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
防火墙 路由器
…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2、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体系
❖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2021.8.20Friday, August 20, 2021
❖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0:58:2310:58:2310:588/20/2021 10:58:23 AM
总体标准 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包括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主要有通信平台工程建设、网络互联 互通等方面的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 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主要有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定、访问控制管理、 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管理标准 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有关标准,主要有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和信息 化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标准
❖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2010:58:2310:58Aug-2120-Aug-21
❖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0:58:2310:58:2310:58Friday, August 20, 2021
政务网络 共享交换体系 信息安全
电 子 政 务 法 律 法 规 体 系
及监督管理。
体制 机制
组织领导
机构
人员
项目
自主创新
电子政务发展总体状况
❖ 电子政务整体推进取得重大进展,总体水平从上网阶段向信息资源共享、 跨部门业务协同的深化应用阶段过渡。
▪ 全市已有应用系统590多个,覆盖了政府管理和服务80% 的核心业务。
准 化
体 市区(县)两级政务外网、无线政务网络的统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有效实现电子政务,一个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网络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详细讨论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效果和可用性。
2.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电子政务网络框架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于构建、管理和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架构。
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和工具,例如身份管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服务发现和集成等。
下面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
2.1 身份管理身份管理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采用多种身份认证方式,例如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和双因素认证等。
此外,身份管理还包括用户角色的定义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它用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格式,例如XML、JSON和CSV等。
此外,它还提供了数据转换和数据校验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2.3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必备功能之一。
它包括对网络通信的加密和解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措施,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还应具备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功能,记录和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和访问记录。
2.4 服务发现和集成服务发现和集成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发现和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实现服务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采用标准的服务发现协议,例如SOA和RESTful等,以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课件
政府数据集成
通过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政府 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
总结和展望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 要作用,推动政府服务水平的政府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公 共服务提供支持。
应用系统
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各类在线服务和数据交 互的应用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
提供连接各个政府部门和公众的网络通信基础 设施。
安全保障
确保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和交互在网络中的 安全与保护。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施步骤
1
需求分析
了解政府和公众的需求,明确目标和功能。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性
允许多个部门、机构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服 务共享。
2 安全性
采用安全的技术和机制来保护政府与公民之 间的数据和交互安全。
3 可扩展性
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快速变化,并支持新的 技术和应用的集成。
4 用户导向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便捷 的服务。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组成要素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PPT课件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指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信息交流、 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组织结构。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定义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为了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框架,用于 支持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服务交互。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使政府能够更高效地管理信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2
架构设计
设计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确定系统组成及其关系。
3
系统建设
实施系统开发和部署,进行测试和优化。
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
建立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介绍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政务服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本文将就如何建立并完善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进行探讨。
1. 建设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电子政务平台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可以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 建设目标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政府决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公民、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在促进政府透明、廉洁和高效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3. 建设内容3.1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这包括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为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提供保障。
3.2 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为了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和互联互通,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建设多渠道的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应该提供多种渠道的政务服务,包括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
通过这些渠道,公民、企业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类政务事务,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3.4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在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的过程中,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政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5 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和公众参与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体系应该积极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公众参与。
