直角三角形时,DF 的长为________.

11.(2017·山东德州中考)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 cm,AD=5 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点F,连结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

(2)当点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

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

②若限定P,Q分别在边BA,BC上移动,求出点E在边AD上移动的最大距离.

12.课程学习:正方形折纸中的数学.

动手操作:如图1,四边形ABCD是一张正方形纸片,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沿直线CG折叠,使点B落在EF上,对应点为B′.

数学思考:

(1)求∠CB′F的度数;

(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连结AB′,试判断∠B′AE与∠G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

(3)如图3,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使BC与AD重合,折痕为EF,把这个正方形展平,然后继续对折,使AB与DC重合,折痕为MN,再把这个正方形展平,设EF 和MN交于点O;

第二步:沿直线CG折叠,使点B落在EF上,对应点为B′,再沿直线AH折叠,使点D落在EF上,对应点为D′;

第三步:设CG,AH分别与MN交于点P,Q,连结B′P,PD′,D′Q,QB′,试判断四边形B′PD′Q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D 2.B 3.105° 4.122+1

2或1 5.15

6.21

7 7.36π-108

【拔高训练】 8.A 9.C 10.3或3

2

11.解:(1)∵折叠纸片使B 点落在边AD 上的E 处,折痕为PQ ,∴点B 与点E 关于PQ 对称,

∴PB=PE ,BF =EF ,∠BPF=∠EPF. 又∵EF∥AB,∴∠BPF=∠EFP, ∴∠EPF=∠EFP,∴E P =EF , ∴BP=BF =EF =EP , ∴四边形BFEP 为菱形. (2)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C=AD =5 cm ,CD =AB =3 cm ,∠A=∠D=90°. ∵点B 与点E 关于PQ 对称, ∴CE=BC =5 cm.

在Rt△CDE 中,DE =CE 2-CD 2=4 cm , ∴AE=AD -DE =5 cm -4 cm =1 cm. 在Rt△APE 中,AE =1,AP =3-PB =3-PE , ∴EP 2=12+(3-EP)2, 解得EP =5

3

cm ,

∴菱形BFEP 的边长为5

3

cm.

②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如图1, 点E 离点A 最近,由①知,此时AE =1 cm. 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如图2所示,

点E 离点A 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 为正方形,AE =AB =3 cm , ∴点E 在边AD 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 cm. 【培优训练】

12.解:(1)由对折可知,∠EFC=90°,CF =1

2C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D=CB , ∴CF=12

BC.

由折叠的性质知,CB′=CB , ∴CF=1

2

CB′,

∴在Rt△B′FC 中,sin∠CB′F=CF CB′=1

2,

∴∠CB′F=30°.

(2)如图,连结BB′交CG 于点K ,由对折可知,EF 垂直平分AB ,

∴B′A=B′B,∠B′AE=∠B′B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C=90°, ∴∠B′BE+∠KBC=90°. 由折叠知,∠BKC=90°, ∴∠KBC+∠GCB=90°, ∴∠B′BE=∠GCB.

又由折叠知,∠GCB=∠GCB′, ∴∠B′AE=∠GCB′.

(3)四边形B′PD′Q 为正方形. 证明:如图,连结AB′.

由(2)可知,∠B′AE=∠GCB′,由折叠可知,∠GCB′=∠PCN, ∴∠B′AE=∠PCN.

由对折知,∠AEB′=∠CNP=90°, AE =12AB ,CN =12

BC.

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BC ,∴AE=CN. 在△AEB′和△CNP 中,

∵????

?∠B′AE=∠PCN,AE =CN ,∠AEB′=∠CNP,

∴△AEB′≌△CNP(ASA),∴EB′=NP. 同理可得FD′=MQ.

由对称性可知,EB′=FD′, ∴EB′=NP =FD′=MQ.

