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农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便有1.07公里的沟壑。总体南高北低,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拨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

会宁县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合965.8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6万亩,占总面积的23.4%,在耕地面积中川地31万亩,占14%;山地175万亩,占77%;塬地20万亩,占9%。全县现有水地有效面积28.12万亩,梯田146万亩。耕地土壤类型有灰钙土、黄绵土、黑垆土、红土、灰褐土五类,其主体为黄绵土。会宁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南多北少,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干旱是会宁的主要自然灾害,霜冻、冰雹、风灾、病虫害、洪灾也比较突出。会宁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年均降雨量3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沿祖厉河流域和关川属靖会高扬程灌区,有郭城、河畔、头寨、白草塬、甘沟、柴门等7个乡镇受益。南部属二阴山区,部分乡镇有少量井泉灌溉。

小杂粮基地建设:会宁县小杂粮产业充分利用无污染、无残留的环境土地资源优势及“中国小杂粮之乡”的品牌优势,建设优质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生产基地。全县大力实施以凉谷、荞麦等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共种植各类小杂粮35万亩。同时,在中川高陵和丁沟南门引进大凉谷、小银米、航天1、2号等良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按照“小产品、大批量、大产业”的思路,一是依托懿隆、三利和旭升公司的加工带动,创出了良谷米、杂粮挂面、荞麦米等绿色品牌,以加工促种植、以品质促效益、以效益求发展。全县小杂粮年加工量达到2.5万吨,销售各类小杂粮3.5万吨。二是重点抓了良谷米、黑谷米、荞麦、扁豆等特色杂粮的生产,稳定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三是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会宁县小杂粮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中川高陵、丁沟南门、新庄巩昌等地建立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4万亩。2006年,在中川引进神州绿谷、小良谷、赤谷8号等11个谷子品种,引进定莜1号、定莜4号等4个莜麦品种,示范推广膜侧沟集水种植技术、渗透膜应用技术、一膜两茬免耕栽培技术、全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和半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建立中川旱作农业示范区;在丁沟南门村引进美国保罗、斯大富等5个品种建立莜麦新品种展示区,并建立了三个莜麦新品种区试。依托三利公司提供的种子和地膜在四房乡三房村、大沟乡田坪村一带建立2800亩良谷订单生产带。四是建立了“中国小杂粮之乡”红堡子市场。同时,充分发挥农业协会和种植大户的作用,开展了小杂粮订单生产工作,产前为农户提供信息,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产中提供服务,产后提供市场,形成服务体系健全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发机制,带动和促进了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小杂粮龙头企业:会宁县小杂粮由于量大质优,因此,一直享誉国内并被远销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主要措施,成为会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比较优势,发展地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提出思路、筹措资金、优惠政策、正确引导、积极扶持,大力发展小杂粮农产品加工企业。“三利土特产公司”、“懿隆工贸公司”和“会宁旭升土特产有限公司”等小杂粮加工和贸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三利公司年生产加工能力3.4万吨。其中,面粉2万吨,杂粮挂面6000吨,良谷米5000吨,胡油3000吨,年加工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产品主要有良谷米、荞麦挂面等杂粮挂面和小麦粉,其中良谷米、荞麦挂面和小麦粉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三利胡油正在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懿隆公司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年加工销售收入达980万元;开发出“发滋瑞”荞麦米、食用荞麦淀粉、燕麦粉等二十六个精包装的十多类产品,其主导产品食用荞麦淀粉属国内首创,荞麦米填补了省内空白,荞麦米和食用荞麦淀粉两项都获得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奖,荞麦米在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又在2001年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新上市的发滋瑞、八宝炒面粉、杂粮糊和地达菜等方便即食食品已被列入《甘肃产品质量精粹》。依靠这个品牌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称号,建立中国小杂粮之乡红堡子市场,并组建会宁旭升土特产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小杂粮、黑瓜子等多种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运销为一体的市场型民营企业,是“市场+公司+农户”运作模式的成功典范,年购销黑瓜籽、小杂粮1.6万吨,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

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建立了中川高庙、丁沟南门、掌里韩岔、大沟新坪、四房三房吴、甘沟田岔、新庄罗马等八大典型示范基地,年均示范面积1.3万亩。以凉谷为指示作物的膜测和穴播技术年均推广2000亩,根据示范结果分析,穴播平均亩产414.4公斤,比常规种植平均亩产240公斤净增产174.4公斤,增产率72.7%;膜测平均亩产315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75公斤,增产率31.3%;尤其膜测栽培配套机具先进,操作简单,工效高,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结合全县小杂粮发展情况综合制订了《会宁县杂粮产业标准化技术生产规程》,以规程为主线,利用农闲,年均举办集中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000人,印发规程和宣传资料3000份(册)。

改革开放30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农牧业发展回顾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最先从农村试行,内容以集体土地由农户分散承包经营为重点,使禁锢了中国农民近30年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激发,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发展。会宁和全国一样,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认真贯彻落实10个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牧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生产重中之重来抓,在生产实践中始终坚持农艺农机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的农牧业发展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增加单产、提高总产”的发展思路,围绕“压夏扩秋、压低扩高、压单扩复”开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在旱山塬区总结推广了“修梯田、压砂田、铺地膜、打水窖、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在引黄灌区推广和建设了一批“吨粮田”、“双千田”及优质高产高效模式规范化种植,夏秋比由1978年的1:0.82调整为2007年的1:2.4;粮经草(紫花苜蓿)比由1978年的9.8:1:0.7调整为2007年的5:1:2.6;高产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29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20万亩,并从1978年开始试验种植玉米,到2007年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2007年底,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近12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176600吨是1978年粮食总产量96606.55吨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805元是1978年农村社员人均所得43.92元的41倍。一是良种应用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引进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选育出红农1号、会宁10号、会宁18号等7个小麦品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地膜覆盖工程。1982年首先在瓜类、蔬菜上引进推广,1984年在玉米等粮食作物上试验推广,1995年以“温保工程”形式推广地膜平铺玉米种植3.5万亩,亩均产粮350公斤以上,较露地增产33%以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从2005年以来,年均推广地膜覆盖种植70万亩,其中地膜玉米近40万亩,亩均产粮400公斤。尤其是2006年以来,试验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项技术具有较强的微雨集流、抗旱保墒能力,十分适宜我县推广,增产效果明显。据测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产均在500公斤,最高可达800公斤,亩均增产在100公斤以上。2008年,作为县上科技抗旱增收1号工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22.28万亩,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75.12万亩。三是沃土工程。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从80年代开始全面施用或喷施化肥,2006年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施用配方肥面积20万亩,配方肥推广面积90万亩,增产显著。四是植保工程。会宁地域复杂,农作物病、虫、鼠及草害种类繁多,通过农业技术人员多年艰苦探索,基本摸清了各类农作物主要病、虫、鼠、草害种类,掌握了发生机理和规律,通过生物、物理及化学方式开展综合防治,挽回损失。五是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从1983年以来,在沿黄灌区先后推广了小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