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销商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经销商的管理
对经销商的管理一、经销商存在的问题二对经销商的管理原则三:管理过程:
㈠沟通(前提)
1沟通的步骤
2沟通的三个层次
对经销商的管理3基本原则
4基本方式
5沟通的语言
6说话的技巧
7沟通禁忌
8注意
9切记
㈡对经销商的引导
对经销商的管理
1 营销观念
①经销商三个阶段的变迁
②对二批的重新认识:
2厂商关系重新定位的引导
3与当地职能部门的关系引导4产品推广的引导
㈢指导(思路)(45个问题)1 帐务管理
对经销商的管理
2店铺及仓库管理
3市场管理(网络意识、网络开发能力、网络维护能力)
4日常运做管理
5人员编制及岗位职责
6管理原则
7每天工作流程
8工资待遇
对经销商的管理
9网络建设思路
10产品组合要求
11产品陈列要求:(详细方案略) 12市场上量的三个要素
13二批数量和你的销量的关系
14如何保证二批数量的稳定
15铺货的范围
16市场运做策略
对经销商的管理
㈣对经销商的约束(控制)(7551字)
一、经销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双赢意识,即是不会替企业着想;
2、对二级批发商缺乏管理意识;
3、没有一支完善的销售队伍;
4、缺乏对二级批发商的定点巡回管理;
对经销商的管理
5、缺乏销售计划;
6、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针对以上六个问题,作为市场一线工作人员必须恰当、有效地贯彻公司政策和营销思想,对其进行引导,扭转工作方式,转变观念,帮助其建立流水帐(帐目管理),对产品的价格,一些促销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对经销商的管理原则
对经销商的管理
经常听业务员讲经销商不好管、不服管,特别是对很多有实力有谈判地位的经销商不敢管,导致的结果企业对经销商管理失控,出现客大欺企现象,并最终表现为市场失控。
对经销商不敢管是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对那些实力强大的经销商,企业更是不敢管,不敢问,害怕关系弄僵影响销售。实际上,对经销商越是不敢管,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就越差,对企业的危害就越大。
对经销商的管理
格力空调对经销商管理:只要违反原则,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
98年,一个年销售额达1.5亿元的经销商,到格力公司要求特殊待遇,不服从公司的管理。销售经理不仅没理他,而且毫不犹豫把他开除出公司经销网。正是由于该公司对经销商敢管,才把他们的经销商都改造成为最优秀的经销商。
对经销商的管理主要是解决敢不敢管的问题。至于采用什么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则相对容易得多。
对经销商的管理
①经销商无论大小,企业在销售政策上必须一视同仁;
②管理原则面前只有客户,没有大客户与小客户之分。
③原则第一,个人感情第二。
三:管理过程:
一沟通(前提)
1沟通的步骤
(1)确定沟通名单
对经销商的管理
(2)明确具体目标和任务
(3)制订计划
(4)实施沟通工作
(5)效果评定。
2沟通的三个层次
1.双方基本情况的沟通
2.讨论客户的需求(客户能从我业务中获得的利益)3.产品情况及相应支持。
对经销商的管理
3基本原则
1.人与问题分开,集中在利益上而非立场上。
2.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
3.忌随时反驳,与对方争论而获胜往往意味着销售失败;4基本方式
1.鼓励对方说话,问他问题,收集信息,了解他的需求。2.从客户的角度来说问题,让顾客相信你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对经销商的管理
3.核心技巧---提问体----收集信息----了解需求,用眼睛和耳朵反应,透过烟幕识别问题的本质。
5沟通的语言
声音要宏亮,吐字要清楚,说话要有条理,重点要突出,避免口头禅。
6说话的技巧
对自己想要说什么要清楚,要把说的内容整理的具有条理性,语言简单明了,最好是对方熟悉的词语,一次说的内容
对经销商的管理
不要过多,内容太多会令人难以记住,说完总结一下,让对方按他的理解确认一下,可保万无一失。
7沟通禁忌
1.只想要别人听你的;
2.不良的口头禅;
3.采用威胁的语句;
4.易受干扰的环境;
5.过多的专业术语;
对经销商的管理
6.没有听明白的地方也不问;
7.只听自己想要听的。
8注意
你说的不等于对方听到的,他听到了不一定理解了,理解了不一定是你的意思。
9切记
1.不要说大话,不要许诺办不到的事情;
对经销商的管理
2.答应对方的事情要记录下来,并且要努力办到,如果办不到,事先通知对方,说明原因,求得谅解;
二对经销商的引导
1 营销观念
改计划经济下被动坐销为主动营销;
客情关系重新定位引导;
经销商三个阶段的变迁:
对经销商的管理
A “倒爷”阶段。1990年以前,一部分市场意识强、信息渠道广的人员、凭着胆子大、动作快、勤劳、经验和某种关系网,从“小打小闹”成为经销大户,积累了资金和不算健全但覆盖面很广的销售网络。
B“坐商”阶段,1990年--1995年。这一时期的经销商已经是“今非昔比”:资金规模和销售规模都比较大。由于新建企业风起云涌,在产品供应仍然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已出现局部或结构性过剩,制造商对经销商的争夺已经产生并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