由两次对折可得OE =ON =OF =OM , ∴OB′=OP =OD′=OQ , ∴四边形B′PD′Q 为矩形. 由对折知,MN⊥EF 于点O , ∴PQ⊥B′D′于点O , ∴四边形B′PD′Q 为正方形.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 ' C ' B ' D A B C M E F B E ' D ' A C D E F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 A 、85° B 、90° C 、95° D 、100°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 则∠EMF=∠'EMC +∠'FMC =''11 ()18022 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 'D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 A 、31° B 、28° C 、24° D 、22° 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例3(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的位置,若OB=5,1 tan 2 BOC ∠=,则点' A 的坐标为 。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结合坐标系求解矩形折叠问题的能力。 x A ' B O y C A G E F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 综合题型(无答案)

数学综合题 一、考点分析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综合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内容,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时还涉及不同学科。这类问题有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题目从过去的论证转向发现,猜想和探索。综合问题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考查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手段多样,解决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要准确理解题意,综合应用题目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应用恰当的数学方法。通过猜测、合理综合,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题型 类型一 代数综合题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x (2k 3)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试说明1x <0,2x <0; (3)若抛物线y=--++=22x (2k 3)x k 1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点B 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A 、OB ,且OA+OB=2OA ·?OB-3,求k 的值。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由题意可知:△=[-(2k-3)]2-4(k 2+1)>0, 即-12k+5>0 ∴k <512 (2)∵ <>+=-??=?12212x x 2k 3x 0 x k 0 ∴ x 1<0,x 2<0。 (3)依题意,不妨设A (x 1,0),B (x 2,0). ∴ OA+OB=|x 1|+|x 2|=-(x 1+x 2)=-(2k-3), OA?OB=|-x 1||x 2 |=x 1x 2=k 2+1, ∵ OA+OB=2OA?OB -3, ∴ -(2k-3)=2(k 2+1)-3, 解得k 1=1,k 2=-2. ∵ k <512 ∴ k=-2. 类型二 几何综合题 如图,PQ 为圆O 的直径,点B 在线段PQ 的延长线上,OQ=QB=1,动点A 在圆O 的上半圆运动(含P 、Q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C . (1)当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圆O 相切时,求△ABC 的面积(图1); (2)设∠AOB=α,当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 点)时,求α的范围(图2,直接写出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应用题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分类练习---应用题 1.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商场采取了降价措施.假设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降价后商场销售这批衬衫每天盈利1250元,那么衬衫的单价降了多少元? 2.学校准备购进一批篮球和足球,买1个篮球和2个足球共需170元,买2个篮球和1个足球共需190元. (1)求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2)学校欲购进篮球和足球共100个,且足球数量不多于篮球数量的2倍,求出最多购买足球多少个? 3.某商店购进600个旅游纪念品,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销售仍可售出200个,但商店为了适当增加销量,决定降价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5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单价降低x 元销售一周后,商店对剩余旅游纪念品清仓处理,以每个4元的价格全部售出.(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二周旅游纪念品销售数量为个; (2)如果这批旅游纪念品共获利1250元,问第二周每个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 4.某工程指挥部要对某路段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从投标书中 得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2 3 ;若由 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可以完成.

(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 (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84万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0.56万元,工程预 算的施工费用为50万元.为缩短工期以减少对住户的影响,拟安排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则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追加预算多少万元? 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5.某经销商销售台湾水果凤梨,根据以往销售经验,每天的售价与销售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设当单价从38元/kg下调了x元时,销售量为y kg. (1)写出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凤梨的进价是20元/kg,某天的销售价定为30元/kg,问这天的销售利润是多 少? (3)目前两岸还未直接通航,运输要绕行,需耗时一周(7天),凤梨最长的保存期为一 个月(30天),若每天售价不低于30元/kg,问一次进货最多只能是多少千克? 6.有大小两种货车,3辆大车与4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2吨,2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3吨,求每辆大车和每辆小车一次分别可以运货多少吨? 7.为了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保障居民的本机用气需求,某地积极推进阶梯式气价改革,若一户居民的年用气量不超过300m3,价格为2.5元/m3,若年用气量超过300m3,超出部分的价格为3元/m3,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设一户居民的年用气量为xm3,付款金额为y元,求y关于x的解析式; (3)若某户居民一年使用天然气所付的金额为870元,求该户居民的年用气量.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电子教案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一、矩形中的折叠 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其中BC,BD为折痕, 折叠后BG和BH在同一条直线上,∠CBD= 度. 2.如图所示,一张矩形纸片沿BC折叠,顶点A落在点A′处, 再过点A′折叠使折痕DE∥BC,若AB=4,AC=3,则△ADE的面积是. 3.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求AG的长. 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相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再在直角三角 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4.把矩形纸片ABCD沿BE折叠,使得BA边与BC重合,然后再沿着BF折叠,使得折痕BE也与BC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等于() 注意折叠前后角的对应关系 5.如图,沿矩形ABCD的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的位置,已知BC=8cm,AB=6cm,求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 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3 2 1 F E D C B A G A' C A B D