通过开放政府数据,公民、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1. 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政务活动的一种行为形式。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关键技术和架构设计等内容。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由各种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协调、管理和支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流程和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底层支撑,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它提供了物理和逻辑的基础,并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支持。
3.2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中间层,包括网络平台、中间件、安全系统等。
它提供了数据通信、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保障等基本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核心层,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和支撑系统。
它通过实现电子化的政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决策支持等功能。
3.4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包括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扩展和弹性的基础设施。
它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政策与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明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原则、目标,提出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规划,建设由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资源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在中央本级横向联接、中央到省级纵向联接范围内,即指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一种物理电路,在其上搭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平台。
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一)建设内容和目标。
国家政务外网分为中央级政务外网平台(指联接中央各部门的城域网、中央级到各省级的政务外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政务外网平台两部分组织。
分别有中央和省级政府组织建设。
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联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现状。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完成了中央级网络平台建设。
中办信息中心、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监察部、国家审计署等48个中央政务部门已经接入,纵向联接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24个已完成省内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其余8个(2个在建、6个尚未建设)通过临时过渡网络实现了中央级政务外网到省级的接入。
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167个市(地、州)、472个县(市、区),各级接入部门达9400多个。
(三)功能及特点。
政务外网与国际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为各接入部门提供了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服务和互联网出口服务,通过VPN等技术手段,为有特殊需要的部门开通了虚拟专网服务和移动接入服务。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篇: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 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
构结系体务政子电级 市 省的型典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 )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 网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 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 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 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2.1 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2.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实施
2.1 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
?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架构正经历 由“三网一库”的结构向政务内外网结 构的转变。 三网:内网、专网、外网; 一库:信息资源库。
2.1.1 “三网一库”的架构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库
系统开发—需求分析--初步调查阶段
?组织结构调查 ?办公流程调查 ?现行管理系统调查 ?行政职能和约束条件调查 ?存在问题的调查 ?业务构成调查 ?现有能力调查 ?计划类型特征调查 ?财务、成本调查
系统开发—需求分析—提出精建议方案 阶段
新系统的建议方案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初 步调查报告以及系统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提 出的。它是系统的雏形。
部内门部府政 户用与府政
部门协同网上办公 在线事务处理
G to G
行政管理网络化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办公自动化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公文电子化 网上信息发布
G to C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应用
? 电子政策法规管理 ? 电子公文的传输和管理 ?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 电子培训 ? 电子财政管理 ? 电子绩效评估
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几种工作模式 (用图形表示)
政 府 部 门 内 部
部门协同网上办公 行政管理网络化
在线事务处理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政 府 与 用 户 G to C
G to G
办公自动化
公文电子化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网上信息发布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应用
• • • • • • 电子政策法规管理 电子公文的传输和管理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电子培训 电子财政管理 电子绩效评估
典 型 的 省 市 级 电 子 政 务 体 系 结 构
( )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 网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 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 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 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政府公务员(E)
政府公务员(E)
2.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实施
• 2.3.1 系统规划 • 2.3.2 系统开发
2.3.1 系统规划
目标: 功能:
实现策略: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绝大部分委托IT企业进行开发 即外包。组建项目内部团队 ,不同外包方式的选择 : 早期外包 、晚期外包 、部分外包 组织和实施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管理人 员、技术专家在内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技 术雄厚、人员稳定的开发队伍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 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二、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 容。 各分系统除实现本系统内部的业务活动外,还作为提供 和获取共享信息的交换节点,通过中心数据库交换平台,实 现各分系统间跨部门的共享功能。 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充分协调、有效使用建立统 一的共享机制。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交换机安全配置
端口安全技术、静态ARP、STP防护、VLAN等。
路由器安全配置
特殊过滤技术、路由选择认证和VPN等。
隔离技术
网络的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
入侵检测系统
实时监控网络传输,检测可疑行为。
防病毒系统
防范病毒的硬件与软件系统。
漏洞扫描系统
模拟黑客攻击方式,检测网络和系统的安全漏洞。
安全认证
保证身份的真实性。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概述
现状及原因
安全分类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框架 安全风险
安全需求
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运行
管理体系 安全基础服务保障
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实现
国外电子政务安全现状