6.将一张矩形纸条ABCD按如图所示折叠,若折叠角∠FEC=64°,则∠1= 度;△EFG 的形状三角形. 对折前后图形的位置变化,但形状、大小不变,注意一般 情况下要画出对折前后的图形,便于寻找对折前后图形之 间的关系,注意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GEF 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EF(如图①);延CG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如图②);展平,得折痕GC(如图③);沿GH折叠,使点C落在DH上的点C′处,(如图④);沿GC′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GC′,GH(如图⑥). (1)求图②中∠BCB′的大小; (2)图⑥中的△GCC′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理清在每一个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将其沿EF折叠,则图中 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 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 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沿着折痕EF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的中点G处,求四边形BCFE的面积 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不与A、D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C’与DN交于P. (1)连接BB’,那么BB’与MN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2)设BM=y,AB’=x,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猜想当B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 MNC’B’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 5 4 1 32 G D‘ F C‘ D B C A E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基础训练及答案

基础知识反馈卡·1.1 时间:1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的倒数是( ) A .4 B .-4 C.14 D .-1 4 2.下面四个数中,负数是( ) A .-5 B .0 C .0.23 D .6 3.计算-(-5)的结果是( ) A .5 B .-5 C.15 D .-1 5 4.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3,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3或-3 B .3 C .-3 D .6或-6 5.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年龄大约是4 600 000 000年,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6×108 B .46×108 C .4.6×109 D .0.46×1010 6.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 ) A .-500元 B .-237元 C .237元 D .500元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计算(-3)2=________. 8.1 3 -=______;-14的相反数是______. 9.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J1-1-1,则a ______b (填“<”、“>”或“=”). 图J1-1-1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__________ 9.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4分) 10.计算:︱-2︱+(2+1)0--113?? ???.

时间:1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化简5(2x-3)+4(3-2x)结果为() A.2x-3 B.2x+9 C.8x-3 D.18x-3 2.衬衫每件的标价为150元,如果每件以8折(即按标价的80%)出售,那么这种衬衫每件的实际售价应为() A.30元B.60元C.120元D.150元 3.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a-b)=-a+b B.a2·a3=a6 C.a2-2ab+b2=(a-b)2D.3a-2a=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4.当a=2时,代数式3a-1的值是________. 5.“a的5倍与3的和”用代数式表示是____________. 6.当x=1时,代数式x+2的值是__________. 7.某班共有x个学生,其中女生人数占45%,用代数式表示该班的男生人数是________.8.图J1-2-1是一个简单的运算程序,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 输入x―→x2―→+2―→输出 图J1-2-1 9.搭建如图J1-2-2(1)的单顶帐篷需要17根钢管,这样的帐篷按图J1-2-2(2)、(3)的方式串起来搭建,则串7顶这样的帐篷需要________根钢管. 图J1-2-2 答题卡 题号12 3 答案 4.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4分) 10.先化简下面代数式,再求值: (x+2)(x-2)+x(3-x),其中x=2+1.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科学计数法专项练习

科学计数法真题专项练习(一) 一、选择题 1.(2018 湖南益阳)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开通里程数达1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将 数据135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1.35×106B.1.35×105C.13.5×104D.135×103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解答】解:135000=1.35×105故选:B. 2.(2018 柳州中考)世界人口约700000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9×107B.7×1010C.7×109D.0.7×109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 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解答】解:7000000000=7×109.故选:C. 3.(2018 吉林长春)长春市奥林匹克公园即将于2018年年底建成,它的总投资额约为2500000000元,250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5×1010B.2.5×1010C.2.5×109D.25×108 【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25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109. 故选:C. 4.(2018 眉山市)据相关报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国约有65000000人摆脱贫困,将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07 106 D. 6.5× A. 65×106 B. 0.65× 108 C. 6.5× 【答案】D 【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1 / 5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_1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希望考生在各科复习中,做好安排,冲刺中考。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公因数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

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提出多项式的公因式以后,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是:用原来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就是另一个因式.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整式恒等变形的正、逆过程,整式乘法的结果是整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乘积式. 运用公式法: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两数平方差,等于这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字母表达式:a2-b2= 具备什么特征的两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①系数能平方,

②字母指数要成双, ③两项符号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关键:把每一项写成平方的形式,并能正确地判断出a,b分别等于什么. 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字母表达式:a2±2ab+b2=2 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①它是一个三项式. ②其中有两项是某两数的平方和. ③第三项是这两数积的正二倍或负二倍. ④具备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以后,就等于这两数和的平方.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两个数的立方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 利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分解因式的关键:能把这两项写成某两数立方的形式. 具备什么条件的多项式可以用分组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

2016年中考专题:折叠问题 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图形折叠问题中题型的变化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形状、大小不变,是全等形; 2.图形的翻折部分在折叠前和折叠后的位置关于折痕成轴对称; 3.将长方形纸片折叠,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4.解决折叠问题时,要抓住图形之间最本质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5.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将其中的基本的数量关系,用方程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迅速求解,这是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折叠问题数学思想: (1)思考问题的逆向(反方向), (2)从一般问题的特例人手,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 (3)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解决过的基本问题的转化与化归思想; (4)归纳与分类的思想(把折纸中发现的诸多关系归纳出来,并进行分类); (5)从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的思想.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去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习几何的方法。 折叠问题主要有以下题型: 题型1:动手问题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 题型2:证明问题 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明.题型3:探索性问题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 典型例题 一.折叠后求度数 例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A.600B.750C.900D.950 练习 1.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B.55°C.60°D.65°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相似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相似 A组 1.在比例尺为1:10 000的地图上,周长为20 cm的矩形区域的实际周长是 ________________m. 2.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A.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六边形 B.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C.等腰梯形中位线所分成的两个等腰梯形 D.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 ②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③全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④全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如图,直线l1,l2,l3,l4被直线l5,l6所截,AB:BC:CD=1:2:3,若FG=3,则线段 EF和GH的长度之和是________. 5.如图,在△ABC中,DE∥BC,,则△ADE边DE上的高与△ABC边BC 上的高的比值为_________.

6.如图,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B>PA),四边形AMNB、四边形PBFE都为 正方形,且面积分别为S1,S2.四边形APHM、四边形APEQ都为矩形,且面积分别为S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在△ABC中,DE∥BC,DF∥AC,EG∥AB,且AE:EC=3:2,若BC=10,则 FG的长为_________.

B组 1.如图,BC∥DE∥FG,图中有()对相似三角形. A.2 B.3 C.4 D.5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在△ABC中,已知DE∥BC,AD=3BD,S△ABC=48,则S△ADE的面积为() A.27 B.36 C.18 D.不确定 3.在Rt△ABC中,AC⊥BC,CD⊥AB于D,AC=4,BC=3,则BD的值为() A.B.C.D. 第3题图第4题图 4.四边形EFGH是△ABC内接正方形,BC=21 cm,高AD=15 cm,则内接正方形边长 EF=_________.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F是BC延长线上一点,AF交BD于点O,与DC交 于点E,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对.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 、折叠问题小技巧 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 B 通常要设求知数; 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 (一)求角的度数 1. 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 △KBC 纸片,点D E 分 别是边AB AC 上,将△KBC 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重合,若ZA=75°则△+£=【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 AC, △BAO 50° △BAC 的平分线与 AB 的中垂线交于点 D. 75 ABCC 中,虫=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 D C 分别落在点F 、E C. 105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折痕为MN 则△KMF 等于【 D . 20° 3.如图,在等腰 △XBC 中,