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如美国安全委员会下设的国家保密 政策委员会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委员会
现状及原因
安全分类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框架 安全风险
安全需求
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运行
管理体系 安全基础服务保障
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实现
构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安全遵循“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容积 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强度 取决于它最薄弱环节的安全强度。因此,电子政务必 须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之上,那么 构建一个合理的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 要。
电子政务安全概述
现状及原因
安全分类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框架 安全风险
安全需求
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运行
管理体系 安全基础服务保障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指的是政府机构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改进组织管理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是指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织结构。
传统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主要由数据中心、网络和用户终端等组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现代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往往包括多个层次和模块,如下所示:底层基础设施层底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基础,包括网络设施、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
这些设施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基础支持,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系统。
每个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
例如,财政部门会开发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门会开发人事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底层基础设施层的支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横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各业务系统提供横向共享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公共数据库、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等。
公共数据库记录了政府各部门的基本信息,如人员信息、企业信息等,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共享的数据资源。
身份认证系统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系统安全性。
电子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电子交易,方便居民缴纳各种政府费用。
上层服务层上层服务层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
居民和企业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存在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行政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用于管理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
附件: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政策与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明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原则、目标,提出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规划,建设由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资源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在中央本级横向联接、中央到省级纵向联接范围内,即指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一种物理电路,在其上搭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平台.见下图: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一)建设内容和目标。
国家政务外网分为中央级政务外网平台(指联接中央各部门的城域网、中央级到各省级的政务外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政务外网平台两部分组织。
分别有中央和省级政府组织建设。
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联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现状。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完成了中央级网络平台建设。
中办信息中心、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监察部、国家审计署等48个中央政务部门已经接入,纵向联接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24个已完成省内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其余8个(2个在建、6个尚未建设)通过临时过渡网络实现了中央级政务外网到省级的接入。
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167个市(地、州)、472个县(市、区),各级接入部门达9400多个。
(三)功能及特点。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中非对称算法支持 RSA和 ECC两种算法,对称
密码算法支持国密办的密码算法。公钥基础设施 包含信任服务体系和密钥管理中心。
16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PMI
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是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 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向用户和应用程序 提供授权管理服务,主要负责向应用系统提供与应 用有关的授权管理服务,提供用户身份到应用授权
14
我国电子政务的垂直结构
15
公钥基础设施 PKI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NISI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公开密钥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行为的不可 抵赖性为安全目的,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 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在国家信息安全基础 设施中,公钥基础设施 PKI采用双证书体系,其
首页
为消除网络建设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 局面和新的难题。2006年5月,国办下发了 《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18号文)。 专家认为,18号文是对17号文的完善和发 展,18号文不仅进一步细化了电子政务网络 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而且明确了统一网络建 设的责任主体等,增强了各级政府建设统一 网络的可操作性。
§3.1 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图
6
知识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有大量的文件、文档,它们实际上是知识
的容器,是已经物化的显性知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政 府内特有的知识财产。如何有效地保存、管理和使用政 府内部的文件、档案?这是政府档案信息工作者十分关
心的问题。以往都是依靠电子邮件、本地硬盘和网络文
13
政务网络信息中心(GNIC):提供电子政务网络 服务的网络地址分配服务、网络域名注册和解析服 务、网络目录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的全局 性基本设施; 政务网络管理中心(GNOC):保障试点示范工程 各个应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支持试点示范工程 的运行。核心包括: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 户认证、用户授权)、漫游管理、信息源管理、业 务统计、系统测试、性能管理、路由管理、配置管 理。系统维护和系统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
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我国的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绩。
网络信任体系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以PKI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政务信任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三重信任域内的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电子政务信任体系的应用推广还有待加强。
一、引言(一)传统签名与电子签名在传统法律环境下,手写署名和印章的方式的签名已成为大多数社会活动的法定要件。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应运而生,人们传递信息的意思表示发展出了电子形式,与之相适应,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下交易当事人身份确认问题,于是人们从技术上发展出了多种手段,如计算机口令、数字签名、生物技术(指纹、掌纹、视网膜纹、脑电波、声波、DNA等)签名等。