C沿EF折叠后与点Q重合,则?EF的度数是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 5.如图,在△KBC中,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ZB=5O°o现将△K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 i,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 1.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勺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 CD上,将AB AD分别和AE、 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贝U EF的长为【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2. 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 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 5, BF= 3,则CD的长是【 A. 7 B . 8 C . 9 D . 10 【考点】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目录 实数专题训练 (3) 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7)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1)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15)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19)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23)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27)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31)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32)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36)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37)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41) 三角形专题训练 (42) 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46)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47)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50)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51)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55) 轴对称专题训练 (56) 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60)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61)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66)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67)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71)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72)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77)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78)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81) 概率专题训练 (82) 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86) 统计专题训练 (87) 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91)

2019中考数学总复习汇总专题

中 考 总 复 习 专 题 汇 总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增减性】 1.点A(2,1)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当10,x>0)的图象上,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延长线段AB 交x 轴于点C ,若OM=MN=NC ,△AOC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AB 的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OC 是△OAB 的中线,点B 、C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x>0)的图象上,若△OAB 的面积等于6,则k 的值为( ) A.2 B.4 C.6 D.8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题】 8.如图,直线y=kx 与双曲线x y 2(x>0)交于点A(1,a), 则k= .

9.如图,一次函数y=-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x>0)的图象交于点A(m,3)和B(3,1). (1)填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P 是线段AB 上一点,过点P 作PD ⊥x 轴于点D ,连接OP ,若△POD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 10.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2,3).双曲线x k y (x>0)的图象经过BC 的中点D ,且与AB 交于点E ,连接DE.(1)求k 的值及点E 的坐标;(2)若点F 是OC 边上一点,且△FBC ∽△DEB ,求直线FB 的解析式 11.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2与反比例函数x k y 22 的图象交于点A(4,m)和B(-8,-2),与y 轴交于点C 。(1)k 1= ,k 2= ;(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3)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点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上一点.设直线OP 与线段AD 交于点E,当S 四边形ODAC :S △ODE =3:1时,求点P 的坐标. 12.如图,反比例函数x k y (k ≠0,x>0)的图象与直线y=3x 相交于点C, 过直线上点A(1,3)作AB ⊥x 轴于点B,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 D,且AB=3BD.(1)求k 的值;(2)求点C 的坐标;(3)在y 轴上确定一点M , 使点M 到C. D 两点距离之和d=MC+MD 最小,求点M 的坐标.

(精心整理)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图形折叠问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图形折叠问题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如图,E是矩形ABCD中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到△AFE,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DC于G点,若∠AEB=55°,则∠DAF=( ) A.40° B.35° C.20° D.15°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 B.55° C.60° D.65° 3.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12 B.24 C.12 D.16 4.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长为() A.3 B.4 C.5 D.6 5.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

A.1 B.2 C. D. 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A.12 B.10 C.8 D.6 7.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是() A.7 B.8 C.9 D. 10 8.如图,菱形纸片ABCD中,∠A=60°,折叠菱形纸片ABCD,使点C落在DP(P为AB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D的折痕DE.则∠DEC的大小为() A.78° B.75° C.60° D.45° 9.如图,将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CD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MN.若CE的长为7cm,则MN的长为() A. 10 B. 13 C. 15 D. 12 10.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翻折,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若EH=12厘米,EF=16厘米,则边AD的长是 ( ) A.12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D.28厘米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式》专题训练

分式 A 级 基础题 1.(2017年重庆)若分式1x -3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3 D.x =3 2.(2018年浙江温州)若分式x -2x +5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2 B .0 C .-2 D .-5 3.(2017年北京)如果a2+2a -1=0,那么代数式? ????a -4a ·a2a -2 的值是( ) A .-3 B .-1 C .1 D .3 4.(2018年湖北武汉)计算m m2-1-11-m2 的结果是________. 5.(2017年湖南怀化)计算:x2x -1-1x -1 =__________. 6.(2018年浙江宁波)要使分式1x -1 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________. 7.已知c 4=b 5=a 6≠0,则b +c a 的值为________. 8.(2017年吉林)某学生化简分式 1x +1+2x2-1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1x +1x -1+2x +1x -1(第一步) = 1+2x +1x -1(第二步) =3x2-1 .(第三步) (1)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9.(2018年湖北天门)化简:4a +4b 5ab ·15a2b a2-b2 .