上述这些手段,我们统称为电子签名。
电子签名有多种方式,数字签名是其中的一种,是指采用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制成的电子签名。
这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电子签名中正在广泛使用。
这里所说的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就是指以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为核心的,实现电子政务各种应用中用户身份识别、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信息加密的一种信息基础设施。
(二)网络信任体系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中的地位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包括安全防护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防火墙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抗拒绝服务系统,防病毒网关,VPN网关,安全认证网关等。
安全管理平台对电子政务实施安全集中管理,主要提供对如下信息安全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应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综合审计系统、策略管理系统、管理子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等。
信任体系包括PKI体系和PMI体系。
二、密码算法基础知识许多人一提起“密码”,都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确实,设计一套先进的密码算法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有种说法,设计一种是实用的密码算法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
但简单的密码算法还是容易理解的。
看过达芬奇密码的人一定对密码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
“三网一库”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为各级政府形成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内外网体系
产生
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 物理隔离,影响数据 的实时交换,限制了 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 府 门 户 网 站 与 社 会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网上信息交换
网上办公服务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
4 政府内网、外网与互联网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GDC存储的信息分为基础型、公益型和综合型信息。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电子政务安全支持体系,由从网络系统层到应用层的
子
多项安全模块组成,较为重要的是:
政
① 网络信道的加密和网络的隔离。
务
② 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入侵检测等。
安
③ 数字认证应用管理系统。
全
④ 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
支
⑤ 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
撑
⑥ Web监控和在线保护模块。
体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子 政务互联、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政 (1)总体标准;
务 (2)应用标准;
标 (3)应用支撑标准;
“一站式”服务 是政府门户网
社
网上信息交换
站对公众的最
会
佳服务模式。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 5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数据库软件用于存储数据及对数据进行管理。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电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政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务
业 务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介绍
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政策与总体规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明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原则、目标,提出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规划,建设由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资源组建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在中央本级横向联接、中央到省级纵向联接范围内,即指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是一种物理电路,在其上搭载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平台。
见下图:
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
(一)建设内容和目标。
国家政务外网分为中央级政务外网平台(指联接中央各部门的城域网、中央级到各省级的政务外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政务外网平台两部分组织。
分别有中央和省级政府组织建设。
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联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现状。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完成了中央级网络平台建设。
中办信息中心、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监察部、国家审计署等48个中央政务部门已经接入,纵向联接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24个已完成省内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其余8个(2个在建、6个尚未建设)通过临时过渡网络实现了中央级政务外网到省级的接入。
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167个市(地、州)、472个县(市、区),各级接入部门达9400多个。
(三)功能及特点。
政务外网与国际互联网实行逻辑隔离,为各接入部门提供了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服务和互联网出口服务,通过VPN等技术手段,为有特殊需要的部门开通了虚拟专网服务和移动接入服务。
同时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划和要求,初步建立了由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安全管理平台、CA系统组成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政务外网分级防护,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业务
应用包括视频会议、门户网站、图像传输、数据存储和应用备份等多种类型,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政务外网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公用政务网络,为促进各级政务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起到了良好的基础平台作用。
(四)建设要求。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以下简称“988号文件”)的要求,对于已建立既不属于政务内网,也不属于政务外网的省内公用专网的省(市),将结合本地实际,在对公用专网上承载业务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满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需要,以及不适合在政务外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剥离出来,并将公用专网改造形成本地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
加大对西部省份政务外网建设专项的投入。
同时,要求在2010年底之前全部建成省内政务外网。
全国基本实现对省、地(市)、县政务部门的网络覆盖,确保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三、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及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简介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求。
目前,国家政务内网仍在建设中。
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是由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互联网网络之外专门构建的专线组成。
其运行服务体系由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服务中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共同构成。
网络服务中心作为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服务窗口,负责受理用户对网络运行服务的有关事宜,并组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提供相
关服务。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运行服务队伍分别由各自横向和纵向网络运行服务队伍负责各自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
自2007年9月30日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以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联接47个副省级以上节点,为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中央政法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提供了北京地区和纵向网络服务电路。
各部门可以使用中央级传输骨干网提供的独享专线,建立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部门纵向专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