10.(2018年山西)化简:x -2x -1·x2-1x2-4x +4-1x -2 . 11.(2018年四川泸州)化简:? ?? ??1+ 2a -1÷a2+2a +1a -1. 12.(2018年广西玉林)先化简,再求值:? ????a -2ab -b2a ÷a2-b2a ,其中a =1+2,b =1-2. B 级 中等题 13.在式子1-x x +2 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4.(2017年四川眉山)已知14m2+14n2=n -m -2,则1m -1n 的值等于( ) A .1 B .0 C .-1 D .-14 15.(2017年广西百色)已知a =b +2018,则代数式 2a -b ·a2-b2a2+2ab +b2÷1a2-b2 的值为________. 16.(2018年山东烟台)先化简,再求值:? ????1+x2+2x -2÷x +1x2-4x +4 ,其中x 满足x2-2x -5=0.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圆综合解答题

O G F E D C B A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分类练习---圆综合解答题 1.如图,点A 在⊙O 上,点P 是⊙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连接OP 交⊙O 于点D ,作AB ⊥OP 于点C ,交⊙O 于点B ,连接PB . (1)求证:PB 是⊙O 的切线; (2)若PC=9,AB=6, ①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②若点E 是⊙O 上一点,连接AE ,BE ,当AE=6时,BE= . 2.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AD ,对角线BD 为⊙O 的直径,AC 与BD 交于点E .点F 为CD 延长线上,且DF=BC. (1)证明:AC=AF ; (2)若AD=2,AF=13 ,求AE 的长; (3)若EG ∥CF 交AF 于点G ,连接DG.证明:DG 为⊙O 的切线.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06),,点M 的坐标是(80),,P 是射线AM 上一点,PB x ⊥轴,垂足为B .设AP a =. (1)AM = ; (2)如图,以AP 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 .若C e 与x 轴相切,求a 的值; (3)D 是x 轴上一点,连接AD ,PD .若△OAD ∽△BDP ,试探究满足条件的点D 的个数(直接写出点D 的个数及相应a 的取值范围,不必说明理由). 4.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的圆O 交BC 于点D ,过点C 作CF ∥AB ,与⊙O 的切线BE 交于点E ,连接DE . (1)求证:BD=CD ; (2)求证:△CAB ∽△CDE ; (3)设△ABC 的面积为S 1,△CDE 的面积为S 2,直径AB 的长为x ,若∠ABC=30°,S 1、S 2 满足S 1+S 2=,试求x 的值. 5.如图,AB 为O e 的直径,直线BM AB ⊥于点B .点C 在O e 上,分别连接BC ,AC ,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 一、折叠问题小技巧 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 B 通常要设求知数; 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二、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 (一)求角的度数 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A.150°B.210°C.105°D.75°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D、C分别落在点F、E处(点F、E都在AB所在的直线上),折痕为MN,则∠AMF等于【】

A.70° B.40° C.30° D.20° 3.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___.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 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BA′C=__________度.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 ∠B=50°o.现将△A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1,则∠BDA1的度数为__________°.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 1.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选择题(每小题 64的平方根是( A. 4 2. 3. 4. 5.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考试时间: (实数) 120分钟满分150分 共 45 分) 3分, )° B. _4 C. 8 D. _8 估算56的值应在( A. C. 6.5?7.0之间 7.5?8.0之间 B. D. 7.0?7.5之间 8.0?8.5之间 若实数m 满足m - m = 0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 0 B . m 0 C. m < 0 算术平方根比原数大的是( A.正实数 D . m :: 0 C.大于o 而小于1的数 D.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B.负实数 不存在 A. -2与 3 -8 B. -2与..荷 1 C. -2 与-1 2 D. -2与2 6.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 2 A. a : -a a a 2 2 的大小关系是( B. 2 -a : — :a a a 1 2 c. a a a a 7.下列各式的求值正确的是( D. A. 0.00001 -0.1 B. C . ,0.01 0.1 D.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2 , 3 1000 , 二,-3.1416, 0.571 43 , |3 -计 ° ::a 2 :: a :: -a 、、0.01 = 0.1 - .0.0001 =0.01 1 ,、9 , 0.030 030 003 3 -1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9 .若-a 有意义,则a 是一个( ⑴(-a ) =a 2 (2) -a 2 =( -a )2 (3) (一 a ) a>0,b<0 ,且 |a|<|b| ,则 a+b 是( A. m w 4 B. m 15. 一个正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平方根( 2.4的平方根是 __________ , — 27的立方根是 _________ ° 1 1 3. 比较大小:—一 ——° 2 3 4. 近似数0.020精确到 ___________ 位,它有 _________ 个有效数字。 5. 用小数表示 3 X 10-2的结果为 __________ ° 1 2 6. 若实数 a 、b 满足 |a — 2| + ( b + ? ) = 0,贝U ab = _________ ° 7. 在数轴上表示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3,则a — 3 = ________ 8. 数轴上点A 表示数—1 ,若 AB = 3 ,则点B 所表示的数为 A. 正数 B.负数 C. D.不确定 13.如果 a 的平方是正数,那么 a 是( A. 正数 B.负数 C. 不等于零 D.非负数 14.要使 3 (4 -m)3 =4-m , m 的取值为( A. a 2 B. a 2 2 C.二a 2 ■ 2 D.二 a ■ 2 二、填空题(每小题 3分,共45分) 1. — 2的倒数是 ,?一 3-2的绝对值是 A.正实数 B.负实数 C.非正实数 D. 非负实数 10.若3 a =1.38, 3 ab =13.8,则 b 等于( B. 1000 A. 1000000 11.若a 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有( C. 10 )° D. 10000 -a 3 |二 a 3 A. 1 B. 2 个 C. 3 D.4 12.已知 > 4 C. 0w m w 4 a ,那么与这个正偶数相邻的下一个正偶数 D. —切实数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四:不等式及其应用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训练——专题四:不等式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9无锡)某工厂为了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2160个零件的任务,于是安排15名工人每人每天加工a个零件(a为整数),开工若干天后,其中3人外出培训,若剩下的工人每人每天多加工2个零件,则不能按期完成这次任务,由此可知a的值至少为 A.10 B.9 C.8 D.7 【答案】B 2.(2019宁波)不等式x的解为 A.x<1 B.x<﹣1 C.x>1 D.x>﹣1 【答案】A 3.(2019重庆)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小华得分要超过120分,他至少要答对的题的个数为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4.(2019舟山)已知四个实数a,b,c,d,若a>b,c>d,则 A.a+c>b+d B.a–c>b–d C.ac>bd D. 【答案】A

5.(2019绥化)小明去商店购买A、B两种玩具,共用了10元钱,A种玩具每件1元,B种玩具每件2元.若每种玩具至少买一件,且A种玩具的数量多于B 种玩具的数量.则小明的购买方案有 A.5种B.4种C.3种D.2种 【答案】C 6.(2019重庆A卷)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 A.0 B.1 C.4 D.6 【答案】B 7.(2019呼和浩特)若不等式-1≤2-x的解集中x的每一个值,都能使关于x 的不等式3(x-1)+5>5x+2(m+x)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 B.m<- C.m<- D.m>- 【答案】C 8.(2019常德)小明网购了一本《好玩的数学》,同学们想知道书的价格,小明让他们猜.甲说:“至少15元.”乙说:“至多12元.”丙说:“至多10元.”小明说:“你们三个人都说错了”.则这本书的价格x(元)所在的范围为 A.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